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行政的特征

行政的特征

发布时间: 2020-11-24 19:00:08

行政权的特征

行政权特征:
一、执行性:就本质而言,行政权是执行法律、执行权专力机关意志的权力。
二、法律性:行政权由法律设定或认可,其行使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三、强制性:行政权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作为最终保障,权力作用对象须服从行政管理,其他国家机关有协助的职责。属
四、优益性:行政权是执法权,代表公共利益。在行政权行使过程中,权力主体享有特定的优益权,具体体现为职务上的行政优先权和物质上的行使受益权。

② 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是()

1、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2、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4、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5、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行政的特征扩展阅读

行政管理(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行政管理最广义的定义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狭义的定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③ 行政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版行政争议的处理的权基础性规范。其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特征:1、普遍性:①贯穿于全部行政法之中,对各类行政法律规范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②贯穿于行政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制监督等各个方面;③适用于各种行政法律关系。2、独特性:这些原则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其他部门法的基本原则有所区别。3、基础性:这些原则是行政法中其他原则和规则的基础。4、稳定性:作为基本原则不能随意变动,而是一种具有稳定性、指导性的核心思想。5、概括性:基本原则是对行政法一般规则的理论抽象和概括。

④ 简述中国行政的特点

我国行政的特点:
一、政治原则上有利于人民民主专政。

各级行政区划都要便于人民群众参加管理国家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
二、经济原则上有利于行政区与经济区相协调。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行政区划必须充分考虑与经济区的一致性。
三、社会原则上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繁荣。

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传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自然、生态原则上有利于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大,因此,各级行政区划应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环境的综合整治

⑤ 简述行政环境的特征与分类

行政环境的特征

1、广泛性:由于公共行政系统极为庞大,作用范围极为广泛,与其构成有机联系的环境因素也因之具有极为广阔的范围。公共行政生态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要素的总和。因此,凡是作用于行政系统的外部条件和要素,从地形分布、山川河流,到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从人口数量、民族状况,到阶级状况、历史传统;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到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乃至人际关系、道德水准等,这些自然的、社会的种种因素都属于(纳入到)公共行政生态的范畴。

2、差异性:构成公共行政生态的综合要素,(各个要素作用的向度、力度和维度是有差别的)对于行政主体来说,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行政主体对于公共行政生态的反应也是有差异的。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经济状况、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习惯也不相同。各种不同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和产物。

3、复杂性:公共行政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具有广泛性,更具有复杂性。众多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和要素本身,以及这些要素之间,构成纵横交织的复杂关系网络。

4、可变性:一方面是公共行政生态自身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公共行政生态在公共行政活动的引导下发生改变。公共行政生态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环境中人的因素。人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就是人的组合,而自然环境也会被人为活动在一定程度改变。只要人是活跃的,公共行政生态就会不断变化。

5、互动性:行政环境各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途径作用于行政管理;行政组织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方式、途径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因素,从而改造客观世界。它们之间呈现出互动性。

行政环境的分类

行政环境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从不同角度分类,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1、根据内容的划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与行政管理发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自然条件(生物与非生物)

社会环境:指人与人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对行政管理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作用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政治、经济、文化,也叫人文环境)

2、根据地域的划分: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

国内环境:一个国家国内对行政管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之和。

国际环境:一个国家与世界各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与国之间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际政治局势的稳定程度、国际经济与科技发展状况、国际文化发展趋势等等。

3、根据规模和层次程度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类

宏观行政环境:主要是指基本国情,广义地说也包括国际的公共行政生态和国内的公共行政生态。

中观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包括行政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职权划分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制度是否健全等。

微观行政环境:是指一个行政机构内部甚至一个领导班子内部的具体情况,包括结构是否合理,责任是否明确,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工作方法技术是否正确有效等。

4、从不同作用上分,可分为良性行政环境和恶性行政环境。

⑥ 人事行政有哪些特征

人事行政具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是通过人事行政制度的运行实现的。人事行政制度以法律、法规、政策及行政命令等形式表现出来。

人事行政的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和方法等由制度加以规范,使人事行政的整个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了政府人事管理的公平和高效。

人事行政的基本任务是选人、用人、谋求人与事的匹配,人与人的协调。现代人事行政追求的目标就是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国家行政管理构筑一支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6)行政的特征扩展阅读:

人事行政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权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事行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政治稳定,也就是保持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

科学的人事行政制度能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正常化,不因领导人的更替或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影响“行政机器”的运转。这既是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影响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⑦ 简述行政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特征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5、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7)行政的特征扩展阅读

行政行为的分类:

1、按行为性质划分,可分为:

(1)设定权利或者义务的行为。包括赋予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如颁发营业执照可以使一个新的民事主体诞生;设定某一权利或义务的行为,如对甲公民发放房屋产权证书。

(2)剥夺、限制权利或撤销义务的行为,对公民、组织已有的能力或权利,行政机关可以剥夺,如吊销某企业的营业执照;也可以限制,如海关扣留某走私嫌疑人是限制其人身权利,扣留他的进出境物品,是限制其行使财产权利;卫生局责令某企业停产整顿,是限制其经营权利。

(3)变更权利或义务的行为。对公民、组织已有的权利或已经承担的义务,行政机关可以变更,如在发放了土地所有权证后,考虑到有不合理因素,又决定将其中一部分土地划给邻村所有,再如,税务机关根据某企业的申请减少了其应缴纳的税款。

(4)不行为,或称不作为。行政机关对于自己应当履行的职权不履行,称不行为或不作为。不作为不是否定行为,否定行为是已经作为了,比如公民甲申请营业执照,某工商局决定驳回,不予批准,这是否定行为。如果该工商局不予答复,不作决定,这是不作为。

2、按行政机关是否以当事人的申请作为开始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划分:

(1)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可以主动实施,无需向对方请求,如行政处罚(主动的行政行为)。

(2)应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必需以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如工商机关颁发营业执照(被动的行政行为)。

3、按具体行政行为受法律拘束的程度划分:

(1)羁束的具体行政行为,受法律、法规严格的约束,只能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毫无裁量的余地(如税务机关征税,不能自由创设税种)。

(2)裁量的具体行政行为,法律法规规定一个幅度,行政机关在此幅度内斟酌,其意志参予其间(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罚款20-200元)。

4、按具体行政行为与当事人之间的权益关系,可分为授益的和负担的具体行政行为。

5、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需要具备法定的形式,分为要式的与不要式的具体行政行为。

6、按行政行为是否要具有法定的形式和程序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我国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都是要式,不符合法定程序和形式的,是违法行为,要撤销。

⑧ 行政法有什么特点

行政法的特点:

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

行政法散见于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一、数量可观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

凡是涉及行政权力的规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规范。重要的综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国和国外主要有: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开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由于现代行政权力的急剧膨胀,其活动领域已不限于外交如国防、治安、税收等领域,而是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就决定了各个领域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均需要行政法调整,现代行政法适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丰富。

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与其他部门法由于社会生活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的变动性,需要经常进行废、改、立。

(8)行政的特征扩展阅读:

现代国家,行政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调整的主要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指向的乃是行政权力的规范与约束,在国家的变迁中承担着促使传统“行政国”向现代“法治国”转型的功能。就中国而言,依法治国的核心环节,在于如何实现对强大的政府权力的依法治理。

对庞大的行政组织系统进行有效的规制。不同于其他邦联制国家,我国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格局,需要一部统一的法律为行政组织提供行为指引,这便是制定“行政基本法”的国情背景。

传统观点认为,行政法很难生成一部统一的法典,因为生活中的行政关系太过广泛多样且稳定性低,很难以一部法典进行格式化规范。这样的理由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更有说服力,政府主导的改革不仅让社会始终处在不断转型之中。

也让政府的行政权力和治理方式处在变换之中,从而让制定统一行政法典的努力更显徒劳。这样的认知突出反映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立法转向上,学者们一开始也试图勾勒出类似《民法通则》一样的行政法典框架,但随后的改革与治理实践使得这一探索困难重重。

⑨ 行政行为的特征有哪些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5)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

⑩ 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1) 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注意立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区别,立法行为是创制法律规范而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规范。
(2) 裁量性;行政行为具有自由裁量的余地
(3) 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可以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行政行为,而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
(4) 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
(5) 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