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改革
⑴ 行政区划改革:中国增至50个省级政区----是真的吗
几年前的谣言
http://news.163.com/2004w05/12550/2004w05_1084329159348_1.html
⑵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什么时候开始
你说的再具体点吧!不知道你指的是具体哪方面。省管县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先从财政上入手。省级行政区划的调整目前没有明确方案和时间表,毕竟涉及方面太多,不宜轻举妄动。
⑶ 中国行政区近两年将实行改革吗
一次性大改是不可能的。中国的行政区划有巨大且无法绕开的历史因素。现实中只会根据经济发展为主、环境保护等为辅逐步分批进行调整。
目前调整主要以扩大地区中心城市为主,主要方法由大到小依次为:撤县或市设区以壮大地级市、合并主城区的行政区。期间各地会不断出现经济功能区,大者如西咸新区、贵安新区等国家级,小者如黄岛、医药等省级大型地方或专业型功能区。这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另外,非国家农业基地将继续排队升县为市,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要目的。
行政区划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经济发展。所以,未来五十个省等等传言我认为是不必当真的。
⑷ 行政区划体制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审批权限
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应由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的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分别如下: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
(二)国务院审批的行政区划变更事项: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凡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的行政区划变更事项:
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民政部备案。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⑸ 中国行政区域重新划分
没有这件事,截至到2019年月28号:中国的行政区划情况如下:
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2019年12月)。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2019年12月)。
县级行政区:964个市辖区、383个县级市、1328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 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6个县级区划。(2019年12月)。
乡级行政区:8414个街道、21296个镇、9108个乡、981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合计39945个乡级区划。(2019年12月)。
(5)行政区划改革扩展阅读:
国家都是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各国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划分和名称。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考虑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①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②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有其明显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例如,中国从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也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
⑹ 中国是不是有计划进行行政区划改革
肯定是有计划的进行改革的 、不能随便就改。这关系到一个国家 、
最近几年变动比较大专,北京2011合并崇属文区和宣武区,成立新东城区和新西城区上海之前把南汇区并入了浦东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多数省份都有变动的,总体的区划不会有什么变动,但目前经济体制有所变动省管县的已经开实施了
⑺ 中国行政区划最新调整方案出台是真的吗
最近网络上流传这一篇文章,传言《国务院出台全国新的行政区域划分方案》已经确定。
文章称:中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日前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启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两年内完成。改革后,中国设大约50个省级政区,为此至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
按照中国“财经网”透露的消息,新增直辖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大的区域里的首位中心城市,同现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第二,人口不能少于200万。第三,经济总量应高于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
1、北京都:现辖区域不变。
2、渤海省:由现天津市、现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廊坊市组成,省会天津。
3、辽东省:由现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营口市、宽甸、桓仁、岫岩组成,省会大连。
4、辽宁省:由现辽宁除上述余下地区,合现内蒙赤峰市、哲里木盟组成,省会沈阳。
5、吉林省:由现吉林合现内蒙兴安盟组成,省会长春。
6、黑龙江省:由现黑龙江合现内蒙呼伦贝尔盟组成,省会哈尔滨。
7、雁云省:由现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现河北省张家口市、涞源组成,省会大同。
8、平原省:由现河北省邯郸市、刑台市、现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现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组成,省会安阳。
9、内蒙古自治区:由现内蒙古自治区除上述地区以外的地区组成,首府呼和浩特。
10、山西省:由现山西除上述地区外的地区组成,省会太原。
11、河北省:由现河北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石家庄。
12、胶东省:由现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组成,省会青岛。
13、淮海省:由现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滨海、响水、灌南、宿迁市、现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亳州市、河南省商丘市、现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济宁市、荷泽市组成,省会徐州。
14、山东省:由现山东除上述地区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济南。
15、上海都:包括现上海、现江苏昆山、太仓,现浙江嘉兴、宁波、舟山等地。
16、浙江省:由杭州市、桐庐、建德、淳安、湖州市、绍兴市、现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现江西婺源组成,省会杭州。
17、浙南省(东瓯省或雁荡省)——由现浙江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金华市、衢州市组成,省会温州。
18、江苏省:由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淮安市、盐城市组成。省会江阴(靖江)。
19、扬子江省:由现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现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巢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组成,省会南京。
20、淮河省:由现安徽省六安市、阜阳市、现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地区组成,省会潢川。
21、河南省:由现河南省除上述地区外余下地区组成,省会郑州。
22、汉江省:由现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荆门市、荆州市、枝城组成,省会荆门。
23、三峡省:由现重庆市、现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组成,省会重庆。
24、湖北省:由现湖北省除上述地区外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武汉。
25、黔中省:由现湖南湘西州、怀化市、现贵州省铜仁市、黔东南州组成,省会怀化。
26、岭南省:由现湖南省衡阳市、郴州市、现广东省韶关市、连县、连山、阳山、现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组成,省会井冈山。
27、岭西省:由现广西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地区、现湖南省永州市组成,省会桂林。
28、湖南省:由现湖南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长沙。
29、江西省:由现江西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南昌。
30、厦汕省:由现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现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梅州市组成,省会厦门。
31、福建省:由现福建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福州。
32、香港都:由香港、澳门、现广东省珠海市组成。
33、广南省:由现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现广西防城市、钦州市、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贺州市组成,省会玉林。
34、广东省:由现广东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广州。
35、广西自治区:由现广西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现贵州兴义州、云南文山州组成,首府南宁。
36、海南省:现海南省不变,省会海口。
37、秦巴省:由现四川省南充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广元市、现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组成,省会巴中。
38、金沙江省:由现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州、九龙县、稻城县、乡城县、现云南省东川区、昭通地区、丽江地区、迪庆州、永仁、元谋、组成,省会攀枝花。
39、南诏省(大理省):由现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临沧地区、德宏州、怒江州组成,省会保山。
40、贵州省:由现贵州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贵阳。
41、四川省:由现四川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成都。
42、云南省:由现云南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组成,省会昆明。
43、陕西省:由现陕西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现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组成,省会西安。
44、甘肃省:由现甘肃省除上述地区外的余下地区合内蒙额济纳旗组成,省会兰州。
45、青海省:不变。
46、宁夏自治区:不变。
47、西藏自治区:不变。
48、北疆自治区:由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哈密地区、吐鲁番市、昌吉州、伊犁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组成,首府乌鲁木齐。
49、南疆自治区:由现新疆巴音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州组成,首府喀什。
50、台湾省:不变。
⑻ 有关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
这是很久以前的谣传了,好像2004年就出现过,下面是当时辟谣的新闻: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声明,有媒体近日刊发报道称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将设50个省区市,这种说法严重失实,报道纯属断章取义,以讹传讹。
戴均良说,近年来社会上关于我国行政区划改革创新的呼声不断。去年内地即有报纸发表据称为戴本人的谈话,涉及行政区划改革方面的内容。
“事实上写这篇稿子的记者并没有采访过我,迄今为止两人还未曾见面,也未通过电话,不知上述报道引自何处。”戴均良表示。
戴均良说,近期境内外一些新闻媒体纷纷刊载中国将要分省的有关传闻,从中国目前国情出发,重新进行大规模分省不现实,既会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行政管理成本。他估计,近几年这方面没有大动作。
戴均良遗憾地表示,内地一些媒体为吸引读者,据此报道中国将设50个省。对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戴本人均在不同场合进行了澄清。
“我再次郑重声明,有些媒体关于中国将要设50个省的报道是严重失实的,请社会各界不要听信传言。同时也希望有关媒体尊重事实,不要随意炒作。”戴均良强调。(记者翟伟、顾瑞珍)
⑼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在东部沿海部分地区,城市高度密集分布的城市群开始形成。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数量的增多,部分中心城市空间扩展受到周边城市的限制,相邻城市之间的摩擦也逐渐增多,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以“撤县(市)设区”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区划调整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行政手段开始大行其道。通常的做法是将大城市周边的县或县级市改为区,纳入到大城市行政区范围内,从而为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近年来“撤县(市)设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然而,对这种行政区划调整的效果必须要辨正地认识,应该认识到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影响。
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因此,它也成为我国“撤县(市)设区”的重点地区。汕头市调整行政区划:撤销汕头市升平区、金园区,设立汕头市金平区。撤销汕头市河浦区、达濠区,设立汕头市濠江区,撤销县级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撤销县级澄海市,设立汕头市澄海区。
“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有利于相邻城市协调发展
可以统一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规划,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协调城市发展,尽可能减少城市间的内耗。这种处理简单直接而收效迅速。
3.1.2有利于扩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和规模,增强城市竞争力
有利于迅速扩大城市的发展空间、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从而提高城市在区域中、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也有利于加大城市在国家资源分配中谈判的份量,为城市的发展赢得政策、资源上的好处。
如广州将番禺“撤县(市)设区”,使得广州“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得到实施,扩大了广州的发展空间。
3.1.3有利于加强对某些重要资源的开发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某些拥有重要资源(港口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县(市)改为区,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较强的政治能力、投融资能力、管理能力、招商引资能力、人才能力。如广州,通过将番禺“撤县(市)设区”,就加快了南沙港、南沙开发区的发展,使它们成为了广州甚至整个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3.2消极影响
3.2.1不利于城市间的竞争,尤其是不利于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
在“撤县(市)设区”后,是行政权力的统一集中。行政权力高度集中在市一级政府,固然可以使得政令更为畅通,政府权威得到加强,但也增多了政府干预,增加了管理层级,助长了地方官员的官僚习气,损害了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自下而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自上而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活力。东莞、番禺、顺德、南海都是很好的例子。在一个国家里不但要有大城市,也要有中小城市。城市也并不是越大越好。中小城市也有其独特优点。
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并不是靠规模的扩大来发展的,关键还是要靠提高自身的素质来进行。深圳市就一直期望将东莞、惠州的一部分划入其中,理由是目前的用地很紧张,发展空间很小。但深圳还有相当部分土地没有利用,已利用的一些土地效率也不高。深圳作为一个特区城市,有理由为全国城市的发展做出表率。
3.2.2不利于保持行政区内稳定、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不断的行政区划调整影响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顺利开展,对市民的工作、生活,对厂商投资者的经营管理发展更带来不便。例如由于地名的更改,就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行政区划的调整影响既定的政治生态结构。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进行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跨区域的行政区划调整,更承受着地方官员强烈反对的压力。此外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也影响到老百姓对政府管治能力的信任。特别是由于调整未有实质性效果时,使得许多市民对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形式主义”、“好大喜功”的看法。
3.2.3行政区划调整带来了虚假城市化,带来建设上的浪费
城区人口、空间规模急剧扩大,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城市化,大面积的城区内仍然是农村产业、农村人口、农村管理体制。这并不利于管理,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农村、农民的进一步忽视,甚至将本该属于他们的利益、资源也剥夺了,城乡二元的状态更加强化。
造成了城市虚假的繁荣、经济的泡沫、资源的浪费。部分城市在行政区划调整后,就开始大做规划,大兴土木,建设新中心城区,建设标志性工程、形象工程。虽然通过巨额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但对今后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隐患。而且人为地建设新的中心城区,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由于比较偏远的县级市被改为区,各城区相距甚远,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并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整个城市貌合神离,非常松散。
3.2.4不利于制度创新
行政区划的调整可能会暂时性地解决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和城市竞争力问题,但城市还会发展,类似的问题也将会不断增多,继续借行政区划调整来解决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同时,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重复建设问题、规划协调问题固然可以通过行政区的合并来解决,但却不是根本对策。从长远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开展制度创新。通过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来协调城市间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因此,现有的行政区划调整可能暂时性地解决了问题,但是却延缓了制度的创新。
4有关的对策建议
毫无疑问,“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无助于多数问题的根本解决,是一种有待完善的行政手段。
世界上频繁地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可能只有中国一家。行政区划调整能够达到的效果还可利用其它方法来进行。经济的协调可以通过经济的方法、市场的方法去进行解决。政治体制的问题则应该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去解决。
在美国一个大都市地区,往往集中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城市。然而,美国并没有求助于行政区划调整去解决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美国地方自治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来解决区域城市发展问题是很难的。而我国是一个行政主导的国家,政府的干预可以直接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必须寻找新的改革之路。
行政区划调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撤销、划分问题,其关系到老百姓的情感,影响到城市与区域的长远发展,影响到城市政府运作管理的成本和效率。因此,行政区划的调整应该高度慎重。事实上,我国目前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行政区划调整,而是与行政区划调整具有同样目的,但更具有持久性和规范性的法规制度创新。通过法律和制度层面的创新,营造良好的城市竞争、发展环境,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成长,解决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才是人们所应追求的目标。
⑽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并无确切的实施计划,也就没有确切的改革时间。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说法,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了,但都是我国民间对行政区划改革的呼声与看法而已。
适度的行政区划规模,是一个国家提高单位国土的经济建设效率和国土资养人口效率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治国水平的标志。我国作为世界上地理位置最佳、气候生态条件最优、陆地领土面积最广大、综合资源最丰富、人口最多的三大配置最优国家(华、美、巴)之首(印度、阿根廷、俄罗斯、大刚果、澳大利亚、加拿大、西伯利亚其次),气优地大人多为世界之最,确只有区区三十五个省级政区(包括外蒙古),确实太不符合我们的国情的。正因为如此,网上才有很多呼声。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国家会在条件成熟的气候进行格致科学的行政区划改革策划方案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停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