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审批
① 什么是“一支笔”审批制度
“一支笔”审批制度是指机构编制事项必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由机构编制部门专项办理的一项制度。
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决定机构编制事项。
根据《中央编办综合司关于重申上级业务部门不得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事项相关纪律规定的通知》附件:
坚持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机构编制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增减,都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提交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
除机构编制工作部门外,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下级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不得对下级的机构编制作出规定,部门下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擅自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一律无效。
“一支笔”财务报销审批制度对一个单位或组织的财产物资管理和整体工作的运转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该制度运用较好,可以充分发挥一个单位或组织财产物资的效用,有利于推动单位或组织整体工作的开展;如果该制度运用不好,将产生诸多负面效应,甚至扰乱一个单位或组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1)一支笔审批扩展阅读:
“一支笔”审批制度特征
第一、财务开支审批权高度集中,即一个单位或组织的财务开支审批权集中在某一个领导一人手中,其他领导和单位或组织的内部组成部门领导均不能行使这一职权。
第二、“一支笔”领导在财务管理上具有绝对权威,即对本单位或组织的资金筹集、使用等财务计划和财产物资管理,“一支笔”领导有绝对发言权。
第三、具有较强的权力延伸性,即“一支笔”领导的财务报销审批权不仅在本单位或组织的财务管理领域产生绝对的影响力,而且派生出其它权力和利益,因为每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各个部门甚至每一位员工都会涉及财务开支报销审批事项,
由此使“一支笔”领导的权威在本单位或组织的各部门领导甚至每一位员工心中根深蒂固,同时在本单位或组织的物资采购和工程发包过程中,“一支笔”领导的权威还可能延伸到物资供应商和工程承包单位,这就有可能给“一支笔”领导带来权力利益。
② 一支笔审批制度和分级授权 区别
“一支笔”审批制度:公司所有的财务开支由总裁直接或授权审批。总裁出差期间急办的事项,临时委托指定人员代为审批。
分级授权审批制度: 各分管总监、 总经理、 (以下简称分管领导) 厂长 、 部门经理审签分管范围内的资金审批, 财务总监协助总裁对所有资金审批监督和管理。
③ 什么是一支笔审批制度
一个人说了算
④ 权审批控制法和一支笔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两种的区别就是应该是集体决策的,不能是一支笔就控制的,这个应该是集体进行讨论决策。
⑤ 授权审批和一支笔审批的关系
授权审批是告诉一支笔审批哪些能批 哪些不能批 规定原则
一支笔审批按照授权审批的授权 进行具体的操作
http://www.soso.com/q?sc=web&w=%ca%da%c8%a8%c9%f3%c5%fa%ba%cd%d2%bb%d6%a7%b1%ca%c9%f3%c5%fa%b5%c4%b9%d8%cf%b5%3f&cin=&cid=tb.sb.s
⑥ 财务一支笔审批的法律依据
财务一支笔审批违反企业内部控制规定。
⑦ 什么叫做一支笔审批
就是单位的所有支出,都要由一个负责的人签字才能报销,且只能是一个人审批。
⑧ 财务 "一支笔" 审批制度落实不到位是班子什么问题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不良风气、旧习惯因素、领导工作作风的影响,个别领导严重曲解了该制度,把“一支笔”审批制演变成“一言堂”,使贪污腐败者可以堂而皇之地违法违纪。审计认为,“一支笔”审批制度是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一种集体理财制度,它既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更是财务管理现象的客观反映,但存在局限性,充分认识“一支笔”审批制度的涵义,对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正确理解“一支笔”审批制度的涵义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是单位在内部管理中强调规范财务开支审批制度,逐步形成的一种以集体理财为基础,领导负责把关的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它在法律、法规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主要内涵可作如下表述:
一是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是一种集体理财制度。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首先强调的是集体理财。所谓集体理财,就是发挥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共同管理财务收支,使单位财务支出按照财经法纪的规定运行,并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既体现了民主,又可减少因个人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这也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就是在这种理念下通过实践和总结形成的一种制度,它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因此,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只有建立在集体理财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二是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是一种领导负责制度。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就是指一切财务收支全部由单位负责人或由单位集体授权的主管财务负责人审批。这也符合《会计法》第四条规定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原则。在单位中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就是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由负责人对所有收支业务进行审批。它是在严格遵守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范围内的集中,这样做能够有效解决一般性财务收支由集体研究带来的时间消耗,也能够有效解决多头、多级审批导致的标准掌握不一和监管失控问题,更能有效强化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履责意识。
三是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的保障。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各项管理办法的规范,是单位干部职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其中,财务管理规定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总规范,包括财务开支的审批权限、审批范围、列支金额和标准、资产购置和处置,单位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办法,违犯制度的惩处办法等等规定,这些规定既是规范单位全体职工的,也是规范“一支笔”审批的配套制度,有了完善的制度作保障,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在执行中才不会走样,单位财务才能严格按《会计法》等财经法规的规定运行。
二、要正确运用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和操作规范,其具体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意识的提高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不断充实其内涵。因此,领导干部要正确运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对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的认识。只有正确理解“一支笔”审批的真正涵义,才能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只有认识到“一支笔”审批是一个制度,是集体理财,严格把关的具体体现,负责签字的领导只是代表单位理财,是严格把好单位财务开支关口的第一责任人,作为负责人才不会把签字审批权看成个人权利的象征;只有感到拿这支笔是一种压力,是一种责任,感到这支笔的份量很重,才能真正拿好这只笔,单位财务管理才能循着规范道路发展和完善。
二是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财务知识,在单位控制制度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作为领导干部要执行好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平常应自觉学习有关财务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有关财经法规,在此基础上,要严格按照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的开支审批权限、审批范围、列支金额和标准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和干部职工的期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三是要模范遵守和规范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打铁还要自身硬,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做模范遵守“一支笔”审批制度的典范。其次在行使权利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工作中,要做到严格审批审查、遵守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有关限额和标准、规范签批手续,不做顺水人情,不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
总之,只有正确理解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的内涵,建立和健全“一支笔”审批制度,才能发挥领导班子的智慧干部职工理财的积极性,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⑨ 财务一支笔审批是谁提出来的
财务一支笔审批由企业内部管理层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