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执法检查
Ⅰ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怎样开展执法检查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人大常设机关,在闭会期间行使部分全国人大职能。
人大可改变常委会不适当决定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最高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但全国人大每年开会时间一般不超过15天,也就是说,在剩余天数里,最高权力机关处于“闭会”状态。于是1954年,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设立常委会。1980年后,地方人大也开始设立常委会。
按照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部分全国人大的职能。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向全国人大会议报告工作,代表们要审议报告,并且投票“打分”。
全国人大常委会从设立以来,职权一直在变化。1954年设立之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有19项,此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不能制定法律。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授权常委会适时制定部分法律。1957年,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又授权常委会适时修改全国人大制定法律中不适用的条文。
1975年和1978年宪法,调整常委会的职权,除增加解释宪法一项,减少了常委会权力。1982年制定宪法时,人大职权受到重视。当时面临选择是,减少全国人大代表数量,使人大便于经常开会;或者是保持全国人大代表规模,人大仍每年开一次会,但扩大常委会权力,在闭会期间发挥人大作用。
最终,选择后者。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基本划定:在立法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制定全国人大职权之外的法律,补充、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监督一府两院工作;可部分调整国家预算;可根据总理提名,任免部长等。现在大部分法律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全国人大对常委会权力保持了控制。如常委会的决定不适当,全国人大可以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决定。
组成人员不能兼任一府两院职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最高负责人称“委员长”,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地方人大常委会最高负责人,称为“主任”,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可由党委书记兼任,党委书记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常委会主任单设。比如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单设,由杜德印担任。
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常委会委员,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他们都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的,委员长和副委员长连续任职都不能超过两届。副委员长人数近一半由民主党派领导人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还设秘书长一人,由副委员长兼任。
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都为79人,第三届达到115人,顶峰在第五届出现,达到196人。第六、七、八、九届,都为155人,第十、十一届都是175人。
按照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的职务。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调任公安部党组成员,他提出辞去委员职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二次会议接受辞职请求,次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确认了这个结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下设办公厅、预算工作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香港和澳门基本法委员会等机构,这些机构负责人称为主任,工作人员不一定是全国人大代表。
另外,全国人大下设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9个专门委员会,这些机构负责人都是全国人大代表。人大闭会期间,这些委员会接受常委会领导。
一府两院负责人列席常委会会议
北京人民大会堂二楼的常委会会议厅,是历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的地方。
上世纪50年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根据需要开会,有重要事情就开会,多时每月十多次会,也有时整月不开会。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年开会110次,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了137次。
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按照近年来惯例,会议在双月份举行,一般会选择下旬。会议的会期在一周以内。每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为换届大会作准备。
常委会开会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列席会议,他们的座位位于主席台一侧。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等也要列席,他们的座位在另一侧。如果“两长”有特殊情况,由副职列席,近年来,极少出现过两院列席人员均为副职的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近年来形成了“三审”的格局。也就是,一部法律草案要经过三次审议之后,才能交付表决。
即便是需要全国人大来制定的法律,也需在常委会上进行两次审议,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并表决通过。
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项工作内容。与全国人大会议听取工作报告不同,常委会听取的是专题报告,就某专门问题让一府两院报告情况。昨天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2008年以来,常委会听取一府两院报告有70个。近年来,常委会听取两高专题报告,一般是在10月份。
常委会开会,通常有两种形式:全体会议听取报告和小组会议分组审议。近年来,全国人大在推行“专题询问”时,也曾尝试“联组会议”形式。
“专题询问”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破冰,有关部委一把手要到场回答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因为常委会组成人员相对专业,提的问题有时很难回答。收起
Ⅱ 开展执法调研,执法检查,立法调研标点符号对吗
您好!“开展执法调研、执法检查、立法调研”应该使用顿号,而不是逗号。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 一、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二、分隔有序的条列的标题数目和内文,例如本句的“二”和“分”之间的顿号。执法调研、执法检查、立法调研是三个并列的词组,应该使用顿号。谢谢阅读!
Ⅲ 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开展执法检查
行政执法检查,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纠正其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的一种内部监督的法律制度。这是一种主动的监督方式。
Ⅳ 乡镇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可以到城区开展执法检查吗
1、按着工作职责范围分工要求是不允许个人行为到城区开展执法检查的。
2、如果是组织安排的工作,就可以到城区开展执法检查。
Ⅳ 运用政治生活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开展旅游法执法检查
首先,旅游来法的实施,自对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其次,当前仍有一些地区“零负团费”、强制购物等市场顽疾有所抬头,旅游统筹协调机制、联合执法机制仍不健全,旅游促进政策落实困难。
有鉴于此,开展执法检查是推动旅游法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要集中力量,抓住关键,提高效率,围绕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各类旅游市场主体有法必依,督促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强执法,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Ⅵ 如何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自查自纠
按照2012年度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5月至10月,省人大常委会采取全省统一部署、上下配合联动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等(简称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行情况检查。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和我市实际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认真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并以通知的形式下发。
这次执法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检查内容有哪些?突出哪些重点?将分几个步骤开展执法检查?又有哪些保证执法检查顺利实施的措施?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有哪些?
答:这次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食品安全“一法两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深入了解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实际情况,督促和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强化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促进民生改善和“平安诸暨”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问:这次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的内容和重点是什么?
答:这次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食品安全“一法两规”颁布以来,我市贯彻实施食品安全“一法两规”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贯彻实施的措施。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情况,主要检查市政府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机制、推动监管职能调整、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和全程监管工作机制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监督等情况,着力推进“监管到位、投诉畅通”工作。
(二)关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履行保障食品安全责任情况,主要检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要求情况以及加强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情况,着力推进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的贯彻实施。
(三)关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标准体系建设情况,主要检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等情况,着力让人民群众了解食品安全真实信息。
(四)关于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情况,主要检查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珍珠粉监督管理以及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等情况,着力规范和引导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活动。
(五)关于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情况,主要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以及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的规范和管理等情况,着力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
(六)关于饮用水的监测和监管情况,特别是自备水、自流水的安全情况。
问:这次执法检查采取省、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三级联动,在全省范围内同时开展,那么,检查的方法和步骤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答:检查方式主要包括:听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情况报告;召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人大代表、技术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视察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并听取食品污染物、非法添加剂等监测情况报告;实地抽查相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这次检查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执法检查、专项审议、整改落实五个阶段。
问:这次执法检查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多,如何保证执法检查顺利推进?
答:为做好这次执法检查工作,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并要求有关部门把这次执法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精心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和镇乡(街道)要明确领导,
Ⅶ 谈谈你对工商管理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确保上市食品的质量安全的认识
食品是人们天天食用的,为了保证我门的身体健康,工商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确保上市食品质量,这是工商部门的职责。
Ⅷ 监察法规股开展执法检查信息怎样写
土资源局政策规股(土资源执监察队)职能: 组织起草土资源管理规章草案拟定执监察违案件查处规定、办; 组织制宣传教育办案程序研讨; 承办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组织展土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发展战略调查研究起草综合性土资源管理政策; 依严肃查处土资源违案件; 组织律普及培训考试; 执行遵守家、省、州关土资源律、规、规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土部门相关信访工
Ⅸ 为什么要进行行政执法检查
你是指行政机关的执法检查,还是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的检查?
前者是法定的行政机关的责任。
后者就是一种行政监督。上级对下的监督,主要是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公平性。现在我国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还不完善,除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有涉及外,主要就是靠上级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
Ⅹ 对单位开展执法检查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1、独立检查和联合检查相结合。
2、自查与组织检查相结合。执法监察中的自查,是指被检查机关根据监察机关的执法检查通知书,对本机关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以及遵守政纪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实事求是的自我检查。组织检查,是由政府或监察机关牵头组织执法检查组,在监察对象自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检查。
3、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执法监察中的全面检查,是对监察对象的执法情况作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和了解,以便对被检查对象作出整体评价。重点检查,是指在众多的被检查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单位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或在诸多问题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检查。
全面检查,一是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二是检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本系统、本部门的经济和工作运行情况;三是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情况。重点检查主要检查以下情况:一是就某一时期的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重点检查;二是根据执法监察的具体任务和主要内容所确定的必须检查的问题;三是根据政府机关某一时期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四是对地位重要或问题突出、影响较大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检查。
4、执法检查与查办案件相结合。执法监察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查处监督检查中揭露出来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上。通过执法检查活动查出违纪问题,为案件调查提供了信息和线索;通过检查中的案件调查,查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使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深化。
5、事前监察与跟踪监察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