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職責分工
㈠ 護師證可以掛靠嗎
天下有證書的地方,就表示有門檻,有門檻的地方,必定有人鑽空子。今天聊聊護士證掛靠那點事兒。
中國目前每年參加護士考試的人數大概是70萬~80萬,考試通過率大概在50%左右。但中國有多少家醫院和小診所呢?數量無疑是巨大的,這些醫院和小診所對護士的需求也是巨大的。
一些私人醫院和診所,護士一般是不願意去的,也不願意注冊在這些醫院,導致這些醫院和診所的護士數量不足。
而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開設綜合性診所,人員安排方面,醫生和護士分別至少需要5人。那護士人數不夠怎麼辦?只能去租護士證充數量。
比如,聘請2個有護士證的,再租3個護士證,低價僱傭3個無證人員,這樣,既能欺瞞上級主管部門,取得醫院、診所開設資格,又能節約人力成本,畢竟無證人員的工資要求要低於正規護士。
看似你情我願,互惠互利,護士得到了錢,診所獲到了大發展,其實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護士證得來不易,失去卻不難,搞不好還要受到牽連。根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辦法》,在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完成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護理、助產專業課程學習,包括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並取得相應學歷證書的,可以申請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想要獲得護士證,首先要付出的就是學習成本和時間成本,再加上護士考試並不很輕松,真可謂得來不易。另外,無證人員幾乎不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和經驗,屬於非法行醫,一旦操作失誤,導致醫療事故,後果不堪設想。診所出了醫療事故,難道出租證件的護士就沒有責任嗎?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出租護士證,目前國內屬於灰色地帶,一旦查出,是要吊銷證件的。求學多載,備考幾月,辛辛苦苦拿到的證件得而復失,真心不值得。再說了,把自己的護士證租出去,自己一個月拿幾百元,但別人賺的錢遠遠不止幾百元,而且存在非法行醫等問題,具有巨大的安全隱患。追逐小利,而忘了巨大風險,當船頭觸礁時,一切都晚了。
㈡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對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的職責分工要求的健康檔案
1.健康檔案的建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室醫務人員負責為內轄容區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同時向服務對象填寫並發放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
2.健康檔案的存放。農民健康檔案以村衛生室存放為主,城市居民以社區為單位存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的社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存放,其餘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存放。
3.檔案的電子化管理。誰建檔,誰錄入,並將電子健康檔案的數據統一存放在電子健康檔案數據中心。
4.接診記錄、會診記錄、雙向轉診記錄由居民就診的醫療機構負責登記,並補充到個人檔案,同時錄入電腦。
㈢ 什麼是"1+x"專項督查工作制度
「1+X」專項來督查,「1」指省紀自委對省直各職能部門履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職責情況的督查,「X」指省直各職能部門根據職能作用和管理許可權,在職責范圍內對各級各部門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進行督查。
一是突出督查重點。以「三公」經費、會議費和政府采購情況作為檢查重點,進一步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二是強化督查方式。結合日常工作、其他專項檢查工作開展「1+X」專項督查,避免重復檢查;對檢查暫未發現問題的單位,要組織「回頭看」,幫助相關部門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三是規范督查行為。統一製作檢查通知書、檢查工作底稿、財政檢查徵求意見函、處理意見等格式範本,適時培訓檢查人員,統一檢查標准,提高檢查質量。四是注重督查成果運用。將專項督查發現的問題,與預算績效管理、預算管理信用記錄系統和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的使用相結合,促進相關部門加強和規范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