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職責位置
❶ 籃球各個位置的職責
1號位,組織後衛,簡稱PG,主要任務:組織進攻、傳球、運球過人、突破、得分、助回攻、擋拆。
2號位,得分答後衛,簡稱SG,主要人物:得分、助攻、搶斷、防守、跑位、三分、中距離、投關鍵時刻的球。
3號位,小前鋒,簡稱SF,主要任務:得分、助攻(可以不助攻)、地位得分、跑位、搶斷、中距離、蓋帽、籃板、投關鍵球
4號位、大前鋒,簡稱PF,主要任務:蓋帽、進攻籃板、防守籃板、內線得分、低位得分、低位防守、關鍵時刻的防守
5號位、中鋒、簡稱C,主要任務:蓋帽、進攻籃板、防守籃板、內線得分、低位得分、低位防守、跳球、
❷ 籃球中的位置各有什麼職責
籃球來分為5個位置依次從控球後衛自PG、得分後衛SG、小前鋒SF、大前鋒PF和中鋒C。一般可以看到身高、體重依次增加,速度,控球技術依次降低。半場的位置也逐漸靠近籃框。
PG的任務主要是控過前場,並進行組織。
SG的任務與PG接近,但其得分能力要強與PG,且一般PG運過前場就應該把球先交由SG組織。
SF的任務主要是得分。其位置一般是在兩個底角。一般SF的要求一是突破、快攻下底和三分。
PF的任務為補板,也可以進攻,並在防守時進行挾防。
C的任務是籃板和進攻。對手突破外線後防守是他的責任。
❸ 籃球五個位置各要擔任什麼職責
籃球五個位置各要擔任職責如下:
1、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如果說小前鋒是一出戲的主角,那麼控球後衛便是這出戲的導演。
2、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由其字義不難得知,他以得分為主要任務。善於發現投籃的空隙,作為得分後衛員最基本的工作還是防守,快速退到後場以防對方的反擊,後場防守。
3、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技術和力量的要求更高,需要他做的不僅是普通的投籃,還要有沖擊籃下、撕破防守、為隊友創造機會的能力,即出色的進攻終結能力;同時還要承擔一定的防守任務。
4、大前鋒(Power forward):大前鋒必須要做兩件事:籃板球和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
5、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里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的樞紐。在進攻中,中鋒應該能夠在籃筐附近進行單打。防守方面,要稱得上是個好中鋒,那除了防守自己的球員外,及時幫助隊友補防是最必要的。
(3)籃球職責位置擴展閱讀:
籃球跑位:
1、一般後衛主要在外線跑位,外線主要是兩個底角和沖著籃板的幾個位置,來回奔跑盡量甩開防守人員。
2、內線的區域小一些,但很重要,除了要甩開防守人員,還要避免長時間停在禁區內3秒違例,要拉到禁區外跑。
3、避免跑重位置,有時候和隊友跑重了,這樣會漏掉對方的幾個隊員。
4、跑位時看好持球人員,做好接球准備。
5、聽從教練和組織後衛的安排,在場上跑位時,聽從組織後衛的安排,這樣跑位才能有條不紊。
❹ 籃球中的各個位置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我們先說說大前鋒的職責好了,他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要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進攻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通常僅有少數的時間,會要求大前鋒沉底單打,這時候他便在禁區附近來個翻身、小勾射之類的,做些近距離的進攻。
既然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那麼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自然要求也較高了。以隊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要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了,不錯的大前鋒應該要達到五成五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其實說穿了,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現役球員之中,格蘭特(Horace Grant)是很典型的大前鋒例子。他的籃板球抓得好,防守時中規中矩,而在進攻時也不貪功,常是靠搶進攻籃板或簡單單打得分,命中率高,必要時他在禁區外遊走,空檔時也能投投中距離,不但加強了隊上的整體防守力,也讓敵方不能夠忽略了他的得分潛力。此外,馬龍(Karl Malone)則是另外一種型的大前鋒。他以其強壯的身體,作為禁區單打的本錢,反過來以進攻為主要工作。在防守時他一樣做大前鋒該做的防守、抓籃板,但是在進攻時他仍然經常單打拿分,甚至也練外線,成為極具威脅力的攻擊手。其實,就是在大前鋒的職責之外,再多練點小前鋒的進攻能力,便成了攻擊型的大前鋒了。
由於大前鋒所做的事是如此不起眼,所以放眼NBA歷史,著名的大前鋒實在不多。例如麥克海爾(Kevin McHale)。麥克海爾在籃板球方面算不上特別好,不過由於他的手臂很長,使他在防守上佔了先天上的優勢,相當出色。但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他的進攻能力了。他的進攻與一般的禁區攻擊不太一樣,他並不是靠身材、彈性或暴發力來吃人的,而是靠他的步法。他可以在運球停止後,做多次左右搖擺的大跨步,而找尋最佳時機來個小勾射或是挑籃,而且非常穩健,經常都是進球再造成犯規。他的單打,是屬於那種你永遠不知道他要在哪邊出手的典型。而由他的高得分,命中率卻常能維持在六成以上,便可見其價值。或許,他可以稱得上是NBA史上禁區單打動作最漂亮的人了。
CBA中的大前鋒,最有天賦的當數鞏曉彬。另外八一隊的劉玉棟也相當優秀,不但是隊里的二號得分手,在防守上也有其獨到之處。
以往,大前鋒往往就是要做苦工的,在場上他們少有接球單打的機會。但是現在籃球觀念日新月異,大前鋒也就慢慢在進攻方面有所加強了,這也正是大前鋒今昔最大的差別。不過,一個好的大前鋒,還是要以在禁區的苦工為主的。一個能抓籃板能防守,但是進攻能力不佳的球員,我們會稱他是好的大前鋒,但是一個很能得分卻在籃板、防守上失職的球員,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大前鋒。
籃球場上位置介紹——中鋒
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里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
中鋒要做哪些工作呢?首先,他既然是在禁區裡面混飯吃,那麼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去。以上三項,應是所有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框,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准。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
有了基礎之後,一名好的中鋒可還得多才多藝喔!在進攻方面,中鋒在接近籃框的位置要有單打的能力,他要能背對著籃框做單打動作,翻身投籃是最常見的一項,而跳勾、勾射則是更難防守的得分方式。防守上,要稱為一個好的中鋒,那除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球員晃過了隊友的防守而往籃下進來,中鋒便要有一夫當關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區。當然,不是說每回都能滴水不漏,但總是要有「能幫忙」的能力,若一個中鋒只能守住自己的人,那是不足夠的(除非對方是超強的進攻中鋒)。
要舉中鋒的例子實在太多太多了,在這里就挑羅賓遜(David Robinson)來作說明吧!他在禁區的翻身跳投及小勾射都是極有力的單打招式,此外籃板球與火鍋也都是一流,再者居中策應的導球能力他也具備,談到幫忙防守的情況亦是屢見不鮮,投籃的命中率也都有一定的水準。而再以穆托姆伯(Dikembe Mutombo)為例,他則是屬於防守型的中鋒,他在進攻上的能力較為單調了點,不像其他一些中鋒有多樣的單打招式,但他的防守能力則相當好,成為隊上防守的重心。像以前的白大個伊頓(Mark Eaton)在猶它就是擔任這種角色。
CBA最佳中鋒非八一隊王治郅莫屬。他擁有一流的彈跳力、判斷力;擅長蓋帽,心理穩定。是全隊攻防的核心。
再來,提的是一種突變型的中鋒,也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他與正常中鋒的差別在於,他的進攻主要是跑到外面去投外線,而少做禁區單打的工作。由於中鋒的個頭高,其他矮個子根本守不住,所以到外線投籃可以把對方的中鋒引出來,故其在前鋒較強時也相當管用,而在防守時,他就與一般中鋒無異,照樣防守對方中鋒,照樣地抓籃板。在這里以剛退休的蘭比爾(Bill Laimbeer)為例,他的外線、甚至三分球的投射都是眾所周知的,經常令得對手十分頭痛,而他的防守能力、抓籃板,也都絲毫不遜色,這也就讓他能在中鋒之位佔有一席之地。
要選出一個最佳的中鋒,實在是太困難了,因為在NBA里好像偉大的中鋒特別多似的。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賈巴爾(Kareem Abl-Jabbar)、拉塞爾(Bill Russell)等人,個個戰功赫赫,實難取捨。索性我就避重就輕,找個現役的球員好了,他是奧拉朱旺(Hakeem Olajuwon)。奧拉朱旺的進攻是很標準的中鋒打法,在底線做翻身跳投,抑或是來個小勾射,倘若遇上了包夾,又能適時地將球傳到外線空檔,替隊友製造機會,在攻擊上可算得上是面面俱到。而在防守方面,他的阻攻能力也是一流的,除了能守住自己該看的人,他由禁區的一邊快速移到另一邊,而幫隊友蓋個火鍋的畫面更是經常可見,不僅如此,他的抄截也不錯,常可在對方後衛將球調中時把球,以其快速移位把球偷走。無論在攻在守方面,奧拉朱旺就算稱不上是最偉大的中鋒,也能算是最偉大的中鋒之一了。
除了上述NBA歷史上三大名中鋒外,摩西馬龍(Moses Malone)也曾經叱咋風雲,而現役球員中,尤因(Patrick Ewing)也是一流的中鋒。至於奧尼爾(Shaquille O'Neal)、莫寧(Alonzo Mourning)等,則尚有待時間考驗。
籃球場上位置介紹——小前鋒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所謂的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子里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性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照這樣說起來,那一個小前鋒只為了得分,命中率再低也不要緊嗎?當然不是!不過,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如果一個小前鋒每場球得個七、八分,命中率還只有四成的話,那還不如叫他去坐板凳算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前鋒的命中率可以比較低呢?因為他是隊上主要得分者,他經常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士氣,乃至於給對手下馬威,給予敵方迎頭痛擊等。因此小前鋒會有較多的機會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容許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話。
讓我們舉一些較具代表性的小前鋒作例子。曾打過老鷹、快艇隊,現在Boston的老將Dominique Wilkins便是很好的小前鋒,他的單打能力強,又有強烈的得分慾望,使他在80年代中期都是角逐得分王的人選。然而他的命中率卻是沒有一年達到五成以上,多半在四成七左右,此外,一般人經常只看到他的精彩灌籃,但他的外線能力可也是一流的喔!他能得分、能激勵士氣,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前鋒。再來要提的是打過Indiana、Minnesota,現在為馬刺效命的Chuck Person。他雖然沒有像Wilkins每場能拿個三十分左右,但他的得分慾望也是相當強,此外他幾乎沒有打里線的能力,但外線的射程卻很廣,相信他投過幾個超大號三分球後手舞足蹈的畫面,大家應該都是印象深刻吧!所以,Person也是個能投外線,能在困難情況下出手的小前鋒,是和Wilkins不太一樣的另一典型。
當然,NBA里尚有許多出色的小前鋒,像歐文(Julius Erving)、皮彭(Scottie Pippen)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CBA里小前鋒的最佳歸屬自然是吉林隊的孫軍。平均每場近32分的貢獻,足以讓他成為本賽季MVP的主要候選人。
看到這兒,也許有一些人已經開始鼓噪了,因為你還沒看到你心目中最理想的那位小前鋒的名字。不用急,因為他正是我接下來要介紹的——我所選的最佳小前鋒,他就是拉里·伯德(Larry Bird)。首先,他在得分、外線上的能力應是不容置疑,甚至都可以算是頂尖的,而除此之外,他的籃板球平均有十個左右,他的助攻更是我們閉著眼睛就可以想到那些令人拍案叫絕的傳球。不僅僅如此,他還有許多一球定江山的鏡頭,在緊要時刻穩定軍心,跟對手的主將放對單挑,甚至令人難忘的世紀之偷。在各方面伯德都展現了絕佳的身手,在我心中他是毫無疑問的最佳小前鋒。如果要挑他的缺點,恐怕只能說他彈性不夠好吧!
控球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如果說小前鋒是一出戲的主角,那麼控球後衛便是這出戲的導演。
怎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控球後衛。首先,他的運球能力是絕對少不了的,他必須要能夠在只有一個人防守他的情況下,毫無問題地將球帶過半場。然後,他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能夠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將球傳到球應該要到的地方:有時候是一個可以投籃的空檔,有時候是一個更好的導球位置。簡單地說,他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再更進一步地說,他還要組織本隊的進攻,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
對於一個控球後衛還有一些其它要求。在得分方面,控球隊員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也就是說除非其他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或者以另一個角度說,他本身有頗強的得分能力,而以其得分能力破壞對方的防守,來替隊友製造機會。總而言之,控球員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所以,控球員的出手經常都是很好的投籃時機,自然我們對他的命中率要求也就比較高,一般而言應該要在五成以上,要比小前鋒和得分後衛高。而在得分能力方面,外線和切入是他必備的兩項利器。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由其字義不難得知,他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得分後衛經常要做的有兩件事,第一是有很好的空檔來投外線,因此他的外線准頭和穩定性一定要好,要不然隊友千辛萬苦擋出個好機會,卻又投不進去的話,對全隊的士氣和信心打擊頗大。第二則是要在小小的縫隙中找出空檔來投外線,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一個好的得分後衛總不能企望每次都有這么好的空檔,應該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機會出手,而命中率也要有一定的水準,如此的話,才能讓敵方的防守有所顧忌,必須拉開防守圈,而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
如此說,得分後衛的命中率一定要很高羅?其實不然。因為我們雖然希望他有較好的准頭,但是也別忘了他出手的距離經常都是相當遠的,我們總不能希望一個射手投外線要准到比人家籃下打板命中率還高吧!更何況,得分後衛有時也得要自己找機會單打出手、或是在人縫中找空檔,所以他的命中率不會太高,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而言,能到四成七、四成八就算是不錯了,五成以上已是上上之選。
❺ 籃球各個位置的職責各是什麼
SG
如果說中鋒是主宰禁區的守護神,那麼得分後衛 (SG) 的職責就可以說是負責在外圍突施冷箭得分。
比起身高、速度和跳躍力來說,得分後衛更需要偏重手感的中長距離投籃和敏捷性以及控球的能力。
而在攻擊時主要是以 3 分線的投籃和擔任快攻的箭頭為主。
防守時則是主要負責快速的回防以及抄截。
另外在控球後衛被盯死時還要能分擔控球後衛的工作,掌控進攻的節奏。
總結來說SG(得分後衛)因為高命中率的3分球和強勁的突破能力,所以在比賽中總是最能聚集大家的目光。
PG
控球後衛 (PG) 在球場上必須擔任指揮隊友進攻的攻擊發動機的角色。
常常聽到控球後衛被稱為 " 籃球場上的指揮官 " , 所以控球後衛總是不貪功不以自己得分為主要目的,而是頻頻以精準快速的傳球為隊友製造得分機會。
控球後衛在攻擊時需要以嫻熟的運球技術擺脫對手的糾纏。
在防守時則需要以快速的動作與精準的判斷抄截對手的球,阻擋對手的進攻氣勢。
特別是幾乎所有的進攻都是從控球後衛的手中開始發動的,所以控球後衛又被昵稱為"突擊隊長",也因此在戰術運用上總是稱PG(控球後衛)為1號球員。
SF
在籃球中所謂的 Around Player( 全場球員 ) 指的就是小前鋒 (SF) 球員。
因為小前鋒除了內外線兼俱的投籃能力和高超的切入技巧為主要的能力之外,同時還具備各個位置的球員的平均基本能力。
所以有的時候在球場上還要能同時兼任起其它 4 個球員的角色。
因此小前鋒可以被稱作所有位置的球員中最具有籃球球感的球員!
PF
大前鋒 (PF) 除了必須和中鋒一起鞏固籃下禁區以外,同時還要具有能夠成為球隊的後盾的能力。
雖然大前鋒的 ( PF ) 的身高比中鋒還要矮小一點但是因為超群的跳躍力和優異的沖撞力讓他們擁有華麗出眾的搶籃板球能力。
而且擁有與中鋒不相上下的籃下投籃、火鍋和籃板球等攻守各方面的實力。
不過因為比只能在禁區里得分的中鋒的投籃范圍還要大而且運球的能力也比中鋒還強,所以也能在中距離進行投籃,吸引禁區內對手的防守。
因此 PF ( 大前鋒 ) 的存在就像是支撐球隊的後盾一樣,而且同時也可以說是球場上最 Tough(強硬) 最Powerful(有力) 的球員。
C
中鋒 (C) 不論是在攻擊或防守上都是主宰籃下禁區,猶如球隊守護神的人。
運球和中長距離投籃的能力較弱但是高大的身材和強而有力的體格,成為其在籃下投籃、搶籃板球和蓋火鍋等有利的武器,也造成對手在禁區內不得不面對的強大壓迫感。
禁區是球場中沖撞最激烈的地區,所以中鋒為了球隊的勝利必需辛苦的在禁區里和對手沖撞、抗衡。
正如現代籃球的名言 " 籃球是中鋒的游戲 " 一樣,中鋒在籃球比賽中是非常重要的。
❻ 籃球各位置有什麼職責
C
主要是禁區。掩護。籃板。裡面的保護神。SF跑動。得分。[PF。輔助C。SG。和SF差不回多的任務。得分點。答PG。組織進攻。意識。大局觀。犀利的突破拉開防守分球。等等。最後打球還是要看配合。一個人再強也沒有用。謝謝
❼ 請具體介紹一下籃球場上五個位置的職責。
控球後衛(PG)
控球後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如果說小前鋒是一出戲的主角,那麼控球後衛便是這出戲的導演。
怎樣才算是一個合格的控球後衛。首先,他的運球能力是絕對少不了的,他必須要能夠在只有一個人防守他的情況下,毫無問題地將球帶過半場。然後,他還要有很好的傳球能力,能夠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將球傳到球應該要到的地方:有時候是一個可以投籃的空檔,有時候是一個更好的導球位置。簡單地說,他要讓球流動得順暢,他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再更進一步地說,他還要組織本隊的進攻,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
對於一個控球後衛還有一些其它要求。在得分方面,控球隊員往往是隊上最後一個得分者,也就是說除非其他隊友都沒有好機會出手,否則他是不輕易投籃的。或者以另一個角度說,他本身有頗強的得分能力,而以其得分能力破壞對方的防守,來替隊友製造機會。總而言之,控球員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當場上有任何隊友的機會比他好時,他一定將球交給機會更好的隊友。所以,控球員的出手經常都是很好的投籃時機,自然我們對他的命中率要求也就比較高,一般而言應該要在五成以上,要比小前鋒和得分後衛高。而在得分能力方面,外線和切入是他必備的兩項利器。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由其字義不難得知,他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准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得分後衛經常要做的有兩件事,第一是有很好的空檔來投外線,因此他的外線准頭和穩定性一定要好,要不然隊友千辛萬苦擋出個好機會,卻又投不進去的話,對全隊的士氣和信心打擊頗大。第二則是要在小小的縫隙中找出空檔來投外線,所以他出手的速度要快。一個好的得分後衛總不能企望每次都有這么好的空檔,應該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找機會出手,而命中率也要有一定的水準,如此的話,才能讓敵方的防守有所顧忌,必須拉開防守圈,而更利於隊友在禁區內的攻勢。
如此說,得分後衛的命中率一定要很高羅?其實不然。因為我們雖然希望他有較好的准頭,但是也別忘了他出手的距離經常都是相當遠的,我們總不能希望一個射手投外線要准到比人家籃下打板命中率還高吧!更何況,得分後衛有時也得要自己找機會單打出手、或是在人縫中找空檔,所以他的命中率不會太高,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而言,能到四成七、四成八就算是不錯了,五成以上已是上上之選。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框里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跳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小前鋒乃是對命中率要求最低的一個位置,一般而言只要四成五就算得上合格,而四成以上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能得分。如果一個小前鋒每場球得個七、八分,命中率還只有四成的話,那還不如叫他去坐板凳算了。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前鋒的命中率可以比較低呢?因為他是隊上主要得分者,他經常要積極找機會投籃,要在某些時刻穩定軍心,甚或以較困難的方式單打對手來提升士氣,乃至於給對手下馬威,給予敵方迎頭痛擊等。因此小前鋒會有較多的機會出手,而且可能是不太好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容許他的命中率稍低,只要他能得分的話。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大前鋒通常都是隊上籃板搶得最多的人,他在禁區卡位,與中鋒配合,往往要挑起全隊的籃板重任。而在進攻時,他又常常幫隊友擋人,然後在隊友出手後設法擠進去抓籃板,做第二波的進攻。通常僅有少數的時間,會要求大前鋒沉底單打,這時候他便在禁區附近來個翻身、小勾射之類的,做些近距離的進攻。
既然大前鋒一般較少出手,而其投籃的位置又經常很靠近籃框,那麼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自然要求也較高了。以場上五個位置來說,大前鋒應該是命中率最高的一位了,不錯的大前鋒應該達到五成五以上。不過由於得分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的得分可以不多,但是籃板就一定要抓得多。此外,防守時的火鍋能力自然也是大前鋒所必備的,因為他要鞏固禁區,防守當然重要。其實說穿了,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以往,大前鋒往往就是要做苦工的,在場上他們少有接球單打的機會。但是現在籃球觀念日新月異,大前鋒也就慢慢在進攻方面有所加強了,這也正是大前鋒今昔最大的差別。不過,一個好的大前鋒,還是要以在禁區的苦工為主的。一個能抓籃板能防守,但是進攻能力不佳的球員,我們會稱他是好的大前鋒,但是一個很能得分卻在籃板、防守上失職的球員,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大前鋒。
中鋒(C)
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里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
中鋒要做哪些工作呢?首先,他既然是在禁區裡面混飯吃,那麼籃板球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再來,禁區又是各隊的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不能讓對手輕易攻到這裡面來,所以阻攻、蓋火鍋的能力也少不得。而在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此時他也應具備不錯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以上三項,是中鋒應具備的基礎技能。而在球隊中,中鋒也經常身負得分之責,他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外對應。因為他要能單打,所以在命中率上的要求可以低些,但他出手的位置又往往較接近籃框,所以命中率又應該高些,大致來說,五成二可以作為一個標准。對中鋒命中率的要求,是僅次於大前鋒的。
一名好的中鋒還得多才多藝。在進攻方面,中鋒在接近籃框的位置要有單打的能力,他要能背對著籃框做單打動作,轉身投籃是最常見的一項,而跳勾、勾射則是更難防守的得分方式。防守上,要稱為一個好的中鋒,那除了守好自己該看的球員之外,適時幫忙隊友的防守是必須的。簡單地說,若敵方的球員晃過了隊友的防守而往籃下進來,中鋒便要有一夫當關之勇,守住己方的禁區。當然,不是說每回都能滴水不漏,但總是要有"能幫忙"的能力,若一個中鋒只能守住自己的人,那是不夠的(除非對方是超強的進攻中鋒)。
中鋒有一種變形,也就是所謂的外線中鋒。他與正常中鋒的差別在於,他的進攻主要是跑到外面去投外線,而少做禁區單打的工作。由於中鋒的個頭高,其他矮個子根本守不住,所以到外線投籃可以把對方的中鋒引出來,故其在前鋒較強時也相當管用,而在防守時,他就與一般中鋒無異,照樣防守對方中鋒,照樣地抓籃板。
❽ 籃球中的位置名稱及主要職責
5個人,
倆小人,跑死跑活
倆大人,搞死搞活
一巨人,當模特的
還有個在球場邊羅里啰嗦的
❾ 籃球場各個位置的主要職責
控球後衛
控球後衛顧名思義在球場上控制球最多的人,比賽如果是一場電影,那麼空位就是導演,安排怎麼進攻,何時進攻,由誰進攻。空位的本職是把球運到前場,然後找隊友好的機會把球傳出去,讓隊友負責最後的進攻,首先要有好的控球能力,其次要有全局洞察力,可以迅速感知那個進攻方式最好,對全局的比賽控制力很強,可以決定球隊的比賽節奏。其次控衛的得分是全隊最少的一個,因為他要把好的得分機會讓給其他的隊友,不到沒有辦法的時候是不會持球進攻的,所以控衛是最無私的球員,喜歡看控衛的助攻能力,如果球隊有好的控衛可以盤活整個球隊的進攻。
得分後衛
得分後衛和後衛不同之處在於需要得分,尋找機會不斷得分,需要有得分慾望,這也就說明得分後衛的命中率不會太高,因為很多創造的出手機會並不是很好,但需要進攻,因為沒有進攻的球隊是不會讓對手忌諱的。得分後衛的身體移動速度很重要,因為不要不斷的突破對方的防線,突破後如果有機會直接投籃,如果沒有就把球分給更有進攻機會的隊友,所以好的得分後衛是不會讓對方猜到他是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突破分球的。當然進攻時讓防守者很難琢磨進攻路線很重要,這就要求腳步一定要靈活,而且很多得分後衛的進攻方式是在不斷的閱讀對方的防守後做出的,這就讓防守難度提高了一個檔次,遇到這樣的對手我們只能盡力而為,因為沒人知道他下一步怎麼走。所以得分後衛最重要的任務的擊垮對方的防守信心,為隊友的進攻創造更好的氛圍。
小前鋒
小前鋒是球場上得分的主力,正常比賽的得分大部分需要小前鋒來貢獻,小前鋒集中了得分後衛的快速突破能力和得分手的外線手感。所以一個球隊的小前鋒是球隊得分的關鍵,小前鋒因為比較後衛來說有身體優勢,所以突破會更輕松一下,如果有空擋可以選擇外線出手得分,如果有一打一的機會也可以選擇籃下單打,小前鋒的進攻方式還是比較豐富的,而且球隊的快攻一般也有小前鋒來執行,所以好的球隊都有不錯的小前鋒做基石。
大前鋒
大前鋒身高有優勢,主要負責禁區配合中鋒做好防守和籃板工作,這是一個苦力的職位,所以看個大前鋒的能力要看他的防守能力和後場籃板數,而不看得分能力。一般除了防守好本隊人,如果隊友失去防守位置時需要靠近內線的大前鋒來補防,並積極搶下後場籃板,然後發動快攻,這也需要大前鋒有好的視野和全局進攻思維。
中鋒
中鋒為什麼叫中鋒可能和位置有關系,因為工作位置在球場的最中央,也是球隊基石的中心。中鋒一般負責內線的進攻和防守,需要有強壯的身體,和快速移動能力,應為是禁區內進攻,距離短了所以投籃手感要求不高,快速的移動能力主要是防守端的體現,封蓋是很重要的一個模塊,當然好的移動能力在進攻端也是展露無遺的,可以讓對方的更加忌諱進攻,讓對手精力疲於防守而失去進攻端的能量。一個出色的中鋒可以決定一個球隊的檔次,是球隊的基石。
❿ 籃球各個位置的名稱和職責
控球後衛(PointGuard):抄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簡單地說,控球後衛要讓球流動得順暢,要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同時,還要組織本隊的進攻,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
對控球後衛還有一些其他要求,本身應具有頗強的得分能力,還應以其得分能力來破壞對方的防守,替隊友製造機會。
得分後衛(ShootingGuard):以得分為主要任務。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外線准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小前鋒(SmallForward):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
大前鋒(PowerForward):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
大前鋒的首要工作便是抓籃板球,對其投籃的命中率要求也較高。簡而言之,大前鋒就是要做好兩件事:籃板和防守。
中鋒(Center):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必須能攻善守。中鋒身負得分之重任,是主要的內線得分者,與小前鋒里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