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长江污水治理

长江污水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17 01:33:57

『壹』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一、积极推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1、是严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审批,从源头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分水方案,在黄河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用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
2、是加强农业节水。1998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社会和农民投入600多亿元,重点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全国建设6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示范项目,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3.2亿亩,形成300多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多亿公斤。建立了近3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在近3亿亩农田中推广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全国农田灌溉面积亩均用水量从1993年的529立方米降至2003年的430立方米。
3、是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出台了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有关政策,原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于2000年10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业节水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先后发布了两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设备(产品)目录》,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鼓励发展节水高效、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02年的62%。全国各城市加快了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开展了各类节水示范区建设,城市年节水量约38亿立方米。
4、是深化水价改革。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了水价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手段。2003年全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达到每立方米3.3分,比1991年提高2.3倍,促进了节约用水,供水成本得到一定补偿。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征水资源费,60多个城市实行阶梯式水价,300多个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
5、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利部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展了94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张掖市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体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各项节水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削减了用水量,完成了黑河分水任务,实现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促进下游生态修复的双赢。


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修复生态环境。
1、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九五”以来,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淘汰关闭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小企业,仅淮河流域1994年以来就先后关停了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和生产线。组织开展了“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东线工程沿线、北京市、环渤海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国共设置了760多个监测断面,组成了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了11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在重点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环境应急体系,提高了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变能力。到2003年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安排的工程项目已完成32%,全国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6626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为42.3%。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重点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2、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水法》规定批准实施了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七大流域和部分省份按照水功能区定期公布水资源质量状况报告。核定了三峡库区、黄河干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及中线水源区等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完成了全国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强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组织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联防,开展淮河水质监测预报、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
3、是采取积极措施,修复生态环境。从1999年起,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在连续5年来水偏枯的情况下,实现干流不断流。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这两个规划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黑河连续几年向下游输水,干涸多年的终端湖泊东居延海出现了36平方公里的水面。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断流20多年的下游河道,从2001年起恢复过流,尾闾台特玛湖水域面积最大达200多平方公里,两岸大片胡杨林复苏,两大沙漠中间的绿色走廊重现生机。实施引江(长江)济太(太湖)工程,缓解了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组织实施了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扎龙湿地补水、引察(察尔森水库)济向(向海湿地)、引岳(岳城水库)济淀(白洋淀)等水资源调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组织开展了全国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启动了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强化了对地下水的保护和超采区的治理。济南市停涌多年的趵突泉实现复涌。苏锡常等超采区实现全面禁采,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显著降低。


三、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是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0年,国家启动了全国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来,中央安排国债资金98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90多亿元,累计解决了5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提前完成“十五”计划中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任务。人民群众把这项工程称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2、是加强了水资源配置和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完成了甘肃引大入秦、青海黑泉水库、四川大桥水库、宁夏扶贫扬黄等一大批西部地区重点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全国年供水能力达到近6000亿立方米。1998年以来,加强了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长江干堤加固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全面加快了淮河灾后重建工作和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黄河和其他大江大河大湖重要堤防、重点海堤、清淤疏浚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批119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3、是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依据《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行政职能。各地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北京、上海、黑龙江、海南实现了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先后9次实施引黄济津,2次实施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等应急措施,保障了连续5年干旱的京、津地区供水安全。针对近年来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各地加强了水资源统一调配和抗旱工作,保证了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维护了社会稳定。
4、是加大了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力度。2003年全国工业循环冷却海水利用量达330亿立方米,海水淡化年产量113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量每年达6亿立方米。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普遍加强了雨水集蓄利用。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积极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通过完善防洪和抗旱调度方案,科学调度,运用河道、洼淀蓄滞洪水,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

拓展资料: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缺水人口将增长一倍,40个国家和地区将面临淡水匮乏。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虽然我国也是水资源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保护水资源网络

『贰』 生态环境部出什么“狠招”治理水污染

4月20日消息,严控渤海围填海、推进长江沿江生态岸线改造、治理黑臭水体……生态环境部19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水污染防治的多项举措和计划。机构改革后,这个新组建部门针对海洋污染、流域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有了更多施展空间和更强治理力度。

资料图:海口市2017年着力治理城市内河(湖)污染。图为经过排水、露出部分湖底淤泥的东西湖。

治理黑臭水体

――将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摸清问题

针对黑臭水体,生态环境部也将动真格、下狠手。

据介绍,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于5月初启动2018年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范围涉及36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全国其他部分地级市。

本次专项行动,以群众的满意度为首要标准,以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为着力点,借鉴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经验,全面摸清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督促地方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张波强调,今年9月-10月还要对交办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巡查,提出约谈的建议,对约谈后依然整改不力的,将会纳入中央环境保护部督察进行问责。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

『叁』 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你想对昔日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请写300

三峡大坝已经建成,请说说你对三峡工程的认识和看法。
任建桦 我认为.有利也有弊,但是利大于弊.首先说弊:是生态系统的改变,从河流变湖泊,一些生物可能会绝种.比如到上游产卵的鱼,巨大的水体会影响到局部的降水等.利是发电量增大,省煤,清洁空气,防洪和通航,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等. 回答完毕
张继兰 那其实是一个很深的话题。对三峡工程的认识就是谈谈她的好与坏。三峡的好在于她能防洪,灌溉,养殖等;能够支持中国偌大人口的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问题;让重庆夏天的气温下降1.2摄氏度,冬天上升1摄氏度;有利于重庆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不好的方面在于:淹没了库区周边地区的文物古迹;破坏了沿岸的生态,对于大多的周边的动植物的生存有影响。我认为三峡工程是在目前的阶段利大于弊的。还有她的一个防护工程也应当值得大家的关注。三峡工程是很多年前就在讨论的问题。她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体。她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东西,是顺应社会的发展,也丢了很多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做一定的补救工作。那么我们的绿色营就是很好的一个窗口 .环境。可以看看我们周围的江水,就知道了。其实堤坝的修建积聚很多的泥沙在大坝的周围,水的浑浊,还有中下游的泥沙的减少对环境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工商 熊婧 三峡工程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建设,它的建成可以起防洪,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水有防范作用;可以发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资源丰富,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航运也有促进作用,三峡水库可以改善川江航道对长江航道的限制。
但是三峡大坝的建设也环境带来了一定的 威胁,会引起消落带等一系列问题,也将 给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带来考验。
但是只要环境专家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和尽力的去解决,那么三峡大坝必将造福人类。回答完毕!
西大)戚宇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电力需求猛增的情况下,三峡工程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它可以有力的解决中国南方的能源危机,稳定电价.它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初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估,如消落带问题等,这也是每一个大坝无法避免的.但现在还来得及,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对人民负责,解决对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会对三峡的有效利用带来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所到影响.如果现在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以后等事态恶化,无法控制的时候才警醒,就要花费更大的代价.
后工陈光伟 三峡大坝的建成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它可以防洪,发电,增大船只载物的运输量,它可以象葛洲坝那样被我们子孙后代津津乐道。但是大坝的建成肯定有它的弊端,比如这次重庆绿色营要去考察的消落带,它是一个潜在的颇具威胁的生态污染。我查看了关于消落带的几乎所有的资料,我觉得现在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种特定的植物,但是还没有研制成功,我们此行考察我觉得可以再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出来一个更好的结论,这要具体去实地考察了再定。三峡这个话题太大,我只能选一个面回答。回答完毕
重大 何刚 三峡大坝从提议提出到建设过程一直充满争议,其中不乏有些说法耸人听闻,到底其中的关系是怎样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想参加这次绿色营的主要原因
三峡大坝已经建成,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样把其中的隐患减少,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尽管三峡建设前经过了很多论证,但是人类现在所认识的自然是很有限的,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工程,就像是在做一场很大的生态实验,一旦实验失败,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三峡工程对经济建设和防洪的巨大作用我就不说了,主要说下隐患:
1. 污染问题
库区沿线包括重庆市在内的数十座大中小型工业城市日夜向三峡排污,沿江135米以下的工厂、矿山、医院、坟茔、厕所、垃圾堆.....都要淹入江底。而将被大坝挡住、不再痛快东去、浸泡著这些污物的水库水,就成为沿库百姓的唯一饮用水源。蓄水后长江干流流速减缓,自净能力降低,污水和垃圾叠加,今后三峡水库水质如何保证?而在陡峭的峡谷地带清理如此大量的垃圾、建立如此众多的污水处理厂,其工作量之大、技术之难、需要资金之巨,是难以想像的。
2. 泥沙问题
三峡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1995至1990年平均年输沙量5.21亿吨,平均含沙量1.19千克每立方米。水库建成后,上游水位抬高,流速减慢,必然要发生水库泥沙淤积,三峡水库也不例外。三峡工程怎么处理泥沙淤积问题?会不会重蹈当年三门峡的覆辙?同时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后,清水下泄,下泄江水泥沙含量下降导致挟沙能力增强,下荆江河床冲刷严重,这样可能造成下游大堤崩岸。今年三月底我的家乡湖南岳阳的长江大堤多处发生甭岸,这与清水的冲刷有很大的关系。
3. 生态问题
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造就的如此大的一个湖对当地气候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因为蝴蝶效应而影响其他地区的气候?同时鱼类的洄游问题怎么解决,葛洲坝建设中虽然给鱼类留了洄游通道,但是鱼儿并不知道那是给它留的通道,都不从那走,这些鱼类的繁殖受到了很多的影响,这些无疑会对长江的生物链产生恶性影响。
4. 地质灾害问题
在三峡蓄水过程中,水位线每年在135米到175米之间波动,水量每年的波动都在三四十米之间,由于这种水的波动,加上水位的变化,对地质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原来稳定的滑坡体,或者是围堰体,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后,会危害原来的平衡。地质灾害会不会频繁的发生?据一些专家的预测,水位达到175米,2009年以后的几年,可能地质灾害的发生还要增加,而不是减少!
同时三峡工程还面临很多其他的挑战,如此多的移民怎么安置才能使民意稳定?库区不计其数的宝贵文物如何抢救?大坝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大坝在军事打击,恐怖袭击中的安全,怎样防止大坝落入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手中?还有三峡预期是要促进长江的航运,但是现在却因为通过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的那么好成了长江航运的瓶颈,要通过翻坝才能顺利通航,三峡工程中还有多少没发现的隐患呢?
重工 鄢秋娟 很多人都在关心三峡工程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很多专家学者,甚至是普通市斤老百姓都在谈论这个话题,我想,这体现出我们社会关注环保的人们越来越多,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不过每件事都有利有弊,就要看它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对于三峡工程,我认为,国家花这么多人力物力来办这件事,肯定是事先经过大量考察的,按道理上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不过实际的效果如何,是不是像修前预料的那么好,就有待于以后的观察了。不过不得不承认,在修建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库区环境问题,消落带治理措施问题等等,我想,真正该关心的是,如何把这些实际问题解决掉,怎样使三峡工程对环境甚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降低到最小,这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补充一点,我觉得三峡工程到底对环境影响怎么样,应该听听专家的意见,因为他们毕竟比我们专业,考虑问题比我们实际而有意义,我们只有从纯热爱的角度去考虑。回答完毕。
张璐琳西南大学 在所有的危害河流的行为中,没有比建设大坝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更长久了,因为大坝可以改变一条河流的水文,也就是它的循环系统,这些改变会影响到整个流域。
从感情上来讲,我反对修建大坝,而大坝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坝带来的是少数人更大规模的地浪费用水,而为此付出代价的是往往是那些农村里的穷人们,他们失去了水和土地,渔业和林业生产都遭受了损失。尽管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大规模的建造水坝,仍然有13亿人不能使用上干净的淡水,超过30亿的人缺少足够的卫生设施。所以我们要鉴别一下,我们真的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电力和水源。更多的电力供应真的是那么必须吗?如果是,最好的发电方法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反思如果减去牺牲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我们真正得到的到底有多少?从目前来看,三峡工程虽然完成,但很多的未知因素的对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我们似乎没有预见到,未来我们将面临着什么,似乎谁也不知道,其对重庆的区域环境的影响慢慢的将深入,现在好像不太明显,以后的谁也说不清楚,我们不要老为大坝的正面的好处迷失了眼睛,人们往往比这些东西冲昏清醒了头脑,冷静的去思考和分析,外来生物的侵入和消落点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他的未知危害在进行中,我们应知道,大坝的后遗症将一直伴随着它的年轮,巨额的债务、大量的移民、环境的健康、生态景观、泥沙淤积等,我们应认识到:大坝在规划时,前提有问题,效益被夸大,危害被漠视,而其他比如社会公平、文化延续、生态保护等却被忽略。 我们现在希望能更多的去关注问题的内心,为了给环境一个交待,开始了,路没有尽头,关注从来也不会停止。切实的去去为人类的生活环境安全负责,为这个最后的家园的纯净而努力。
邓少桢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对于它的建成,我们有着引以为自豪的一面,这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强盛的一个体现。但是关于它的争论却从没停止过。首先,它的建成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每年所发的电量可以帮助我国节约巨大的煤,从而将为减轻我国的的环境污染贡献巨大的力量;其次,它的建成将使长江的航道更为畅通,届时,万吨货轮将可直达重庆,不仅利于交通,更将为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大便利。然而,它的建成也必将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首先,它将淹没广大的土地资源,使许多的人民不得不搬迁;其次,它也使许多的文物将永埋水底,会使文物产生较大的破坏。总之,它的建成必将导致生态的破坏。回答完毕
代世勇(科技) 修建三峡大坝这个方案也有弊端,主要集中在泥沙和水质上。夏季成库水深不超过15米,冬季不超过20米,泥沙容易在坝前淤积。但是如果泥沙淤积量过大,前置库减少消落带生态危机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前置库形成后,如果不按照三峡工程环保要求严格处理上游垃圾和污水,对于开县来说尽管开县希望未来成为一个滨水城市,但是有可能面临的又是一湖臭水。以及造成许多环境问题影响库区人民,改变生态环境,气候, 修建三峡大坝这个方案固然好,是国家的重点大工程,利国利民,是站在国家以及长远的角度思考的,更深更广泛,造福侄孙后大,有利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每年会为社会提供很多的能源。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有坏,三峡大坝的建设可能是牺牲小的而造福大的吧,省煤,省电,还防洪等望采纳!

『肆』 为综合治理长江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 退田还湖、修建大坝 ,植树造林、建造水库
2 把沿江的污染企业关闭或者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且要处理污水.

『伍』 面对湖水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②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

方案①对于在湖中已经污染了的湖水不能治理,只是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不可取,方案②会使长江水受到污染,也不可取,只有方案③既起到了净水作用,又能产生沼气,可以利用,是最好的处理方案.
故答案为:③;
方案①对于已经污染的湖水没有处理;方案②污水流入长江后会造成二次污染.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