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干部档案查阅审批表

干部档案查阅审批表

发布时间: 2020-11-28 13:04:42

❶ 审核人事档案,一般干部需要填写《干部任免审批表》吗

要填写的

❷ 干部任免审批表是科级干部档案中必须要的东西吗有没有文件要求

是的,《党政干部任免条例》有具体说明。

❸ 在审核干部档案时,一般干部这样填写干部任免审批表吗

要的

❹ 请教:档案内有干部任免审批表是否就是干部身份

过去是以学历定的,

❺ 档案存在人才中心,能不能借出来

你看看这个有没有用?
不过,在北京市人才存档的人除非有劳动局、社保中心的函(做工龄、保险、退休等用的),否则什么单位也借不出来。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实施细则
......
第八章 干部档案的提供利用
第三十五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组织,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于部档案,须严格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 利用干部档案的原则 :
1、干部档案主要是供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考察、任免、调动、政治审查、组织处理、入党、出国、福利待遇、治丧等工作时使用,其他一般不予查阅;
2、干部亲属入党、入团、参军、升学、参加工作等政审,需了解其父母情况者,不得查阅其父母档案,而应由其父母所在单位党组织出具证明材料;
3、编写党支、军史、革命斗争史、地方志和撰写人物传记等,一般不要查阅干部档案,可直接找当事人调查了解,如因当事人死亡或因重病不能口述和书写者,可查阅干部履历和自传部分。凡因了解干部的入党、入伍、参加工作时间和与他人案件有密切关系,而该干部已死亡或因病不能口述和书写,无法直接提供情况以及其它特殊原因,需查阅其档案取得证明材料的,要从严掌握,经批准后,只能查阅有关材料(有限制的提供);
4、查阅干部档案应按干部管理范围,限于查阅干部管理权限内所管干部的档案,一般不应查阅本部门领导干部的档案,确需查阅者,须经干部主管部门批准;
5、任何个人不得查阅和借用本人及其亲属的档案;
6、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和非组织、人事部门,不予查阅干部档案,因工作需要了解干部的情况时,须经党委(党组)负责人同意后,由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情况。
(二) 利用干部档案的手续:
1、利用单位必须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 (见附件二),按照查阅干部档案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和行政介绍信,查阅干部档案。
2、查阅中央管理的干部档案,“审批表”由区、县、局级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加盖党委(党组)公章,报市委组织部审核,由市委组织部报请申央组织部 审核批准后,方能前往查阅。
3、查阅市委管理的干部档案,“审批表”由区、县、局级单位的主管领导签字,加盖党委(党组)公章后,报请市委组织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查阅。
4、查阅市委组织部代管的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一般干部的档案,“审批表”由各部、委、办干部部门领导签字;查阅正副处长的档案,由主管干部工作的部、委、办领导同志审核签字;查阅副部长(副主任)的档案,由部长(主任)审核签字;查阅部长(主任)的档案,需经市委组织部主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签字。
5、查阅其他各级干部档案,可根据干部管理权忆参照上述精神,由各单位做出具体规定。
6、跨省、市、自治区查阅省管干部的档案,由省、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互相联系办理。
7、查阅本单位管理的干部档案,必须是本单位管理干部的部门,查阅时也要健全审批手续和查阅登记。
(三)利用干部档案的注意事项:
1、凡查阅干部档案,利用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干部到保管单位查阅室查阅。凡未办理《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审批手续或手续不符的,不准查阅;
2、干部档案原则上不得外借,如确因特殊需要必须外借时,要说明理由,经过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借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用毕及时送还。借出档案后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转借他人,不准给无关人员翻阅;
3、借用、查阅档案的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从档案申取证的,必须请示干部档案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复制(拍摄);
4、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查阅注意事项。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阅档时严禁吸烟。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公布档案内容,违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属于假公济私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具体情况,对本单位管理的干部档案的借阅范围、批准权限、登记、归还手续等做出具体规定。

❻ 档案查借阅审批表如何填写

用钢笔或签字笔按照表格内容认真填写

❼ 什么是档案中证明干部身份的材料

档案现在存放何处?一般是档案存放处的人事部门或者人才机构给开转正定级证明,这个证明就是。关于辞职需要什么手续之类的,各个单位规定有不同,建议咨询你单位的人事部门。

❽ 干部人事档案主要由哪些材料组成

根据中组部1991年颁发的《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及1996年颁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其内容一般分为十大类:

1、履历材料:包括各个时期的干部履历表、简历表、个人简历、各类人员登记表。

2、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3、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1)民主评议综合材料,由组织上出具的鉴定性质的材料;

(2)年度考核登记表、各种鉴定登记表;

(3)干部提拔、调动时依据的考察综合材料;

(4)涉及个人的审计意见和考核材料等。

4、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材料:

(1)学生(学员)登记表、报考各类院校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历证明材料、授予学位材料;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成绩合格登记表、聘任或解聘审批表、套改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业务自传;

(3)个人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著作、论文的目录和评价材料。

5、政审材料:

(1)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代或情况说明材料,作为结论依据的证明材料、证据材料;

(2)甄别、复查结论、调查报告、批复及主要依据材料;

(3)入党、入团、入伍、出国的政审材料;

(4)干部更改姓名、民族、年龄、国籍、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团时间等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等。

6、参加党团的材料:

(1)入党志愿书、申请书、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2)党员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依据材料;

(3)整党工作中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批意见及依据材料;

(4)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退党材料;

(5)入团志愿书、申请书、登记表、退团材料;

(6)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

7、奖励材料:各种先进人物审批表、先进模范事迹、先进模范事迹登记表。

8、处分材料:

(1)处分决定或免予处分的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代材料;

(2)通报批评材料;

(3)甄别、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

(4)法院审判工作中形成的判决书等。

9、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1)工资变动审批表、定级、升级、调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奖励工资及享受特殊津贴的审批材料,有调资项目的军警(衔)审批材料;

(2)干部任免审批表;

(3)公务员过渡审批表,招工、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入伍审批表(兵役登记表)、军人转业(退伍)审批表,军警(衔)审批表,退(离)休审批表;

(4)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

(5)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工青妇等群团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委员简历、政绩材料。

10、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1)独生子女登记材料,军人结婚审批材料;

(2)各种体检表、残疾等级材料;

(3)干部逝世后在报纸上刊载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

(4)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况的说明、遗书等。另外,在实际分类时,遇到一些难以把握的材料,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登记表和简历表以自传为主的归第二类,以鉴定为主的归第三类;

(2)后备干部登记表及考察材料在提拔使用后归到第三类;

(3)入党、入团申请书有多份的,一般只归较为系统的首尾两份;未批准或未转正以及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入党志愿书不归档;

(4)奖励工作中形成的决定、通报及证书一般不归入干部人事档案(只归审批表);

(5)政审与违纪错误混在一起给予处分的决定、报告、结论等归第八类。只有批复或结论而未给予处分的,以政审为主的归第五类,以违纪错误为主的归第八类;

(6)学生入学、毕业、军人入伍体检表归入第十类。

❾ 我是参公事业单位人员,档案里有干部审批表,请问我是干部身份吗

是的,跟公务员待遇一模一样的,参公是介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中间的。

❿ 干部任免审批表中,家庭主要成员及社会关系栏已去世人员年龄如何填

可不填。
《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说明 :
“姓名”栏中原则上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姓名。少数民族干部的汉字译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姓名要填写全,习惯加父名的,要填写父名。
“出生年月( 岁)”栏中填写出生年月和年龄。年龄是计算到当月的实足年龄;换届时,提名候选人的年龄应按召开换届会议的时间计算。
“民族”栏中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不能简称“汉”、“维”、“哈”、“回”等。
“籍贯”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
“出生地”栏中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如“新疆托克逊”、“陕西蓝田”。直辖市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重庆”等。
“入党时间”栏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需在“入党时间”栏内注明民主党派名称或注明无党派,如“民建”、“九三”、“无党派”等,不填写加入民主党派时间;加入多个民主党派的,须如实填写,如“民建、民盟”。是民主党派成员又是中共党员的,在填写党派名称的同时,还要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要如实填写,不能随意更改。个别特殊情况确需更改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经批准后方可填写新确认的时间。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1972.05”。
“健康状况”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填写“健康”、“一般”或“较差”;有严重疾病、慢性疾病或身体伤残的,要如实简要填写。
“照片”栏中贴近期一寸彩色照片或打印照片。
“专业技术职务”栏中,填写相关部门评定的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熟悉专业有何专长”栏中填写干部所熟悉的工作业务及专长。
“学历学位”栏分为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两类。填写的具体要求是:
(1)“学历”应填写接受相应教育的最高学历。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有效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以各级党校出具的有效学历证明为依据。
(2)“全日制教育”栏填写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在职教育”栏填写以其他学习方式获得的最高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填写与学历相对应的毕业院校、系和专业,院校、系和专业要填写毕业时的名称。
(3)在党校学习获得学历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教育学历,其中: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填入“全日制教育”栏;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的,填入“在职教育”栏。另一类是党校学历,均填入“在职教育”栏,填写为“中央党校研究生”或“省(区、市)委党校大学”等。
(4)1970—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填写“大学普通班”,不能简写为“大普”
(5)接受学历教育“结业”或“肄业”的,应予注明,如:大学结业、研究生肄业等。
(6)高中及以下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不填写。
(7)获得学历同时也获得学位的,应同时填写,并写明何学科学位。如,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就在“全日制教育”栏中填写“大学理学学士”(在一栏中分两行填写,见下表)。
(8)获得学历但没有学位的或以同等学历攻读并获得学位的,按获得的学历或学位如实填写。如果一个人同时有这两种情况,且分别为其最高学历、学位,则这两种情况均填写。如,通过在职学习,先获得研究生学历(没有学位),后又以同等学历攻读学位,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则在“在职教育”栏中填写“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在一栏中分两行填写),“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相对应地要将两个毕业院校、系及专业填入。
(9)填写以上学历、学位的依据。国民教育学历、学位,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学历证书、国务院授权的高校或科研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以及按规定应进入个人档案的相关材料;国外学习取得的学历、学位,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认证为依据;党校学历以党校颁发的学历证书以及按规定应进入个人档案的相关材料为依据。
“现任职务”栏中填写干部担任的主要职务,兼任的较低职务可省略, “拟任职务”、“拟免职务”栏中应填写拟任或拟免的职务,一律使用全称或规范的简称。
“简历”从参加工作时填起,大、中专院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从大、中专院校学习时填起。简历的起止时间填到月(年份用4位数字表示,月份用2位数字表示),前后要衔接,不得空断(因病休学、休养、待分配等都要如实填写)。所任职务以地委组织部和地区人事局批准任免的时间为准。在大、中专院校学习的经历,要填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院校某系某专业学习,院校、系及专业要填写毕业时的名称。工作简历要按照干部在不同时期所担任的职务和工作单位的变动情况分段填写。地名或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的,填写当时的地名或行政区划名称。参加过党校或行政学院学习三个月以上的,在职攻读学历、学位的,临时离开工作单位连续半年以上及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均应在本简历段后注明;上述情况跨两个及两个以上简历段的,应在该经历结束所在简历段后另起一行注明。工作单位和职务要写比较规范的简称。
“奖惩情况”栏,填写受县(市)级以上的奖励和记功;受处分的,要填写何年何月因何问题经何单位批准受何种处分,何年何月经何单位批准撤销何种处分。没有受过奖励和处分的,要填“无”。
“年度考核结果”栏中填写近两年的年度考核情况,填写为“20XX、20XX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或“20XX年年度考核称职,20XX年年度考核优秀”。
“任免理由”栏应填写此次任免的理由,如工作需要、任职年龄到限、不胜任本职工作需作调整、因身体健康原因本人请求辞去××职务等等。
“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主要填写干部本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有关情况。亲属中现任或曾担任过副科级(军队副营职)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以及重要海外关系也要如实填写,已去世的,应在原工作单位及职务后加括号注明。称谓、姓名、年龄(已去世的不填)、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及职务要填写准确(学龄前儿童填幼儿,学生要填所在学校名称)。称谓的写法要规范:配偶为妻子、丈夫,子女为儿子、女儿,多子女为长子、次子、三子、长女、次女、三女等,父母为父亲、母亲。
干部的配偶及子女有在国外(境外)学习、工作、定居和在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工作的,其所在院校、定居地点、工作单位及职务,应如实填写。
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要填写填表时的真实情况。
“呈报单位”栏中应填写呈报单位党委(党组),并加盖印章,填表日期应与呈报请示的时间一致。
“审批机关意见”中应填写党委(党组)会议决定任免的时间和文号,并加盖印章。
“行政机关任免意见”栏中应填写由行政任免的时间和文号,并加盖印章。
按照法律和有关章程由有关会议选举、任免的,在“行政机关任免意见”栏中填写会议当选或通过的届次和时间。
干部任免审批表要使用标准的格式,注明填表人,一律使用16开纸型规格用纸打印。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