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全球治理和西方治理

全球治理和西方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16 15:59:53

Ⅰ 什么是"全球治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发生了那些重要变化

全球治理属于多边外交范畴,现代全球治理起始于1945年以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附属职能部门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这个体制形态包括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世界银行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7国集团成为主要由发达国家协调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大国俱乐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中国、印度、巴西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差距明显缩小。自2003年后,7国集团根据不同议题邀请新兴发展中国家代表进行对话,逐步形成G7+5等对话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证明,现有的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全球化新形势,也无法破解全球化快速发展引发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在参与全球治理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从参与者到建设者,再到引领者的三重身份转换。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开始,中国真正地参与到了国际制度建设之中;而改革开放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和制度建设者;2000年以后,中国努力成为国际制度建设的引领者。G20峰会在杭州的圆满召开,体现了中国声音、中国责任、中国担当和中国主张,证明中国在二十国集团这样的国际制度框架内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明显增加。
中国的角色转变建立在国际制度不断发展演进的大背景下。陈岳将国际制度分为传统型、改良型和创新型三种。传统型是指二战以后,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国际制度,例如联合国体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改良型国际制度指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新出现的国际合作制度,以及那些对传统型制度进行过适当改革与调整的制度,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与中日韩的“10+3”机制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而目前的创新型国际制度则是由中国和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倡导建立的。创新型的国际制度与原有国际制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来推动新国际制度的诞生,而中国在其中应当发挥引领、主导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认为,现在的全球治理模式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但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原有的治理模式已不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合法性明显不足。当前的国际社会需要一种着眼于当前和长远的治理挑战,更包容、更平衡的全球治理方案。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应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与治理规则的制定工作,为全球治理提供创造性的中国方案,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Ⅱ 全球治理同西方治理有什么关系

说实在话,所谓全球治理,只是一句空话。你想,谁有那么大权力去管理全球的事情?世界老专大美国也力不从属心吧?别说俄罗斯、中国不理会它,连欧盟都经常不买它的帐。所以,不论全球治理或西方治理,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或假设。

Ⅲ 全球治理的特点是什么

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是一个社会学或国际关系的术语,是指为了解决超出一国或一地区的某一问题,而由各国进行政治协商以共同解决的方式。

全球治理并不是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因此这一概念有别于世界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是在保留现有各国政府管理机制和力量的基础上,加强彼此的沟通和协调,以解决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包括冲突、环境、生态、资源、气候等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非一国政府所能及,因此,全球治理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Ⅳ 全球治理的基本模式

在各治理主体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色以及在国际体系中的不同地位,体现出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一是国家中心治理模式。即以主权国家为主要治理主体的治理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主权国家在彼此关注的领域,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通过协商、谈判而相互合作,共同处理问题,进而产生一系列国际协议或规制。二是有限领域治理模式。即以国际组织为主要治理主体的治理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国际组织针对特定的领域(如经济、环境等领域)开展活动,使相关成员国之间实现对话与合作,谋求实现共同利益。三是网络治理模式。即以非政府组织为主要治理主体的治理模式。具体地说,就是指在现存的跨组织关系网络中,针对特定问题,在信任和互利的基础上,协调目标与偏好各异的行动者的策略而展开的合作管理。

Ⅳ 全球治理经历了一个从西方治理到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国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首要条件是其能否在全球治理的规则制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西方国家依靠规则等手段治理世界,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制定国际规则的意志和能力不足,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规则制定者。 制定规则的意志取决于中国的对外政策目标,而制定规则的能力则是国家在对外关系领域中“软实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若只是接受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必然无法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并通过更加合理的规则去约束他国。 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一直强调“基于规则”的多边主义世界秩序。一些人更是乐此不疲地谈论让中国加入更多的国际规则,以便对中国进行约束。

(5)全球治理和西方治理扩展阅读:

中国的全球治理战略应注重理论战略优先。目前,关于全球治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西方理论基础上,是西方中心主义的。

中国不是现存全球治理理论或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的主要来源国和生产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对全球治理理论的研究,对现有的西方全球治理理论提出质疑,并贡献一些能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站得住脚的权威命题、概念和原理。

形成中国等“非西方”的全球治理理论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西方的“权力决定地位”规则未必对我们不利: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地位迟早会在国际金融机构(IFIs)中有所体现。

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还能与其他非西方大国一道,争取实现真正的“全球治理民主化”。国际制度改革不能仅仅考虑“权力”和“争权”,而必须考虑人口等其他因素,以使国际机构更加符合民主的本意,更具全球包容性和代表性。

中国曾经提倡的“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当前的“全球治理民主化”意义相近,但将“国际关系民主化”仅仅理解为落实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是不够的,须按照全球治理的原则重新定义“国际关系民主化”。

根据民主的本意,“国际关系民主化”应指人口大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更决定性的作用。

Ⅵ 当今的全球治理秩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前,全球治理结构出现了新态势,表现在全球治理机制日益碎片化,全球治理主体日益多元化,全球治理价值日益分散化及全球治理结果日益模糊化。其中,作为治理主体之一,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对治理结构变迁的影响最为关键。全球治理结构的新境况对既有的国际秩序产生了严重冲击,体现在大国主导的秩序结构变迁、国际组织数量和范围的扩散、国际法规则功能与价值领域的扩大以及国际事务协同解决的增加等方面。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更受关注,通过探讨新时期中国的全球治理主张,有助于从容应对处于演进中的国际秩序。改革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稀释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的权利。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