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举报处理
⑴ 纪委网站匿名举报,查处结果不属实,举报人会怎么处理
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举报需知:
1.对党组织、党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
2.对监察对象(监察法规定的六类公职人员,下同)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规定,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
3.党员对党纪处分或者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提出的申诉。
4.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的申诉;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的申诉。
5.对原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服未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诉。
6.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批评建议。
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有关规定,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三、根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请您按照被举报人属地和级别,选择相应的举报网站进行举报。
四、纪检监察机关提倡实名举报(请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准确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请您参照举报材料参考样式反映问题。
(1)匿名举报处理扩展阅读
信访举报渠道
来信,就是通过信件将信访举报材料邮寄到纪检监察机关。
来访,就是到纪检监察机关设立或指定的接待场所当面反映问题。
电话,就是拨打纪检监察系统的12388统一举报电话反映问题。
网络,就是登录纪检监察机关的举报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举报。
工作流程
前期准备:来信的消毒、分拣、拆封、装订、分送;网络举报的下载、导入处理系统等。
受理登记:阅读来信和网络举报;来访接谈和记录;来电接听和记录。信访举报件的登记等。
办理处理:根据信访举报反映的具体问题,按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⑵ 怎样处理职工的匿名举报信
查实举报的问题是否属实,属实的话进行处理。
⑶ 匿名举报可以受理吗
匿名举报主要是因为举报人希望自己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护,是受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公民的“监督权”,即公民有向国家提出
⑷ 纪检监察对匿名投诉信怎么处理
匿名举报信的处理规定:
举报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主渠道之一。由于腐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区域性,要想形成对腐败分子强大的震慑作用,还得依靠人民群众。
反腐倡廉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鼓励、引导、规范,才能形成反腐倡廉工作的大格局:在2010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中,有46.2%来源于信访举报。
而2006年至2010年的5年时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近103.5万件,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群众举报已成为反腐倡廉、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举报在反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的质量对于有效打击腐败尤为重要。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举报线索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案件线索中有近60%为匿名举报,即:在举报材料中不署举报人的姓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举报。近些年来,虽然各级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在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方面作了诸多尝试,但收效甚微。
因此,认清匿名举报的社会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而有效引导实名举报,从而提升举报线索质量,仍然是信访举报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4)匿名举报处理扩展阅读
解决匿名举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对举报人的有效保护。
举报人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反腐败的同盟军,举报人一般会被犯罪分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打击报复举报人事件的屡屡发生,在严重挫伤群众举报积极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的权威。目前检察机关侦破的案件中,有70%的线索来源于举报。
我国在宪法中虽然明确了公民举报的权利,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刑事诉讼法上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高检院出台的政策性规定外,我国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举报人和证人保护的法律制度。
目前,检察机关对举报人保护,更多的是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并造成举报人伤害、死亡等严重后果涉嫌构成犯罪的情况,基本谈不上事前保护的问题。保护举报人,首先应提倡机制保护,要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完善,在机制建设上有所作为。
2008年召开的检察机关举报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如何从源头上保护举报人,加强对举报人的事前、事中保护。举报者是为了社会正义、为了反腐败,是有着时代良心的英雄。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克惠说,要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唤起更多具有‘时代良心’的举报者。善待时代良心就是要保护时代良心。我们应尽快把各部门现行保护举报人的规章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制定一部具有权威性和足够影响力的《举报法》。
通过立法,把举报线索的受理、处理、以及受理举报部门的权利义务、举报人的权利义务及对举报人的保护奖励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宪法》和《刑法》中关于举报的内容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从而有效减少被举报受到的打击和伤害。
⑸ 匿名举报的应对策略
1、加强法制化建设,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信访,逐步建立良好的信访举报工作秩序。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按照《人民检察信访工作规定》、《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等法规进行举报,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提倡、鼓励实名举报。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匿名举报的局限和缺陷,认识到实名举报是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打消疑虑,从受理、查办、处理和奖励等诸多环节上充分体现出实名举报的优点,提高实名举报的查办时效和力度,及时向举报人反馈通报处理结果,同时对实名举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完善信访举报工作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公开于社会、公示于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增强群众对信访举报的信心。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举报意识。部分群众由于思想境界、社会责任方面的因素,虽然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领导干部的不廉洁现象和腐败问题心存不满,却存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观念,明知是腐败方面的种种劣迹,也不愿举报。我们应深入基层、企业、社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举报宣传,坚持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以及电视讲话、法制讲座等传统形式的举报宣传,同时不断探索举报宣传的新途径、新方法。如在报刊上开辟专栏,发挥有线电视网的优势开展专题讲座,通过邮政发放宣传单,开通热线电话,以及利用公益广告、短信等形式,向干部群众宣讲法律知识,介绍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能、受案范围和典型案例,正面宣传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的重要成果,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相信检察机关,调动人民群众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3、从严打击报复陷害行为,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有些单位领导干部不愿听到批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群众监督,发现群众举报其不廉洁行为的,轻则在工作中故意刁难,重则将其免职或调离,甚至动用社会关系到举报人家里大打出手,致使举报氛围恶化,言路不畅通。部分群众认为自己只是弱势群体,被举报人却是单位的领导或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担心自己的举报会招来打击报复,因此对身边的损害公私利益的职务犯罪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敢署名来举报身边的职务犯罪。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举报人的保密工作,使情况不外泄,避免给举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从严打击报复陷害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举报人营造宽松的环境,使其能正常工作、生活。并充分彰显这方面的示范效应,提高群众举报的热情和积极性。
4、加大力度,提高举报线索初查效率。收到群众举报后,举报部门会根据线索的性质分流到各办案部门。但办案部门往往由于立案任务、经费、人员等原因,只能将有限的侦查资源投入到成案率较高的线索上,而使那些成案率不高的线索仅停留在存查阶段,不能给举报人回复,挫伤了群众的举报热情。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和工作力度,提高办案时效,及时给举报人满意回馈,更加激发群众举报热情,提高实名举报率。
5、坚持检务公开,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在信访接待场所公开信访举报工作流程,公开举报者的权利和义务,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范围等,让举报人明明白白举报;公开检察长接待日,实行检察长接待预约制,将接访检察长的姓名、职务、接访的时间、地点进行公开,让举报人与检察长面对面进行举报,提升检察机关的亲和力和公信力。
6、畅通群众实名举报渠道,方便实名举报。一是开通网上举报业务。在门户网站设立电子举报信箱,开辟与广大群众沟通联系的新渠道。二是实施举报“直通车”工程。设立有语音提示的录音举报留言电话,保证24小时可随时接受群众的电话举报。三是开展“举报职务犯罪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社区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在主要社区增设举报箱,每周开箱一次,对所反映的问题予以建档登记,及时处理,有效回复。
总之,提高实名举报率,需系统和综合考虑,采取多种形式,下大力气,深入实际,科学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需切实提高群众反腐败斗争的觉悟和信心,增强反腐败的决心和斗志,激发群众反腐败的热情,激励群众积极依法实名举报,配合检察机关有效打击职务犯罪。检察机关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新形势,服务大局,不断提高办案工作效率,立足本职做好反腐败工作,赢得人民的赞誉,从而激励群众实名举报,提高实名举报率,更好地打击职务犯罪,维护国家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
⑹ 匿名举报信的处理规定
匿名举报信的处理规定:解决匿名举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对举报人的有效保护。举报人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反腐败的同盟军,举报人一般会被犯罪分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打击报复举报人事件的屡屡发生,在严重挫伤群众举报积极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的权威。目前检察机关侦破的案件中,有70%的线索来源于举报。我国在宪法中虽然明确了公民举报的权利,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刑事诉讼法上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高检院出台的政策性规定外,我国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举报人和证人保护的法律制度。目前,检察机关对举报人保护,更多的是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并造成举报人伤害、死亡等严重后果涉嫌构成犯罪的情况,基本谈不上事前保护的问题。保护举报人,首先应提倡机制保护,要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完善,在机制建设上有所作为。2008年召开的检察机关举报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如何从源头上保护举报人,加强对举报人的事前、事中保护。?举报者是为了社会正义、为了反腐败,是有着时代良心的英雄。?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克惠说,要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唤起更多具有‘时代良心’的举报者?。?善待时代良心就是要保护时代良心。?我们应尽快把各部门现行保护举报人的规章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制定一部具有权威性和足够影响力的《举报法》。通过立法,把举报线索的受理、处理、以及受理举报部门的权利义务、举报人的权利义务及对举报人的保护奖励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宪法》和《刑法》中关于举报的内容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从而有效减少被举报受到的打击和伤害。
⑺ 如果匿名举报不属实,怎么处理
应该只接受实名举报,匿名举报污陷人、编造事实、报复人的可能性大。法律应该对举报和被举报人都要保护,一定要对匿名举报不属实严查,不然未来将是人整人的社会太可怕了
⑻ 匿名举报怎么举报
可以。匿名举报如何处理纪检监察机关提倡实名举报,但对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都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对匿名的举报材料,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慎重处理:(1)没有具体事实的,只是分析判断或者定性结论的,可不予置理。(2)反映情节轻微的一般问题,可将问题摘抄给被举报人,责成其作出检讨或说明。(3)反映重要问题、事实比较清楚、线索比较具体的,可先进行初步核实,再确定处理办法。纪检监察机关提倡实名举报,但对匿名举报也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对于匿名举报的内容,纪检监察机关很难找到人负责,故真正的举报人在举报材料中,有的随意掺杂道听途说、甚至瞎编乱造的内容,使举报的真实性很难确认。但现实中仍以匿名举报居多。匿名举报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对举报人打击报复现象还客观存在,举报人有后顾之忧;二是举报人举报并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因为被举报人触犯了自己的利益,通过举报发泄私愤;三是举报人或多或少有些问题,怕署名举报引起连锁反应,牵涉到自己。
⑼ 如何匿名举报
匿名信或者匿名电话,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