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行为举例
A. 请举例一些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例子 如:民事违法:xx 行政违法:xx 犯罪行为:xx…
1、劳动社保行政违法行为,
某省级劳动社保部门在审核企业员工退休时,依据退休审核程序,应当审核企业送审员工的原始人事档案,但劳动社保部门没有审查《干部档案》,就将申报是内退干部的某女会计师,凭用人单位伪造签名的一纸工人退休通知书和30年前参加工作时的招工政审表,就将1983年转为国家正式干部1986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级技术职务的会计师做生产工人50岁强行退休,其滥用职权的行为直接违反党和国家的干部政策和《档案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劳动监督机构执法犯法,滥用职权猖獗。
2、企业劳动社保民事违法行为
而某国有企业在不断进行内部机构调整中,不执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否认企业员工30年的国家干部(管理人员)工作历史,伪造员工签名,制作虚假工人退休通知及员工签名,用不能进入干部人事档案的企业违法的管理资料做《干部档案》进行企业员工退休报批。为了少数人的利益,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违反劳动合同和岗位协议。企业为了承包人利益,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不断发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主要方面。
3、枉法裁判犯罪行为
法院在明知劳动保障机关没有审查《干部档案》,没有工人岗位证据的情况下,不采信某女大学生的多个大学毕业证书,会计师资格和会计师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证、财务部长聘书,财务部长任命书、财务部长岗位协议,财务部长岗位职务工资等几十个连锁证据;采信虚假资料,徇私索贿、转移诉讼请求,进行莫须有的干部(管理人员、中级技术人员)身份丧失的人事判决。造成被侵害人人身权、荣誉权、劳动权的丧失和10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才构成枉法裁判罪)
总之,由于没有建立企业劳动合同法律监督机制,随意侵犯职工合法权利,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行为不断发生。
B. 民事违法行为例子有哪些
1,违反合同的行为,即没有合法理由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2,在合同以外,侵害他人民事权力的行为。比如:消费者被骗;在未知情况下,个人肖像、名誉被用于商业活动;被殴打或交通事故造成的人生健康受到侵害。等等
判断一个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还是刑事违法行为,主要的是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还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或者是触犯刑法行为的。
简单来说,违法行为严重触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轻微违法行为,尚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治安处罚),就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只能说违法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的行为。
例如:在网上传某人绯闻或者隐私,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是民事违法行为,应当赔偿对方损失;如果在网上转播危害公共安全的谣言,造成公众恐慌的,但没有严重后果的,就是行政违法,会受到治安处罚;在网上传播企图颠覆政府国家的谣言,危害国家安全的,就构成刑事违法,要受到刑事制裁。
C. 举例说明什么叫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民事违法,来如违背民事合同,民事侵自权等。
行政违法,分为行政主体违法和行政相对人违法,前者主要指行政机关等违法行政,比如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后者主要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行为,比如你开车闯红灯。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与法律规范的规定或精神内核不符,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D. 谁能举例说明一下违法规避法律行为
法律规避又称“法律欺诈”,是指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为了实现利己的目的,故版意改变构成法院权地国冲突规范连结点的具体事实,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准据法,从而使对其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行为。
构成法律规避,应具备下列要件:当事人主观上必须有规避法律的故意;被当事人规避的法律必须是内国冲突规范所援引应当适用的某国实体法,而且是有关强行性或禁止性法规而非任意性法规;法律规避必须是通过改变构成冲突规范连结点的具体事实来实现的;法律规避必须是既遂的,即在客观上已形成了法律规避的事实,当事人所希望的那个实体法得到适用,当事人的目的已达到。
我国坚持规避内国法无效原则。对于规避外国法的行为,我国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是被规避的外国法本身就与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相违背,则这种法律规避行为应视为有效,如果规避的是外国法中正当合理的规定,则规避行为无效。
E. 增值税发票违规行为的例子
案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近日作出终审裁定,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行贿罪,决定对石嘴山市鑫远商贸有限公司经理安建明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09年8月,安建明、李柱、李同(在逃)冒用郝自义的名义,在石嘴山市惠农区注册成立了鑫远商贸有限公司。自2009年8月~11月,在无实际经营的情况下,3人通过他人从天津市大港燃料公司等13家公司,以票面额3%~5%的价格接受货物为柴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79份,金额8272万余元,进项税额1406万余元,实际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8014171.25元。为给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他们又从税务局代开货物品名为煤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08份,价税合计2214万余元,实际抵扣税额39万余元。在取得了以上进项后,通过他人介绍,其以票面额9%的价格向5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593份,价税合计6608万余元,金额5648万余元,虚开税额960万余元,实际抵扣税额958万余元。
今年1月,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安建明、李柱冒用他人名义虚假出资注册公司,在无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958万余元。其中,安建明还多次向税务机关执法人员行贿共计7.2万元。该院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决定对安建明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李柱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6万元。
一审判决后,安建明等人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宁夏高院经审理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F. 民事违法行为案例有哪些
案例有:
1、朱某在工厂浴室捡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第二天归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2、2006年1月19日凌晨4时许,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女教授欧阳洁跳楼身亡。欧阳洁生前曾与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副院长、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东风签订一份翻译合作协议,由王东风所在的翻译研究中心为欧阳洁的3本管理学著作进行翻译。欧阳洁父母认为,女儿的死,和女儿与王东风的合同纠纷有间接关系。就这份翻译合同,欧阳洁的父亲欧阳周向天河法院起诉王东风违约,要求王东风支付违约金26万元。昨日,此案在天河法院开庭。王东风称:他严格执行了翻译合同,欧阳洁的死与他无关。
2006年3月8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欧阳洁与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副院长王东风以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签订三方翻译合作协议,约定由王东风翻译欧阳洁的3本管理学著作(《决策管理――理论、方法、技巧与应用》、《国际管理挑战赛赛前必读》、《市场预测与决策分析方法》),3本书合计126万字。该协议内容十分简单,未就翻译质量作出具体约定。仅约定欧阳洁需要支付给王东风3笔费用,合计30万元。
欧阳周提出,虽然合同中没有具体约定3本书的翻译要达到什么水平,但王东风组织了一批学生翻译,导致翻译出的文稿质量不合格,被皮尔逊公司退回。
欧阳周认为,在合同没有具体约定翻译质量的情况下,应当参照行业标准。王东风所在的翻译研究中心只是一个研究机构,不是营利性机构,没有资质去为管理学专业著作进行翻译。"如果欧阳洁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那么王东风作为专业人士犯了更大的错误。"在没有资质的前提下,王还组织没有翻译资格的学生对该书进行翻译,直接导致翻译质量不合格,书稿被退回。此后,欧阳洁为了让书稿达到出版标准,又出资让他人翻译书稿,给她经济上带来很大困扰,回老家借钱时曾在家人面前痛哭。
王东风的律师提出,翻译质量并无问题,而是欧阳洁一直都有资金问题的困扰,到译稿已经完成时欧阳洁都未能全额付款,至今仍有4万元未付,如果说违约也是欧阳洁违约。欧阳洁也知道不是由王东风本人翻译,有一批学生在翻译书稿。协议并未说明要由王东风本人翻译。
年过70的欧阳周和陶琪参加了长达3个小时的庭审。陶琪向记者表示,打这个官司并不是为了钱,而是要讨个公道。法庭建议双方调解,王东风的律师表示,如果要补偿愿意补偿1.5万元,对此,欧阳周表示,如果补偿数额太低他不会接受。
G. 求一般违法行为的案例8例,犯罪的案例2例!!!急!!!
说一件刑事犯罪的事:是三个暴徒殴打一位无辜老人。救治后,老人复活了。明知版三罪犯是一家人,权知道姓名,也知道住址和工作单位,派出所有详细备案。是路过行人报案但不肯出庭作证。救人光明正大直言不违开诚布公问心无愧,是接受收买了,是共守同盟包庇坏人了。说是隐私,,,
1、先说证人不肯出庭的心理矛盾。有几种最大的可能?分析。
2、三暴徒是:聚众斗殴,械斗寻衅,恶意伤人。殴打无辜,仗势欺人。
3、派出所,干警,不作为,不做主。像一朵墙。
案件有时间,有地点,有原告,有被告,有证人,警察有现场勘察,有侦察笔录,事发18个月了没进展。多参与分析讨论。
H. 违法犯罪的例子
近期查处的手机违法短信息四大典型案例:
1、北京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利用发送手机短信息从事卖淫嫖娼的犯罪团伙
北京市公安机关针对近期利用手机发布卖淫招嫖等违法短信息较为突出的情况,深入开展打击专项行动。10月以来,北京市公安机关对通过群众举报的千余条案件信息分析,最终发现了一个招嫖卖淫团伙线索。经过近一个月的缜密侦查,逐渐摸清了该团伙的人员分工情况及活动规律,先后将刘某等13名卖淫嫖娼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场起获群发器6部,手机10余部。经初步审查,刘某等13人交代了其利用手机发送短信息进行卖淫嫖娼的犯罪事实。
2、南京、厦门两地公安机关联手打掉一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
11月14日,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两地公安机关通力协作,成功打掉了一涉及江苏、天津等多个省、市的系列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在厦门市抓获吴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电脑3部、手机40余部、手机卡150余张、银联卡20余张以及大量诈骗单据等作案专用工具。经查,吴某伙同其他犯罪嫌疑人,租用铁通“商务一号通”,冒充“银联中心卡务部”、“经济案件调查中心”向客户发送虚假信息,大肆骗取信用卡用户资金。该团伙内部组织分工严密,手段诡秘狡诈,反侦查意识较强。今年8月份以来,仅南京市就有近百人被骗,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3、福建、浙江两地公安机关联手摧毁一利用手机短信息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11月21日,福建省公安机关与浙江省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在福州市鼓楼区成功摧毁一利用手机短消息从事诈骗活动的犯罪团伙,抓获黄某等20多名犯罪嫌疑人。经查,7月份以来,黄某等人以广东广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名义,利用手机短信息向不特定人发送陕西太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欲转让原始股份的虚假信息,伪造该公司的虚假证明材料,诱骗受害人购买所谓的“太和科技”股,并将现金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短短3个月内即诈骗100多万元。
4、辽宁、福建两地公安机关密切配合破获一利用手机短信息诈骗银行卡存款案
自10月份以来,辽宁沈阳市公安机关连续接到群众举报称,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息发送“银行卡消费金额将被扣除”的虚假信息,并冒充银行信用卡工作人员及金融犯罪调查人员,让受害人在ATM机上操作“更改识别码”(实为转账),实施诈骗。经过缜密侦查,沈阳市公安机关锁定该系列短信息诈骗案的源头在福建泉州市,遂组成专案组开展工作。在泉州市公安机关的配合下,11月3日,将郭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当场缴获银行卡30张(其中2张卡内有存款7万元)、手机卡80张、手机15部、短信群发器7部等作案工具。经初步审查,该团伙交代了发送手机短信息并假冒银行人员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安宣)
当前短信违法犯罪呈现四大特点 跨区域作案突出
11月份违法短信举报10.7万余起 108个账户被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