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安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❶ 社區居委會的職責有那幾種
社區居委會職責和任務:
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協助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調解民間糾紛;做好生活安全,社會治安宣傳;協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工作; 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活動,可以興辦有關的服務事業。
(1)社區治安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擴展閱讀:
社區居委會設立原則:居民委員會按照居民的居住狀況和便於居民自治的原則設立。一般以100~700戶居民設立一個居民委員會。
居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5~9人組成。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本居住地區全體有選舉權的居民或者由每戶派代表選舉產生;根據居民意見也可以由每個居民小組選舉的2~3名代表中選舉產生。居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
同城市基層政權的關系居民委員會同城市基層政權的關系是:居民委員會在市轄區人民政府、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進行工作,市、市轄區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也可以對居民委員會有關的下屬委員會進行業務指導。
❷ 什麼是社區警務室 具體都做哪些工作
社區警務室主要是民警工作的地方,主要工作是對轄區的常住人口、暫住人口、特種行業、重點單位、公共場所、九小場所消防檢查、走訪調查、配合治安防範和打擊等一系列的工作。
❸ 什麼是社區治安
社區治安是維護社區正常社會生活秩序,保障社會安定團結的日常社會管理活動。良好的社會治安是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是社區發展的前提條件.
一、社區治安管理的內容
(一)從社區治安管理對象角度劃分
1、打擊各種刑事犯罪行為與行政違法行為
2、防範災害事故發生
3、加強社區內的道德風尚與社會風氣建設
(二)從社區治安管理業務角度劃分
1、社區秩序管理
2、群眾性治安事件管理
3、民用危險物品管理
4、特種行業管理
5、消防管理
6、交通道路管理
7、戶口管理
8、水上治安管理
9、單位內部的安全管理
(三)從社區治安管理工作目的角度劃分
1、建立健全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的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發展壯大治安防範隊伍,建立健全社區治安防控網路
2、強化社區治安責任制建設
3、拓寬社區治安的領域
4、加強重點部位和特殊人員的管理,維護社區穩定
5、充分發揮基層調解委員會的作用,作好人民調解工作,化解人民內部矛盾
6、採取多種形式,對社區居民進行普法教育,不斷增強社區成員的法律意識,使之自覺參與社區治安管理,促進社區治安管理環境的良性運行
(四)從社區治安管理主體的職責角度劃分
1、公安派出所的治安管理
(1)管理治安
(2)預防違法犯罪行為、治安災害事故和群眾性治安事件的發生
(3)發現犯罪,制止犯罪,打擊犯罪
(4)為民排憂解難
2、街道辦事處的治安管理
3、社區治安保衛組織的治安管理
4、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
5、家庭治安保衛工作
❹ 社區民警的主要工作職責是什麼
社區民警是公安派出所從事治安防範、管理和群眾工作的主要力量,主要承擔六項職責任務,即開展群眾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應急救助服務。
一、開展群眾工作:深入群眾之中,傾聽群眾意見,了解群眾疾苦,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切實做好服務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的有關工作;及時受理報警求助,在規定時限內辦理群眾申辦事項;積極參與排查調處民間矛盾糾紛,努力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向居(村)民代表定期報告工作,自覺接受監督。
二、掌握社情民意:及時收集、上報涉及社會政治穩定和治安穩定的各類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動態和突出治安問題;將收集、掌握的各類情況信息錄入計算機,進行積累、分析、比對,切實做到基礎工作信息化。
三、管理實有人口:全面准確地登記轄區實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況;熟悉可能違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點掌握列管的重點人口和監管對象的現實表現,開展對重點人口、監管對象和有輕微違法人員的監督管理和幫教工作,落實工作措施;重點掌握出租房屋和暫住人口的動態情況。
四、組織安全防範:充分依靠基層組織,大力開展安全防範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的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指導治保會、保安隊、義務巡邏隊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邏和鄰里守望活動,形成嚴密的群防群治網路;廣泛利用轄區資源,動員群眾使用技防、物防設施,提高治安防範水平。
五、維護治安秩序:嚴格轄區公共場所、娛樂場所、特種行業、商貿市場、出租房屋和危險物品的治安管理,開展經常性的治安檢查;督促、指導轄區治安保衛重點單位建立健全安全防範制度,落實安全防範措施,預防、減少各類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的發生;協助辦理轄區各類治安行政案件,為偵破刑事案件提供線索。
六、應急救助服務:對轄區居民開展經常性的防災抗災、自救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編制農村防災應急預案,定期組織人員培訓,不斷提高基層防災抗災能力;建立預警救災運行機制、特長人員聯絡機制和應急狀態下物品調用機制,做好災害事故的先期處置工作;依靠基層黨組織和群防群治組織,加強災區的治安管理,及時收集、分析、上報災情發生後的社情民意,預防和制止各類破壞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❺ 試闡述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社區治安管理工作
健全工作機制,依法加強社區綜治工作,明確任務,切實擔負起綜治工作內的職責
1、 做好法容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加強民族團結、思想道德教育;
2、 制定居民公約,並監督執行;
3、 建立健全治安保衛組織和人民調解組織,做好治安防範、民間糾紛排查、調解和基層平安創建工作,防範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
4、 熟悉轄區居民家庭成員基本情況和社會表現。掌握流動人口、重點人群、出租房屋等社情動態,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治安防範和整治工作;
5、 組織居民參加各種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動,協助有關部門查處各類案件;
6、 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社區矯正工作和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幫教、就業工作。
❻ 社區具體工作內容
1、管理功能:管理生活在社區的人群的社會生活事務。
2、服務功能:為社區居民和單位提供社會化服務。
3、保障功能:救助和保護社區內弱勢群體。
4、教育功能:提高社區成員的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
5、安全穩定功能: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保證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為了維持社區的政黨動作,社區設有各種層次的管理和服務機構。這些機構管理社區的各種事務,發展和穩定,為社區成員提供相關服務。各級政府部門、基層管理服務組織都是社區的管理和服務機構。
(6)社區治安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擴展閱讀:
加強社區的作用:
1、加強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引導社區治理與社區服務相協調
隨著社區服務業的迅速發展,社區治理的工作也不斷面臨新情況新問題。一方面,社區服務業內容、規模的擴展對社區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區治理的水平也影響著社區服務業的發展狀況。
2、政府掌舵、社會劃槳,鼓勵扶持社會組織為社區服務
隨著社區服務專業化程度的加深,通過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方式,有效地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在這種背景下,社會組織也逐漸成長為提供社區服務的重要主體。
目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臨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壓力、收入分配改革阻力及人口老齡化提前等問題,應把社區治理與服務提升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不斷創新模式,推進社區治理與服務綠色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紅利。
❼ 社區治安工作主要有哪些
社區治安工作主要如下:
人口管理:包括戶口管理,居民身份證管理,人口調查,常住人口管理,,暫住人口管理,特殊控制人口管理。
危險物品管理:包括槍支管理,管制刀具管理,爆炸物品管理,劇毒物品管理。
社區治安秩序管理:包括特種行業治安管理,公共場所治安管理,企事業單位安全防範工作的指導,查禁社會丑惡現象。
交通道路管理:包括車輛管理、機動車駕駛員管理、交通安全設施管理等。
消防安全管理:包括制定消防規則、辦法和技術規范,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做好消防隊伍的思想、組織、業務建設,指揮火災撲救工作等。
社區治安是指在一定地域內對社會治安問題的治理,是指社區政府和自治組織依靠社區群眾,協同公安、司法機關,對涉及社區的社會秩序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法進行治理的公務活動。
❽ ()是社區治安工作的指導原則
(依法治理、群防群治、專群結合、打防結合、標本兼治)是社區治安工作的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