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处分文件
A. 给予党员纪律处分应履行哪些手续
党员违反了党的纪律,需要给予党纪处分时,应履行下列手续:
①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如果涉及的问题比较重要或复杂,或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应分别不同情况,报县级或县级以上党的纪委审查批准。给予党员干部纪律处分,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党纪处分批准权限,报请主管党组织审批。
②支部大会讨论对党员处分时,无特殊情况,应通知受处分党员到会,允许本人申辩,也允许其他党员为其辩护。 ③党组织对党员所要作出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同本人见面,认真听取其说明情况和申辩。如果本人对党组织所认定的错误事实、定性和处分意见有不同意见时,要认真进行复核,合理的意见要采纳。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本人坚持错误意见或拒不签署意见的,应根据事实作出决定,并写出书面说明,连同本人意见一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④给予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的和本人对结论和决定有意见的,批准处分的党组织在审理过程中应派专人或委托下级纪委同受处分人谈话,认真听取意见,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教育,并作好谈话记录。
⑤党组织作出的处分决定(或结论),经上级批准后,应给本人一份,并在适当范围内宣布。如果批准单位的意见与报批单位的意见不一致时,应连同批准单位的批复一并交给本人一份。
⑥处分决定批准后,要及时将批复抄送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有关部门。如向党外组织建议撤销党外职务和给予其他行政处分时,应将处分决定抄送政府人事部门或其他有关组织。⑦决定和批准党员处分,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少数人决定和批准,也不允许任何口头决定和批准,必须写成正式材料,履行报批、审批手续。
B. 党内严重警告是什么处分
"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比"党内警告"处分稍重的一种处分。
一般说来,在确定给予犯错误党员以警告还是严重警告处分时,一方面要根据党员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本人对所犯错误的认识和态度。
拓展资料:
受到警告处分的党员,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职务的党外职务。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不得被评优秀;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不称职或不确定等次;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当年:不称职;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当年:不称职; 第二、第三年: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公务员因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公务员法>>给予行政处分;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
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而2003年《党纪处分条例》第12条规定,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2016年《党纪处分条例》对严重警告处分的影响期作出上述修订后,实践中对严重警告处分的影响期应如何准确确定,存在不同认识和看法。
如果被审查人的违纪行为全部发生在2016年1月1日之前,因对相关违纪行为的认定是依据2003年《党纪处分条例》,则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应适用2003年《党纪处分条例》第12条的规定,即影响期为一年。
C. 中共党员违纪处分有那几种
党纪党规:
党内纪律处分为五种,即: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违纪,词语,读作“wéi jì”,即违反纪律,意指违犯了纪律、违反了规则等有约束力的行为,或是违反了有关章程。凡是其行为与组织、团体、单位等对相关人员行为纪律要求相抵触的,都属于“违纪”。但违纪不一定即是违法。
(3)党员处分文件扩展阅读:
词例:
《人民日报》1982年10月12日报道:“ 北京市严处分房建房中的违纪事件。”这个“违纪”指的是有约束力的“纪律”“规则”“章程””暂行规定“等,是在不违背国家法律为前提下而制定的。
《红旗》1984年第10期:“实现党风好转,扶正祛邪,必须敢于‘碰硬’。即做到‘官’违纪,敢碰;友违纪,敢揭;亲违纪,敢处。”
对违反考试管理行为的人给予的处理,处理机关应通知当事人。
D. 党内处分有哪几种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撤销党内职务;
(四)留党察看;
(五)开除党籍。
(4)党员处分文件扩展阅读
特征
作为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党纪是建立在党员共同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具有党员共同遵守的自觉性;无产阶级肩负建立共产主义的艰巨使命,决定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对于违反党纪的党员,情节较重的。
必须给以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党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党章规定实行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党员都必须无条件遵守,任何党员违反党纪都必须受到追究,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具有统一性。
E. 受党纪处分的党员期限满后是否需要解除
只有在政纪处分中有期满后解除处分这一说,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则没有“解除”处分这一规定。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受到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在经过一定期限后,应当由原处理机关给予受处分的公务员办理解除处分的手续。
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后,是否也要办理解除党纪处分的手续?《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没有对此作出规定。之所以未作出解除党纪处分的规定,其原因:
一是认为解除党纪处分没有意义,不能改变过去该党员确实违犯了党的纪律,并且受到过党的纪律处分的历史情况。党员违犯了党的纪律,党组织给予恰当的处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取消了就不再存在。
二是解除处分也会给党的各级组织增加很大工作量。
《党纪条例》虽然没有规定解除处分,并不意味着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后在选拔任用上不受任何限制。对此,《党纪条例》第12条至14条有相应的规定。之所以这样规定,不但可使违纪党员受到教育,又不致于发生受党纪处分长期受影响的情况,还可以省去解除处分的繁琐手续,因此党的各级组织和组织、人事部门应当认真贯彻执行该条例规定,尤其在提名或推荐候选人时,首先看受过党纪处分的党员是否已过了期限,如果没过期限,应当暂缓任用,如果过了期限,并在实践中证明已改正了错误的党员,应当根据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恰当地予以使用。
以下是受到党纪处分后的党员在选拔任用上的期限规定:
1、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时间为一年
2、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时间为二年。
3、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时间为两年,起算时间是从恢复党员权利那天算起。
F.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哪5种
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党员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党员经过留党察看仍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开除党籍。
开除党籍是党内的最高处分。各级党组织在决定或批准开除党员党籍的时候,应当全面研究有关的材料和意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对于严重违犯党纪、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领导机构,应当予以改组。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外,均自然免职。
(6)党员处分文件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党内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制定,旨在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G. 党员处分决定范文
第四十一条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
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
如果本人对处分决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有关党组织必须负责处理或者迅速转递,不得扣压。
对于确属坚持错误意见和无理要求的人,要给以批评教育。
H. 党员受处分期间在使用上有什么限制
编辑同志: 时下,我们常会在媒体看到或听到少数党员干部因违反了党的纪律而受到了处分,我想了解一下,党员干部受到处分期间在使用上有什么限制吗?读者:彭通 彭通读者: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党员干部受处分期间在使用上有如下限制: (1)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2)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严重警告处分。其中,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 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3)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留党察看期间,确有悔改表现的,期满后恢复其党员权利;坚持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受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应当开除党籍。 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对于担任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4)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I. 什么文件规定党支部可以对党员作出处分
党组织对党员进行纪律处分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党组织对犯错误的党员进行纪律处分,应当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2,党组织对犯错误的党员决定纪律处分,应当严格遵循《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
3,党组织对违纪的党员进行纪律处分,应当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基层党委和上级纪委必须依据自己的职责权限作出相关决定。
(9)党员处分文件扩展阅读:
填写注意事项:
1、 列为培养对象的时间与入党的时间之间应有一年左右的间隔。
2、 培养考察情况是半年左右的时间考察一次,因此,两次考察日期间隔一般为六个月左右。
3、 培养考察情况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培养对象的情况。联系人应尽可能的写清楚其表现情况,在填写时主要从优点和缺点两部分来谈。第二次的考察情况应该能反映出培养对象针对存在的个人不足已有所改正,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4、 联系人一般为两个,一般情况下联系人就是入党介绍人。
5、 拟发展意见填写时,首先对培养对象作全面的评价,然后再给出党支部拟发展的意见。
J. 什么文件规定党支部可以对党员作出处分
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抄纪律处分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党组织对犯错误的党员进行纪律处分,应当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2,党组织对犯错误的党员决定纪律处分,应当严格遵循《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
3,党组织对违纪的党员进行纪律处分,应当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基层党委和上级纪委必须依据自己的职责权限作出相关决定。
(10)党员处分文件扩展阅读:
填写注意事项:
1、 列为培养对象的时间与入党的时间之间应有一年左右的间隔。
2、 培养考察情况是半年左右的时间考察一次,因此,两次考察日期间隔一般为六个月左右。
3、 培养考察情况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培养对象的情况。联系人应尽可能的写清楚其表现情况,在填写时主要从优点和缺点两部分来谈。第二次的考察情况应该能反映出培养对象针对存在的个人不足已有所改正,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4、 联系人一般为两个,一般情况下联系人就是入党介绍人。
5、 拟发展意见填写时,首先对培养对象作全面的评价,然后再给出党支部拟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