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堅守
① 戰爭中堅守後方的稱什麼
>﹥一般稱為"衛戌部隊"。在戰爭中/,實際沒有一個統一稱謂,各國叫法不一。一般稱:(戰略防禦部隊)或(守備部隊)。
② 漢代最熱血的一場戰爭,萬人被滅後,13人如何堅守城池
這十三人的統領叫耿恭,在他的帶領下,靠著自己和將士們「不為大漢恥」的精神和意志,死守城池,苦苦等到援兵到來的那一刻,完成了如此艱巨的任務。城外是人多勢眾的匈奴,但是耿恭也並不畏懼,讓將士們把射的箭上擦上毒葯,這樣能夠更好地射殺敵人,並站在城牆上,對敵軍使用心理戰術,聲稱這些箭乃是神箭,不僅百發百中,而且一箭致命。
這時城外的匈奴彷彿已經勝利了一般,讓使者前來招其剩下的十來人投降,哪曾想到,一進城門,就被耿恭示意殺掉了,這可是破釜沉舟般的勇氣啊。正巧城裡也早已沒有什麼食物了,本來讓漢軍投降的使者,就這樣成為了漢軍口中的食物。雖然殘忍,但是戰爭就是如此殘酷,畢竟漢軍還在苦苦等待救援,他們不能倒下。最後他們苦守城門,終於等來了支援的大軍。
③ 抗日時期革命戰斗的堅守
劉胡蘭,女,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現改名為劉胡蘭村)人,1932年10月8日誕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出生時父母給她起名「劉富蘭」,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個掙扎在苦難與貧困線上的家庭對富裕生活的企盼與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籠罩的年代,數不清的苛捐雜稅與勞役壓得這個家庭連氣都喘不過來。父親劉景謙,雖是種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與富農的殘酷壓迫剝削下,加上連年的天災兵禍,雖使出了全身的力氣也難以支撐這日漸貧困的家。由於長期的清貧與勞累,生母王變卿身體虛弱多病,特別是生下其妹愛蘭之後,一病不起。劉胡蘭4歲時,生母就撒手人間,使劉胡蘭過早地失去母愛,倍加體嘗到了人生的不幸與苦難。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全面開赴抗日前線。文水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也組織了抗日游擊隊,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英勇斗爭。不久,八路軍來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戰,劉胡蘭和雲周西村人民一起歡迎子弟兵。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呂梁山麓,救亡浪潮席捲了汾河兩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縣)、太(太原縣)、徐(徐溝縣)特委文水特別支部成立,文水縣抗日民主政府同時成立,年輕的共產黨員顧永田同志擔任了第一任縣長。5月,文水縣抗日游擊隊在離雲周西村25公里遠的大象鎮伏擊了日本侵略軍,戰斗結束後,劉胡蘭跟父親一起慰問游擊隊,祝賀新勝利。
顧永田是文水縣人民愛戴的好縣長,1938年,他來到雲周西村,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劉胡蘭認真聽了他的演講。這年秋天,雲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村公所,廣大人民歡欣鼓舞,熱烈慶祝。
1939年秋天,雲周西村成立了共產黨地下組織,黨組織十分重視對青少年的培養和教育,常給劉胡蘭他們講一些革命的道理,也就在這一年雲周西村辦起了抗日小學,還未入學的劉胡蘭就經常和小夥伴們到學校聽唱歌、看游戲。
1940年初,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頑固斗爭的偉大勝利,晉綏邊區政府也在興縣成立了,抗日形勢進一步發展。那時候,八路軍經常在雲周西村駐扎,他們出操、訓練、學習、做群眾工作,劉胡蘭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軍和小夥伴們玩游戲。晉綏邊區和黨中央的領導同志經常路過這里,縣幹部們也經常在雲周西村活動,劉胡蘭常聽他們講革命故事,遲遲不想離去。偉大的革命時代,深刻地影響著劉胡蘭,使劉胡蘭在抗日戰爭的暴風雨中度過了童年時代。
同年,也就是劉胡蘭生母王變卿撒手人間的4年後,胡文秀從南胡家堡嫁了過來,成了劉胡蘭的繼母。勤勞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處;特別是對胡蘭、愛蘭姐妹倆無微不至的關心、呵護,使幼小的劉胡蘭重新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和幸福。
1941年,9歲的劉胡蘭上了冬學,開學那天母親胡文秀在用廢紙訂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給她寫下了「劉胡蘭」3個字,將「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間的深情厚意。
由於連年的戰亂,冬學不久就停辦了,母親胡文秀見劉胡蘭勤奮好學,便利用在家紡線的機會,用家裡蓋麵缸的石蓋片做石板,用石灰塊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劉胡蘭認字、寫1940年初,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頑固斗爭的偉大勝利,晉綏邊區政府也在興縣成立了,抗日形勢進一步發展。那時候,八路軍經常在雲周西村駐扎,他們出操、訓練、學習、做群眾工作,劉胡蘭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軍和小夥伴們玩游戲。晉綏邊區和黨中央的領導同志經常路過這里,縣幹部們也經常在雲周西村活動,劉胡蘭常聽他們講革命故事,遲遲不想離去。偉大的革命時代,深刻地影響著劉胡蘭,使劉胡蘭在抗日戰爭的暴風雨中度過了童年時代。
同年,也就是劉胡蘭生母王變卿撒手人間的4年後,胡文秀從南胡家堡嫁了過來,成了劉胡蘭的繼母。勤勞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處;特別是對胡蘭、愛蘭姐妹倆無微不至的關心、呵護,使幼小的劉胡蘭重新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和幸福。
1941年,9歲的劉胡蘭上了冬學,開學那天母親胡文秀在用廢紙訂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給她寫下了「劉胡蘭」3個字,將「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間的深情厚意。
由於連年的戰亂,冬學不久就停辦了,母親胡文秀見劉胡蘭勤奮好學,便利用在家紡線的機會,用家裡蓋麵缸的石蓋片做石板,用石灰塊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劉胡蘭認字、寫字。
劉胡蘭的祖母經常給她和妹妹愛蘭講苦難的家史和村史,父親劉景謙經常和鄉親們一起去根據地給八路軍送糧食、布匹,他常對女兒說:「答應下八路軍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艱苦的日子裡,平川堅持斗爭的八路軍日夜活動在青紗帳里,劉胡蘭常隨情報員為八路軍送干糧,傳情報。抗日幹部們頑強斗爭的精神,給了她深刻的教育。
1942年,劉胡蘭當上了兒童團長,經常和小夥伴們站崗、放哨,掩護抗日幹部。
一天,晉綏專署抗聯的米主任,正在雲周西村召開幹部會,劉胡蘭發現日軍偷襲,馬上報告米主任,使他們安全轉移。
1942年中共文水縣敵後工作委員會成立了。一天,工委李書記來到雲周西村,傳達黨的指示,劉胡蘭聽了十分高興,積極為落實黨的政策出力辦事,她常隨武工隊員到敵人據點散傳單、貼標語,對敵人展開政治攻勢。就在這時,中共文水縣委委員張振晉同志,隱蔽在雲周西村,秘密領導這一帶的抗日工作。劉胡蘭經常受到他們的幫助和教育。
在艱苦的斗爭中,許多優秀黨員和革命戰士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事跡使劉胡蘭深受教育,特別是15歲的通訊員王士信、武占魁為掩護區長脫險,壯烈犧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難忘。
黨的教育,先烈的影響,使劉胡蘭更加無畏地在斗爭中鍛煉成長。這年夏天,劉胡蘭和1942年中共文水縣敵後工作委員會成立了。一天,工委李書記來到雲周西村,傳達黨的指示,劉胡蘭聽了十分高興,積極為落實黨的政策出力辦事,她常隨武工隊員到敵人據點散傳單、貼標語,對敵人展開政治攻勢。就在這時,中共文水縣委委員張振晉同志,隱蔽在雲周西村,秘密領導這一帶的抗日工作。劉胡蘭經常受到他們的幫助和教育。
在艱苦的斗爭中,許多優秀黨員和革命戰士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事跡使劉胡蘭深受教育,特別是15歲的通訊員王士信、武占魁為掩護區長脫險,壯烈犧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難忘。
黨的教育,先烈的影響,使劉胡蘭更加無畏地在斗爭中鍛煉成長。這年夏天,劉胡蘭和敵工站的劉站長,趁敵人據點唱戲的機會,偵察敵情,順利完成任務。
1943年,日寇為了維護其日益殘敗的局面,拚命地搶糧抓丁,黨領導農民針鋒相對,開展了抗糧斗爭。有一天,敵人又來搶糧食,劉胡蘭機智地把敵人引向破壞抗糧工作的地主家,保護了人民的利益。
1944年夏天,抗日政府決定除掉漢奸劉子仁(住在保賢村),劉胡蘭知道後,經常操心劉子仁的行蹤一天,劉胡蘭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見劉子仁向保賢村走上,馬上報告了區幹部,協助武工隊處決了漢奸劉子仁。
1945年1月,文水縣工委領導全縣萬余軍民打下了西社據點,奪回糧食50多萬公斤,劉胡蘭參加了這次大規模的戰斗,經受了戰火的考驗。5月,八路軍伏擊了偷襲雲周西村的日本侵略軍,在戰斗中,劉胡蘭和青年們主動上前線為八路軍送彈葯,救護傷員。
八年抗戰終於取得了勝利,1945年9月1日,八路軍打下了文水縣城。第二天,文水萬余群在縣城集會,歡慶勝利,文水縣人民掀起了擁軍熱朝。中秋節,劉胡蘭和鄉親們一起慰問八路軍。劉胡蘭像一顆幼松迎著抗日的烽火茁壯成長起來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閻錫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瘋狂搶奪抗戰勝利果實,發動了內戰。劉胡蘭在共產黨的培養下,投入了新的戰斗。
④ 古代中外戰爭中,堅守時間最長的城池是哪座
如果論時間長,就不用去考慮守城的意義了。
要塞的話,
東方,釣魚城堅守36年,南宋都滅亡了,他還沒有被攻破。
西方,法國聖米歇爾山,英法百年戰爭,119名法國騎士在裡面堅守了24年。
城市的話,由於不是主要用於軍事,所以一般不會很長。
襄陽守了6年。
特洛伊守了10年,傳說。
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雅典守了20多年吧,好像,但實際上受到的攻擊並不多。
城市一般不是用於防禦的,人口又多,城防又弱,因此很少有城市能夠在持續不斷的攻城戰中倖存。戰斗往往在城外解決或者等待戰術支援。
一般守的久的都是一些軍事要塞或者天塹險地。
中國古代長時間守城戰的案例更少,因為本身要塞就少,通常只有封建制國家才修建堅固的要塞,例如日本和德國。鄭成功打台灣的時候,就無法攻克荷蘭人的城堡,最後還是德國人給他出的主意。
另外持續的攻城或者守城,在古代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便是圍困,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給養,在前線原地不動的軍隊,最多在第一年能在當地收集給養。通常,根據戰力,援軍,給養來判斷,趨於被動的一方就會逃竄或者進攻了。
真正的守城市的戰斗是在二戰中吧,因為生產力和交通運輸發達了。列寧格勒吧,3年。
⑤ 蘇聯衛國戰爭堅守那條河
是伏爾加格勒的護城河——伏爾加河,或許,伏爾加格勒有些陌生,但是,你們知道它內曾經的名字:斯大容林格勒或者列寧格勒,這是它以前的名字,後來因為位靠伏爾加河而更名,伏爾加河同時也是俄羅斯的母親河。
蘇聯衛國戰爭也稱斯大林格勒戰役,地點就位於斯大林格勒的南方,北方,西方。而蘇德戰爭最大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轉折點,就發生在這條河旁邊的城市斯大林格勒,也就是如今的伏爾加格勒上。
⑥ 為了堅守國家統一,美國歷史上爆發了什麼戰爭
為了堅守國家統一,美國歷史上爆發了南北戰爭。
1.戰爭的起因:美國廢除奴專隸制度的屬勢力加強,美國共和黨人,林肯雖然不是解放黑奴的倡言者,但他認為蓄奴不人道,反對擴大蓄奴,因此南方仇視他。1860年,他當選總統,對南方而言,無異聯邦向蓄奴制宣戰,南卡羅來納州在1861年首先宣布退出聯邦,並用武力將駐守在那裡的美國軍隊驅趕,打響了內戰的第一槍。隨後,其他的一些南方州也退出聯邦,建立美國南方邦聯,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開始。
2.戰爭的結果:1865年,北方收復了南方大部分地區,南方軍隊由於補給不足,許多士兵餓死。最後羅伯特·李向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請降,南方邦聯瓦解,戰爭以國家重新恢復統一而結束。
3.戰爭的影響:南北戰爭給美國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它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並讓美國人吸取教訓,更加團結了,此後美國一直沒有發生內戰。
⑦ 抗日戰爭時期堅守四行倉庫的軍隊是八路軍嗎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謝晉元中校率領數百名士兵由版1937年10月27日下午至10月31日抵抗了日本軍隊權的進攻四天,掩護88師撤退到上海郊區。十餘名士兵戰死,三十餘人負傷。斃敵200餘,傷敵無數。四日後,由於國民黨軍已達到拖延日本軍的目的,於是接受英國調解。10月31日凌晨二時,由宋子文電話轉達蔣介石撤退的命令後,謝晉元和國民黨士兵才撤退到英租界。在英租界,全體官兵被繳械,並受到英國方面暫時軟禁,後被釋放。壯士乘坐軍用卡車離開時,收到民眾夾道歡送。然而團長謝晉元一年之後遇刺身亡,殺手是被汪偽政府收買的兵痞。
⑧ 2.美國為什麼會在蘇聯近乎於戰爭威脅的壓力下依然堅守柏林(500字左右)
因為美國的實力要遠遠強過蘇聯。硬實力是美國堅守的主要原因,由於專美國國內新聞屬自由,民主體制,所以美國國內總是爭爭吵吵,給人的感覺好像蘇聯更加強硬和咄咄逼人,而美國好像處處被動,其實美國依然掌握著全球軍事能力,強大的海權、世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是蘇聯不能比的。
柏林遠在歐洲,距離美國1萬多公里,而柏林距離莫斯科只有1600公里,早在二戰期間,美國的344架,B29轟炸機就能遠程奔襲3000公里,用凝固汽油彈,一天之內摧毀了日本首都東京,炸死日本10萬人。美國把軍力幾乎都是部署在蘇聯周邊,而美國在蘇聯周邊的軍力,卻總是經常會認為受到了蘇聯威脅。美國人講究絕對的安全,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感,因此美國所謂受到的威脅,與一般國家完全不同。
就像現在朝鮮,比美國差了百倍,而且遠在中國附近,朝鮮武器和技術比美國落後半個世紀,但是對於朝鮮的強硬,美國已經感覺到了威脅了。
⑨ 世界戰爭史上哪座城市堅守時間最長
最易守難攻的應該是山海關吧,號稱天下第一關!萬里長城就是由山海關為頭開始修建的!
⑩ 抗日戰爭時期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是不是真有一半是湖北通城人
抗日戰爭時期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是真的有一半是湖北通城人。
「『八百壯內士』其實只有400多人容,其中一半是通城籍。遺憾的是,盡管我們多年走訪查詢,但目前查實姓名的只有87人。」湖北省通城縣檔案局股長馮立群說。
據原咸寧師專(現湖北科技學院)歷史系教授丁一考證:1937年9月,通城縣保安大隊一、三中隊200餘人被整編入湖北保安五團。當年10月,湖北保安五團奉命開赴淞滬前線,整建制補充傷亡慘重的88師524團,通城的兩個中隊編入一營,成為震驚中外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的中堅。
(10)戰爭堅守擴展閱讀:
1937年10月26日至30日,國民黨政府軍第八十八師524團第一營的全體官兵掩護大部隊撤退後,為保住閘北的最後一塊陣地,奉命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四天四夜,擊退敵人多次進攻,威震敵膽,譽滿中外。
2005年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中國電信發行了一套主題電話卡,其中一張為四行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