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举报
『壹』 国家有权要求一个公民举报另一公民吗
举报是公民的权利但不是强制义务。
『贰』 公民举报违法犯罪行为是属于社情民意
所谓的社情民意,是抄指社会真实情况,广大民众的真实意愿、想法、希望、意见等等。这些情况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决定了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以及政策实施的可行性,直接影响到目标的实现。
同时,举报犯罪与社情民意联系,未免有些牵强。因为举报犯罪属于公民义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叁』 公民如何向检察机关举报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查处职务犯罪、惩治贪污腐败是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检察院加大了查处职务犯罪的力度,依法惩处了一批经济领域中的“蛀虫”,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在查处“蛀虫”的过程中,群众对检察院提供了大力的支持,许多大案、要案就是依靠群众的举报查处的。由此可见,群众的举报是检察院工作的基础和源泉。那么,如何使群众的举报更好地为检察机关提供帮助和支持、群众应该怎样向人民检察院举报呢?
一、首先要了解检察院受理举报的部门。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受理群众或单位对犯罪嫌疑人或犯罪行为的举报。
二、要了解检察院受理举报的范围。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举报的范围是: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民主权利的犯罪。
人民检察院接受犯罪嫌疑人的投案自首。
三、要了解举报方式。举报可以采用书面、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
五、要如实举报,举报内容要事实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在受理举报过程中,有时存在着举报人在不做任何分析、调查的情况下,将道听途说的一些问题、情况向检察院举报,致使检察院的工作量加大,办案效率降低,更有甚者出于打击报复的心理捏造事实、歪曲真相、诬告陷害,对此类举报,一经查实,检察院将追究举报人的责任。
六、检察院对举报人给予奖励。人民检察院对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大案要案,经侦查属实,被举报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将对举报有功人员和单位给予物质奖励。
『肆』 我国公民举报享有哪几个方面的权利
公民举报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权利:(1)举报权。举报权《宪 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民主监督权利。对于公民的举报,任何不得 压制和打击报复。(2)要求回避权。举报人发现举报机构接的工 作人员有法定回避情形的,有权要求其回避。(3)查询结果公 民举报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询|],要 求给予负责的答复。(4)要求保护权。(5)享有物质和精神+权 对举报违法犯罪的有功人员和单位,举报受理机关根据规定,|给予 其精神、物质奖励。(6 )其他权利。如举报人有选择举报方式的由。
『伍』 公民实施举报行为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这个倒是很少人问,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
《宪法》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陆』 公民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举报违法行为
手段很多,如果有违法行为,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警,有些情况下,可以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检察院、法院、人大等机构举报违法行为。
『柒』 公民有举报违法犯罪的法定义务吗
公民有举报违法犯罪的法定义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
(7)公民举报扩展阅读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捌』 公民举报享有哪些权利负有哪些义务
负有哪些义务? 根据有关规定,公民举报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权利:1、 举报版权。举报权是权《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民主监督权利。对于公民的举报,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2、 要求回避权。举报人发现举报机构接待的工作人员有法定回避情形的,有权要求其回避。3、 查询结果权。公民举报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询问,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4、 要求保护权。《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在专门的举报规定中,都对保护公民的举报权利作出了规定。5、 享有物质和精神奖励权。对举报违法犯罪的有功人员和单位,举报受理机关根据规定,给予其精神、物质奖励。6、 其他权利。如举报人有选择举报方式的自由。 公民举报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义务:1、 举报义务。《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2、 据实举报义务。举报应实事求是,应如实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和违法犯罪事实;不得捏造事实,伪造证据,诬告陷害他人。
『玖』 公民如何行使举报权
可以举报到有关部门:单位的党委纪委或监察处,或:检察院的反贪局或反渎职侵权局,等
『拾』 公民不举报将受到什么处罚
公民举报不举报要看是什么性质的事情,如果果重大刑事犯罪的明知而不举报会被判为包屁罪的,如果一般的小事不会受到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