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见解
1. 简述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内容
1、程序法定原则;它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都必须依法定程序作出行为。程序必须用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要符合法律要求。
2、相对方民主参与原则;它集中体现为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参与听证权、陈述申辩权、复议申请权等受法律保护。
3、行政效率原则;它集中体现为精简程序环节、减少行政浪费、明确办事时效、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
4、程序公正原则;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合理地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在程序上平等地对待相对方。
2. 谁有有关行政程序的交涉性的见解,请指教
一个正当的行政许可程序应当具备足够的开放性和交涉性,让行政许可申请人和其他利益主体参与其中,在规则设置的“场域”中进行博弈,进而保证这种由公权力实施的利益分配制度的正当性。针对行政许可的这一特征,我国《行政许可法》提出了行政许可利害关系人概念,并且确立了其在行政许可实施程序中的一系列权利,以保证行政许可程序的开放性和交涉性。
《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第四十七条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何为行政许可利害关系人?《行政许可法》并未对这一法律概念作出明确的阐释,这是一个内涵不确定、外延具有开放性的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能否正确地解释、适用这一概念,将对《行政许可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之实效性构成挑战。
3. 简述题 问:如何正确认识行政程序与行政效率的关系
公共行政的目的是效率,公共行政的价值是公平。效率是发展速度,是社版会发展权机制;公平是一种社会价值和社会心理状态,是社会稳定机制。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社会分配不公上,政府则可以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通过行政行为公平、行政程序和行政制度公正来维护社会公平。
效率与公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其矛盾表现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平的实现;追求公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效率的提高。其统一表现在效率是最终实现事实上公平的基础和主要途径,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分配的原则;机会均等,能者优先的原则。
4.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一、程序法制原则
程序必须用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要符合法律要求,行政程序必须贯穿法治精神,实行依法行政。
二、相对方民主参与原则
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参与听证权、陈述申辩权、复议申请权等受法律保护。
三、行政效率原则
精简程序环节、减少行政浪费、明确办事时效、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
四、程序公平原则
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合理地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在程序上平等地对待相对方。
五、行政民主原则
行政程序必须贯穿民主精神、体现民主意志、符合民主要求。要求行政程序的内容更注重行政民主化和对公民民主权力的保障。
(4)行政程序见解扩展阅读:
行政程序法律注意事项:
一、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合法行使。
二、维护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严提供程序性保障。
三、促进行政权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5. 如何理解行政程序法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程序法的地位如下:
行政法是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的有机统一。行政实体法对行政关系进行实际调整,即对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主要规定行政机关在某种条件下依法使相对人获得某种权利或承担某些义务的法律规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政机关有什么权力,即能做什么。行政程序法是对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行使或者履行实体权利义务时的程序作出规定的法律规范,主要是规范行政主体行政行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行政机关如何行使权力,即怎么做。任何行政行为都是实体性和程序性的统一,不存在没有实体内容的行政程序,也不存在不通过程序就能实现的行政实体内容。实践中的行政行为,或者遵循公正合理的程序,或者由于不公正或繁琐的程序而使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受到严重影响,实体权利要通过正确的程序予以保障,否则,实体权利将难以实现,或者将遭到很大损害。行政程序的重要性,使行政程序必须制度化、法律化,以避免和客服主观随意性。获得法律确认的行政程序,它的各项具体程序制度,本身又成为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将赋予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拥有程序上的权利,当然也要求相对人承担行政程序方面的义务。行政程序同样也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行政程序法的作用如下:
1)促进行政民主;
2)提高行政效率;行政行为的效率取决于——行政方式的适当选择、环节的合理安排、过程的科学组合,以保证行政机关活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大都与制度不完备、程序不健全有关;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不给失职与滥用职权留有余地,从而起到确保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作用。
4)监督与控制行政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行政程序法使行政程序成为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
B:行政程序法是杜绝失职和滥用职权等行政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5)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6. 结合理论和实践谈谈对行政程序的看法
依法行政来,就是各级行政机关依源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一方面,各级政府机关要以法律为武器管理国家事务,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据法律享受权力,履行义务,对不正当行使权力和不很好履行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必须依法管理,在行使管理权力时,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必须在法律授予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管理国家事务。法律要约束被管理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同时也要约束管理者自己。
应该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级政府部门在依法行政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政府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行政立法工作步伐加快,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有部分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
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注重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道德素养。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监督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依法行政工作更加公正、公开、透明。
7. 行政诉讼法中行政程序的重要性
具有法定性、程序性和便当性。有利于规范行政机关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依法办案,不仅要依据实体法,更要遵循程序法,这不仅是行政机关的一项权利,更是一项义务,行政机关只能在法律框定的程序内依法实施职权,超越了这个“红线”,行政执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有可能导致执法质量的下降,损害群众的权益。 有利于维护广大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设立行政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循规蹈矩,循序渐进,不能自由裁量,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程序的实施,一方面确保了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定程序,防止武断专横地行使权力。另一方面,行政程序的建立和完善,使相对管理人不仅享有了解和知悉自己有关行政行为的权利,而且还会在短时间内掌握较为广泛的救济渠道
8. 怎样认识行政公平原则在行政程序中的意义
行政法上来的平等原则是自宪法平等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延伸与具体化,它有助于实现行政活动的公正与公平,强化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提升行政效能。行政法上平等原则的现代转向理论,不仅丰富了行政法上的平等原则,而且还对我国权力机关的执法活动大有裨
9. 行政程序的涵义
行政程序的涵义:
(一)行政程序是行政活动的方式和步骤
所谓方式是活动过回程的空间表现形式答。所谓步骤是活动过程的时间表现形式。
(二)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程序
这里的行政机关是从广义上去理解,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组织。行使行政职权既指实施行政行为的活动,也指实施不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的活动。行政机关只有行使行政职权的程序才是行政程序。
(三)行政程序具有相对独立性
行政程序对于行政实体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的规律性。
(四)行政程序对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