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策法规
A. 关于纳税筹划的论文
浅析纳税筹划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
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经营活动、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
筹划与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尽可能减轻税收负
担,获得正当的税收利益的行为。
一、纳税筹划的主要方法策略
1.对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向等方面的筹划。属于宏观筹划,
是一次性的纳税筹划。如企业地理位置的选择、企业类型的选
择、企业职工来源的选择等都对企业将来的纳税产生影响,不
同的选择,其享受的纳税优惠政策不同。
2.对销售方式的筹划。赊销是目前最常见的促销策略,它
可以刺激产品销售,争取更多的客户,达到增加销售收入的目
的。但是,按照税法规定,只要赊销业务发生,纳税义务就发生
了,既提前缴纳了大量的税款,又因应收账款数额的增多,增
加坏账产生的可能性。所以,对较长付款期限的赊销,卖方都
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签订合同。发出货物时不开具销售发票,
到合同约定的付款期后,企业再按合同约定的比例和金额开
具销售发票,作收入入账,这样,企业就不会因提前确认收入
而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3.通过对纳税人的选择进行纳税筹划。一个新办工业企
业,预计年销售额为30万元至50万元之间,按照生产企业年销
售额100万元,但财务制度健全的小型工业企业年销售额30万
元以上的可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的标准要求,该企业可在小
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中作出选择,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
增值幅度较大,相对可抵扣的进项税就少,一般纳税人会比小
规模纳税人多缴增值税和所得税,企业可选择申请小规模纳
税人;反之,企业选择申请一般纳税人更有利。
4.利用资产分类计价进行纳税筹划。一般而言,资产支出
当年摊销计入销售成本或期间费用的数额越大,则越节省所
得税支出。企业对税法没有明确规定必须作为固定资产入账
的某些器具、工具等,应尽可能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并采用
一次摊销法,以达到节省所得税支出的目的。
5.利用改变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纳税筹划。在税法规定的限
额工资费用、公益性、救济性捐赠支出、交际应酬费、福利费、
借款利息等发生超限额时,计入待摊费用,以后期间再进行摊
销,可免缴或缓缴所得税。
6.利用资产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进行纳税筹划。对于固定
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税法通常只规定最短的年限或
一段可选择的年限区间,企业可选择在最短的年限内摊销,以
减少摊销期内各期的纳税所得,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对于存
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方法的选择,企业都有一定的自主权,企业可选择能够减少纳
税所得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少缴或缓缴税款的目的。
7.利用分割收入的方法进行纳税筹划。企业可利用不同性
质的收入其应税的税种可能不同的情况,将收入分割以实现
纳税筹划的目标。如房地产企业在销售商品房时,将装修部分
的收入分离出来,则装修部分的收入按3%交营业税,不交增值
税;负责安装的机电产品,将安装收入与产品收入分开,安装
收入交营业税,不交增值税。这样,企业就会因税率的降低而
减少应纳税额。
8.利用息税前的投资收益与借款利息的关系进行纳税筹
划。企业支付的股息、红利不计入成本,而支付的利息则可计入
成本。在对外筹资时,当息税前的投资收益高于借款利息时,可
通过增加对外借款减轻税负,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
9.利用资金账簿的贴花要求进行纳税筹划。资金账簿的贴
花,是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总额的万分之五计算的,只要达
到公司法规定的最低额即可,其他所需资金可按股权比例列
入“其他应付款”,这样就减少了印花税的额度。
10.利用购置国有设备的政策进行纳税筹划。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购置的国有设备,可将该设备购置费
的40%抵免购置年度比上年增加的所得部分;从事生产经营的
股份公司、联营企业,若当年技术开发费用上年实际增长10%
(含1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审批,可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
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的应税所得。
11.利用纳税临界点进行纳税筹划。纳税临界点主要包括
起征点、所得税级率、缴税时间、优惠对象等等的临界点。利用
税收起征点进行纳税筹划,是由于税法规定,当应税额未达到
一定标准时可免予纳税,比如在增值税中,如果个人销售货物
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500元,则个人销售货物每月2500元的,
其获得的收入还不如销售额在2499元时多。此时,纳税人就可
以通过调整销售额进行筹划。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
划,是利用税法中关于某纳税对象的特殊规定进行纳税筹划,
B. 新任办公室主任怎样做好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主任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参谋职能、承办职能、管理职能和协调职能4 个方面。当好政府办公室主任必须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找准定位
对上,即对政府领导来说,要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对内,即对办公室内部人员来讲,要弹好钢琴、当好管家;对下,即对基层部门、单位同志而言,要搞好协调、抓好落实。
办公室主任要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慎重地处理好每一项工作。
(二)抓好班子
政府办公室主任首要的一点就是当好“班长”、带好一班人。在按照有关规定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发挥好3 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注重发挥好自我带头作用,带动班子其他成员,团结一致,增强凝聚力,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注重发挥好副职作用,充分放权,让副职有职有权,切实做好分管科室的工作。
三是注重发挥好协调作用,协调好副职之间的关系,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做好工作。
(三)带好队伍
带好队伍,提高素质,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是做好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关键要努力。
一要做到内强素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体人员加强学习,充实头脑,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加适应办公部门的工作需要。
二要外树形象,即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其他各种工作制度,奖勤罚懒,规范作为,从而促进办公室全体人员恪尽职守,勤奋敬业,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忘我的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严格管理
管理是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要重点抓好3 个方面的管理。
一要抓好岗位职责管理。合理确定工作岗位,建立岗位工作职责,理顺工作管理关系。使办公室的岗位设置不重复、不漏空,使各岗位的人员都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二要抓好工作程序管理。对各项工作都制定合理完善的工作程序,做到按程序工作、按程序办事,不乱阵脚、不打乱仗。
三要抓好工作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人员,用制度约束作为,用制度规范管理,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头上,做到纪律严明,奖罚分明。
(五)狠抓落实
求实、务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是确保政府办公室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对内要自上而下逐级建立日常工作定期调度制、重要工作随时调度制以及反馈制和通报制,以便及时掌握工作情况,完善工作过程,解决存在问题,取得工作成效,防止人浮于事、应付糊弄等现象的发生。对外要按照政府的决策、意见、要求不断完善督查督办制度,督促政府部门和单位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政府政令的畅通。
(六)加强协调
办公室主任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协调上下、左右。既要协调好与政府领导的关系以及领导之间的关系,也要协调好内部关系,更多的是协调好与基层部门、单位,特别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要区分协调的不同情况,加强协调的针对性,努力做好超前协调、临时协调、口头协调、会议协调、文电协调等。
二要端正协调态度,树立实事求是、吃苦耐劳、主动配合、严谨细致的精神。
三要正确运用协调方法,讲究协调艺术,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搞好服务
政府办公室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服务,既要上为领导服务,又要下为基层服务。
在为领导服务方面,一要做好政务服务。要勤于同步思维,及时提出深化领导意图的新构思;要勇于超前思维,尽早提出领导决策的新预案;要敢于超常思维,大胆提出工作的新建议;要善于逆向思维,适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做到遇到事情有主见,汇报情况有分析,请示工作有主意。二要做好事务服务。要组织相关人员积极、主动、细致、周到、一丝不苟、恰到好处地为领导服好务,特别是领导交办的事,要竭尽全力去做好,同时还要主动为领导分忧解难。
在为基层服务方面,要努力做到热心、诚心、耐心。热心,就是对基层和基层同志要有一副热心肠,满腔热情,自觉自愿,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地服务。诚心,就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真心真意、实心实意、诚心诚意地为基层服务,不弄虚作假,不忸怩造作。耐心,就是不厌其烦,不怕麻烦,不辞辛苦,不嫌繁杂琐碎、不惧忍辱负重。做到全身心地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八)提高效率
质量、效率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好的质量、高的效率,才能取得好的成果。政府办公室主任要带领机关全体人员努力做到“五勤”。
一是脑勤。就是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精于谋划,不断适应工作和形势需要。
二是嘴勤。就是要多问、多了解、多请示、多汇报,及时得到领导的指示、支持和帮助。
三是眼勤。就是要多看、多观察、多发现问题,眼里有活,眼里有门道,眼里有窍门。
四是手勤。就是要勤于动手、动笔,做到多记录、多作文章、多积累经验。
五是腿勤。就是要多走、多跑、多联系、多沟通,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多掌握第一手资料。
同时,还必须做到稳、准、快、活、实。稳,就是要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理清头绪,分清先后,逐一为之。
准,就是要准确无误,不偏不差,确保工作不失误、不出漏洞、不出差错。
快,就是要及时快捷,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行动、快速办结、快速反馈。
活,就是头脑灵活,创造性开展工作,想方设法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实,就是实事求是,求实务实,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