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安全整治
❶ 化工行业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有那些
化工行业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有: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辆伤害、灼烫、坍塌 、高处坠落、火灾、锅炉爆炸、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触电、 其它爆炸、其它伤害
❷ 化工行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太笼统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
化工行业的安全问题区别与其他行业主要有版两个方面,一是化工物质的危险权性,易燃易爆性、有毒有害性等,具体安全措施也是根据物质性质来做的;一是反应的危险性,压力、温度、流量等,甚至有些反应是在爆炸极限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也要根据实际反应条件来做。
当然,针对这些条件,需要注意的东西就太太多了,您要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倾囊以授!
[email protected]
❸ 山东如何促进化工产业安全
鲁西化工集团的新作为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力促化工产业安全的一个缩影。山东是化工产业大省,但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企业规模偏小、布局比较分散、安全环保压力较大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山东省从2017年6月开始,在全省开展为期5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
在产业布局上,山东集中打造5大产业集聚区:渤海南岸石化产业区、半岛东部化工新材料产业区、鲁南煤化工产业区、鲁西北传统企业转型示范区和黄海临港石化原料集散区。同时,围绕全省化工6大优势产业,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对传统焦化、化肥等产业产品,限制新增产能,逐步降低在全行业所占比重,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功能化、精细化路线拓展。
❹ 化工行业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区别
这二者之间的概念是不相同的。所谓危险因素,是指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版的因素权,是指疾病的发生与该因素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尚无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该因素的致病效应,但是当消除该因素时,疾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下降。在病因学研究中,将这类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即称为危险因素。
而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具有的安全问题,会引发的安全生产问题,被称作为安全隐患。
❺ 化工行业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区别
这二者之间的来概念是不相同的。所谓源危险因素,是指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是指疾病的发生与该因素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尚无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该因素的致病效应,但是当消除该因素时,疾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下降。在病因学研究中,将这类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即称为危险因素。
而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具有的安全问题,会引发的安全生产问题,被称作为安全隐患。
❻ 化工行业安全问题有哪些
化工生产处理的物质往往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和有毒害物质多等特点,且生产装置趋向大型化,一旦发生事故,波及面很大,对国民经济及所在地区的人民安全,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和灾害。故化工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是化工生产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化工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①预防职业性危害的技术。
例如防尘、防毒、采暖通风、采光照明、震动和噪声等的控制和治理,高温、高频、放射性等危害的防护,以及对工人作业环境的各种卫生监测技术。
◆②预防发生各类事故的技术。
例如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和运输,压力容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检修,人身保护,事故的数理统计分析,以及安全系统工程等。
◆③制订和不断完善各种化工安全技术的标准、规程和规范。
危险品的分类和贮存用途较广的化学危险品约有2000种,按主要特性划分10大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剧毒品和毒害品、腐蚀物品以及放射性同位素。除腐蚀物品和放射性物品各有其特殊要求外,其他一般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也都有其要求(表1化学危险品分类贮存原则)。
防火、防爆技术是化工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因素。
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概念对于处理易燃、易爆物质十分重要的概念是爆炸极限、燃烧危险度和爆炸危险度。
◆爆炸极限
当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明火或其他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此浓度范围,就是某物质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粉尘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低浓度(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称作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爆炸极限是防止爆炸的原始数值,是防爆技术中的重要数据。
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值,随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容器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变更。其中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越大,即爆炸下限降低而爆炸上限增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很大影响: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缩小;待压力降至某值时,其下限与上限重合,此时的压力称为爆炸临界压力;若压力在爆炸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会爆炸。混合物中惰性气体的含量增加、爆炸极限缩小;惰性气体的浓度提高到一定值,可使混合物不爆炸。充装容器的管子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当管径(或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其火焰即不能通过。其他如火花的能量、受热表面的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以及光的照射等,对爆炸极限均有影响。
◆燃烧危险度
从预防火灾的角度将易燃固体和易燃液体进行分级。易燃固体一般以其燃点作为燃烧危险度的分级依据。易燃液体则按其闪点(液体的蒸气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分为四级(表2液体燃烧危险度分级标准),第一、二级称为易燃液体,第三、四级称为可燃液体。
◆爆炸危险度
易燃气体、易燃蒸气和粉尘的爆炸浓度用下式来计算:爆炸危险度的数值(表3典型易燃气体的爆炸危险度)越大,则表示其危险性越大,反之则其危险性较小。
火灾危险性分类对于化工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在生产或贮存中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以便从开始设计时即作为重点考虑。
中国将化工生产和贮存的火灾危险性分别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甲类---使用或产生闪点<28℃的易燃液体;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压力容器内超过自燃点的物质。
◆乙类---使用、贮存或生产中产生闪点为28~60℃的易燃、可燃液体;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和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生产、使用中排出浮游状态的可燃纤维或粉尘,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贮存物质中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危险物品。
◆丙类---使用、贮存或生产中产生闪点≥60℃的可燃液体;可燃固体。
◆丁类---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和贮存。
◆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
甲类的危险性为最大,应重点采取措施。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可燃物的种类、性质及用量,生产装置区域及厂房空间的大小,生产装置的技术状况和先进程度,通风换气条件和设备,以及装置是否可能泄漏和操作是否可能出差错,等等。
通常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严格控制点火能源。
主要是指明火(加热用火、维修用火等)、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电火花、静电火花、冲击和摩擦、绝热压缩、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光线和射线等。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在安全限度以内操作,最好采用自动调节和控制。
提高自动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的能力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此外,限制火灾或爆炸后果的蔓延,在开始设计布局时就要考虑,既能预防事故灾害的扩大,又要便于运行管理。例如,预防爆炸的破坏作用,厂房或装置应有防爆泄压设施,也可采用隔离或露天安装,以及远距离操纵等。
中国对石油化工厂的防火间距做出了规定
例如,化工厂与居住区、邻近工厂、交通线路等的防火间距规定:在工厂总平面布局上,工艺生产装置,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以及机修、仪表与电器修理、汽车库、中心试验室等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易燃与可燃液体贮罐等,都有防火间距规定;工艺生产装置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规定;以及化工厂建设场所及其他防火间距等共16项规定。
职业性危害的预防,主要是预防尘(矽)肺、职业中毒、灼伤、噪声、辐射等职业伤害。
中国对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作了规定
预防灼伤、噪声、辐射主要是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置可靠的预防或防护设施。
◆防止造成危险性较大的物质形成燃烧爆炸的条件。
首先应尽量改进工艺,以危险性较小的物质取代之。若不可能则采取适当措施,如采取惰性介质保护,密闭或加强通风以降低物质的浓度或在负压下操作,等等。
❼ 化工行业安全、环保事故分析报告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写:泄漏的经过、泄漏时采取的措施、造成的影响、泄漏的原因、今后应吸取哪些教训及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对此次事故的处理意见。
❽ 化工行业有哪十九项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回41号)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答化工工艺、装置、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二)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四)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五)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七)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八)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
(九)变更管理制度;
(十)应急管理制度;
(十一)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
(十二)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
(十三)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十四)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十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十六)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
(十七)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十八)承包商管理制度;
(十九)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
❾ 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之路怎么走
因化工企业布点分散,这些企业自然就成了潜伏在群众身边的“定时炸弹”,彻底摘除这些“定时炸弹”刻不容缓,《平阳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2015-2020》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十三五”期间,对化工行业安全发展作了如下规划:
一是规划建设2处化工集聚区,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需要;
二是规划建设4个化工仓储基地,分片区满足辐射地区储存需求;
三是明确区外暂保留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带仓储企业,规划期内暂保留若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企业内部安全条件及周边安全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外企业,共有11家企业;
四是对油漆油墨零售和氰化物经营作了规定。
制订《规划》从本质安全规划、集聚区重点配套设施规划、防灾规划、防外来侵袭规划、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及安全教育、培训规划等6个角度提出了防控措施,并要求完善应急配置,主要做好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化工集聚区内气防点的建设、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急救点设置等4个方面,提高化工行业的本质安全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指实现化工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工园区和集聚区更加规范、法规标准建设更加完善、危险源多而散的局面明显改善,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本质安全度有效提升的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