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经费
『壹』 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这些按标准纳税调整,除了这些,
并不是所有的费用只要拿到发票就不需要所得税纳税调整,其中有一部分,比如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员工福利等都需要按照比例进行调整,建议详细参考会计准的所得税一章,里面对以上的调整都有详细讲解!
『贰』 市场推广费是否属于业务宣传费啊有相关条文吗
符合条件的市场推广费才可以归属于业务宣传费。
业务宣传费是指除了广告费之外,企业为开展业务宣传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对外发放宣传品、业务宣传资料、展会支出、印有企业标志的礼品、纪念品、公关设计费、以及与产品宣传相关的食宿费、材料费、人工费,服装费、场地租赁费,等等。
企业无论是发布广告,还是制作购物袋、遮阳伞、各类纪念品等印有企业标志的宣传物品进行宣传,所支付的费用均应合并在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中按照限额扣除。
(2)宣传经费扩展阅读
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叁』 医院一年的宣传经费大约是多少
楼上的估值过高,实际上医院一年的宣传费用是有限定标准的,即医院整体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各地执行标准不一。
『肆』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入什么科目
企业的广告费应该记入销售费用——广告费。
销售费用: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等。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而业务宣传费指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包括对外发放宣传品,业务宣传资料等。例如:公司宣传资料的印刷费等开具的发票。
业务宣传费与广告费的区别主要是承接业务对象和取得票据方面,要看具体业务是否通过广告公司、专业媒体在电视、网站、电台、报纸、户外广告牌等刊登,并取得广告业专用发票,如果这两条件是成立的,那可以作为广告费,否则只能作为业务宣传费。
『伍』 宣传费记什么科目
企业的广告费来应该记入源销售费用——广告费。
销售费用: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等。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而业务宣传费指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包括对外发放宣传品,业务宣传资料等。例如:公司宣传资料的印刷费等开具的发票。
业务宣传费与广告费的区别主要是承接业务对象和取得票据方面,要看具体业务是否通过广告公司、专业媒体在电视、网站、电台、报纸、户外广告牌等刊登,并取得广告业专用发票,如果这两条件是成立的,那可以作为广告费,否则只能作为业务宣传费。
『陆』 宣传部门的广告费是直接成本吗
广告费不计入成本,计入“销售费用”,直接影响当期损益。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设置了第6601号 销售费用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2、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1)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柒』 宣传费用如何入账
宣传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账户,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销售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与销售有关的差旅费应计入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账户:
1、账户性质:费用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等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3、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记减少,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4、明细账户:按费用项目设置多栏式明细账。
『捌』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标准是多少
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扣除,超过部分向以后结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四条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纳税人申报的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广告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广告是经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
(2)已经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
(3)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一律视同业务宣传费处理。
(8)宣传经费扩展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除特殊行业另有规定以外,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的,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广告费。
纳税人每一年度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在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范围内,可据实扣除。粮食类白酒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纳税人因行业特点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须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同时还规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纳税人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广告费用所得税前扣除标准的通知》(国税发[2001]89号)规定,对部分行业的广告支出税前扣除标准作以下调整:
1、自2001年1月1日起,制药、食品(包括保健品、饮料)、日化、家电、通信、软件开发、集成电路房地产开发、体育文化和家具建材商城等行业的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在销售(营业)收入8%的比例内据实扣除广告支出,超过比例部分的广告支出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
2、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制造及其他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站,从事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的风险投资企业,自登记成立之日起5个纳税年度内,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广告支出可据实扣除。
3、上述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企业以及需要提升地位的新生成长型企业,经报国家税务总局审核批准,企业在拓展市场特殊时期的广告支出可据实扣除或适当提高扣除比例。
4、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行业管理规定不得进行广告宣传的企业或产品,企业以公益宣传或公益广告的形式发生的费用,应视为业务宣传费,按规定的比例据实扣除。
5、其他企业的广告费用扣除问题仍按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0]8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取消了上述对部分行业企业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的审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规定,取消该审批事项后,纳税人发生的广告费用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应按照现行规定执行。特殊行业确需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由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广告费的纳税筹划有下列几种途径:
(1)未符合规定的广告费,转列业务宣传费。对不符合广告费扣除的上述三个条件者,可考虑按业务宣传费列支,以免被税务稽查机关剔除,因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可合并计算,总额在当年度销售收入15%以内部分可以扣除;
(2)履行申报手续。企业应及时履行手续申报广告费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且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须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
(3)取得合法凭证。取得合法凭证为纳税筹划最起码的条件。广告费的列支,除应注意取得正式发票和有关附件等外来凭证外,尚应注意保存广告样张,以免查账时遭税务稽查机关质疑,此点常为企业所忽略,须特别留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的凭证”。《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申报扣除广告费,须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
(4)必须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广告,并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广告。
『玖』 如何对宣传费有效进行管控
一是实行门店负责制。
要想对投放给卖场的费用做到统一管理,就要实行门店专人负责制。根据门店的重要程度、销售贡献等费用做分解,这样可以保证重要门店能得到更多的支持,防止把钱花在没有价值的门店。经销商分配给门店的费用由专人管理,建议应由城市经理或者系统经理来控制费用,根据经销商制定的相关细则具体执行。责任到人的优势,就是将明确业务人员的职责,在给予其权利的同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这既可以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也便于经销商促销方案执行的落实。
二是实施费用考核制。
费用的使用只跟销量挂钩还远远不够,空喊口号很容易做到,但真要抓就要具体地落实到费效比核算上,平时看到1000元和3000元的绝对费用值没有意义,要看跟销量比较的相对值,正常的费效比控制在10%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那种费效比50%和100%的销售行为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看起来销量上去了,可是这之间的利润消失了。战略性的投资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只是短期行为,通过费用购买规模在市场初期是可以的,但也具有不可持续性。如果不只是单纯关注费效比,每笔费用都会是战略性的投入。平时经销商可以通过电子数据报表或者财务数据来做控制,定期检讨费销比情况,并跟业务人员的绩效挂钩,这样的话,每个人在支出花销的时候都会三思而后行。
三是费用投入审批稽核制。
在由门店业务员向经销商申报的促销费用申请时,一定要求要以活动方案的形式申报。而且,对于那些经销商审批同意的费用,在执行前一定要拟定详细的费用使用计划。并根据计划来具体实施促销活动。企业内部一定要形成费用的申请、审核、报销、稽查一套完善的制度,应根据金额、权限来设定不同层级人员的职责,让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能花多少钱,钱要怎么花,花了结果会怎样。费用预算的操作建议应由企业总部根据连续三年的费用历史数据和未来一年的发展规划列出,先制定预算总目标,然后再从各区域、各卖场、各产品线等几个纬度来做综合考虑后再逐层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