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果阿邦治安
1. 印度三面環海,為什麼卻沒有出名的海灘和海濱城市
============
印度的海灘勝地
============
像其他環海國家,印度也有海灘勝地,因為印度這個文明古國擁有太多的名勝古跡、旅遊勝地,所以他的美麗海灘被人「遺忘」了:
果阿邦海灘……果阿邦(Goa)是印度面積最小的一個邦,人口是印度人口第四少的邦。果阿位於印度西岸,歷史上果阿曾是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的商人於16世紀抵達果阿,不久即占據該地,打壓印度教徒及回教徒,導使該地多數人口歸信天主教。果阿以海灘聞名,擁有漫長的沙質海岸線,每年吸引著幾十萬國內外遊客。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是世界遺產,其中仁慈耶穌大教堂是亞洲最主要的基督教朝聖地之一。
其他擁有美麗海灘的城市:
(1)喀拉拉邦海灘……喀拉拉邦(Kerala),印度西南部的一個邦,瀕臨阿拉伯海,全邦面積為3.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3184多萬。首府為特里凡得琅,官方語言為馬拉雅拉姆語。(2)泰米爾納德邦海灘……泰米爾納德邦(TamilNa)是印度南部的一個邦,南臨印度洋,泰米爾納德邦有「寺廟之鄉」的稱號,名勝古跡遍布全邦。崗吉布拉摩為印度7大聖城之一,當地廟里的壁畫,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摩哈波裡布拉摩有著名石窟,石窟的雕刻繪畫具有獨特風格,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底魯德里是有名的濕婆神聖地。基登巴拉姆也是古聖地之一。著名古城馬杜賴有座米納柯希廟,以富麗堂皇而聞名。
圖:果阿邦海灘的一家度假村。
2. 印度阿果能成為印度的一線城市嗎
應該是果阿(邦)。
果阿位於印度西岸,北臨馬哈拉施特拉邦,東及南方與卡納塔克邦接鄰,西瀕阿拉伯海。果阿首府位於帕納吉,最大的鎮是達·伽馬城。以人均資產值計算,果阿是印度最富裕的一個邦。
總的來說,果阿的公共交通並不發達,居民更多使用個人交通工具,如兩輪摩托等。果阿有兩條國家高速公路,NH-17在印度西岸連接果阿和孟買,向南一直連接到曼加羅爾,NH-4A穿越果阿邦,連接首府帕納吉和東部的城市貝爾高姆,以及德干高原的城市。NH-17A與NH-17相連,由科爾塔林通往莫爾穆高港。在建的NH-17B為四車道高速幹道,從維爾納經達波林機場通往莫爾穆高港。果阿共有國家高速公路224公里,邦級高速公路232公里,地區高速公路815公里。在果阿的某些地區,有渡河的設施如渡輪等。果阿有兩條鐵路線路,一條由西南鐵路運營,一條由孔坎鐵路運營。前者是殖民時期建成的,經由馬爾高連接瓦斯科·達·伽馬城和卡納塔。
果阿唯一的機場達波里姆機場同時用於軍用和民用,有國內和國際航班起降。除了普通航班之外,機場也提供很多包租業務。達·伽馬城附近的莫爾穆高港主要運輸礦石、石油、煤炭和國際集裝箱業務,大多數是果阿內陸地區生產的礦石。曼多菲河畔的帕納吉是一個小型港口。
3. 印度到底有多少個邦
印度國內有境內有2000多個民族,分屬於28個邦和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如果算上印度國內的語言和宗教,分裂因素是遠遠大於統一因素的。
從現實角度看,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阿薩姆等邦始終在堅持武裝斗爭,要求獲得獨立建國的權利。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也長期不屬於印度范圍。北部的克什米爾,東部的西孟加拉邦,也有非常強大的分裂勢力。
與民族問題糾結在一起的是語言問題,印度主體民族是印度族,占總人口50%左右,但印度官方語言印地語卻只有30%的國民在使用。
印度內部民族、宗教、語言等問題錯綜復雜,但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印度的種姓問題,始終都是印度社會結構中最為嚴重的定時炸彈。
印度社會分為四大種性四大種姓之下還有賤民。隨著印度社會的發展,低種姓的文化知識水平提高和權利意識覺醒,這是大勢所趨,更是不可逆的過程,一旦這些人覺醒,印度社會結構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到時候,印度會變成什麼樣?不敢想!
印度宗教上的矛盾,其實是印度英國著力解決的主要問題,但絕大數人不願和解!印巴分治,把穆斯林分離出去獨立建國,這對印度來說絕對是好事!但是,因為移民等問題,現在印度國內的穆斯林人口比例達到了14%以上,印度教雖然有80%的絕對優勢,但穆斯林對內團結對外封閉的社會團體,相比印度教種姓對立、社會割裂的狀況,無疑要好得多。
阿米爾汗為代表的穆斯林越來越成為印度輿論的掌控者。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如果無法和解,這個國家早晚會分裂
4. 印度德里到果阿多少公里
印度德里到果阿直線距離約1531公里,路程距離約1875公里。
5. 果阿邦為什麼被叫做罪惡之城
果阿邦,在復60年代以前 的 400多年裡制 都是葡萄牙人的統治地,所以在60年代被印度回收的時候 果阿邦的平均發達程度 和富裕程度 超出印度其他地方很多,所以是很多印度人嚮往的發達地區,就向我們中國的香港 和奧門一樣,果阿在印度是很富裕的一個邦,盡管他的面積不大,但也是世界著名的海灘旅遊勝地,這些有很重要的關系
6. 印度果亞地理位置經濟文化旅遊介紹
簡介:
果阿邦(孔卡尼語:गोंय【讀:goṃya】,馬拉地語:गोवा【讀:govā】,印地語:गोआ,拉丁字母轉寫:Goa)是印度面積最小的一個邦,人口是印度人口第四少的邦,僅多於錫金邦、米佐拉姆邦及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果阿位於印度西岸,北臨中央邦,東及南方與卡納塔克邦接鄰,西瀕阿拉伯海。果阿首府位於帕納吉(पणजी,念作:Panaji,舊稱Panjim),而最大的鎮是達·伽馬城。
歷史上果阿曾是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商人於16世紀抵達果阿,不久即占據該地,打壓當地印度教徒及回教徒,導使當時多數人口歸信天主教。葡萄牙的殖民時期延續約450年,直至1961年被印度用武力奪得其主權[1][2]。以人均資產值計算,果阿是今日印度最富裕的一個邦。
果阿以沿海沙灘聞名於世,每年吸引數十萬國內外觀光客前往游覽。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被列為世界遺產,其中的仁慈耶穌大教堂是亞洲最主要的基督教朝聖地之一。果阿位於以生物多樣性著稱的西高止山脈,動植物資源豐富。
經濟:
2004年果阿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億美元。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計算,果阿是印度最富裕的邦(是全國水平的2.5倍),增長率也屬最快的邦之一,達到8.23%(1990-2000年平均)。
旅遊業是果阿的主要產業,吸引了所有來印度的外國遊客的12%[7]。果阿有兩個主要旅遊旺季——夏季和冬季。在冬季,外國遊客(主要來自歐洲)被果阿宜人的氣候所吸引,而在夏季(對果阿來說也是雨季),來自印度各地的遊客到這里度假。旅遊業主要集中在果阿的沿海地區,內陸地區的旅遊則相對較少。2004年,超過2百萬的遊客來到果阿,其中四十萬來自國外。
遠離海岸的內陸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采礦業構成了第二大產業。果阿的礦產主要是鐵、鋁土、錳、粘土、石灰石和硅。全印度鐵礦石出口的39%由港口莫爾穆高港承擔,港口吞吐量達到每年三千多萬噸。
農業在過去40年間對經濟的重要性逐漸下降,卻仍為當地為數可觀的人口提供了兼職機會。稻米是主要農產品,其次是檳榔、腰果和椰子。從事漁業的有大約四萬人,但最近的官方數據顯示這一領域的重要度有所下降,產量也隨之降低,也許跟傳統捕漁業正被遠洋機械拖網捕漁所替代有關。
中等規模的工業包括製造殺蟲劑、化肥、輪胎、管道、鞋類、化工品、葯品、穀物產品、軋鋼、水果和魚肉罐頭、腰果、紡織品、釀酒產品。由於酒類消費稅很低,在果阿購買酒類產品很便宜。另外流入果阿的現金有一個重要的來源是在國外工作的公民匯到家鄉的現款。
文化:
果阿最受歡迎的節日有聖誕節、象頭神節、燈節、新年、什格莫節及嘉年華會。然而自1960年代起,什格莫節及嘉年華會的慶祝活動逐步轉移至城市中心,近年更蛻變為吸引旅客的賣點。大多數節日會持續數天,期間舉行各種派對和舞會。
西方英文歌曲在果阿大部分地區都有很多聽眾。傳統的孔卡尼歌謠也很受歡迎,果阿本地的一種名叫曼多的歌謠起源自19世紀,人們會在一些特別的場合載歌載舞。另外,果阿的一種名為特蘭斯電子音樂也很有名。果阿與泰國帕岸島(Ko Pha-Ngan)及西班牙伊維薩島(Ibiza)合稱電子音樂三聖地。
米飯和咖喱魚是果阿的主要食物。果阿的各種魚類料理非常有名,椰子和椰油常和辣椒、香辛料、醋等一起用於調味。在天主教的重要場合,會選擇一些豬肉料理,如文達盧(Vindaloo)、薩古蒂(Xacuti)、索爾波特爾(Sorpotel)等。而一種果阿特有的燉煮蔬菜坎特坎特(Khatkhate),則在印度教或基督教的節日里都廣受歡迎,這道菜的原料包括至少五種蔬菜、新鮮椰子以及特製的果阿香辛料。在聖誕節,一種被稱為貝彬卡的多層蛋制甜點最受歡迎。至於酒類,則主要是果阿本地的腰果酒和椰酒。
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是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仁慈耶穌大教堂教堂供奉有聖方濟各沙勿略的遺骸,許多天主教徒將其視為果阿的主保聖人(事實上果阿教區的主保聖人是十七至十八世紀時期的錫蘭人約瑟夫·瓦茲)。每過十年開放供公眾參觀朝拜,最近的一次是在2004年。
在果阿的許多地區,還保存著印度-葡萄牙風格的建築,如威爾哈斯·康基斯塔斯地區等。然而在一些鄉村,歷史建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帕納吉的噴泉區現在成了一個文化保護區,是展示果阿的生活、建築和文化的活的博物館。一些果阿的廟宇也可以看出來自葡萄牙的影響,特別是曼圭什廟。1961年之後,很多廟宇都被拆除重修,恢復了原本的印度風格。
7. 有誰知道GOA代表的是印度的哪個城市啊
果阿邦(Goa)位於來印度南部西自海岸,與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及卡納塔克邦(Karnataka)接壤,西瀕阿拉伯海,面積3702平方千米,人口約100萬。
果阿曾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達450年之久,它的城鎮、街道建築具有葡萄牙風格,市民多信奉天主教,故教堂林立。果阿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氣候暖和,沿岸一帶,更有許多美麗的海灘,連綿數十里,椰林茂盛,陽光充沛,景色怡人,因而有"印度夏威夷"之稱。
帕納吉(Panaji)位於果阿邦的西北面,系該邦首府。這里的街道、商店及酒吧均保留有濃厚的葡萄牙建築特色,當地居民非常友善,遊客若在假日遊逛市區,穿梭於古樸街道間,會有置身於歐洲小鎮中的感覺。
果阿附近有著名的舊果阿,古華海灘等名勝古跡。
最近的港口是孟買 飛機50分鍾路程
8. 誰可以介紹一下葡萄牙與印度之間的果阿事件
果阿邦位於印度南部西海岸,西瀕阿拉伯海,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環境優美,有「印度夏威夷」之稱。在這個面積比上海還小的區域里,有著數不清的美麗海灘、歐式古堡,使得果阿成為印度最引人注目的旅遊勝地。然而在歷史上,果阿卻長期遭受著葡萄牙的殖民統治。
1510年葡萄牙殖民者征服了果阿,並在1565年將果阿城定為葡屬印度的首府。此後幾百年間,果阿一直是英法葡等殖民者激烈爭奪的地方,最終葡萄牙控制了果阿。
二戰結束後,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紛紛興起。趁著這個機會,1950年印度政府正式要求葡萄牙把它在印度的屬地移交給印度,但是葡萄牙政府斷然拒絕了印度收回果阿的合法要求。
葡萄牙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堅持它在果阿的殖民統治,是因為它有美國和北約的支持。作為北約成員國之一的葡萄牙聲稱,果阿是「北約范圍之內的土地」,受到北約的「保護」。1951年,葡美兩國又簽訂了《互助和共同防禦條約》。之後,葡萄牙把它從美國得到的武器,源源不斷地運到果阿,鎮壓果阿解放運動。美國則企圖利用這個條約,把果阿變成它的軍事基地。
為了收復果阿地區,印度政府在1955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日」)派遣了5000名沒有攜帶武器的志願人員進入了果阿、達曼和第烏島,支持和配合當地人民的解放斗爭。葡萄牙當局竟然用自動武器對這些赤手空拳的志願人員進行了血腥的攻擊,結果打死打傷200多人。
葡萄牙當局的暴行引起了印度人民的憤怒,許多城市舉行了罷工和示威。印度政府也宣布同葡萄牙斷絕一切外交關系。印度人民爭取收回果阿的正義斗爭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1955年8月23日,在北京各界人民支援印度人民收復果阿大會上,中國代表在給印度總理尼赫魯的電報中說:印度人民和印度共和國政府收復果阿的斗爭是正義的,它受到中國人民和亞洲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同情與支援,它將一定獲得勝利。
1961年1月以後,印度政府加緊運用政治、軍事、外交等多種斗爭形式,以期盡快收復果阿。一方面,印度組織果阿人民進行游擊戰爭,襲擾、打擊殖民統治者。4月25日,游戲隊襲擊了貝提姆軍事據點,俘獲了該據點的全部葡軍,並擊斃了進行抵抗的據點指揮官。緊接著,游擊隊又拔掉了葡軍的格里姆軍事據點。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給葡萄牙殖民統治者以很大的心理震撼。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又以各種非武力形式配合。1961年5月,印度總理尼赫魯在國大黨全國委員會會議上強調,要收復果阿,但要「避免以純軍事的辦法解決問題」,他「期待不久以後果阿將成為印度的一部分」。但尼赫魯的和平願望並沒有實現。
由於印度試圖用談判方式解決果阿問題終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而印度人民要求收復果阿的呼聲日盛一日。1961年12月18日,印度政府出動3萬余軍隊,在空軍的配合下,對果阿地區的葡軍發起了猛烈攻擊,經48小時戰斗,至12月19日全部收復了果阿、達曼和第烏,俘獲葡軍3000餘人,結束了葡萄牙對果阿400多年的殖民統治。
9. 果阿邦的媒體通信
果阿邦內可以收到印度的很多電視頻道。大部分地區都有有線電視。在內陸地區,也使用衛星接收器。國家電視台全印電視台有2個免費頻道。
直播衛星服務供應商有:Dish TV、Tata Sky以及DD Direct Plus。 全印廣播電台是邦內唯一的電台,同時在調頻和調幅播出。調幅有兩個頻道,主要是1287kHz,另外還有「1539kHz」上的活力印度(Vividh Bharati)。全印廣播在調頻的頻道名為「FM彩虹」,在105.4MHz播出。私營的調頻電台有:92.7 MHz的「大FM」,98.3 MHz的「Mirchi電台」,91.9 MHz的「印度藍電台」。此外也有英迪拉·甘地國立大學在帕納吉播出的教育廣播電台Gyan Vani,頻段在107.8 MHz。
當地主要的移動通信供應商有:Reliance Infocomm、塔塔印度通信(Tata Indicom)、Hutch、Bharti Airtel、BSNL、Idea cellular。 當地的報紙有:英語的《先驅報》(印度最早的報紙,曾為葡萄牙語,名為O Heraldo)、《戈馬塔克時報》、《Navhind時報》,另外還有孟買和班加羅爾出版的《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和《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馬拉地語出版的報紙有:《戈馬塔克》、《Tarun Bharat》、《Navprabha》、《Pudhari》、《果阿時報》(Goa Times)、《Sanatan Prabhat》、《Govadoot》等。孔卡尼語出版的報紙有《Sunaparant》。以上列舉的均為日報。此外還有《今日果阿》(Goa Today,英語,月刊)、《果阿觀察家》(Goan Observer,英語,周刊)、《Vavraddeancho Ixtt》(孔卡尼語,周刊)、《果阿信使》(Goa Messenger,孔卡尼語,月刊)、《Gulab》(孔卡尼語,月刊)、《Bimb》(孔卡尼語)、《港口時報》、《數字果阿》、《J's House》等。
10. 介紹一下印度的行政區劃
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7個邦、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專。屬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此外,雖然印度在南極洲並沒有擁有土地,但在當地亦建有二個科學基地:Dakshin Gangotri及Maitri基地。
邦 安得拉邦 | 阿薩姆邦 | 比哈爾邦 | 恰蒂斯加爾邦 | 果阿邦 | 古吉拉特邦 | 哈里亞納邦 | 喜馬偕爾邦 | 查謨-克什米爾邦 | 賈坎德邦 | 卡納塔克邦 | 喀拉拉邦 | 馬哈拉施特拉邦 | 中央邦 | 曼尼普爾邦 | 梅加拉亞邦 | 米佐拉姆邦 | 那加蘭邦 | 奧里薩邦 | 旁遮普邦 | 拉賈斯坦邦 | 錫金邦 | 泰米爾納德邦 | 特里普拉邦 | 北安查爾邦 | 北方邦 | 西孟加拉邦
聯邦屬地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 | 昌迪加爾 | 達曼-第烏 | 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 | 拉克沙群島 | 本地治里;國家首都轄區 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