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部分法规
①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取消和调整了哪些行政审批事项
央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记者刘祎辰)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审改新闻发言人李章泽今天(10日)表示,一年多来,已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审批事项下放的含金量。李章泽介绍,国家统计局最近在河北、辽宁、浙江和甘肃四个省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感受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影响的企业中,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表示“满意”、“基本满意”的分别达到39%和42.6%,总体满意度达到了81.6%,对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含金量,需要辩证看待。李章泽:同一个事项在不同人看来感受不一样。举个例子,一个是“省级普通货物水路运输许可”下放,陕西省认为没什么用,但是江苏、浙江和广东他们就认为受益非常明显。而随着审批事项的逐渐下放,明细政府的手能伸多远的权力清单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级政府,将权力清单对外公示。针对外界对中央层面的权力清单迟迟没有露面的质疑,李章泽予以了澄清。李章泽:今年3月17日,在中国机构编制网上公布了1235项行政审批事项。1235项是国务院60个部门的审批权,事实上这个单子就是一个权力清单,只是和地方政府公布的权力清单相比,要窄一些。我们这个单子也在不断地调整,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减少。记者统计发现,一年多来下放的632项行政审批事项,在数量上已经达到约占改革前行政审批项目总数的1/3。这意味着本届政府任内取消和下放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承诺,完全有可能超额完成。
②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哪些法规
楼上的回答不正确。
如果你指的法律是狭义的法律的话,我国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有法律制定权。
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包括但不限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除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指刑民法律、选举法、组织法、诉讼法等。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作部分修改和补充,但不得与该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如果你指的是广义的法律,既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话,主体就多了。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的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下属的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如果算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话,那还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
打得好累,我想不用等别人的答案了吧。
③ 2014-2015最新颁布和修改法律法规有哪些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为配合刑诉法实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24日公布《关于专适用〈中属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公安部修订《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修订《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时未结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
修订《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修订《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
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修订了《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④ 地方法院擅自修改法律法规
既然承认存在笔复误,那你就可以制要求二审纠正错误。如果已超过上诉期,那你可以提出再审请求。
另外说一句,从来没听说过,法律允许笔误的说法。如果引用法律条文时,把条文写错了,说明法官存在失误,可以要求纠正;如果条文运用错误,且把条文修改后加以引用,那说明是主观错误。可以向检察院举报该法官枉法裁判罪。
⑤ 2011年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⑥ 如何修订法律法规
宪法只能由全国人大来修订和制定,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修订版和制定,行政法规权可由国务院直接修订,部门规章可由国务院责令部门直接修订,地方性法规可由制定该法规的地方人大修订,如果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相冲突,由国务院进行裁决,如果是国务院认定适用地方性法规,则可以直接决定适用,但如果是国务院认定适用部门规章,则需要报请全国人大决定。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只要不违反宪法,可由当地立法机关自主修订。实践中,最高院和最高检的司法解释也能实际上修改和扩充法律条文内容。
⑦ 条令条例的修改和补充应由制定机关以什么的法规确定
条令条例的修改和补充,应由制定机关以决定的形式确定。
例如,现行的《物业管回理条例》是根据《国务答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的,为的是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制定的法律条例。 由国务院于2007年8月26日发布,自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共7章70条。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66号,已经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2016年3月1日施行。根据《决定》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删去《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六十一条。
⑧ 法律法规的修正是什么意思
我国法律的修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修正,另一种是修订。法律的修正与修订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修改的内容不同法律的修正是指法定机关对法律的部分条款进行的修改,是局部的或者个别的修改。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只对个人所得税法的两条内容作了修改。当然有时法律的修正条款不少,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局部的,不是全局的修改,只能是修正,不是修订。法律的修订则是指法定机关对法律进行全面的修改,是整体的修改。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该法进行了全面修改,产生了一部新的公司法。
第二,审议的内容不同
法律的修正通常提出修正案草案,审议机关的审议是针对修正案草案进行的,未作修改的部分不审议。如2005年9月30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2006年2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次会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向常委会作《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常委会对审计法修正的条款内容进行了审议。
法律的修订通常提出全面的修订草案,审议机关的审议是针对草案文本的全部内容,而不是针对修改内容进行审议,如公司法的修订。
第三,表决的内容不同
法律的修正,在表决通过时,通过的是修改某某法律的决定或者修正案,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
法律的修订,表决通过的是整个修订草案,如公司法的修订。
第四,公布的方式不同
法律的修正,其公布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公布修改决定,即国家主席发布主席令公布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修改决定,再由有关部门根据修改决定将修正后的法律予以重新公布。如2006年2月28日第48号国家主席令公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在该修改决定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据此,有关部门重新公布了审计法,并写明“根据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修正”。另一种是公布法律修正案,即国家主席发布主席令公布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修正案,法律文本不重新公布,原法律条文保持不动,引用法律时可直接引用法律修正案的条文。如1997年刑法颁布实施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六个刑法修正案,刑法条文仍保持不动。
法律的修订,没有修改决定,国家主席令直接公布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法律文本全文,如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
第五,生效日期不同
采用修正方式修改的法律,只对修正的条款规定一个新的生效日期,原法律的生效日期不变,即未修正的条款的生效日期仍为原法律的生效日期。如审计法的修正就是如此。审计法修正的条款自 2006年6月1日起施行,审计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施行日期仍是原审计法规定的“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未作任何修改,也不能作出修改。
采用修订方式修改的法律,对原法律规定的生效日期必须作出修改,另行规定新的生效日期。如原公司法是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的,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本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⑨ 近70年内我国中国境内立法修改过的法律法规条款主要有哪些
太多了,大大小小都修改过,记住2个比较大的吧。
一个是颁布了2部刑法典,79年刑法和97年刑法(现行)
一个是今年即将颁布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