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厄中的堅守
A. 什麼是朱買臣困厄中堅持不懈
朱買臣是漢武帝時期一位虔誠的讀書人,他堅持不懈地勤奮讀書,成為當時讀書人的典範。
朱買臣家境不好,與妻子靠賣葯材過著艱苦清貧的生活。他不善經商,也從未有過發財致富的心思。他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他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家中賣葯材的小店全靠妻子一人經營,他自己卻全心投入到書本中,即使是背柴買米時,也一邊走路一邊讀詩書。妻子非常討厭朱買臣這種附庸風雅、自命清高的樣子。她覺得自己的家中已經如此貧困了,可丈夫卻始終在讀那些無用之書,還好意思大聲誦讀,因此她時常提醒朱買臣,勸他改變改變,力求經商致富。可朱買臣覺得這樣的生活有滋有味、自得其樂,他不但沒有聽從妻子的勸告,反而愈演愈烈。
朱買臣的妻子實在忍無可忍,道不同不相為謀,於是決定與丈夫分手,各奔前程。朱買臣倒也不強留妻子,他笑著對妻子說:「我到50歲,一定大富大貴,今年已經40多了,等不了多少時候了。你跟隨我多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希望你今後能過上好日子,待他日我富貴了,一定設法報答你待我的夫妻恩情。」
妻子早已對朱買臣失望了,不願再聽他什麼大富大貴的荒唐言辭,收拾東西離他而去。妻子走後,朱買臣依然我行我素,絲毫不曾改變。
一天,朱買臣遇到前妻,她正與新夫一起上墳,看到貧困潦倒的朱買臣,前妻心下可憐他,就招待他一起吃飯,朱買臣倒也不客氣,給吃就吃,給喝就喝。前妻見此情景,只得無奈地搖頭嘆氣。
其實,朱買臣內心並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他相信自己不是平庸之輩,有朝一日,定能一飛沖天。於是,他更加刻苦鑽研學問了。
過了數年,朱買臣得到被漢武帝召見的機會。他拜見武帝,不慌不忙,侃侃而談,說《春秋》,言《楚辭》,深得漢武帝歡心,立即下令召他為謀臣。朱買臣終於到了出頭之日,可以一展抱負了。
人生隨時都有可能遭遇逆境。對於成功者來說,在困境中堅持不懈比才幹更重要。因為只有堅持不懈總會獲得機會,我們的成功也一定會在堅持不懈的追求中實現。朱買臣在困境中不低頭、不氣餒,堅持不懈地奮斗,其品德可嘉。他最後的成功,就是他堅持奮斗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