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投诉 » 国学宣传

国学宣传

发布时间: 2020-11-24 17:12:47

⑴ 倡导国学的广告语或标语有哪些

1.读书修身,读书养性。

2.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

3.最是书香能致远。

4.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5.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6.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7.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0.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11.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12.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13.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14.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5.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⑵ 关于国学的标语

马路标语:你的家人正在等你安全回家!
教室标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请不要大声的喧哗,以免吵醒睡觉的人。
卫生间标语:让“五谷杂粮”平安的离开,如果太留恋会影响我们的美好生活!
请珍惜用水,下一刻我们就不会接收到“停水”的通知!
开水房标语:水为人之母!
水把能量带给我们,请不要随意挥霍。
注意您的动作,不要被烫伤。
学校浴室:沉甸甸的来,轻飘飘的去。

⑶ 弘扬国学的口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校训)
不忘祖宗遗训那,皆为吾等楷模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格高

⑷ 以国学为为题的六一标语

国学标语,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⑸ 国学经典诵读 宣传标语

诵国学经典 品盛世文明

⑹ “国学究竟是什么”宣传片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国学大师-李-冠-论曾讲过国学的变迁: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首次使用了"国学"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宋代书院兴盛,涌现出白鹿、石鼓(一说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院。由此来看,"庐山国学"实际上是一所既藏书又讲学的"学馆",亦即后来的"书院"。
从宋代四大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学"这一概念的使用,与"国医"是一样的。"国医"即国家的医学,"国学"自然亦即国家的学术了。在还没有"西医"、"外学"、"西学"等概念的境域下,这本来是个很好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只是当"西医"、"外学"、"西学"出现后,才容易产生歧义而引起争论了。
但是,真正把"国学"同诸多"外学"相提并论,即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二十世纪初。

⑺ 关于国学教育如何推广

其一,对待国学,我们在推行国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有分别”继承的原则——也就是批判吸收的原则。所谓的国学,就是指中华文化。其主流是好的,是“中国根”、“中华魂”、“中国印”,什么时候,都必须高举继承的大旗,绝对不能丢弃。丢了,也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本身,这是前提。四次西学的失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其次,由于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存在糟粕,因此,必须吸收其精华,剔除期糟粕——也就是“有分别”的继承。任何历史虚无主义,任何文化虚无主义,任何简单的、不加分别的、“一刀切”式的抛弃,毫无疑问,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可取的。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社会发展的连续性,都是不容分割的,也是割裂不了的。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最起码的历史知识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其二,国学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忠实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集中了世界共产党人尤其是苏联共产党(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智慧,是促使国学教育沿着正确轨道发展的必要保证。这一点,必须坚持,不能改变。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关系呢?主要是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其三,国学教育必须坚持务实、开放、创新的原则。国学教育要务实,要真抓实干,不能空喊口号,或者关起门来做所谓的国学教育的学问。如果是这样的话,国学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应该记住:任何时候,国学教育不能排斥外来文化,更不能排斥当代文化和科学技术,相反,它必须吸收当代优秀的文化、优秀的外来文化和当代科学技术,不断赋予国学新的内容、新的含义,始终如一地坚持务实、开放、创新的原则,这样,国学教育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力,才有发展前途,才能长盛不衰。

其四,国学教育切忌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必须遵循经世致用、古为今用的原则。研究国学,并不是单纯地研究学问,而是经世致用,为了现实生活服务。这样,就要求不要生吞活剥,更不要再出现象药(岳?)家鑫那样的惨无人道的悲剧,为了拯救当今社会的道德缺失,避免人类社会发生不应该发生的历史悲剧;同时弘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使它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动力,变成我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强大的物质力量。

⑻ 以宣传阅读和国学经典的作文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漫长的岁月为她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字骨,画魂,音容,文气,诗节,镌刻下了五千年历史的兴颓变迁,凝炼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五术六艺,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这些用智慧凝成的思绪,用哲理汇成的情思,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国学的深刻与博大,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深邃的美.它教会我们如何处事,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吾静而思之,有此心得:凡欲成大事,立伟业者,其身须自强,其德须淳厚,以此为本,蓄以时日,加以磨炼,方可达一代英杰之境界.在竟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谋求发展,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吗?
《史记》是国学经典中一块璀璨的奇葩.它记录的是历史,却又不单单是历史.它折射出的是一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韧气节.司马迁,这个在风雨中茕茕子立的长者,正是因为他的忍辱负重,他的坚强执著,才有了这部号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煌煌巨著.他用不屈的精神铸就的傲骨,使历史的长钟浑厚有音.
岁月的梭子已在历史的诗篇中悄然划过,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智者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消逝的是他们的躯体,不灭的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留下一部又一部震憾思想,冲击心灵的文学著作.时代的钟声已在21世纪的今天深沉敲响.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作为一名正中学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国学经典,应该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
毫无疑问,应该学习,继承,发扬!
清晨醒来,手捧《归去来兮辞》,站在校园的柳树下,让自己的精神伴随着清爽的晨风,放飞到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思想沉淀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
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诗经》;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这豪迈,都是国学经典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与体验.这便是文学的魅力,这便是国学经典的魅力,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
国学经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张力.诗行意味着宽度,诗人意味着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读者构成了长度,不朽的国学灵魂让三维空间充满了文学的智慧与灵性.汗青似乎依旧淡淡渗出,优美的重章叠句,用思绪凝成的经典却跨越数十个世纪抵达心魂.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只不过缩短了物质的距离,而国学经典却打通了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使我们的心灵有一个端口,能与千年前的先哲和智者对话,与千年前的智慧和思想产生共鸣.所以,请不要闲置这个宝贵的端口,拂去积满的灰尘,去细细品味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的国学经典吧!
让我们从日常做起,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我们的言行守候国学这片泛土,用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使民族的精魂万古长青!

⑼ 关于国学的幼儿园宣传语

我们有着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今却渐渐被遗忘,为了激起烙印在我们血液里的中华文化的印记,为了在孩子前行的未来有最强的后盾,我们需要从孩子抓起,给与他们最纯正的熏陶,让他们的成长更加满溢书香!

⑽ 关于国学的宣传

一个民族如果抄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袭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