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堅守正義的事例

堅守正義的事例

發布時間: 2020-11-29 10:28:24

堅守正義也是行孝。寫一篇議論文800字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於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於說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總之,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記敘文和說明文則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議論是作者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說服,以表明自己的見解、主張、態度的表達方式,通常由論點 、論據、論證三部分構成。議論文題目分為論題,論點,寓意型。論題型為作者觀點但以簡潔為主,所以中心論點一般不能直接抄論題,論點型,論點型一般沒有觀點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寓意型一般與論題論點並存且不能直接作為中心論點要還原本意。[1]

語言特點
①准確、嚴密。②概括性和簡潔性。③使用修辭,體現其用詞鮮明、生動和感情色彩。

⑵ 歷史上堅持正義的人,還要舉出事例

蘇武牧羊
文天祥不投降
或者廉潔奉公等。
一般這類例子都和愛國聯系在一起的。

⑶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怎樣維護公平,堅守正義

公平正義是世間人人嚮往的大道,只是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執迷於物慾,過分在乎自己的得失,一些人的社會道德觀敗壞,出現了損人害己,見利忘義,甚至是良心泯滅的現象,越是這樣的社會,我們就越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去維護公平與正義。
想要維護好公平,堅守正義,就必須每個成員都需要用自己的言行去維護,信仰公平必將戰勝邪惡,善惡到頭終有報的真理,努力去做一個善良真正的好人,並勇敢的與邪惡的勢力做斗爭。

⑷ 中國堅持正義、堅持真理的名人事例

堅持正義:文天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堅持真理:馬寅初,計劃生育問題

⑸ 堅守正道的名人事例

文天祥

文天祥在獄中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專為奴,過著囚徒般的屬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但文天祥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場的那天。監斬官問他:「丞相還有什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甚麼可說的!」他又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

譚嗣同

慈禧連發諭旨,捉拿維新派。譚嗣同聽到政變消息後並不驚慌,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多方活動,籌謀營救光緒帝。但措手不及,計劃均告落空。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後一次反抗。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⑹ 李白,蘇東坡,鄭板橋堅持正義,品格高尚的事例有哪些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⑺ 有關古今中外名人的正義的事例

1、岳飛

岳飛小時候家裡非常窮,母親用樹枝在沙地上教他寫字,還鼓勵他好好兒鍛煉身體。岳飛勤奮好學,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

岳飛還建立起一支紀律嚴明、作戰英勇的抗金軍隊——「岳家軍」。「岳家軍」的士兵都嚴格遵守紀律,寧可自己忍受飢餓,也不敢打擾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們天一亮就起來,為主人打掃衛生,清洗餐具後才離去。「岳家軍」的士氣讓金軍聞風喪膽。金兵統帥長嘆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在一次岳家軍與金軍的戰役中,當岳家軍追到距金兵大本營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復江 山時,皇帝趙構怕岳飛打敗金兵後,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姦臣秦檜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退兵。秦檜還誣告岳飛謀反,將他關入監獄,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

2、曼德拉

在任職總統前,曼德拉是積極的反種族隔離人士,同時也是非洲國民大會的武裝組織民族之矛的領袖。當他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時,南非法院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將他定罪。依據判決,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獄後,轉而支持調解與協商,並在推動多元族群民主的過渡期挺身領導南非。自種族隔離制度終結以來,曼德拉受到了來自各界的贊許,包括從前的反對者。

曼德拉在40年來獲得了超過一百項獎項,其中最顯著的便是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2004年,其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

3、韓信跨下之辱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曾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貶為淮陰侯。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

韓信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卻刻苦讀書,熟演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苦於生計無著,於不得已時,在熟人家裡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 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 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 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4、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5、司馬遷

西漢司馬遷少年時就涉獵群書,立志繼承父業。正當他撰寫的《史記》進展順利的時候,「李陵事件」的牽聯,使他遭受宮刑。面對這奇恥大辱,他不是嘆息、沉淪,而是銳意進取,「幽而發憤」,他含冤蒙垢數十年,終於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後世。

(7)堅守正義的事例擴展閱讀

正義的概念

正義是人類社會普遍認為的崇高的價值,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觀點、行為、活動、思想和制度等。正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正義觀。衡量正義的客觀標準是這種正義的觀點、行為、思想是否促進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否滿足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最大利益的需要。

正義最低的內容是,正義要求分配社會利益和承擔社會義務不是任意的,要遵循一定的規范和標准;正義的普遍性是要求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平等或是量的均等、或是按人的貢獻平等或按身份平等,分配社會利益和義務;分配社會利益和義務者要保持一定的中立。總而言之正義是彰顯符合事實、規律、道理或某種公認標準的行為。

⑻ 那些人是堅持正義有高尚品得的人,還要舉出事例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⑼ 以堅守正義為題寫一篇作文800字

堅守信念,一定會成功!堅守信念,成功不再遙遠!堅守信念,成功屬於你、我、他(她)!
人的一生變數很多,沒有人能承諾我們的一生永遠是晴天;沒有人能預知草莽之中是否潛藏毒蛇猛獸;沒有人能勾勒出命運的風刀霜劍……然而,外界雖不能把握,行動卻可以產生力量。這力量的源泉就來自堅定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是永遠不可戰勝的。當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時,只要心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努力拚搏,就一定會渡過難關,取得成功。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即將面臨中考的學生,在僅剩幾天的復習階段,卻發生了一件令她傷心欲絕的事情:她的母親去世了。這個沉重的打擊,使她無心再去復習,之日以淚洗面,可是隨之而來的中考,卻不得不去面對。她猶豫了,不知所措。就在臨考前的一個晚上,她的父親對她說:「孩子,你媽媽的去世確實對你的打擊很大,我也很難過,但是明天的中考是你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不要因此失去信心,我相信你的實力,孩子,加油,爸爸為你驕傲!」聽了父親的這些話,她不再彷徨,重拾了信心,因為她相信母親也在為她祈禱,母親泉下有知,也會為她加油的。就這樣,漫長的一夜過去了,她來到了考場,心情無比的復雜與激動,但她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才能。在考場中,她發揮的淋漓盡致,她堅信母親在天邊一直守望著她,是執著的信念伴隨著她考試。考試結束後,她如釋重負,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情激盪著她,她相信這就是堅守信念的力量。成績出來後,她考上了重點高中,用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換來了成功的喜悅。但她卻時刻沒有忘記母親已不在人世,這心裡的陰影是無法抹殺的。於是她放棄了去重點學校讀書,在當地的一所高中上學,她不忍背井離鄉,不忍離開她的父親,但他知道自己成功了,這就夠了。
堅守信念,一定會成功!
堅守信念,成功不再遙遠!
堅守信念,成功屬於你、我、他(她)!

你還會放棄信念嗎

在蘇州的留園內,有一方清池,池水清澈透明,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春天到了,百花盛開,一時間桃李妖嬈,奼紫嫣紅。濃到醉人的香氣溢滿留園,百花婀娜窈窕的姿態占據留園。那方池只是靜靜地看著。冬天,百花早已面目全非,枝頭僅有的殘妝也消逝在北風中。那方池沒有改變什麼,自是獨守一片清澈。當雪花飄落,它便欣喜地將片片雪花擁入懷中……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方清池。清澈的池水便是我們干凈透明的信念。它毫無雜念,它不染一塵。身邊是妖艷的桃李也好,是枯槁的枝條也罷,它都不該改變。為了你心中的池水,你還會放棄信念嗎?
池如此,人亦然。
文天祥,當他被俘,當他身處異鄉,當他經受磨難時候。他仍舊吟誦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豪情,愛國便是他的信念。他的信念沒有隨局勢而變。他心中的池水便如明鏡般折射出他人性的光輝!再看如今的季羨林,當他飽受「文革」摧殘時,當他淪為一個看大門的人時,當他年過花甲時,他沒有放棄研究,從《羅摩衍那》到吐火羅文,從普通學者到北大教授。我們看到了,是他對古文字研究的執著,對信念的堅守,走到今天!他心中的池水,定是清明如鏡吧……
我相信,太陽的光輝只在清澈的池水中才得以折射。偉大的人格在堅守信念中才得以鑄就。無悔的人生在堅守信念中才能走向盡頭!
試問,看到這,你還會放棄信念嗎?

⑽ 《堅守正義》記敘文~600字左右

正義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一種行為、狀態是否正義就涉及到三個要素:人、社會和與人直接相關的事物。人是正義反映的主體,也是評價正義的主體;社會的形成歸於人的產生和結合,社會對人的分工、分配起著重要作用,個人得不到與他人平等的地位、待遇,往往歸結於社會的不正義(公平);而與人直接相關的事物,如地位、資格、自由等,其多寡優劣主導著人們的評價。在遠古最原始的社會形成時,有了原始的勞動成果的分配,人們就開始了關於正義的討論。至於何種行為與狀態是正義的,用不同的標准、角度和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其觀察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不同的。
鏟除貪腐,捍衛法律,喚醒良知,警示世人,是神聖的國徽賦予人民檢察官的正義使命!檢察院反貪局的檢察官和偵查員們與形形色色貪腐分子做斗爭並最終將他們一一繩之以法。檢察院反貪局的檢察官和偵查員們將黨的要求、國家的法律、政策和司法機關,堅守正義。同時,法律也是實現正義的重要手段,正義的最低要求是限制任意暴力。法律運用國家強制性,保護社會主體的合法利益,通過裁決糾紛,懲治非正義的違法行為,以實現社會正義。正義是人類社會普遍認為的崇高的價值,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觀點、行為、活動、思想和制度等。正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正義觀。衡量正義的客觀標準是這種正義的觀點、行為、思想是否促進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否滿足社會中絕大多數人最大利益的需要。正義最低的內容是,正義要求分配社會利益和承擔社會義務不是任意的,要遵循一定的規范和標准;正義的普遍性是要求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平等或是量的均等、或是按人的貢獻平等或按身份平等,分配社會利益和義務;分配社會利益和義務者要保持一定的中立。總而言之正義是彰顯符合事實、規律、道理或某種公認標準的行為。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