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交互設計師的職責

交互設計師的職責

發布時間: 2020-12-08 21:16:23

『壹』 UI設計師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UI設計師工作內容的內容主要包括:負責網頁、軟體或界面的美術設計、創意工作和製作工作;根據各種相關軟體的用戶群,提出構思新穎、有高度吸引力的創意設計對頁面進行優化使用戶操作更趨於人性化維護現有的應用軟體產品;收集和分析用戶對於GUI的需求四方面。

很多人選擇學習設計其實都是三分鍾熱度,最好在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點擊測試我適不適合學設計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UI設計師,除了需要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等設計工具外。還需要掌握Dreamweaver、HTML、DIV+CSS等網站技術工具,同時還需要具備交互設計的思想。

建議學員選擇天琥教育,天琥教育是一所集設計培訓、教育教學、設計應用知識推廣、設計課程研發於一體的集團化連鎖教育機構。?天琥設計課程由專門課程研發團隊自主研發,課程設計緊跟互聯網潮流,將最前沿的設計融入課程中,並且每年持續精進課程內容和教學建設。目前天琥已開設多個專業方向課程,包括UI設計、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室內設計等專業。

『貳』 交互設計的具體職能是什麼

1、完善部分需求定義

以前的慣性思維是需求應該由產品人員負責,設計回人員只是實現和改善界答面體驗。而產品的真正需求不僅僅來源於業務,還包括使用者的情感需求。

2、定義信息架構和操作流程

這部分的內容屬於交互設計師的核心工作內容,也就是我上一章節所講的框架設計階段。這個階段的產出質量直接影響到業務目標和轉化率。如果框架混亂, 接下來的界面怎麼優化都是無效的。這好比大型超市的走道設計,如果路線規劃的不好,再多再大的指引圖標都是低效的。交互設計做什麼?讓用戶快速完成目標, 提升操作效率,這才是框架設計的意義所在。

3、組織頁面元素,製作原型demo

經過了需求的完善和框架的設計,之前的這些工作還是停留在抽象的想法階段,怎麼把想法轉達給項目組的其他人員呢?交互還需要把想法和規劃表達出來, 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製作原型Demo。把Demo做出來,讓產品,開發,測試直觀的看到產品的雛形, 再廣泛的接受意見,對原型進行不斷的修正,改進,做簡單的用戶測試繼續挖掘情感需求。

『叄』 UI交互設計師將來從事的工作內容包括什麼

這個要看不同公司的情況。
一般的設計流程大概是:
1,前期調研,包括用戶研究(方法很多,比如用戶訪談,焦點小組等等,但是國內的公司一般在常規項目上都不會投入太多成本在這上面,最多的還是看看數據,做一下簡單的用戶調查,更多的則是競品分析),行業分析等等,主要目的是搞清楚情況,問題是什麼,用戶是誰,有些什麼行為特徵。簡單的說就是定義用戶,定義問題,定義需求。
2,概念設計階段,交互設計師會結合前期調研得到的情況,通過各種方法產出概念設計(比如用戶目標分析,任務分析,流程分析,使用場景分析),這個階段的主要產出是手繪的草圖(概念原型圖,基本的流程圖等等)。主要目的是收攏問題,為具體的設計找到方向。
3,有前面兩個階段的工作,這時候應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思路了,然後就可以在軟體上畫原型(比如Axure)。產出為界面原型圖,產品結構圖,如果涉及到的行為比較復雜,還會出流程圖。
4,與相關人員一起溝通確認原型,在達成一致後開始在原型圖上添加細節(交互說明,界面說明等等,主要目標還是便於上下游的溝通,也方便存檔)
5,原型稿確認後,就可以交給下遊了(比如視覺設計師),之後要做的工作就是與下游保持溝通,確保設計的實現。如果有資源還可能會做用戶測試。
6,產品上線後,要保持跟進,為後續的設計做准備。

『肆』 交互設計師是什麼專業出身

平面設計專業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的定義泛指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專業技巧。

來達成創作計劃的目的。平面設計通常可指製作(設計)時的過程,以及最後完成的作品。 平面設計專業學習內容通常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Indesign等軟體的設計製作作品。

(4)交互設計師的職責擴展閱讀:

就業方向

工業設計類(產品設計、室內外環境與設施設計、產品包裝、廣告設計、平面設計、企業形象策劃設計、逆向設計、展示設計等)、產品研發、大型生產企業,以及獨立開設設計事務所從事相關設計、研究和管理工作。

製作美術

製作美術(proctionartist)在創意產業中被認為是偏向技能方面的入門工作。這個職銜是來自廣告代理商,是指處理與印刷有關的前置作業(pre-press)的職務。擔任這個職位的人通常目標是成為平面設計師或藝術指導,因此執行美術設計師類似上述兩種職位的見習生或學徒階段。

執行美術設計師與設計師和藝術指導一同工作,主要是執行(製作)他們所規劃的設計。與設計師不同的地方在於,執行美術缺乏能將創意和與工作相關的設計結合的機會。雖然這個職位可能會被當作是低技能的勞工看待,但某些作品所需要的專業技能程度,可與高階電腦程式設計相提並論。

藝術指導

藝術指導(或藝術總監,artdirector)在廣告、出版、電影和電視、網路,以及電玩產業中所負責的工作都十分類似。

創意指導

創意指導(或創意總監,creativedirector)通常是指在廣告代理公司中,負責整個創意部門的人。他們的工作是帶領整個計劃案的創意方向。

廣告行銷

在廣告業里,藝術指導並不一定是藝術部門的最高主管。在現代的廣告案子中,藝術指導通常會與文案(writer)一起合作,發想出電視、平面、或其他任何廣告媒介的主要概念。藝術指導負責廣告的視覺形象,而文案則負責廣告內的文字或口語內容。這兩個職務都需要想出有創意、有效率且有說服力的點子。

電影

在電影藝術部門的架構中,藝術指導在製作設計師(proction designer)旗下工作,負責電影場景的設計與布置。此外藝術指導是場景設計師的主管。

出版

在出版業的藝術指導通常與編輯合作。他們會一起設計出版物的單元或頁面概念。藝術指導負責出版物的視覺形象,而編輯則需要對出版物的文字負責。

『伍』 產品經理和交互(或者UI)設計師兩個職位到底是什麼關系啊

交互設計師:
1.
主要是研究用戶需求和界面的關系,並且根據這種關系,對產品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模塊進行設計和規劃。例如要做一個網站,交互設計師主要考慮的問題是,這個網站的目標人群是誰,滿足他們的什麼需求,目標用戶有什麼樣的操作習慣。
2.
根據分析相關的需求調研數據,交互設計師會建立一個或者幾個用戶模型,然後分析這些用戶的使用習慣,建立網站的設計原型,這個原型可以是普通的相框稿,也有可能是一個高保真模型,但是並不需要設計元素細節和具體的視覺效果。一般來說,交互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就到此為止了。
3.
ui設計師:
1.
顧名思義,會更側重用戶界面的設計,前面那些用戶模型、需求分析什麼的,ui設計師一般不用參與。
2.
交互設計師把這些工作都搞定了,完成了一個設計原型之後,ui設計師再對頁面的細節進行設計和優化,所以ui設計師的工作會根偏向視覺一些。
3.
不過這兩個工作的交叉點還是很多的,如果做交互的有ui設計的經歷,那麼做產品原型的時候就會更加規范和美觀,如果做ui設計的有交互設計的經歷,那麼在進行具體設計的時候就會更加關注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所以有的公司招交互設計師,要負責ui方面的工作,有的招ui,卻要有交互的從業背景。
4.
對於小公司來說,這兩個職位其實工作內容差不多,都是做用戶界面設計的。不過如果是大一點的公司或者研發團隊,這兩個職位還是有各自的細分領域的。

『陸』 專業的交互設計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可以簡單歸納為九字訣:「聽、看、想、說、磨、做、驗、寫、講」
「聽」
做一個交互設計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懂得傾聽(這里蘊藏了一個隱晦的性格屬性:謙虛!)。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是用戶,所以很難100%代表用戶,更左右不了老闆,所以我們首先要有聽的本事,把來自用戶的、老闆的、PD的、視覺的、前端的、開發的、測試的、市場的、業界的等各方面的聲音都聽過來,聽進去。

「看」
99%的情況下,交互不是一蹴而就的創造工作,它是站在前人肩膀上不斷迭代更新的行為過程。我這里指的「看」是要求設計師能博覽、能泛獵,看到好的,見過差的,什麼都略懂,交互才能變得很美……

「想」
交互是思考的輸出產物和表現形式。當設計師將之前聽到的和看到的內容在頭腦中加以整理、分析,經過發散的創造性碰撞和嚴謹的邏輯論證後,逐漸得到了相對靠譜的交互產物。這個思索分析的過程貫穿於交互設計工作流程的每個環節。
「說」
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交互設計師,但一個優秀的交互設計師必然是一個善於准確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人。交互是一門分享的學科,交互設計師需要的是開放的性格和良好的溝通技巧。'
「磨」
耐心、技巧、熱情的綜合表現。在一個項目的進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很多的挑戰。優秀的交互設計師善於發揮「磨」的精神,他們懷揣對交互專業的無比熱情,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技巧,耐心的纏死一個又一個質疑方,最終讓大家認同並幫助推動設計的實現。通常來說,一個優秀的交互設計師會是一個優秀的Idea推銷員。
「做」
交互設計師專業度的核心表現。俗語說得好,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對於交互設計師來說,之前的環節做得再好、再完美,也只是停留在設計師自己的腦子里,游盪於聽眾們的耳膜間。如果理論落實不到實際,那所有的想法都只是空中樓閣,你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佐證你的空泛和不切實際。所以我們不僅要能「做」,更要「做」得漂亮,「做」得完美!我一直都是這樣認為:「做」決定了一個交互設計師是不是靠譜,決定了一個交互設計師的高度,是一個交互設計師最根本的專業素質。
「驗」
用戶體驗設計,最終是要落實到用戶的身上的。客觀中立的驗證、分析、評估能力是一個優秀交互設計師的重要素質。無論個人還是團隊,設計的成果都需要通過精準的測試才能算得上合乎標准,此時,一顆平常心和一雙敏銳的眼睛是設計師最需要的
「寫」
分析、歸納和總結能力的綜合表現。一個項目,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總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設計師本人或後來人借鑒。交互設計之路不是一座苛求零失誤的獨木橋,但絕對是一條要求零「重復」失誤的單行線。評價一個設計師的專業度,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看他能不能多犯前人從來沒有犯過的錯誤,並能有效總結給後來人。於是,他就成了大家,路就這樣被趟了出來……

「講」
演講能力。這里所指的是在項目後期進行的交流分享。一個專業的交互設計師會站在宏觀的高度上,以平和的心態同他人溝通,驗證自己先前設計的合理性、全面性和科學性,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為今後的交互設計做好准備。

相信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逐步具備上述這些素質,一定能成為合格的交互設計師,至於如何成為優秀甚至是完美的交互設計師,那就看個人的天賦和後天的努力了。但具備了這些素質,起碼可以讓不了解交互的人,看到交互設計師的價值,從自身角度看,可以使交互設計師表現的足夠令人信服的專業度。

『柒』 用戶體驗設計師的職責主要有哪些

UED用戶體驗設計可以層析為3個方面
三個方面分別為:用戶、交互過程、產品
UED從流程上大體內分為容3個步驟:用戶研究、交互設計和視覺設計
需要具備的知識每個方面各有側重

用戶研究:主要是參與產品的用戶研究,挖掘和分析用戶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使用習慣和情感,並在此基礎上提煉成為產品功能需求及交互方式。
需要具備知識:用戶研究的方法;溝通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當然用戶為中心的理解以及可用性方面知識是基礎。

交互設計:根據需求和用戶研究的結果,完成界面的信息架構、流程設計和原型設計。對現有產品的可用性測試和評估,結合可用性測試結果,完成界面交互行為和功能的改良,提高產品的易用性。
需要具備知識:信息構架知識能力;對用戶交互行為的理解認識等等。。。

視覺設計:負責網頁或者軟體的視覺,整體風格等設計
具備知識能力:審美;軟體如ps,ai,dw,Flash等等;當然代碼技能如Html、DIV/CSS、Actionscript、Javascript一般也是必要的

『捌』 交互設計師到底是需要做什麼

盡管很多談及交互的書上都已經回答過了: ~~~~發現用戶需要,建立明確需求 ~~~~提出設計方案 ~~~~製作設計原型 ~~~~用戶測試和評估 還是有很多對交互設計有興趣的朋友會問我這個問題,並希望我能回答得詳細,具體到我工作中的每個細節。 其實交互設計需要做什麼,會隨每個交互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差異而不同,具體到每個項目也會有區別。 下面分享下我是怎樣做交互,方式不一定是最合適,希望大家多指點,共同學習進步。 發現用戶需要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在用戶反饋里收集到許多用戶提出的想法,他們希望我們能提供幫助解決問題的產品;我們也可以主動去觀察一些生活中的信息,為靈感的迸發做儲備。 比如說日程管理項目,有不少用戶跟我們的郵箱反應說,他們忙碌的時候會忘記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一些會議或者約會,所以希望網易郵箱能提供一個專業的日程管理功能,能夠幫助他們有效的管理和安排每天的日程。 確認了用戶的這一需要,我們的產品同事就會組織立項,把用研和設計組的同事呼喚過來一起進行調研,確定我們的目標用戶。 用研組會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盡可能多的去收集信息,交互設計師也會參與分析調研,組織會議幫助用研組完善信息,我們會採取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一堆人在一起頭腦風暴,大家回憶各種相關的生活場景,然後把一些關鍵詞記錄下來。 這一步我們的目的是要知道:用戶想要什麼? 通過這些步驟我們提煉出一些最重要的功能需求,接著產品組會整理出需求文檔,設計師就位。 通過調研,我們得到了大量數據信息,並建立了明確的需求,下一步就是開始提設計方案。 這個階段我會做一些概念設計,類似於做實物產品時設計一個水杯,我會描述它說:我要設計一個旅行用的水杯,它能疊成一個小圓盤,喝水的時候只需要把小圓盤的圓心部分往下按,就能變成一個杯子。 互聯網產品也是這樣,需要賦予它一個概念,例如日程管理:這是一個專業的日程管理功能,通過使用它,我們可以有效的管理自己每天的日程和時間,以提高工作效率,並且不會再錯過每個重要的約會! 這些文字並不一定非是交互設計師所總結,但是交互設計師必須要做到對產品心裡有數,明確我們要做什麼。 同時需要進行的還有初稿設計,在這里我所謂的初稿,並不一定是嚴格要求中的交互原型,可以是用Axure把主要的頁面流程做出來,也可以手繪草圖,只要能清晰表達設計構思的,什麼樣的方式都可以。 製作設計原型,也就是常說的交互稿,區別於做設計方案時的初稿,這份交互稿我會盡可能細致的把流程和具體操作形式表達出來。 考慮到做交互是一個迭代過程,我會在設計稿的首頁為設計的產品做一份交互更新日誌,記錄下交互更新時間、版本名稱、更新類型、更新內容、參考需求文檔與交互負責人。 這份更新日誌的意義在於: ~~~~更新時間-便於全程跟蹤記錄項目,掌握每個時間點 ~~~~版本名稱-便於項目參與人員查找上一版本的交互稿 ~~~~更新類型-了解每次更新需求的性質 yixieshi.com ~~~~更新內容-清晰呈現每一次更新的內容,並提供一個直接去到更新頁面的鏈接,這樣在進行迭代時我們的夥伴不用一頁頁去尋找更新點 ~~~~參考需求文檔-便於項目參與人員查找對應的需求文檔 ~~~~交互負責人-記錄每次迭代的交互負責人,並能方便工作交接 yixieshi.com 交互稿的製作過程,一般是用Axure做原型,像郵箱這樣視覺比較成熟且相對穩定的產品,我會偏向做高保真模型,我們會整理一個控制項庫,這樣能提高製作效率;做一個全新項目時,黑白稿線稿都是可用的方式,如果交互設計師能對大概的視覺效果有把握,也能做得精緻些。這些我想大家都很了解,所以不多說了。 之所以把這部分內容提出來單獨寫一段,是因為之前和很多做交互的朋友討論過該怎樣做好交互說明,大家各有看法,很難找到這部分工作的衡量標准。 交互說明書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也許只會佔用小部分工作量,但是作用不小,它能幫助我們減少溝通成本,輔助交互稿描述設計理念,表達交互流程,更細致的展現我們的設計。 與做設計稿不同,個人認為,交互說明這部分工作,需要我們更多了解它作說明的對象,即產品經理、視覺設計師、開發人員的需求,從而達到真正的「輔助」效果,而不是盲目憑自己主觀去長篇大論,否則我們要為此花費時間,而且這部分工作只能沉積為一堆我們自己欣賞毫無意義的文字。 yixieshi.com 為此我曾與合作過的各組同事進行溝通,提煉出一些他們對交互說明的需求,不求全面,但求能說明一些問題。 互聯網的一些事 1.交互說明最好是圖文並茂(all) 便於閱讀和理解。 2.頁面跳轉的說明(產品&程序) 頁面跳轉是涉及多個頁面關系的操作,產品人員在看交互稿時,會更多去關注多個目的性的任務操作流程,而對頁面跳轉的記憶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頁面跳轉說明。 3.交互說明能否考慮與產品需求文檔結合(產品) 開發文檔會涉及產品概念、技術方案、業務執行角色等內容,和交互設計稿有著緊密關聯,所以交互說明書與開發文檔是可以相互做補充,整理成一份文檔,這樣也能避免工作內容重復。 4.對交互稿中不明顯的交互動作或隱藏的設置項作說明(產品&視覺&頁面構架) yixieshi.com 細節和動作需要描述清楚,比如說滑鼠focus、click的動作,或click後是loading還是跳轉,這些平時都是開會上討論,但是參與項目的人員不一定都能記住,所以會需要在交互說明書里做說明,並需要考慮到頁面構架組需要預留適應變化的結構。 互聯網的一些事 5.產品風格定位(視覺) 商務風?休閑風?視覺需要一個准確的產品風格定位。這部分工作不一定是由交互人員來確定,但在產品孕育階段中,設計稿討論以及不定時更新的數據調查,會使得產品風格定位漸漸明確,視覺的同事更多是參與設計階段的工作,這就需要交互人員將這些信息在交互說明中記錄下來,以輔助視覺完成。 6.極限狀態(前端) 比如一個列表最長和最短顯示。 7.異常/出錯情況說明(程序) 這一點在交互稿製作和與產品溝通過程中容易被忽略。 有的設計師會疑惑:為什麼我做的設計說明書會沒人看?我寫的很詳細了,但是他們還是會問我一堆設計的問題!甚至,問我為什麼要做這個文檔? 在這些情況面前,設計師應該做些思考,我們所製作的這份說明是否真正解決問題了呢? yixieshi.com 一些基本的邏輯判斷和文字內容,產品人員已在需求文檔中列出且在交互稿中已清晰呈現,例如原型中完整呈現的設置內容,或一個單選復選關系,這些內容我們再花時間去大篇描述,並無太大意義。 所以我的理解是,交互說明並不一定是一份文本,它不該是設計師的舞文弄墨,更不該流於形式做交互設計原型的復製品。 我們可以在交互原型上注釋,在圖上寫說明,或者是在和項目組發郵件時寫為郵件內容,當然也可以是word文檔,PPT…. 互聯網的一些事 總之,我們要做到的是真正解決問題,讓交互說明書成為幫助項目中各組成員之間進行有效溝通、輔助理解設計內容從而達到提高項目效率的工具,並在需要的時候被製作。 產品基本功能實現後,我們會做用戶測試,設計是很主觀的,並且會受各種因素影響,所以我們的產品難免會存在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通過招募用戶來使用我們的產品,我們能收集到一些使用場景中發現問題的反饋,並把這些整理成優化點,完善我們的產品。

『玖』 什麼是交互設計交互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如果說交互設計是什麼?交互設計師又是做什麼的?我看到一篇文章特別適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交互設計是用戶體驗(UX)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文中,我們將解釋什麼是交互設計,一些有用的交互設計模型,並簡要描述通常交互設計師做什麼。

對交互設計通俗易懂的理解


「交互設計」通俗易懂地來講就是:它是用戶和產品之間交互的設計。大多數情況下,當人們談論交互設計時,往往是說應用程序或網站等軟體產品。交互設計的目標是做出能使用戶能以最佳方式實現其目標的產品。


如果你覺得這個定義聽起來很「寬」,那是因為這個領域確實相當廣泛:用戶和產品之間的互動往往涉及美學,動作,聲音,空間等元素。當然,每個元素都可能涉及更專業的領域,例如有關用戶交互中聲音的聲音設計。


你可能已經意識到,交互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有很大的重疊之處。畢竟,用戶體驗設計是塑造產品使用體驗,而大部分體驗都會涉及用戶和產品之間的一些交互。但用戶體驗設計不僅僅是交互設計:它還涉及用戶研究(首先找出用戶是誰)、創建用戶畫像(為什麼,在什麼條件下,他們會使用產品),執行用戶測試和可用性測試等。


交互設計的五個維度


交互設計的5個維度(1)是理解交互設計的有用模型。交互設計學者Gillian Crampton Smith首次提出了交互設計語言「四維「的概念,而 IDEXX 實驗室高級交互設計師 Kevin Silver 補充了第五個維度的概念。


第一維:文案


文案(尤其是交互中使用的文本,如按鈕上的文本)應該有意義且易於理解。他們應該向用戶傳達信息,但也不能用過多的信息淹沒用戶的認知。


第二維:視覺表達


它涉及到用戶與之交互的圖形元素,如圖像、字體和圖標。這些和文本信息相配合,補充性地向用戶傳達信息。


第三維:實體以及空間


用戶通過什麼實體與產品進行交互?一台筆記本電腦,是帶滑鼠還是觸摸板?還是觸屏的智能手機?用戶在什麼樣的物理空間內這樣做?例如,用戶是站在擁擠的火車上,同時在智能手機上使用應用程序,還是坐在辦公室的桌面上瀏覽網站?這些都會影響用戶和產品之間的交互。


第四維:時間


雖然這個維度聽起來有點抽象,但它主要指的是隨時間變化的媒體(動畫,視頻,聲音)。動作和聲音在向用戶的交互提供視覺和語音的反饋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用戶花費在與產品交互上的時間:用戶能不能了解他們的進度,或是否能在一段時間之後繼續他們的交互?


第五維:行為


這包括產品的機制:用戶如何在網站上執行操作?用戶如何操作產品?換句話說,它體現了前面的維度是如何定義產品交互的。它還包括「反應「 —— 例如用戶對產品的情緒反應或反饋。


交互設計師提出的重要問題


交互設計師如何使用上面的5個維度來創建有意義的交互?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交互設計師在為用戶設計時提出的一些重要問題,以下問題由 usabability.gov 提供:


  • 通過滑鼠、手指或手寫筆,用戶可以怎樣與界面直接交互?這有助於我們定義用戶與產品可能進行的交互。

  • 外觀(顏色、形狀、尺寸等)是如何表達功能的?這有助於我們告知用戶可能的操作有哪些。

  • 如果出現錯誤,產品提供的反饋是否能讓用戶糾正問題,或解釋錯誤發生的原因? 這使我們能夠預測和減少錯誤。

  • 執行操作後,用戶會得到什麼反饋?這使我們能夠確保系統在用戶操作之後的合理時間內提供反饋。

  • 界面里的元素尺寸大小是否能讓用戶方便地交互?這種問題能讓我們策略性地思考界面里的元素。

  • 是否使用了熟悉或標准樣式?標准元素和格式可以簡化和增強產品的可學習性。

那麼交互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嗯,這要視情況而定。


例如,如果公司足夠大,並且擁有巨大的資源,它可能會為UX設計師和交互設計師提供單獨的工作。例如,在大型設計團隊中,可能有一個 UX 研究員、一個信息架構師、一個交互設計師和一個視覺設計師。但對於較小的公司和團隊來說,大多數 UX 設計工作可能由 1-2 人完成,他們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交互設計師"的稱號。無論如何,以下是交互設計人員在其日常工作中處理的一些任務:


設計策略


這涉及到用戶的目標是什麼,以及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交互。根據公司的不同,交互設計師可能必須進行用戶研究,找出用戶的目標是什麼,然後再制定策略將其轉化為交互。


線框和原型


這同樣取決於公司的工作描述,但大多數交互設計師的任務是創建線框圖,展示產品中的交互。有時,交互設計師也可能創建可交互的原型和/或高保真原型,看起來與實際的應用程序或網站完全一樣。可交互的高保真原型現在都可以使用一些在線原型工具實現,比如國內的墨刀,國外的Axure。


例如用墨刀做出來的原型效果圖:


上文轉載由墨刀翻譯自TEO SIANG 的What is Interaction Design?

『拾』 ui設計師的工作職責有哪些

1. 需求:公來司老闆、市場運營、源產品經理等,提出抽象的產品需求想法。
2. 產品:PM產品經理把這些抽象需求,變成具象的低保真原型圖。
3. 設計:UI設計師和PM就原型圖進行需求溝通(邏輯交互細節、視覺風格等),然後用設計軟體(PS/Sketch),變成高保真效果圖。
4. 開發:程序員(RD/FE)拿到設計師交付的高保真效果(包括切圖標注),進行代碼程序開發。
5. 測試:測試程序員進行程序測試,UI設計師進行UI效果實現驗收。
6. 上線:提交蘋果和安卓應用市場,進行發布,用戶下載使用。
在這個流程裡面,設計師扮演者翻譯的角色,目的是把產品經理抽象的需求想法(低保真原型圖),轉換成用戶容易理解的、容易操作的高保真效果圖。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