墨家治理思想
『壹』 如何看待墨家思想在当代的价值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来期自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与孔子(儒家)、老子(道家)为代表的三大汉族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重视文化传承(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
『贰』 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请你分别站在墨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
墨家:老师班干部等刻苦自励,起模范带头作用
儒家:仁义礼智信,进行道德思想教育
道家;我无为而民自化,发动全体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提出解决办法,并依靠学生志愿者来进行监督和执行
『叁』 墨家的思想是什么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看这里
http://ke..com/view/65474.html?wtp=tt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肆』 哪部著作中对墨家的"爱"的思想提出了批评
《孟子》对墨家的"爱"的思想提出了批评。
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交相利”,是要利益的爱。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孟子因此批评墨家的“兼爱“是“爱无差等“。
兼爱:完全的、不分彼此,无差别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兄慈、子弟孝、尊长友、年幼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思想,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译文:杨朱为我是无君,墨氏兼爱是无父,没有君也没有父亲,是禽兽。
(4)墨家治理思想扩展阅读:
儒家孟子的仁爱是一种“爱有差等”,儒家的仁爱环境是社会处于一个有序的秩序之中,“礼乐有序”。在有序的社会礼制等级中,每个阶层遵守每个阶层的“礼”,不能有僭越,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出发,更是从上层的统治阶层出发,当然这和儒家理论代表的社会阶级利益有直接的关联。
而墨家代表的普罗大众普通的社会阶层,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讲求兼爱、非攻、节俭等,墨家的爱更倾向于“爱无差等”,从每个普通人民的自身出发,所以在儒家看来这种“爱”更自私。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爱在当时的春秋战国都属于显学,墨家的从受众角度来说,更符合普通人民的欢迎。
宋明以来至今,学术界多持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爱无差等“的对立。
但是孙诒让《墨子闲话·墨家诸子钩沉》据马总《意林》辑录《随巢子》(墨子弟子)的材料认为,随巢子在论述“兼爱“时说“有疏而无绝,有后而无遗“,即有亲疏的差别,但没有被拒绝的;有先后的差别,但没有被遗忘的。
『伍』 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乱丢、乱画、乱吐”问题,请你分别站在墨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
墨:兼相爱,交相利,环境是我们大家的,损害环境的同时也是在损害我们自己的利益与健康。
道:损人利己吾不为,损人不利己更不为。
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自己爱环境 。
『陆』 墨家的后期思想
墨子死后,墨家学派发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专夫氏之墨,活动于战属国中后期。在自然观方面,对物质,移动和时空关系作了唯物主义解释,摒弃了墨子的天鬼观念,并把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上,发扬了墨子重视实践的特点,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狭隘的经验论的错误。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义,利也”的著名论断,突出了利,把它作为标准和基础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范畴。
后期的墨家在逻辑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主要反映在《小取》的篇中。后期墨家对概念,判断和推理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有意识到劳动人民精神生活中也需要艺术。
『柒』 墨家有哪些先进思想为什么没有流行
墨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和儒家并称“显学”,而与道家,也成分庭专抗礼之势,所谓“天下属之学,不归杨则归墨”,讲的就是这种情形,所以并非不流行我觉得你想说的不流行应该是想问为什么没有被统治阶级采用而成为治国之策。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可以看出这些思想大多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的,跟一些统治阶级的想法是相违背的,所以大多统治阶级没有采纳,也有一些君主是重视墨家思想的。
『捌』 墨家主张的是什么思想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此外还有逻辑学等;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
『玖』 墨家和儒家分别
儒家思想其本质是 敬天、守礼、核心思想是“仁”。要老百姓遵守礼法,属于精英治内国,符合统治容者的要求这种统一单纯的思想更好控制。
墨家的主导思想是:兼爱和非攻。兼爱就是海纳百川,各种行为,各个阶层的人都吸收接纳,其成员的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举个例子说,清朝的皇帝如果采取墨家思想治理天下,可能陕甘总督推崇以德治理自己区域,两江总督推崇以法治理自己的辖区,两广总督则推崇以孝治理疆界,多种多样的思想在国内流传,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没有统一的思想法则。作为强化中央权力的统治阶层显然更希望政令通畅,一个声音才能更好的统治好国家。如果古代采取墨家治理国家,则会出现中央权利削弱,地方力量强盛的情况,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诸王之乱,晚唐的节度使各领一方的情况,显然儒家的思想更利于国家统一,安邦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