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违规批贷
『壹』 银行贷款审核不严,信贷员违规操作违规放贷,套路贷如何起诉银行
这个你完全可以起诉我信用社以及信贷员这是他们之间的违规操作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前列没有拿到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收集相关的证据去起诉。
『贰』 银行贷款的违规行为怎么应对
如果合同已经出了那肯定是按合同规定的7折执行,我觉得银行不大可能做这种事情,很可能在贷款审批环节出了状况,或者你被中介忽悠了一把. 你能确定你一开始签的借款合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吗?
『叁』 想问一个问题银行批贷款审批资质是不是特别严
是的,来一般银行贷款审源批的条件是很严格的,只要你征信不好,综合资质不行基本就是不通过,且如果你没有什么资产的话,下款的额度也不会很高。
个人向银行贷款需要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即要求借款人有合法的身份;
3、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有些银行会要求申请人办过本银行的信用卡或向本银行贷过款且信用记录良好。
个人向银行贷款需要的材料:
1、借款人的有效身份证、户口簿;
2、婚姻状况证明,未婚的需提供未婚证、已离婚的需出具法院民事调解书或离婚证(注明离异后未再婚);
3、已婚需提供配偶的有效身份证、户口簿及结婚证;
4、借款人的收入证明(连续半年的工资收入证明或纳税凭证当地);
5、需要有抵押物才能贷款的,必须提供抵押物的权利证明,而且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间利息总和不能超过抵押物评估价值的1/2。
『肆』 银行有几次违规记录,不允许贷款
会有,但是不严重的情况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有在拖期还款超过1个月以上才内会进黑名单,不容进黑名单就没问题。你可以去人民银行查询一下信用记录
可以贷款,哪家都可以,选一个服务比较好的银行,而且现在很多银行的贷款客户经理会主动帮你搞定各种小问题的,主要是你的银行流水比较好就行,一般都要半年左右的。
『伍』 关于银行违规贷款的法律问题
银行责任更大一些。
不知道你所说的是哪家银行,以及一些具体的规章。毕竟,制度不一样,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首先,责任在你堂弟以及银行职员,不会弄到网吧上。但是你们要说明,或者你们应该起诉银行教唆。
第二,从责任上看。银行责任更大,特别是信贷员联合起来骗贷,性质非常恶劣。有的银行收取信贷员的贷款风险抵押金,如果这样的话,银行直接扣他们的贷款风险抵押金。而银行方面,很显然,你不能指望银行处罚自己,虽然他的责任最大,(审核、人员等问题),而且有赔偿能力,但是银行不会自己处罚自己。
总之,信贷员要承担一部分罚款。而你表弟,也属于联合骗贷的行为(已成年)
另,还需要知道当地银行的一些具体规定
『陆』 银行违规放贷应承担什么责任
违法发放贷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他任何单位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含外资、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等)和个人都不能成为违法发放贷款罪主体。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2010)
第四十二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柒』 什么情况下银行批贷不放款
商业贷款存在哪些情况下,银行会拒贷?
① 不符合限购政策;
② 假资质(假资料、假收入版额度、假工权资流水等);
③ 骗贷,包括并不仅限于买卖双方为亲属或朋友关系、买卖双方为债权债务关系等非真实买卖关系,均会被视为骗贷行为;
④ 逾期次数过多(信用卡及其他贷款逾期2年内连续3次或累计6次,信用卡止付或呆账,进入征信黑名单);
⑤ 收入不符合贷款要求。
一般上述这些情况银行都会拒贷的,供您参考!~
『捌』 银行贷款审核不严,信贷员违规操作,如何起诉银行
虽然合同上和借款借据上都是你签的字。但是你只要证明存在欺诈、银行方存在违规的话合同就无效,也就是可以撤销,就不会对你造成太大损失,关键是在合同,至于信贷员违规操作,是银行和违规操作信贷员以及咋骗人之间的事情。至于银行对你的损失进行补偿,看最终的责任追究了。找个律师吧。先好好搜集证据。
『玖』 银行违规贷款法律将怎么处理
银行违规放贷的性质是由行为本身决定的,如果只是违反内部管理制度,可能银行内部纪律部门会根据管理制度作出处理;如果违反监管法律法规,可能银监会就会介入,到时候除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可能银行也要受到处罚;如果行为违反刑法,如牵涉贪污、贿赂等,则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这就比较严重了。
所以违规放贷得看怎么操作的,通常银行有非常严谨的工作守则和标准,有些时候是我们不理解导致的,所以建议你把行为说清楚,或者找专门的人士咨询一下~
『拾』 个别银行已经暂停批贷是为了严打消费贷挪入楼市吗
消费贷资金挪入楼市遭严打 个别银行暂停批贷。
监管部门已启动针对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等乱象的排查和打击。广东等地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月度监测机制,要求各商业银行自2017年10月起报送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月度监测信息。
个别银行暂停批贷
多位银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今年以来,在国企、地方融资平台等对公贷款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都将信贷资源转向了个人贷款、零售贷款等领域。尤其是针对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高管等人群的对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信用卡现金贷款等成为各家银行比拼的焦点。
“之前基本上提交资料以后,一周内贷款就会到账。现在不仅是消费利率上浮,批贷时间也拉长了。目前我们给到的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50%,30万以上只能走受托支付。”一家全国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北京地区一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消费贷对外宣称还在做,但基本暂停批贷,总行不给额度我们做不了。”该行此前个人信用贷产品一度可以授信到100万,但在监管部门相继下达严查消费贷款的要求后,总行立即收紧了各地分行的消费贷额度。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正在对存量和增量的个人消费贷、信用贷等进行再核查和调整:对已发放、未还清的贷款,要求补交消费证明材料(发票、发货单、转账凭证之类的),并进行贷后回访;对于再核查后发现疑点和问题的存量贷款,银行会立即进行收贷、罚息等。
银行业人士坦言,要完全识别贷款人的真实意图或者完全掌控贷后资金流向,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贷款客户直接从自己的贷款账户中将资金转账、刷卡到某个开发商的账户,否则作为银行来说,很难识别。客户只要把资金取现了,这条资金链基本就断了。更不用说现在有专门帮贷款客户腾挪资金的中介公司,他们太熟悉银行的流程,规避手法也很多。”
警惕居民部门高杠杆
国庆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江西、海南、陕西等地银行业人士发现,尽管监管政策层层加码,但银行的消费贷业务仍旧不算冷清,反映了老百姓的旺盛需求。
多地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个人消费贷、信用贷的额度一般就是30万至50万元,这笔钱在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买房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在许多二、三、四线城市就可以付一套甚至几套房子的首付。”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多个地区都有消费贷款异常增加现象,其中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地区月度新增个人消费贷款5月以来明显攀升。按照其估算的3700亿元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来看,九成新增异常贷款出现在上述地区。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近日称,这三年中国居民部门加了20万亿的杠杆,居民部门的总负债已达42万亿,居民负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超过90%。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二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指出,需警惕短期消费信贷或成变相房贷所产生的风险。由于消费贷款与按揭贷款的性质有所不同,其利率与风险也相应大于按揭贷款,目前不少消费信贷是通过向用户提供现金贷款的形式投放的,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放大了未来可能的违约概率,由此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引起监管当局的足够重视。
中信证券分析师章立聪指出,9月以来,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地监管部门先后发文要求严查消费贷,接下来消费贷将是整治重点,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短期内流入资金减少。更重要的是,长期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继续增加的空间不大。我国居民部门杠杆在经历快速增长后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居民继续加杠杆的难度较大。
肖远企此前强调,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必须按规定规范运作,全面真实评估消费者的偿还能力,不能为了业务而推高债务杠杆率,更不能助长房地产领域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