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法治的人素材
1. 根據2016兩會從當代大學生角度談談法治中國如何堅守「公平正義」,該怎麼做
1、公民要堅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要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 2、公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增強權利意識和法治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3、公民要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要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共同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4、公民要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做到有序的政治參與。
2. 如何堅守法治底線,推進依法治縣戰略
結合本縣實際,找准重點,突破難點,全面啟動「法治地方」創建活動,加快推進依法治縣進程。
規范秩序,實施訴訪分離。該縣積極探索訴訪分離工作新路子。所有來信來訪群眾的基本情況都將進行登記,材料歸檔管理,與當事人商定初辦意見。之後,召集公、檢、法、司專家對涉法涉訴信訪案件進行梳理、會診、分流,辦理意見反饋當事人。凡會商會議認為可以進行協調的,由承辦的政法部門牽頭組織調解、備案。凡會商會議認為不能協調的或調解無效的由責任部門引導走司法程序。當事人仍不走司法程序的視同放棄。對「鬧訪」不聽勸阻者,給與訓誡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關口前移,規范項目監管。該縣將32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全入駐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辦理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事項等工作,服務項目、辦事程序、必備條件等「全透明」。針對有些政府投資工程存在設計漏項、圍標串標,監管重合法形式輕實際結果等問題,該縣創新監管方式,推行工程設計方案二次評審、工程預決算二次審計、工程材料詢價二次復核、工程竣工二次驗收、政府采購雙軌並行的「五個二」管理制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招投標監督管理新模式
陽光操作,規范執法服務。該縣明確公、檢、法、司執法的法律依據、執法程序、辦案各環節和結果,除依法不能公開的都要向社會公開,注重執法態度、執法方式。建立全方位的監督體系,把人大監督、行政和司法監督、黨內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等有機地結合起來。
深化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體系,形成鄉鎮矛盾調處中心、村組矛盾調解室和群眾說事室,包括「法律六進」和訴調對接的化解矛盾糾紛的「多覆蓋」網路。凡能夠調解的就地化解,需共同調解的聯動調解,難以調解的積極引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努力做到矛盾「零激化」、「零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