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道行政
1. 汉朝匈奴的行政中心在哪里
匈奴的行政中心是龙城(在今内蒙锡林郭勒盟境)。资料来源:《辞源》(卫青所至之龙城在漠南,即在今内蒙锡林郭勒盟境。 卫青在龙城之战获得了胜利,虽然杀敌不多,七百余人,,是由于龙城系匈奴祭祀郊天的所在,是匈奴政权的行政宗教中心,因此极大鼓舞了汉朝人民的斗志,在史书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
2. 汉朝的”左冯诩”是哪个行政区为什么这么叫
左冯翊(冯ping)
官名.政区名.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内史置.职掌相当于郡太守,辖区相当于一郡,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治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地区.
三辅
汉景帝前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不久改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中,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辅.武帝太初元年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凤.
冯(ping)古通"凭",凭借;依靠.
翊(yi)辅助.
左冯翊就是指京城左边的辅助与依靠,为京畿重地.
3. 在秦朝和汉朝,地方的行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秦朝郡县制 汉朝郡国并行制 从根本上说明了君主集权制度是不允许地方分权势力的存在的,只有实行郡县制才能加强君主集权。
4. 汉代的州大致相当于什么行政区划
汉代的州是仅次于中央的行政区划。比较大,全国分为十多个州。考虑到汉代的疆域中版新疆地区是都护权府,不设州。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但略大。其实汉代的州本身大小不一,北方的某些州比现在的省略小,南方的三个则很大,大致相当于现在几个省构成的地区(华东、华南)。现在法国的大区和这个相似,大区下设的省则相当于州下设的郡。
不过这是从大小上来说,从行政权力上,相当于省。
5. 汉朝初期的行政制度和西周的分分制有什么不同
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朝初期,刘邦面对拼凑起来的诸侯势力和亡秦后的六国背景,首要任务是:勉力维持稳定局面,铲除异姓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调和异姓诸侯王与郡国制的两极偏差,刘邦与项羽相争时,先后分封七个异姓王。称帝后,又分封同姓子弟九王,使后来中央政府及封国之间的斗争,延续了很长的时间。汉初恢复封建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6. 西汉时管辖西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叫作什么在汉朝的历史上哪个人曾任此职并留
西汉时管辖西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叫作 西域都护。
历史上最有名的西域都护是班超。班超为人有大志,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汉历任西域都护有:
郑吉 前60年—前48年
韩宣 前48年—前45年
甘延寿 前36年—前33年
段会宗 前33年—前30年
廉褒 前30年—前27年
韩立 前24年—前21年
段会宗 前21年—前18年
郭舜 前15年—前12年
孙建 前12年—前9年
但钦 1年—13年
陈睦 74年—75年
班超 91年—102年
任尚 102年—106年
段禧 106年—107年
西域都护是汉朝设立的西域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西汉宣帝第二年(公元前68年)派侍郎郑吉屯田渠黎(今新疆尉黎一带),与匈奴争夺车师,护卫鄯善以西“南道”诸国安全。至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逐日归降汉朝,郑吉派兵迎之,宣帝又命郑吉监护车师西北方(北道)各国的安全,因总领两道,遂号都护,此后“都护”就成为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正式官名。西域都护官秩二千石,相当内地郡守,其下设副校尉、丞、司马等属吏。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同时,因其在当地实行屯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7. 汉朝的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与秦朝有什么区别
汉承秦制,这是我们公认的。但是具体到两汉和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区别的话,还有必要做一区分。西汉初期,也就是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执政初期。西汉基本采用秦朝的郡县制,以及周朝的分封制,然而汉朝的分封制实在与春秋战国的诸侯分封差别很大。其一,汉朝各诸侯王皆为刘姓诸侯王,即皇室亲戚。其二,汉朝的诸侯王权力全然没有春秋战国时的诸侯权力大。而汉朝诸侯国的封地是很小的。比如西汉的一个郡,其意义与今天的省差不多,郡太守秩比两千石,相当于今天的部级高官,一个郡的大小却要比今天的省要小一些,在郡的周围一般会分布一些诸侯国,而诸侯国的土地面积比较小,正常的一般像今天的上海市这样大,可能还要小一些,甚至晓得多,而且诸侯国只有王公卫队是属于私人军队,人数大搞不超过500人,其自己是没有控制军队的权力的,至于西汉景帝是的七国之乱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另外中央政府会派遣官吏去监督诸侯的各项工作,诸侯国的丞相等也都是皇帝任命的。不过诸侯国内的人民所生产的粮食税收之类都属于诸侯王。
再来看看郡一级,郡太守在汉朝是大官,跟今天的省委书记有一拼。其负责管理整个郡的行政和军事事务。属官与中央机构相似,不过级别要小,一般为秩比一千石或者六百石。在下一一级有县,县令为六百石官员。属官有县丞等。
西汉的郡县制在中央集权方面是很好的应用,汉初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权力与封地不断缩小,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从此汉朝诸侯王再也没能有大的作为。西汉后期中央政府设置了刺史这一官职,秩比六百石,属于小官,然而其直接有皇帝任命,只向皇帝负责,专门又皇帝派遣到各个郡去做监察事务,可以直接反应郡太守的工作情况,这就相当于一个正科级干部可以直接给中共中央反应部级干部的工作得失。所以在当时来说刺史有很大的权力,然而刺史也是由中央政府的管理机构所管理牵制的,廷尉署可以直接参奏刺史。到了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朝政黑暗,导致了刺史的权力不断增大,官位超过了郡太守,开始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东汉末年,董卓正是以刺史的身份开始了威胁汉室的举动,最终也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汉初的诸侯王势力极其强大。刘邦分封天下时候,分封了7大异姓王,他们占据了汉朝的半壁江山且手握重兵,所以才有了后来刘邦逐步铲除各位异姓王,但是刘姓的各王也同样不甘寂寞,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吴王和楚王动用兵力达20多万,景帝胞弟梁王刘武同样势力强大,竟然以一己之力独抗20万吴楚联军的数月进攻。诸侯之祸一直到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才逐步解决。
8. 汉朝的行政地图
十三州的行政地图
http://www.xieshu.com/network/fiction/read/1/1795/203019.html
历代的行政图
http://www.netwish.net/junshi/map/ldjxt.htm
http://210.41.4.20/course/11/11/ychy/ZSK/DTTK.HTM
http://www.tqxz.com/zglddw/zglddw/zgdldtjxt.htm
http://club.it.sohu.com/read_elite.php?b=kaogu&a=413607
北宋二十四路行政图(1111年)
http://202.121.7.7/person/donghu/2/cmap/tu37.jpg
南宋十七路行政图(1208年)
http://202.121.7.7/person/donghu/2/cmap/tu38.jpg
9. 西域都护是汉朝的一个特殊的行政区,其特殊性的表现有哪些
不是单纯的管理地方的行政机构,更多的是联系各民族,处理民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