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汽车整治
Ⅰ 西安新车甲醛治理新车除甲醛到底划不划算
你还有说清楚,你是顾客还是经营者,你是说经营新车甲醛治理化不划算,还是要做新车治理化不划算,正常的轿车除甲醛500,包括苯,不过因地而已,效果吗,一般的。
Ⅱ 西安街头近日查电动车是怎么回事
您看看这个消息:
3月15日,西安市交管支队在市区36个路段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驶及无牌上路行驶的车辆进行整治,首日执法扣留违法及无牌照电动自行车614辆。交警提醒电动自行车主,尽快到交管部门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手续,交管部门周六、周日将继续为市民办理自行车登记手续。
5分钟扣留7辆无牌车
昨日11时30分,在西安市太乙路十字,一辆无牌照的电动自行车被西安市交管一大队执法民警拦下来,民警将车暂扣,并开出暂扣单让车主办理电动自行车牌照后领取自行车,被扣电动车车主欣然接受,表示尽快办理相关手续。接着民警又将第二辆、第三辆无车牌电动自行车扣留。在太乙路执法的5分钟内,7辆自行车因无悬挂车牌而被暂扣,而记者注意到,行驶在路面的三分之二电动自行车无车牌。昨日上午4个小时,仅西安交管一大队扣留违法行驶或违规的电动自行车120辆,民警提示,市民尽快到交管部门办理自行车牌,交管部门将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违法行驶现象依然突出
中午12时10分,正值下班时间,西安市和平门十字车水马龙,在车流中,骑自行车下班的市民成为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自行车族中骑电动自行车者占相当一部分。在遇红灯时,记者统计发现十辆自行车中挂牌的仅有3辆,而载人的电动自行车占去了三分之二。一位20多岁的年轻男子驾驶着电动车行驶在机动车道,在经过十字路口时险与右转的汽车相撞。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骑电动车者,他们都表示偶尔也会闯红灯,走机动车道,而对于这种行驶方式属违法行为却并不知情,但对政府整治工作表示支持。和平门值勤民警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行人的摩擦、挂靠事故时有发生,绝大部分是由电动自行车车速过快造成,非常危险。
整治电动自行车市民拍手叫好
无独有偶,记者在大差市、南门、小寨等路段的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上随处可见电动车见缝插针,腾挪闪避的身影,电动自行车违法行驶现象依然突出。
市民刘大叔对记者说,他常常看到电动自行车闯红灯、走机动车道,有时甚至行驶在人行道上,有一次他在人行道上走,差一点被快速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撞倒。他认为,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驶刻不容缓。记者从西安市交管部门了解到,今后一段时间西安将继续对未登记挂牌、违法载客的电动自行车展开集中整治,凡违法车辆予以暂扣滞留,并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首日纠正处罚3000余人
昨日是西安市交管部门集中整治的第一天,据西安市交管部门的统计,首日,西安市集中整治共出动警力300余人,交警们分布在西安市36个路段,纠正处罚违法行驶电动自行车者达3000余人,扣留电动自行车614辆。交警提示大市民,一定要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车。凡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车主应尽快到交管部门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手续,交管部门周六、周日将继续为市民办理车辆牌登记手续。
登记咨询电话及地址:西安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辆管理所非机动车管理科:万年路23号,电话:82559409
东区分所:长乐东路82号,电话:83232771
南区分所:东仪路19号,电话:88239550
西区分所:三桥西部车城院内,电话:82378303
北区分所:北二环伊势威车城内,电话:86292795
Ⅲ 西安市垃圾治理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捆绑服务,注重绩效
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放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
但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资本化,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2、分而用之
3、因地制宜
4、自觉自治
5、减排补贴,超排惩罚
Ⅳ 《西安市建设工地及两类企业扬尘治理措施》谁有哪里可以下载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西安市建设工地及两类企业扬尘治理措施
为认真贯彻《西安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做好全市建设工地、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两类企业”)扬尘防治工作,特制定以下19条措施,望各单位认真执行,严格落实。
一、建设工地须设置环境保护牌,标明扬尘治理措施、责任人及监督电话等内容。
二、建设工地应设置连续封闭的围墙(挡),城区主干道围墙(挡)高度不低于2.5米,次干道围墙(挡)高度不低于1.8米,围墙(挡)间无缝隙,底部设置防溢座,顶端设置压顶。
三、建设工地应合理设置出入口,采取混凝土硬化。硬化路面长度,宽度、厚度应符合规范规定,满足大型运输车辆通行要求。
四、“两类企业”及建设工地大门内侧应设置冲洗台,配备高压水枪等冲洗设备,其周边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明确专人负责对出场的运输车辆100%清洗,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保持出入口通道及其周边100米以内道路清洁。
五、建设工地主要道路均要进行混凝土硬化,因施工需要,部分未进行混凝土硬化的道路要铺设砾石或砖渣,在易出现扬尘和泥土的路段必要时可采用铺设再生棉毡等方法,加大吸附能力,并定期洒水,确保车辆行驶不造成扬尘污染。
六、建设工地在进(出)土阶段,根据工程量大小,配备足够的保洁员,分别负责工地环境卫生和洒水降尘工作。
七、易产生扬尘的粉状建筑材料应存放在库房内且严密遮盖。
八、建筑垃圾不得凌空抛掷、抛撒。
九、建设工地内的裸露黄土、不能及时清运的土方或垃圾必须及时用密目网覆盖。
十、建设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因特殊工艺需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的,经批准后采取降尘防尘措施。
十一、建设工地严禁熔融沥青、焚烧塑料、垃圾等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不得使用煤、碳、木料等污染严重的燃料。
十二、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时,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以抑制扬尘飞散。
十三、严禁使用冒黑烟的柴油打桩机。
十四、“两类企业”生产场区应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式进行硬化并落实场地保洁措施,不得存在浮土、泥泞现象;办公、生活区域未硬化场地应进行绿化;厂区内应设置专用废物料堆放场地并予以覆盖。
十五、“两类企业”原材料堆场应采用全封闭厂房,因特殊原因无法建设封闭料仓的须采取措施全部覆盖。
十六、“两类企业”骨料配料仓应在空气净化处理的基础上,配置强制除尘设备;粉料筒仓应使用自动降尘设施,吹灰管应采用硬式密闭接口,无粉料物质溢出及粘附。
十七、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严禁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土方开挖、内部倒土、回填以及土地平整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施工和生产作业,同时要积极对施工现场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
十八、长期未能开发的待建空地应进行绿化或覆盖。
十九、市政府发布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后,要积极按照预案等级做好扬尘防治工作
Ⅳ 西安如何持续发力整治秦岭北麓违建
整治秦岭北麓违建,西安正在持续发力。8月21日,西安市纪委监察委公布了秦岭北麓违法建设投诉举报渠道,广泛接受市民群众投诉举报。接受举报内容包括党员、干部参与秦岭北麓违法建设和其他各类违法建设、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等违纪违法问题。
拆违面积超过三万平方米的还有蓝田县。根据蓝田县委宣传部8月19日发布的信息,该县排查各类点位53860个,发现疑似违建669个,经县镇两级研判排除疑似违建571个,现剩余疑似违建98个,拆除面积32150平方米。
率先打响秦岭北麓集中拆违行动第一炮的鄠邑区,拆违面积也已达上万平方米。鄠邑区委宣传部发布的信息显示,截止8月18日,全区累计排查点位17792个,发现疑似违建444个,其中疑似别墅类24宗64栋,累计拆除疑似违建48处17378.26平方米,其中,拆除疑似违建别墅37栋15881.26平方米。同时,区委、区政府大力宣传并鼓励业主自行拆除违建别墅,至今,业主已自行拆除23栋9196.26平方米,依法集中拆除3宗14栋6685平方米。
此外,截止8月19日,周至县全县累计排查点位33197个,发现疑似点位72个,依法集中拆除违法建筑8处6812平方米;临潼区于8月20日集中对代王、铁炉、仁宗等6个街道的8处共计2185.3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Ⅵ 西安市对“行人闯红灯、翻栏杆、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 提出修改意见
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既是不文明的行为,也是违法(交通法规)的行为。
Ⅶ 西安针对养狗的“最严整治”有哪些要求
“对于犬主出现遛狗不栓绳、不携带养犬登记证等违规行为,第一次查处将被批评教育;第二次被发现依法进行处罚;第三次将直接被拉入‘黑名单’,吊销养犬登记证,5年内不得再次养犬。”日前,西安推史上最严整治不文明养狗措施。
对于那些不文明养犬者又不听劝的情况,西安警方将推出史上最严整治举措,将吊销其养犬登记证。同时,警方也希望广大市民都行动起来,积极发现劝阻身边不文明养犬行为,在小区里看到的及时向物业办举报,在马路上看到的,及时向西安警方举报,全面对不文明养狗行为说不。
来源:观察者网
Ⅷ 冬天来了,西安雾霾非常严重,如何治理有什么好的有效方法吗
雾霾的成分十分复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除此以外,雾霾形成中还可以裹挟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但因为雾霾的成分如此复杂,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上,其内容都不一样,因此很难说雾霾本身致癌,而是其中的某些物质是致癌物质。例如美国环保署2009年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一、雾霾天的四大禁忌
1、别在早晚开窗通风
雾霾天里,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据专家介绍,雾霾天尽量不要在早晚时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那么不开窗通风好不好?亲,要知道家里还有厨房油烟、家具添加剂等污染,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你的健康。
健康支招: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2、别做剧烈运动
人在做长跑、踢球等剧烈运动时,肺活量会增加,这会导致吸入更多的污染物。
健康支招:出门就戴上口罩吧!虽然口罩也只能阻挡部分污染物,但总聊胜于无。
3、减少外出活动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则建议减少户外运动。像孩子、孕妇等对污染比较敏感的人群,阴霾天也最好别出门。健康支招:如果非出不可,也最好别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出行,以减少在雾霾中的暴露机会。哮喘患者应备好喷雾剂,心脏病患者应带点速效救心丸、甘油三酯等。
4、尽量远离马路
上下班高峰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的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据悉,城市有毒颗粒物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而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二、四个保健建议
1、勤洗脸,清口鼻
在户外待的时间较长,回家后一定要及时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清洗口部,漱口就可以了。清洗鼻腔,可以用棉签蘸点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
2、佩带口罩也不宜在户外长久停留
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的一次性口罩,也挡不住PM2.5颗粒。医用口罩对预防疾病更有效,对付PM2.5,最好选购医用N95口罩或更高档次的口罩。不过,城市中汽车尾气等排放量大,空气中不少颗粒物呈现油性,这也会降低口罩的实际防护效果。
3、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宜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所以,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的水果吧!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雾天日照少,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如多食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
Ⅸ 西安目前环境保护设施有哪些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召开现场工作会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多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安排部署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坚持“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保护工作机制,有效开展各项保护工作;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把秦岭北麓打造成“国家中央森林公园”和国际生态保护示范区的奋斗目标;这些都为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市级各成员单位和沿山区县政府各司其责,按照“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积极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大力整顿秦岭北麓开发建设秩序,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提高,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水源地河源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野生动植物生境不断改善。
(一)植被保护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造林79.23万亩,封山育林32.2万亩,年均造林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2%增加到44.99%,高于全省7.73个百分点,列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第五位。2011年,全市造林绿化10.4万亩,退耕还林1.2万亩。同时,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防火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受害率和病虫害成灾率均低于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
(二)水资源保护
我市高度重视秦岭北麓水源地的保护问题。依照《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规定,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行分级保护,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开展黑河水源地专项整治,对违法采石活动进行治理,对水源地内农家乐设施进行清理拆除;二是启动了黑河二期移民搬迁工作,分批对一、二级保护区内的群众进行搬迁;三是在108国道南设立检查站,杜绝有毒违禁物品进入水源保护区;四是在全市水源地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牌,建成城市供水水源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和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平台;五是加大秦岭北麓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坚持山、水、田、林、路并举,工程、生物、耕作、水利、政策措施并重,年平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十一五”时期,我市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成了全市湿地资源调查,建立了周至黑渭湿地保护区和周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目前秦岭北麓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5个,总面积1004.04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18.87%。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严格执行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实施多项措施,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了乱捕滥猎和运输倒卖等违法活动。完成了《西安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野外监测》、《西安市珍贵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规划》等10个项目的开发、编制和储备,其中部分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四)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
我市不断加大力度规范秦岭北麓各类开发利用活动,2006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秦岭北麓及环山路区域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市政发〔2006〕72号),遏制了秦岭北麓区域及环山路两侧乱占耕地、破坏绿化、乱搭乱建的势头。集中力量持续不断地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专项整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均予以关闭。“十一五”期间,通过资源整合、关闭破坏生态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等措施,将采矿权减少到42个,减少率达58%。
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
根据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市人民政府关于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两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细化工作措施,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制度规范,加强执法监察,强化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加强保护管理机构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对秦岭北麓的统一监管,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独立设置市、区县两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秦岭办”)。市秦岭办由过去挂靠在市发改委改为独立设置,核定行政编制18名,内设处室4个。随后,市政府又批准成立了市、区县两级执法监察机构,批准事业编制123名;批准成立了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公司,注册资金8个亿,其中市财政出资2个亿。市、区县两级秦岭保护机构的成立为我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快编制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市秦岭办成立后,立即对我市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摸底,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课题组,邀请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与规划编制,并注重与“关—天规划”、“大西安规划”以及西安市“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去年底,完成了《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以上两部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目前,《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正上报省政府批准。今年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又对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作了安排部署。
(三)加强秦岭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各成员单位与区县政府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对秦岭生态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一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效恢复植被,改善水生态环境。林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秦岭北麓直观坡面绿化等工程;去冬今春,市秦岭办组织了“感恩秦岭—我为秦岭植棵树”大型义务植树活动,发动驻区项目单位、沿山群众和社会志愿者植树109万株;水务部门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黑河、涝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农业部门在环山旅游带大力发展杂果基地、现代农业展示基地。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大力进行环境整治。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执法监察通报制度,市秦岭监察支队加强与国土、规划、城乡建设、林业、水务、环保等执法机构合作,开展对乱采乱挖、乱搭乱建、乱排乱放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执法检查,今年上半年共出动130余次,发现违规建设50余起,查处40起。三是实施“铁锤治理”,严厉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按照省《条例》的规定,去年9月和今年4月,市秦岭办和临潼、蓝田、长安、户县、周至5个区县政府组织了两次联合执法,拆除违规砖瓦窑7处,违法矿山生产线12条,违规沙石厂6处,违法建筑10处,极大的震慑了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四)严格项目管理
去年10月,市政府发布了《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内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办发〔2011〕195号),对区域内投资项目实行全程监管。对已建成项目,加强对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跟踪检查,凡排放不达标的,限期改正;对擅自突破规划、更改建设内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要求其立即整治;对未开工建设的保留项目,按照《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重新规划报批;对新报项目,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规划条件。
(五)深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省《条例》颁布以来,我市以宣传贯彻省《条例》为重点,结合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保护氛围,提高了广大市民自觉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意识。一是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先进典型,曝光违法采矿、无序开发等企业和个人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二是采取多形式、广覆盖的户外宣传,在重点道路、峪口、景区和水源保护区树立宣传牌;精心组织“五一”、国庆长假和“世界环境日”、“国际湿地日”等纪念日宣传活动,向市民、游客和“农家乐”经营户发放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常识手册。三是组织万名志愿者进山拾荒,护绿秦岭,引导市民和游客自觉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激发其关爱秦岭、感恩秦岭的自豪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虽然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功能退化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近30年秦岭北麓河流的天然径流量下降了11.32%,2011年,19个河源水质监测断面仅有9个达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秦岭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将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保护水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科学利用良性互动。
(一)加快规划编制工作。抓紧完成《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报批工作,尽快组织编制有关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
(二)认真落实重点资源保护。加强森林植被保护,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我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设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物种保护体系。
(三)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管理规定,更加注重开发利用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项目审批工作流程,规范项目论证会审制度,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办法;从严控制新建矿权数量,加强对现有采矿权的监管,治理恢复已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做好省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保护。
(四)规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按照《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和《西安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秦岭旅游发展布局形成以环山路为主线,以楼观、草堂、终南山、辋川、骊山为重点区域的“一轴五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成以自然生态、宗教文化、生态观光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快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整合工作,规范森林公园建设,完善重点景区和峪口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在打造“5A”级景区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完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一是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植被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污染减排等工作;二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使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地等区域居民逐步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三是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在定期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四是研究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鼓励性政策,提出有关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做好秦岭生态功能区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
(六)加强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健全执法监管体制,建立完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和执法监察通报制度,定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重点区域组织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违法排污、破坏植被、乱捕滥猎、非法采矿等行为,实现执法监察网络全覆盖。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随着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强,未来5年,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将不断提升,生态功能日益彰显,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相互渗透,“山水秦岭、人文西安”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形成城市与山水相融合、生态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新格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央森林公园和国际生态保护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