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堅守原則
『壹』 李嘉誠成為為「地產大王」之後仍堅持奮斗體現在哪裡
在他成為「地產大王」之後,每天都抓緊利用坐車上下班或辦事的空回隙,讀書讀報讀文答件讀資料。他下工地視察,午餐的時候就和工友們一起吃盒飯充飢,他吃得津津有味!而在他成為香港首富、進入世界超級富豪前列之後,艱苦奮斗仍然是他的美德和習慣。
『貳』 是什麼原因能讓李嘉誠如此這般的富豪能夠堅持每天早上五點起床鍛煉之後在工作
因為有好的身體才有一切
『叄』 華人富商李嘉誠堅持一生的「金錢觀」是怎樣的
真好奇那些坐擁數億資產的大佬們的金錢觀是怎樣的!
小編想像的是他們出門開豪車,而且有專門的保鏢,乘飛機坐頭等艙,住宿是到高檔的賓館,總之一切都是與他們的身價相符。其實,有些大佬還真不是這樣的,越有錢越摳門,真應了這句話。
不過大佬們卻不這樣認為,比如李嘉誠,多次被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他完全可以不用在意到底花去了多少錢,但是他的「金錢觀」卻是「不要浪費」,非常簡單的四個字,李嘉誠卻堅持了大半輩子。
李嘉誠「摳門」到什麼程度呢?據了解,他那副眼鏡一戴就是45年,眼鏡框沒換過,除了這期間因為度數上漲更換過鏡片,這種節儉程度真的是讓小編很吃驚呢!
李嘉誠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西裝皮鞋,搭配著藍白色的領帶,也不知道那身西裝到底穿了多少年,而李嘉誠本人從來不覺得這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甚至很樂於像別人展示他節儉的這一面。
馬雲喜歡吃泡麵,劉強東喜歡吃韭菜盒子,這倒是很接地氣呢!而李嘉誠呢?每次請客吃飯,竟然都是簡餐,而且在餐桌上就餐時從來不浪費,他會把剩下的食物都吃完。
其實小編現在有些理解這些大佬為什麼這樣節儉了,其實不是因為摳門,因為他們親身經歷過創業過程中的艱難,知道一分錢的來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現有的這些財富。正是憑借著勤儉節約的精神,他們的企業也才能一步步發展到今天這種龐大的規模。
這些企業家身上的這種精神是很值得現在的創業者去借鑒的,受益終身。
(綠之源家電清洗提示: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肆』 商界大佬李嘉誠,宗慶後,魯冠球是如何堅持走向成功的
創業,總是一個百談不厭的話題。誰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在創業的時候,大佬們也歷經艱苦,也暗生放棄之心。他們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商界大佬的?

魯冠球:15歲輟學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出生在浙江農村的魯冠球15歲輟學,做過鍛工。1969年創辦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
「1969年,正好有個機遇,中央有個文件,每個人民公社,可以搞一個農機修配廠。我和6個人一起辦起了寧圍公社農機廠。」魯冠球這樣回憶他的創業歷程。這是在鐵桶般的統購統銷年代,擠進「計劃」的第一道縫隙。
這是萬向集團的前身。1991年萬向產值已經過億。1991年5月,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轟動一時。他創造了一個在汽車配件領域里的民族品牌--萬向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