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堅守底線
① 教師守住底線,不觸碰紅線是什麼意思
不要違背師德之類的,列入金錢
② 不忘初心守住教師底線
我們經常這樣自嘲:人民教師表面風光,內心彷徨,成就難有,郁悶經常,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我們頭戴八條禁令,腳踏三條底線,肩扛各種考核指標,短期內,我們完成了由主導型向服務型弱勢群體的轉變。我們的口號是,「學生虐我千萬遍,我待學生如初戀!不向國家要待遇,不給領導添麻煩,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發揚老驥伏櫪的精神,堅決不退休,干到九十九!」,大家笑了。
我已經從教十年了,我曾經被那些沒心沒肺的話語氣得淚流滿面,曾經被個別蠻不講理的家長威脅恐嚇,也曾經為了尋找沉溺網吧的孩子而徹夜奔走,也曾經為了挽救尋死覓活的情痴而費盡心血,也曾懷疑當初的夢想,也曾質疑今天的付出。但是,內心總有一種聲音告訴我,教書育人,不忘初心!每一項事業都需要付出,每一種工作都有艱辛,我們不應該把抱怨掛在嘴邊,不應該讓悲情出現在臉上。當我看到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時,我被深深地觸動了。是什麼讓外交官朱敏才和高級教師孫麗娜放棄北京安逸優越的退休生活,甘願來到環境惡劣的西南邊陲支教?是「大愛」,是「奉獻」也是「信念」。正是愛和奉獻讓他們平凡瘦弱的生命充滿了無窮的力量,正是愛和奉獻讓平淡的生活、普通的崗位變得神聖異常。正是因為愛和奉獻,我們的祖國才越來越強。
20**年暑假的一天,烈日炙烤著大地,山河滾燙,在塵土飛揚的鄉間小路上有兩個艱難跋涉的身影,那是我和劉飛老師,我們一路打聽,來到嵩縣大坪一戶農家,眼前的景象讓我震驚了,三間土坯房經久失修,後山牆用木樁斜撐著,一個中年男人一瘸一拐地走過來說,「你們可來了,家裡窮,他媽走的早,我小兒麻痹留下了後遺症,也不能乾重活,沒能力供孩子上學,孩子交給你們了」,我們馬不停蹄趕到工地,找到那個正在攪拌水泥的孩子郭飛陽,他爸爸大聲喊:「陽陽,十九中老師來了,人家學費生活費全免,你能上高中了」,那個孩子激動得直哆嗦,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用滿是灰塵的手擦臉上的淚和汗。這只是無數個招生事例中平凡的一例,我們的工作只要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我們的付出就是有價值的。但是有時候我們也遇到一些短視的家長,遭到責難和質疑,班裡有個品學兼優的女孩田文靜,突然退學,面對冒著38度高溫風塵僕僕趕去的我們,她媽媽沒有倒一杯水,沒有搬一個凳子,站在門口冷冰冰的說:「老師,我沒文化不是也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的嗎?再說了,女孩子上了高中讀了大學花很多錢不說,出來不還是打工嗎?有啥區別?」我們勸她,做父母要為孩子撐起夢想,不留愧疚,培養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打工與打工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她絲毫不為所動,口乾舌燥的我們無功而返。第二次又去,撲了空;第三次,我們告訴她已經聯系了愛心人士,資助她女兒,如果成績優秀大學費用人家也可以出,在這樣的利誘之下,田文靜的媽媽終於同意孩子從廣州回來繼續學業。劉備三顧茅廬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我們是為了什麼呢?無論是家長的信任還是質疑,都給了我前進的動力,即使已經被父母放棄的孩子,我們仍然對她不離不棄,因為我們是人民教師,我們不忘初心。
如果學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師的職責就是讓他們在溫暖的陽光里燦爛綻放。」19中春蕾班的女孩們有兩個共同的爺爺,他們是特聘教師陳春琳、李蔭農,兩位老人本可以靠著六七千的退休工資安享晚年,但兩人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愛心助學,並且一幫就是17年。有人嘲笑他們是大傻瓜小傻瓜,但是陳老師笑著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每當組建新的班集體,陳老師不顧年邁病痛親自深入偏遠山區考察學生的家庭狀況,為了省錢他們從不捨得坐計程車,而是先乘坐到各縣城的長途車,再輾轉三輪車,摩托車,甚至牛車等,陳老師說,他最怕走山路,可是有些不通車的地方還要用腳去丈量。開班時他真誠地對學生說:「咱們班是一個大家庭,我就是家長,今後有什麼困難,我都會幫你。」無論是清晨的早操還是深夜的自習,總能看到陳老師堅守的身影;無論大考小考,總能看到學生成長日記里他密密麻麻的記錄和點點滴滴的渴望;無論演講比賽還是運動會,總能看到他跑前跑後,用攝影機留住孩子們的青春閃光。陳老師還說,有一次他和我校的劉志恆老師籌集了一大批棉衣,用部隊的吉普車送往嵩縣黃庄的兩個春蕾班,市區里艷陽高照,而山區卻是大雪紛飛,路面濕滑,右側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吉普車掛低檔像蝸牛一樣向埡口攀登,司機是個小夥子,緊張得滿頭大汗,下坡時差一點就滑下深淵了,車到黃庄已是晚上七點,大山的冬夜漆黑陰冷,孩子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等待爺爺的到來,這是很多孩子第一次穿上羽絨服,看到他們的笑臉,多少苦都是值得的。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我們的任務就是把神聖的事業進行到底。
把孩子培養成才是我們的終極理想。「不幹則罷,要干就要幹得最好」,我是一名教師,三尺講台就是我的舞台,學生也是我的生命。四歲的女兒經常問我:「媽媽,你能送我上一次幼兒園嗎?面對這樣一個小小的要求,我無言以對,因我必須每天七點准時出現在校園里。「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我們甘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對大千世界,我們心懷淡泊;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樑卻撐起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托起明天的太陽。不能否認,我們的隊伍中確實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比如向學生索要禮物,有償家教等,但是少數雜草妨害不了教師的整體形象。
像我一樣曾經困惑退縮的年輕老師們,請走出迷茫和彷徨,讓我們依然保持青春亮麗的面龐和活力四射的形象,讓我們成為三尺講台上閃亮的明星,盡顯你我的智慧和力量。讓我們用愛和奉獻點燃學生心中希望的燈,為社會培養更多棟梁,也為洛陽的教育事業譜寫新篇章!
③ 如何做到警鍾長鳴,守住底線,做四有教師
做到心中有民,深懷為民之心。作為黨員教師,應切實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時刻把人民教育裝在心中,將辦好人民教育貢獻力量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只有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擺正定位、放低身段、放下「架子」,才能時刻為學生成長著想,才能時刻關心關愛學生,做好學生的輔導員。教師黨員一定要強化宗旨意識,心繫群眾、為民造福,謀劃好本職工作;要真心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操勞,特別要把握好「三差」學生、留守兒童的思想、學習、生活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真正做到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做一名關心愛護學生的好老師。
④ 如何幫助教師守住課堂教學的有效底線
近段時間,教師師德再次成為網路討論的焦點。四川的范美忠因在地震中不顧學生安危而自己先逃生,並後來在網上「晾曬」自己逃跑理由而被網友炮轟為「范跑跑」、安徽的楊經貴因對上課期間學生打架不管不問而使得一名學生喪命而被冠名為「楊不管」,「范跑跑」和「楊不管」成了師德淪喪的標簽,對教師職業倫理討論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尖浪口之上。
正如一位網友所言,近來洶涌的對於師責師德的問責,未嘗不是公眾長期在各種教育亂象和教育沖突下的一次集中爆發。為什麼社會對教師倫理的喪失而如此全民口誅筆伐呢?恐怕不僅僅是對中國教育前景的關注,更重要的教師職業倫理是一個社會的底線。底線倫理是由北京大學何懷宏在《底線倫理》中提出,作者認為「底線倫理即每一個社會成員自覺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規范。雨果說,做一個聖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是為人的常軌。」並指出「醫德師德是衡量社會道德底線的標尺」。也就是說,一旦醫德師德失陷,社會倫理將脆弱的不堪一擊。
「范跑跑」和「楊不管」只是市場經濟下師德底線失陷的兩個極端的例子,但它卻深刻表明了當今社會倫理的深層次困境。何懷宏教授在2000年指出「市場經濟初始,價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際,我意識到,機遇、自由降臨同時,底線倫理亦直面挑戰。不殺人、不說謊、不欺詐、不姦淫、不偷盜,在市場經濟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為人,但你不能損人利己;你可以不是聖賢,但你應該認同道義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須堅守,那是人類最後屏障!」但是在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今天,在物慾橫流的世界,倫理的底線顯得那麼的脆弱,「范跑跑」有膽量出來坦露自己的心聲,還有多少與此類似的「張跑跑」、「李跑跑」隱藏著自己的「逃跑」的故事。老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為什麼今天失去它的應有的光輝,讓人深思,背後的各種社會因素盤根錯節,難以理清。
不可否認,教師社會地位在今天仍然不高,尤其是小學教師和窮困地區的老師,很多老師沒有資格證就上崗,缺乏正規的訓練;教師待遇在整個社會基層中收入較低,甚至很多地方的教師半工半商;教師的考核機制不成熟等等,時不時還要背起妖魔化的沉重輿論壓力,中國教師的生存顯得那麼的步履維艱,堅守倫理的底線需要承擔多大的壓力和勇氣。於是違背肩負起社會所期望的各種「無我」高尚倫理責任事件頻繁發生,也就不足為奇!教師職業是神聖的,教師不能犯錯,稍有錯誤便被世人口誅筆伐;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不能太「物質」,稍有富裕的教師,便被人們稱為不道德的……反此種種,社會在進行譴責教師的時候,又有誰為教師堅守倫理底線的付出進行補償呢?換句話說,教師倫理底線如何能夠讓教師心甘情願的堅守?
哪一個國家的教師也沒有象中國教師經歷過歷史心酸記憶,「教書匠」、「臭老九」到「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名譽上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被戴上了一個又一個閃光耀眼的光環,把教師推到社會精神的最高境界,冠以最崇高和偉大的帽子,而實際上被戴上了一個又一個無形的緊箍咒。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的農村學校教師,當初選擇教師職業,是因為師范類學校好考,並且能夠更快成家立業,緩解家庭壓力,而正好從教以後,由於沉重的家庭負擔壓在自己頭上,而自己工資又低,雙重的壓力使之無法安心工作。既然是職業,勞動與報酬應是對等的,既然是最「偉大的工程師」的職業,待遇就應該是最優良的。然而恰恰實相反,中國的教師,尤其基礎教育階段和基層教育的待遇是苦不堪言。於是「體罰學生、教師曠課缺課」等各種與《教師法》相悖的現象不斷發生,實踐證明,當教師職業僅僅成為教師養家糊口的工具時候,師德建設就無從談起;教師還在為衣食住行奔波和費心時,安心教學、愛護學生、守候師德都是抽象的,縹緲的,他們沉重的肩膀無法肩負起底線倫理的職責。當然這些不是支持「范跑跑」「楊不管」的借口,而是整個社會應該面對的問題,當我們譴責他們的時候,應該更多想想他們生存的背景!
教師倫理作為社會倫理的底線標尺,守候底線倫理是社會文明的底線。改善教師的待遇,尤其是初級教育階段和貧困地區教師的待遇,也許是指望他們擔負起中國教育脊背的有效的出路。
鏈接:底線倫理的意義
底線倫理的意義之一在於,經由一些最基本的價值和倫理,人乃保持「人」必須具有的特性、樣態和本質,使人免於沉淪和野蠻到非人的境地。違背了這樣的倫理,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失德、缺德,而是喪失起碼的人性和人的本質特徵。
底線倫理的意義之二是,它是人之為人的下限。就是說,它不是要求人做聖人、做有德行的人的道德,而是要求人不失去「人」的起碼准則的道德。形象地說,人在人獸之間、文明人與野蠻人之間劃了一條界線,越過這一界線,就不是「人」之所為,就「不是人」了。
底線倫理的意義之三是,所有人都承認的共同道德和價值,凡具有「人」的基本特徵的人們都認同和遵循的倫理。底線倫理由於關涉的不是高級層次的規范(如信仰、社會文化理想、終極關懷),而是最低層次的規范,是作為「人」的最後要求,所以這些規范是文明人都可以、都應該接受的。任何人,無論種族、文化、道德差異如何,都不能拒斥這些倫理規范。
⑤ 如何守住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底線,做人民滿意教師發言稿
住底線,就是要每位黨員幹部要先學會做人,做人要學會修德;要從看不起眼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漸;要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要用社會的道德、國家的法律法規要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缺失了道德底線,觸犯了法律的底線;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自己頭上懸掛的利劍,不要心存僥幸觸犯底線;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要學會知足常樂,要管得住自己,也要管得住家人;為官做事要敢於承擔責任、敢於擔當,要使用好黨賦予的權力,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要多做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實事,不辜負組織的重託和群眾的願望,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人民群眾愛戴的好官。
⑥ 如何守住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底線,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用人性、個性、品性,堅守做人之德 做人的底線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做人要有人性、個性、品性,三者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人,三者結合起來進行評判,就是對一個人的綜合評價。 人性,儒家認為,人之初、性本善;道家認為,人本惡,後天教育而改善。而事實證明,後天的學習、教育和修養是很重要的。 個性,個人做人的風格,不管你是勇者,還是智者;不管你脾氣暴躁,還是性情溫和;不管你是外向型,快人快語,還是內向型,沉默寡言。你的個性必須適應共性,你的個人好惡,必須迎合社會的主流,你的獨具風格的言行,必須融入歷史必然的趨勢。 品性,就是人的品德、品格、品味,這是做人深層次本質性的東西。在保持人性和個性的基礎上,注意修養自己的品性。按照現在的流行語就是,理想信念、政治覺悟、廉潔自省、道德修養、文化積攢、作風嚴謹等等。用「平常、平靜、平和」,保持為人之要 怎樣才能守住底線?似乎要做的事情很多。我想有三個詞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平常」、「平靜」、「平和」,是所謂平常之為、平靜之心、平和之態,也就是行為不過激,情緒不浮躁,處世和為貴。 用「改良、改革、改造」,實現人性之美 人的本性中,有幾樣東西是永遠存在的。一是生存慾望,二是滿足慾望,三是幸福慾望。 那麼,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工作環境是否能滿足人的三種慾望呢?辦法是有的,那就是改良、改革、改造。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負有責任,這是人的基本社會屬性。你不負責任你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你不按照規矩做人辦事,你就會身敗名裂。這是必然的規律,任何人都逃脫不了客觀規律的限制。所以,現今社會所提倡的你應該要做到的事情,你必須做到,越雷池一步,存僥幸心理,對社會對自己不負責任,其後果不言而愈。 作為警察,要區別於普通老百姓,因為你的社會責任不同,你的職業性質決定了你所承擔的責任。你在做好一個人的基礎上,還要求自己做一個合格的警察,這就需要樹立警察意識。所謂警察意識:一是法律意識、二是宗旨意識、三是奉獻意識、四是廉潔意識。用「拒貪、尺度、謹慎」,解決問題之道 一是解決一個「貪」字。 「貪」是萬惡之首,解決好了是免遭挫折的根本。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定要把握好這個「道」字。通俗地講,應該得到的,你也別客氣,不應該得到的,你千萬莫伸手。 二是解決一個「度」字。凡事有度。做人也是如此,做人的尺度把握不好,你就會出差錯。我們要不斷學習,充實自我,讓自己不斷聰明起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住分寸。 三是解決一個「慎」字。做人一定要謹小慎微,最忌狂妄浮躁。一是慎初、二是慎為、三是慎獨。 守住做人的底線,做一個站得住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適應時代要求,跟上時代節拍的人。
⑦ 什麼是家庭教育的底線、如何設定底線、如何堅守底線
個人認為家庭教育底線是互相尊重,家長用適合自己適合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專子,和孩子做朋友屬 互相尊重 當孩子有一定的判斷能力的時候 有些事情就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尊重他的選擇
關於底線,可以先跟孩子說好自己的底線,但也要做到寬容,好好教育孩子。獎懲制度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⑧ 如何堅守教師從教的職業道德底線
視課堂如生命的敬業精神,敢於自檢討,勇於承認錯誤的擔當精神,明白要做一個什麼樣的老師,怎麼做才是一個敬業愛崗,盡職奉獻,守紀惜譽,知榮明恥的優秀教師;
然後從「敬畏事業講師德,嚴守教師底線;
敬畏法紀懂規矩,嚴守公民紅線;
敬畏職業守紀律,嚴守執業邊線」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教師有償補課、體罰和變相體罰、酒後駕車、公然索禮等損害教師形象的案例,闡明師德師風的底線、紅線、邊線是所有教師不可逾越的「禁區」。
「講師德、懂規矩、守紀律」巡講報告會是對優良師德師風的弘揚與洗禮,精彩的報告讓該校教職工清醒地認識到工作生活中出現「自律意識不強、從教行為不廉、施教行為不端、個人形象不佳、愛崗敬業精神不強」會有損教師形象,甚至會給的個人事業和整個教體事業帶來嚴重影響,告誡教職工要常懷敬畏之心,在思想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上向優秀教師看齊,堅守道德底線,不觸碰紀律紅線,提師能、修師德、嚴紀律,做一名黨和人民群眾滿意的好教師,為上虞職教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