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审批
1. 文件签发审批表
文件签发审批表,顾名思义,即在签发有关所在单位的重要事宜的通知、申请、内决议等文件为了方便相关部容门和领导的审批而必须附带的一张表,在公司等机构较为常见。政府的文件审批制度通常有更为正式的公文规定,如重庆市就曾经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审批制度》(渝府发[1997]1号)。
在制作此类表单时应当仔细核对所在单位的文件审批制度要求,确认相关单位名称和领导名字、职位,交代清楚文件的提要,留出给审批人员回复的空间。
2. 公文的发文办理一般包括哪些程序
公文发文办理
发文办理是指机关内部为制发公文所进行的拟制、处置与管理活动。发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拟稿、会商、审核、签发,核发、登记、缮印、用印或签署,分装、发出,处置办毕公文。这一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
第一阶段
文稿的形成,具体包括:拟稿、会商、审核、签发。这一阶段是发文办理活动的中心内容。
拟稿,即上一节所讲述的公文写作。经过对有关信息材料的收集加工和再创造,系统地记录有用信息,使机关的意志见诣文字,草创供进一步完善的原始文稿。
会商,指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或配合时所进行的协商活动。
审核,指拟就的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审批或会议讨论通过之前,由经验丰富、政策理论水平和文字水平较高的相关工作人员等对文稿所做的全面核查、修改工作。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和发出意见并签注姓名、日期的活动。除一些规范性及部分重要公文须经有关会议讨论通过,或再由负责人签署方可生效外,其他文稿,一经履行签发手续即为定稿。为此,签发是绝大多数公文生效的必备条件。
第二阶段
公文的制作,具体包括:核发、登记、缮印、用印或签署。这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就是以定稿为依据.以手工缮写、机械誉写和印刷等方式,制成供正式对外发出的各种公文文本,形成供实际使用、具有法定或特定效用的正式公文。
核发,指秘书部门在定稿形成后、公文正式印发前,对公文的审批手续、文种、结构格式等进行复核,确定发文字号、分进单位和印制份数。
登记,这里揭发文登记,主要登记行将发出的公文的发文字号、文种、标题和发文范围。
缮印,即以誉录抄写、印刷等方式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即在印毕的公文上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或请有关领导者在公文正本上签注姓名。其作用均为表明公文的正式性质和法定效力。
第三阶段
公文的对外传递,包括分装、发出等环节。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使公文能为受文者有效接收创造条件。
分装,指按照规定具体抗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指将已封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宜的方式(如走机要交通等)发送给受文者。
第四阶段
处置办华公文,包括暂存、销毁、立卷、归档等。
3. 请领导批复文件怎么说
要领导顺利批文有二种说法:
1、如这文件是你的叫你完成的文件,首先领导您好,XX时候您叫我做的文件已经完成,请您查看,如有不足之处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我马上进行改进;
2、是你岗位工作范围的文件审批又不样的,这是你上一级领导的文件审批,XX领导您好:我XX时间按排的XX文件已经完成,请领导查批,并且介绍一下文件的重点内容及你的想法,特别是行政岗位、技术岗位和质检岗位的职责文件批签的各部门领导较多,按照各种不同的岗位审批也不同;
主要是你叫领导批复文件时要有亲切力,在交审批报告、文件时并向领导简述一下重点内容。
4. 未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批,擅自发文违反什么纪律
这就是违规行文!没有经过审批的发文是无效的,有些时候一些不当言语或者数据曝光,会极大损害单位的形象和利益,让单位领导处于被动局面,最少会被批评教育,重一点的停职检查,这是一点职场规矩都不懂,按照职场法则就算有后台,也会被搁置在一边坐冷板凳的!
5.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室进行审核,以下哪些是审核的重点
审核要把好四关:
1、内容关。一般说来,公文在拟制过程中要经过慎重研究才能形成决策,不会出现内容重大失误,但不排除个别观点失妥、某些环节疏漏的情况发生,审核时要加以弥补。
2、规则关。如是否需要行文,发文形式是否得当;主送、抄送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是否需要协商、会签;文种使用是否正确等等。由于审核者对公文处理规章制度比较熟悉,可以对文稿中不符合行文规则的部分加以纠正。
3、表达关。文稿中出现的错误绝大多数都是表达问题,也是审核把关的重点之一。主要应审核: (1)结构是否清晰、严谨。(2)篇幅是否精炼。 (3)语句是否通畅;用词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得当;有没有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 (4)是否符合《办法》对草拟公文的具体规定如引文、 结构层次序数、数字用法等。 (5)标点符号是否规范。
4、格式关。特别是对新格式的新规定如上行文要标注签发联系人姓名及电话等加以注意。
6. 请问公文管理中的“拟稿、审核、核稿、发布、缮印、会签、签发”的含义以及对应的实际业务分别是什么
拟稿是发文抄办理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整个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审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机关领导人审批签发以前,对公文的内容、体式进行的全面审核和检查。它也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签发是指机关领导人对文稿最后审批。它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
核发是指在公文正式印发之前,对经领导人签发的文稿进行复核并确定发文字号(是指机关制发公文的编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分送单位和印制份数的一项工作。
公文的缮印是对已签发的公文定稿进行印制。
公文的校对是对文件质量的最后一次检查。
公文的用印是指在印好的文件上加盖机关印章。
公文的发文的登记,其作用与收文登记一样。
公文的会签指联合行文的,需要多个人或单位签署。
7. 一份文件需要领导签字发文,领导签字是签发吗
签发签发,至少包括签字和发出。
1.这里的签字,是指经相关审批人在流程审批文件上全部签字同意、确认文件的内容以及同意发出。当然,如果不同意,或有修改意见则返回重新审批。
2. 发出是指将,将审批人审批通过的文件,通过一定的方式告知单位内人员或相关人员。形式包括张贴公布、邮件通知、发出邮寄通知、或当面通知等等。
3. 当然,如果单位内部对签发流程有相关规定的,应该按照单位规定执行。
8. 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 这话什么意思啊
所谓的“机关主要负责人”是指一把手,最大的领导。
本机关负责人一般指分管的领导,往往是二三把手或者是部门一把手。
一般的公文,如果只涉及常规的业务工作,由相关分管领导或部门领导签发即可。
涉及重要工作的公文,或给上级的公文,一般领导显然是不够分量的,需要一把手签发。
仅供参考。
9. 什么是指主要领导人对审核过的文稿进行最后审阅,并签字同意发文
是公文的签发。来
公文的签发是指机关自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公文的草稿经签发后,即为公文的定稿,公文就可据以生效;公文的签发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签发公文是机关领导人行使职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公文的批办是指机关
10. 未经审批擅自决定发文怎么处理
具体事实说的不清楚,没法给你明确的回复,不过如果是未经公司审批擅自发文,则属于无权代理,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定的责任。具体处理结果还要看该行为导致的后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