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诊转院审批表
① 没有转诊转院审批表可以报销吗
农村合作医疗在县医院也只能报销40%,鼓励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补偿按1—3级医院设定三个报销级别,每个级别设四个报销节段,封顶线为住院费用的40000元,
若年内发生两次以上住院,应连续计算。如:第一次乡镇级医疗机构住院费为2000元,按60%报销1200元,第二次县级医疗机构住院为10000元,按40%报销4000元,合计两次住院报销5200元。住院费用在封顶线40000元以上部分不予补偿,总补偿金额最高每人不得超过24000元。
② 工伤转诊转院审批表里的拟转诊医院签字盖章指的是原来的医院还是现在的医院
你好!应该是原来的医院。
③ 滕州市居民医疗保险转诊转院审批表怎么填写
只要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写就可以了
④ 居民医保报销需要什么材料
一、医保报销材料
1、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原件。
2、定点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
3、门诊病历、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等就医证明原件。
4、医院电脑打印的门诊费用明细清单或医生开具处方原件。
5、定点药店的税务商品销售统一发票及电脑打印清单原件。
6、代人办理需要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原件。
二、报销流程
1、携带报销材料前往当地社保中心相关部门申请办理,经审核,资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可即时办理。
2、申请人办理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时,先扣除本社保年度内划入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金额,再核定应报销金额。
(4)转诊转院审批表扩展阅读:
一、报销比例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二、结算程序
1、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结算程序
①定点医疗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出院患者的费用结算单和住院结算单及有关资料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作为每月预拨及年终决算的依据
②经认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应到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医药费用直接记帐,即时结算
2、急诊结算程序
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到市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及异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付,急诊抢救终结后,凭医院急诊病历、检查、化验报告单、发票、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等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3、异地安置人员结算程序
①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并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②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患病在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本人或所在单位先行垫付,治疗结束后,由单位持参保人员医疗证及病历和有效费用票据等在规定日期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
4、转诊转院结算
①参保人员因定点医疗机构条件所限或因专科疾病转往其它医疗机构诊断治疗的,需填写转诊转院审批表,由经治医师提出转诊转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转诊转院意见,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分管院长签字,报市医保中心审批后,方可转院
②转诊转院原则上先省内后省外,市内转诊转院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间进行,市外转诊转院须由本市三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提出
3、参保人员转诊转院后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或单位先用现金垫付,医疗终结后,由参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转诊转院审批表、病历证书、处方及有效单据,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属于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住院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医保报销范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医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医疗保险
⑤ 参保人员如何办理市外转院转诊手续
按照医疗保险转诊转院管理有关规定,由于受医疗技术及设备限制,需进一步诊断;或因病情需要转往其他医院进一步治疗的,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以及异地安置人员,均可办理转诊转院医保待遇。
◆城职、城乡参保患者办理转诊转院需要以下资料:
参保患者办理转诊转院登记,应持有以下所需材料:
1.转出医院开具的《转诊转院审批表》;
2.转入医院开具的《住院证》(加盖医保专用章);
3.《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
参保患者办理转诊转院登记流程:
1.在本市范围内转诊转院
可在本次住院的医保科直接办理住院手续,也可持转出定点医疗机构填写的《转诊转院审批表》,到参保分中心办理登记手续。
2.转往外埠医疗机构
参保患者需转外埠医疗机构诊治的,应携带转出医院出具的《转诊转院审批表》及转入医院开具的盖有医保章的《住院证》、《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提前到参保分中心办理登记审批备案,经分中心批准后方可转出。
⑥ 昆山医保转院门诊审批表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会医疗保险报销是在出院或者转院之后报销。
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结算程序:
定点医疗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出院患者的费用结算单、住院结算单及有关资料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作为每月预拨及年终决算的依据;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每月预拨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统筹费用;
经认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应到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医药费用直接记帐,即时结算。
急诊结算程序: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到市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及异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付,急诊抢救终结后,凭医院急诊病历、检查、化验报告单、发票、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等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异地安置人员结算程序:
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并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异地安置异地工作人员患病在居住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本人或所在单位先行垫付,治疗结束后,由所在单位持参保人员医疗证及病历、有效费用票据、复式处方、住院费用清单等在规定日期到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
转诊转院结算:
参保人员因定点医疗机构条件所限或因专科疾病转往其它医疗机构诊断治疗的,需填写转诊转院审批表。由经治医师提出转诊转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转诊转院意见,医疗机构医保办审核,分管院长签字,报市医保中心审批后,方可转院;
转诊转院原则上先市内后市外、先省内后省外。市内转诊转院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间进行。市外转诊转院须由本市三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提出;
参保人员转诊转院后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个人或单位先用现金垫付,医疗终结后,由参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转诊转院审
⑦ 怎样申请办理异地医保
1、异地就医人员须凭 “ 社会保障塌吵迅卡 ” 到参保统筹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审批和备案手续;
2、审批备案后,异地就团此医人员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实行定点医疗,一般可选择居住地 1至 3家定点医疗机构作为异地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 期限为一年一 定。
因公到异地出差或回乡(异地)探亲(短期异地定居)、旅碰旅游等特殊情况需异地就医的,应在急诊后三日内到参保统筹地区办理异地就医申请、审批手续,
特殊情况可暂行电话告知。 异地就医人员居住地发生变更或病情发生变化需要变更定点医院时,须到参保地重新办理备案手续。
3 、异地就医人员应持参保统筹地区发放的 “ 社会保障卡 ” 在所选的定点医疗机 构进行就医, 发生的诊疗费用一律按参保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政策直接进行联网
刷卡结算 (包括门诊和住院统筹) 。 由于网络不通或欠费封锁等各种原因造成不 能实时联网结算的, 由异地就医人员全额垫付费用后, 携带相关报销凭证到参保
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
4 、异地就医发生的应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本着按实结算的原则,由就医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代为结算, 医疗保险统筹地区和异地就医地医疗保险经
办机构定期结算互为垫付费用。
⑧ 异地医保报销流程是什么
异地就诊的医疗费用是由个人先行垫付,等到治疗结束后,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到医保中心进行报销。
所需资料:
个人医疗保险就诊证;本市二甲以上医院批准件(转诊转院单);
由就诊医院盖章的住院发票、费用汇总清单以及出院小结;代理人身份证以及报销人员有效银行卡或存折的原件及复印件。
(8)转诊转院审批表扩展阅读:
跨省结算
中国国城乡居民总参保率维持在95%以上,虽然接近“人人享有医保”的目标,但“异地就医报销难”仍影响着农民工、随子女异地定居的老人,以及异地求医的大病患者。
今年两会上,医保应尽快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成为代表、委员的建言热点。中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医保制度并存。
城乡居民总参保率维持在95%以上,但上述各项医保,特别是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的统筹层次偏低,多数省份、地方的统筹层次停留在地市。
甚至区县一级,造成医保患者跨区出县就诊,医药费报销受限,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迁徙矛盾日益凸显。
在一些外地务工人员集中的省份(地市),农民工持有家乡的新农合,在务工地看不起病。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越来越多随儿女异地养老的外省退休老人,因为受医保无法异地报销结算的制约,看病难、看病贵负担也正在加剧。
2014年全国两会上,医保应尽快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报销,也是代表、委员的建言热点。国务院医改办已对“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拿出时间表。
2015年,要全面推开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即时报销),同时选择在部分省份试点,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重点针对退休职工、农民工等人群研究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办法。
⑨ 办转诊转院审批表有哪些手续,麻烦吗
你好!到你医保卡所在社区医院挂号窗口跟工作人员说,她会指导你怎么做,不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