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教師堅守小學新聞
❶ 偌大的中國,有多少教師堅守農村教育一線,一生守候
還是很多的。
不少老師,都一生都奮斗在農村的教育一線。
❷ 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落腳點在於什麼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版國家教育方針權,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❸ 女教師獨守山村小學3年,她究竟抱著怎樣的決心
江西婺源、珍珠山鄉、虹潭小學 、吳南燕老師,四個簡簡單單的詞語串聯成了吳老師堅守村小,兢兢業業,獻身教育事業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跡,而支撐她堅持下來的,就是把知識和愛傳播給每一個孩子的決心。
吳南燕老師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於孩子熱愛,讓她在虹潭小學一干就是三年,可能她還要繼續幹下去,這都離不開她傳播知識和愛的決心。都說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是對於某些孩子來說,他們從一出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為了縮小教育資源不平衡,許多向吳南燕老師一樣的人民教師奮斗在村小的教學一線上,他們克服了惡劣的教學環境,秉持著向孩子們傳播知識、傳播愛的決心,一干就是一輩子,他們是一群偉大的人。
❹ 小學教師該如何控班,怎麼使吵鬧的班級安靜下來
你好,學生抄活潑好動,嬉戲打鬧是天性使然。作為教師首先要做到理解和包容。然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之處,然後自發地進行反省,進而改變行為。板起臉對學生進行斥責,其本質就是利用教師自己的年齡優勢來強行壓制學生,是沒有經過思考的、水平很低的教育方式。學生犯錯就一味地斥責,非但不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利於教學工作的進行,更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一方面要耐心地教育學生、關愛學生,循序漸進地教導學生;另一方面,老師應該順勢轉化教學資源,讓大家思考上課紀律的重要性。同時,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舉止文明,以身作則,在班集體中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希望能幫助到你。
❺ 女教師獨守山村小學3年,是什麼讓她一直在堅持
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在教師的隊伍中,有很多的老師,他們教書育人的事跡,都讓人非常的感動。尤其對於那些支教的老師來講,在山村裡一待就是好多年,也有些老師,將自己的青春和人生,都奉獻給了大山裡的孩子。
在江西婺源,就有這樣一位女教師,自己獨守山村小學三年時間;而她所教授的學生,幾乎都是留守學生。除了要負責學生的教學工作以外,還需要負責學生中午的伙食,還承擔了半個家長的責任。
我想這也是老師,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就如同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孩子。
❻ 教師築牢教育陣地反思課堂是教師的陣地教師如何堅守
❼ 學校只剩下一名學生為什麼這位老師依然選擇了堅守
一名教師,一個學生,加在一起就是一所學校。而令狐克洪就是這樣一所學校的老師。
這所學校叫太公小學,位於重慶市綦江區趕水鎮。59歲的令狐克洪在這里已經教了41年的書了。早些年,學校里學生眾多,還算熱鬧。然而從2000年開始,當地生源逐年減少,學校辦學規模不斷萎縮。今年年初,學校只剩下一個班、一名學生了。
執教,傳道授業;堅守,任勞任怨。這位59歲的教師,在與這最後一名學生的朝夕相處中,迸發出燦爛的光芒。在此,讓我們向他道一聲:謝謝你
❽ 堅守山區33年的老師他們為何可以堅持
54歲的楊朝俊,在烏蒙山深處默默堅守32年,在5個山區教學點工作過,先後教育大山深處兩代人。看著大山裡的孩子一個個接受教育,走出大山,奉獻社會,楊朝俊感到無比自豪。
今年是楊朝俊從教的第33個年頭,他一如往常站在校門迎接他的33名學生,直到所有的學生都走進校門才會安心。
如今豐坪小學也告別了舊牆殘壁、泥壩操場,新建了校舍,添置了籃球場、乒乓球台,開設了營養午餐,並派遣了志願者,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楊朝俊從教33年,累計培養學生1000餘人。學生們對他的稱呼,從最初的「楊老師」到後來的「楊爸爸」,再到現在的「楊爺爺」。
「在山區辦教學不容易,雖然辛苦,可我樂在其中。
❾ 四川萬源「鐵人老師」患血癌7年仍堅守講台
7月15日消息,「她真是一位好老師,一直都待在這個小鎮上教書,我兒子就是她的學生。」「她是一名大學生,怎麼沒留在城市裡工作啊?」「聽說她得了一種非常嚴重的血液病,這么多年都一直堅持在教書。」……日前,四川省達州市萬源市草壩鎮居民你一言我一語,對張瓊老師的言談中有敬佩,有唏噓,更有一絲心疼。
1983年出生的張瓊家鄉就在與草壩鎮相鄰的魏家鄉。2005年畢業那年,當同學們都為了能留在城市學校教書而奔忙時,張瓊卻不為所動,因為她從進大學時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
「和城裡孩子一樣,農村的孩子也要接受教育啊,而且在家鄉附近教書,還能夠更加方便自己照顧年邁的婆婆和一個人把我拉扯大的媽媽。」憑著這一淳樸的想法,張瓊帶著大學畢業證書考進了家鄉附近的草壩中學。
「孩子們特別喜歡上我的語文課和歷史課,這讓我打心裡高興,工作也特別有干勁。但現在感覺有些失落和遺憾了,因為病情越來越嚴重,不得不接受學校領導安排,不再教語文和擔任班主任了!」張瓊告訴記者。
2011年,在張瓊站上三尺講台的第六年之際,她被確診患上了「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開啟了她與病魔的抗爭之旅,但那時身體並沒有不適。為不耽誤工作和不花住宿費,她經常一個人周末晚上坐火車,早上下車直接去醫院復診開葯。
「上午暈倒,下午上課,說她是鐵人老師一點都不為過。」草壩中學一位副校長這樣介紹說。
2015年7月,張瓊再次去重慶檢查身體,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俗稱白血病前期,只有幹細胞移植才有可能痊癒。從此,她的每個周末與寒暑假的時間,幾乎都用在了輾轉奔走於成都、重慶、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各大醫院,進行骨髓和臍帶血配型的檢查,以及吃葯與輸血治療。
「她一直靠自己一家人的微薄收入來堅持,私下從不接受任何資助。讓我感動的是學校那麼多圖書的歸檔,均衡教育來臨時,她本人堅強地工作著,自己不行,就拉著在學校教物理的丈夫唐春曉跟著上,從來不說一句話,並圓滿完成了任務。」知情的老師介紹說。
為了繼續照顧對自己一直不離不棄的家人,為了重返自己熱愛的三尺講台,已度過35個春秋的張瓊這才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求助……
來源: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