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管理應急部職責

管理應急部職責

發布時間: 2020-12-03 13:06:55

❶ 應急管理體系的應急職能體系

應急管理體系,是指國家層面處理緊急事務或突發事件的行政職能及其載體系統,是政府應急管理的職能與機構之和。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就要根據突發事件或危機事務,把握並設定應急職能和機構,進而形成科學、完整的應急管理體制。

應急管理體系的應急職能體系:
(一)區分自然性與社會性緊急事件、綜合性與專項性緊急事務,形成集中統一的應急管理職能體系,突發事件不外乎自然性緊急事件和社會性緊急事件兩大類。

(二)系統釐清、大力整合現有的政府應急職能,形成一個相對獨立、又與常規管理職能緊密對接和互補融合的應急職能體系,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把應急管理從常規管理中獨立出來,明確其性質、定位、范圍,把握其規律、特點、原則和要求,弄清其目標、任務、條件、方式和途徑,界定出一個成熟完備、獨立專門的應急管理職能領域。

第二,要把分散的綜合性應急服務職能進行適當的規劃、調整、組合和集中,把薄弱和欠缺的綜合性應急服務職能大力強化起來,形成一套細致全面的綜合性應急服務職能體系。

第三,要在現行配置於各職能部門的專門性應急職能系列的基礎上,對專門性應急管理職能和應急服務職能進行再提煉、再完善和再精專,形成一個高度精確有效的專門性應急處置職能體系。

第四,要科學設定、正確處理應急管理與應急服務、常規管理與常規服務的相互關系。

應急管理是相對於常規管理而言的政府工作,是針對緊急狀態而進行緊急行動並由此形成應急形態的政府管理。另外,綜合性應急職能既然極端重要,那麼就要有一個相應的常設政府部門來專門履行。這類部門就是綜合性緊急事務處置機構,是整個國家綜合應對和處理各種緊急事件的常設主體和軸心。

因此,加強應急管理、特別是應急體制建設就不能孤立地進行,而應該從整個政府工作的角度來著眼和行動;確切而言,就是要在著眼於科學理順行政體制、特別是應急管理體制的基礎上,與整個政府管理工作內在地對接起來,突出綜合性應急管理職能部門的正規化建設,重點探索實行「應急管理大部門制」,從一開始就著眼於建立大部門化的應急管理主幹機構,合理調整乃至重構國家應急管理主幹機構體系。

從行政改革和加強應急管理的實踐看,探索實行「大部門制」,就是要將政府的應急管理職能進行同類合並、大體集中,交由一個機構統一負責。只有這樣做,才能充分體現「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才能充分確保應急職能分類與應急機構設置科學化、合理化,才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切實提高應急成效。這樣做正是新形勢下加強應急管理、推進政府管理科學化的客觀需要,更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強應急管理體制建設的一個現實選擇。

如果要把應急管理大部門化做實做細,就必須突出對應急管理主幹行政機構加以正規化建設,主要是必須把分散履行綜合應急職能的各種非常設行政機構和准行政機構加以集中和整合,由此形成一個集中統一、高效有力的應急職能職責主體,而不能以非常設、非正規、乃至應付的和重疊的形式來考慮、設立與維持;還要根據更科學、全面的綜合性應急職能來建設一個內設職能和機構更加科學、完善的應急行政主體,使之成為國家應急管理的直接保障主體和一個日常化運轉的正式政府部門。

從國家層面上看,廣大的國土面積要求有一個集中統一、協調靈敏、高效有力的最高專門權威和最高行政機構,統抓應急管理工作。這種機構可設為部級建制,但必須設有超部級權力權威,專門負責全國非國防性重大緊急事件處理。這個機構既直接處理具體事件,也在全局上發揮迅捷高效、強大有力的領導、組織、指揮、協調、促進和監督等作用。這樣,那些臨時的、無權威的、隨機設立的各形各色安全機構、安全運作模式和資源啟用模式都將廢棄,那些應急延誤、危機疏忽、內耗浪費及由此而來的危險後果都將避免;進而從體制上做到充分確保公共安全。

與此相配套,各級地方行政區域也要設置同樣的總部機構,統管本轄域的全部非國防應急管理事務。這其實就是要求在政府建制內新建一個非國防應急主幹機構系統,成為各級行政區域內緊急事務處理和公共安全保障的主幹機構和責任權威,位於直屬應急聯動中心和常規聯動中心之上,對本區域整個應急與常規安全責任與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和具體的整合、協調、實施、指導、監督和推動。

這樣,在某時一旦發生重特大突發事件,就能有一個常設的應急管理主體去獨立負責了;再也不必一有大事就迫使核心領導層不得不停下手頭工作、打亂總體秩序而額外勞心了。顯然,這是非常符合應急管理規律和實踐需要的,是科學、務實和可行的;對於整個國家綜合應對和處理各種緊急事件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CU54tkdBQYOh5SfmO_gqJuTu4kLR4_)

❷ 部門應急管理一崗雙責責任制實施辦法

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嚴格落實政府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意識,落實綜合治理措施,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分兵把口、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促進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國務院、省、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等法律法規文件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鄒平縣政府及各行政主管部門、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及下設的各行政主管單位。 第三條 縣、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內的安全生產工作。縣、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的有關負責人實行「一崗雙責」制度,負責管理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縣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門、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下設的各行政主管單位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抓好部門單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第二章 縣、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第四條 縣、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的縣長、鎮(辦、開發區)長(主任)是本行政區的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全面負責本行政區的安全生產工作,並履行以下職責: (一)抓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上級黨委政府、同級黨委對安全生產工作決策、部署、指示的貫徹落實; (二)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並抓好組織實施; (三)建立健全並落實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 (四)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本行政區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五)及時對本行政區的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部署並督促檢查; (六)落實本地區安全生產控制指標並加強督查考核,建立約束、激勵機制。 第五條 縣、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行政負責人具體負責本行政區的安全生產工作,履行以下職責: (一)組織實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黨委、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指示,主持研究制定本行政區安全生產監管的辦法和措施; (二)受本級政府行政首長的委託,主持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有關會議,研究和協調處理安全生產中的和重要問題; (三)組織並參加本行政區安全生產重要工作、重大活動; (四)督促、檢查本級政府部門和下級政府(組織)的安全生產工作,責令有關單位和部門限期整改重大事故隱患; (五)監控安全生產專項目標、控制指標運行情況,加強督促檢查; (六)督促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和水平; (七)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時,按規定啟動本級政府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第六條 縣、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分管其他工作的行政負責人應當抓好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抓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黨委、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指示在分管工作范圍內的貫徹落實; (二)堅持將安全生產工作與分管工作同時研究,同時安排部署,同時組織實施,同時考核驗收; (三)督促分管部門認真履行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適時組織開展並參加安全生產大檢查,協調重大事故隱患整治工作; (四)分管工作范圍內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時,按規定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事故搶險救援和善後工作。 第三章 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第七條 縣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縣直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下設各行政主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抓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上級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指示在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貫徹實施、執行落實; (二)組織落實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下達的安全生產專項工作任務,及時研究解決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中的突出問題; (三)堅持將安全生產工作與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的業務工作同時研究,同時安排部署,同時組織實施,同時考核驗收; (四)組織和領導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建設和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對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督促制定整治措施並加以落實; (五)明確建立本部門、本單位安全生產監管機構、配齊配強工作人員,並保證其工作條件; (六)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時,按規定啟動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第八條 縣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門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下設各行政主管單位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具體負責抓好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並履行以下職責: (一)組織實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上級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指示,結合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的工作實際,主持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受本部門、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委託,主持召開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貫徹上級指示,分析安全形勢,部署工作任務; (三)組織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開展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建設和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本部門相關業務科室(股、站、所、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參加安全生產重要活動; (四)督促、指導本部門、本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和水平; (五)本部門、本單位和所管行業領域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時,按規定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開展事故救援和善後工作。 第九條 各部門各單位分管其他工作的負責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抓好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 第四章 縣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的職責 第十條 縣政府安委會辦公室是縣政府安委會的工作承辦機構,並履行以下職責: (一)在縣政府安委會的領導下,負責縣政府安委會的日常工作,組織協調督導全縣全生產重要工作的開展落實; (二)堅持安委會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及時掌握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綜合動態,加強對重點行業領域的綜合監管; (三)組織協調督導全縣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督查; (四)督促、檢查縣政府及安委會召開會議的貫徹落實情況。 第五章 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 第十一條 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是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的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履行以下職責: (一)在縣政府及安委會的領導下,綜合協調管理全縣安全生產工作,分析和預測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研究、協調、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擬定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 (二)依法履行安全生產行政許可、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和事故調查職責; (三)負責發布全縣安全生產信息,負責全縣傷亡事故統計工作,組織、協調工礦商貿企業一般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配合上級對較大以上安全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四)負責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行業的安全生產直接監管,綜合管理工商貿行業安全生產; (五)組織協調管理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工商貿行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六)負責縣政府安委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第六章 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 第十二條 縣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定期對各鎮(辦)、開發區和縣直各部門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執行不力、貽誤工作的,提出整改措施,並通報批評。 第十三條 建立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考核制度。縣政府安委會及其辦公室定期對各鎮(辦)、開發區和各部門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情況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實行「一票否決」。 第十四條 堅持安全生產工作述職制度。各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和縣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每半年和年終應就安全生產情況向縣政府寫出書面述職報告,由縣政府安委會及其辦公室負責組織對述職報告進行審核和評議,並將述職情況匯總後向縣政府報告。凡本行政區內年度發生1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生產安全事故或累計死亡3人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鎮(辦)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要向縣政府寫出書面檢查,並依法依紀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第十五條 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忽視安全生產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導致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事故後隱瞞不報、謊報、拖延不報,造成重大影響的,或者不及時組織開展事故救援工作,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擴大的,根據《安全生產領域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十六條 本辦法在實施過程中,法律、法規及上級規范性文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鄒平縣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❸ 在應急管理部組建之前正在應急救援職責是由哪個部門負責的

公安消防部隊和各地方安監局管理的應急救援隊伍

❹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6.3.1.1成立公司(局)水害事故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公司總經理(局長);

副總指揮:公司分管生產、安全、技術副總經理;

成員:公司(局)其他領導、生產安全副總,調度中心、生產技術部、機電動力部、通風管理部、安全監察部、綜合辦公室、規劃發展部、財務資產部、天宇公司、供銷公司、救護大隊、醫療中心等部門(單位)負責人及事故單位主要領導和有關專業技術人員。

主要職責:

1)負責組織協調生產礦井水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2)根據水害事故性質,制定現場處置具體方案,全力營救被困人員。

3)做好礦區秩序穩定和傷員的安撫等善後工作。

4)負責水害事故報告,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5)分析水害事故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具體防範措施。

6)應急結束後,組織協調恢復生產正常秩序。

6.3.1.2水害事故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調度中心

主任:生產技術部部長;

副主任:調度中心主任;

成員:生產技術部、機電動力部、通風管理部、調度中心、安全監察部等部門有關人員。

主要職責:

1)負責編制煤礦水害事故應急預案,實施日常應急管理工作。

2)負責水害防治技術措施的落實工作,及時收集水害防治工作信息,綜合各類應急資源,為指揮部制定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提供決策依據。

3)負責對水害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技術指導。

4)負責各有關部門應急處置工作的聯系,傳達應急指揮部的指令,發揮組織協調樞紐作用。

5)負責向上級報告應急救援有關事項,督促落實指揮部決定的事項和領導批示、指示精神。

6)負責應急值守、信息匯總、應急救援工作書面總結。

❺ 應急管理部門現在職能上有何變化

多部門聯合行動,能夠更好的應對突發事件

❻ 如何看待「應急管理部」的組建

1、應急管理部的組建穩步推進機構改革。應急管理部的組建先後整合11個部門的13項職責,其中包括5個國家指揮協調機構的職責,順利完成了機構改革、人員轉隸和公安消防、武警森林2支部隊近20萬人的轉制,新組建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31個省級應急管理廳局全面組建。新時代中國特色應急管理組織體制初步形成。

4、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應急管理部研究制定加強自然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逐步推進自然災害風險管控、城鄉抗災能力和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基本完成了首批試點縣區災害綜合風險調查任務,創建綜合減災示範社區1400多個,新建農村抗震民居175.28萬戶,惠及543.7萬餘人,新增一批應急避難場所和救災物資儲備庫。

5、建強中國特色應急救援力量。應急管理部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27支專業救援隊、一批跨區域機動救援力量和7支國際救援隊,著力打造應急救援「尖刀」和「拳頭」力量。

❼ 應急管理部包括哪些部門

(一)辦公廳(黨委辦公室);

(二)應急指揮中心;

(三)人事司(黨委組織部);

(四)教育訓練司(黨委宣傳部);

(五)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

(六)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

(七)火災防治管理司;

(八)防汛抗旱司;

(九)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司;

(十)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司;

(十一)安全生產基礎司(海洋石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

(十二)安全生產執法局;

(十三)安全生產綜合協調司;

(十四)救災和物資保障司;

(十五)政策法規司;

(十六)國際合作和救援司;

(十七)規劃財務司;

(十八)調查評估和統計司;

(十九)新聞宣傳司;

(二十)科技和信息化司;

(二十一)政治部,其中,政治部「協助開展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工作」,其日常工作由人事司、教育訓練司等承擔。

(二十二)機關黨委;

(二十三)離退休幹部局;

(二十四)消防救援局;

(二十五)森林消防局。

(7)管理應急部職責擴展閱讀

2018年3月17日,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提高國家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

為防範化解重特大安全風險,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推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

國務院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職責,民政部的救災職責,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災害防治、農業部的草原防火、國家林業局的森林防火相關職責。

中國地震局的震災應急救援職責以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職責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