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法
『壹』 行政组织法
【行来政机关组织法】是指规源定行政机关的性质、地位、职权、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行政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设置、变更或撤销程序等有关事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的有关规定、《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
【行政机关编制法】是行政组织法的内容之一,是指规定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以及编制的提出、审查、批准程序等有关事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务员法】是行政组织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对公共组织中行使公共权力、执行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如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及有关的法规、规章等。
『贰』 行政组织法和行政机关组织法是一个概念吗
1、行政组织法
2、行政救济法3、
行政行为法
是从理论上对行政法的一种理性分类。回行政组织答法是对行政组织内部机构的设置以及内部组织权力的规定。
行政救济法则是对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的对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的救济(复议和诉讼)。
行政行为法则是度行政组织的行为的规定(可以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三者的逻辑关心是:
权能的设置--权能的运用--权能违法的救济。
当前我国在行政组织法方面还很欠缺
导致行政机关的职权不明确
问题很大。
所以说
行政组织法的核心应该是
关于行政机关的职权。。。。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章总纲复,第一条中制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基于民主集中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第三条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第四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内领导国家政权。第五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政务院,以为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组织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统辖机关;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署,以为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及检察机关。第二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人,副主席六人,委员五十六人,并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互选秘书长一人组成之。
『肆』 如何理解行政组织法的功能
行政组织法的功能是指完备的行政组织法可以发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行政组织法的功能是由基本内容和法律固有的规范性、强制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一)权力配置的功能
权力配置功能表现在:
第一,设定权力。即行政组织法可以对行政组织的权限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从法治的角度说,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并通过法律规定,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行政机关不得擅自行使。
第二,分配权力。即行政组织法可以通过其第二级立法,如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国务院组织法》、中央各行政机构设置法等对行政组织的权限合理进行分配。这里的权力分配既包括纵向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也包括横向的中央各行政机构之间的合理分配。
第三,调整权力,即行政组织法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赋予行政组织新的权力,或取消原有的一些权力,还可以对行政权重新进行分配。调整权力与设定权力、分配权力有相通的一面,但又有独特的意义,尤其表现在取消力方面,因为行政机关一旦享有某种权力很难自动放弃,对行政权的调整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
行政组织法的权力配置功能是其他法律所不具备的,虽然与行政管理有关的单行的法律法规中也可规定行政机关及行政机构的权力,但只能就事论事、个别地、分散地规定,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此外,在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分配上以及中央行政机构权力的分工上,任何法律也无法取代行政组织法的作用。
(二)规范管理功能
首先,有利于有关行政组织方面的术语的统一和明确,例如,何谓行政组织、行政机关、行政机构、公务员、行政编制等,都需组织法统一加以规定。从实际情况来看,行政机关及行政机构缺乏明确界定,一个组织是不是国家行政机构,不是取决于它的性质,即是否行使行政权,而是按其所使用经费的不同加以确定。有些组织明明是为行使行政权而设,却人为地将其列为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经费。不管这种做法的目的为何,其结果不利于行政组织的系统管理,并使得行政组织对外管理的主体形式复杂化。因此,从性质上来界定行政机关及行政机构实属必要。
第二,有利于规范行政机构的设置。国务院组织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但实际上,国务院行政机构的设置由国务院决定,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批准只不过是走形式,因为既没有设置的标准,而且与职权的分工无关,因而不可能对其进行实质性的论证。行政组织法可以对行政机构的设置规定统一标准,确立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原则,以真正起到约束的作用。
第三,规范行政机关的外部管理主体形式,如行政授权、行政委托、行政协助等。
第四,有利于规范行政编制管理及公务员管理。行政编制管理与公务员管理,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规范性是所有法律具有的共同功能,在行政组织的内部及对外管理中尤具有重要意义。从现行制度上看,行政组织的内部及外部管理呈现出无序化,缺乏统一界定、统一规范、统一标准,非合理性的因素较多,长官意志、随意性较大,较为混乱。我们认为只有加强行政组织法建设,才能变无序为有序,使行政组织的管理步入法治化的轨道。
三)保障功能
第一,保障公民行政参与权的实现,例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参加到公务员序列进行管理;在行政机构的设置过程中以及在确定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参与自己的意见。
第二,保障对行政组织的管理符合客观规律,行政组织法可以将行政学研究的成果、实践中好的经验肯定下来,如公务员制度,管理层次、管理幅度与行政效率的关系等。
第三,保障行政机构的设置、权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行政组织立法要从客观上对市场经济中所涉及的行政事项进行分解、汇总,并合理分工,以真正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保障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行政改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政府行政体制和机构的改革,广义的除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外,还包括行政方式方法以及重大行政原则的变革。行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行政组织发挥最大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控制功能
第一,行政组织法可以控制行政组织权力的自我膨胀。
第二,有利于控制行政机构的总数以及内部机构、公务员的规模。
『伍』 行政组织法的行政组织
中国传统行政法观念认为,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仅属于国家所有,即“公共行政”局限于“国家行政”,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机构)是惟一的行政组织。 从行政法的传统意义上说,行政组织主要是指由国家设定、依法从事国家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的国家组织,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合称。
而在有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可以分为政府的公共行政和社会的公共行政。政府的公共行政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管理公共事务;社会的公共行政是指政府以外的民间组织即非政府组织,对一定范围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相应地,行政组织包括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
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些原先由政府或政府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特别是行业性、专业性事务,逐步转移、交给或还给某些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或参与管理。这些社会组织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或按照经政府批准的章程管理或参与管理某些社会公共事务,被称为“准行政主体”、“类行政组织”或“行政机关以外的行政组织”。
因此,现代意义的行政组织,是指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公共行政事务的国家行政机关,以及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或按照经政府批准的章程和规约,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与本行业、专业有关行政事务的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
『陆』 什么是行政组织法
行政组织法
行政组织法主要是关于行政组织的设置权、编制权、行政权限、国家公务员录用权和管理权的规则。
行政组织法的表现形式,一是规定行政组织基本制度和基本职权的行政组织基本法;二是规定具体行政机关组织事项和具体职权的单行法。
(一)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是: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中央与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3)行政机关的组织建设,实行精简的原则。
(二)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制度是:
(1)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国行政机关决策的基本制度。
(2)行政机关和政府组成人员任期制,它们是关于行政机关更迭期限的基本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国少数民族在行政管理方面行使自治权的基本制度。
(4)国家公务员制度,它是我国选拔任用和管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制度。
『柒』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分为那几部分
该法一共分“总纲”、“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本组织法的修改权及解释权”等6章31条。
『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怎么规定中国的基本制度
它依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是基于民主集中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或修改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讨论通过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玖』 行政组织法和行政机关组织法是一个概念吗
行政组织来法主要是关于行政组自织的设置权、编制权、行政权限、国家公务员录用权和管理权的规则,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广泛的现象之一。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组织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形式。离开了组织,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谓组织,简单而言,就是对人和事物按照一定的任务和形式进行有效的组合。
行政机关组织法是行政组织法之一种,是指规定行政机关的性质与地位、设置与权限、相互关系、及基本工作制度和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行政机关设置及其权限的规定。通常,在立法上,行政机关组织法还包括有关行政机构设置和人员定编等的规定即行政机关编制法的内容。
『拾』 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职权法定;第二,法律优位或称法律优先;第三,法律保留;第四,依据法律;第五,职权与职责统一等。
行政组织法作为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应当是行政法基本原则在行政组织法领域的具体化。关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法律尚无明文规定,学术界观点纷呈,但依法行政原则却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依法行政原则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职权法定;第二,法律优位或称法律优先;第三,法律保留;第四,依据法律;第五,职权与职责统一等。 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组织法中的具体化就是行政组织活动必须依法进行。除依法行政原则外,我们认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还应包括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原则以及行政效益原则等。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也应体现相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