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法规体系以什么为主题
⑴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具体包括:(1)会计法律,即《会计法》。它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2)会计行政法规。它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同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等。(3)会计规章,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如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等,也属于会计规章,但必须报财政部审核批准。会计规章依据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制定,如财政部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同宪法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发布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也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 什么是会计的法规和制度简述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内容。
当代中国执行的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1999年10月31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专法》。该法属分为总则、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附则等6章。除《会计法》外,中国还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
⑶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以什么为主体会计法规体系由哪四个层次构成各层次的含义
法律制度体系,第一个层次是《会计法》,它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最高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会计准则,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准则,第三层次是会计制度。
⑷ 目前,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以什么为主体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了以 会计法 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制度原则、会计记帐方法、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记帐程序、会计报表格式、报送程序和编制说明、会计档案的保管和处理方法、会计制度的修订、补充权限及其他有关规定、成本核算方法等。
⑸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层次结构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会计法规
我国的会计法规主要是三个层次:
1.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
2.会计行政法规,包括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3.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⑹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以什么为主体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1、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
2、会计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的管理的制度,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会计规范性文件。
⑺ 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法规体系包括哪些
会计法规体系
一、会计法律——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
二、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颁布的法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
三、会计规章——财政部以财政部长令发布实施的会计文件。
四、会计规范性文件——财政部(不以部长令形式)发布的会计文件。
⑻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层次结构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会计法规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其基本构成如下:
(1)会计法律。它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称,即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行政法规。它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1992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准,同月31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具体会计准则。
(3)会计规章。它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会计方面的文件,如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等,也属于会计规章,但必须报财政部审核批准。会计规章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如财政部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与宪法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上述可知,《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⑼ 我国现行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是什么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具体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
(1)会计法律,即《会计法》。它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2)会计行政法规。它是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如: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同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等。
(3)会计规章,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如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等,也属于会计规章,但必须报财政部审核批准。会计规章依据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制定,如财政部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同宪法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发布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也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