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堅守精神家園800字作文

堅守精神家園800字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1-29 01:13:13

1. 堅守精神的家園作文

堅守我的精神家園
古往今來,無論歷史的風塵如何湮滅,無論時間的流水如何洗滌,總有這樣一句話回盪在耳旁:堅守我的精神家園。 ——題記
蔚藍的天空,白雲依舊流淌;洶涌的大海,礁石依舊站立;紛繁冗雜的塵世,我心依舊堅守,堅守,堅守我的精神家園,是一份淡泊,是一份寧靜,是一份心底的歡唱。
恢弘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浩瀚的江水滾滾東流,卻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愁,是誰?是誰站立在岸邊?是那個「名余日正則兮,字余日靈均」的他?是那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也」的忠臣?是啊,正是他。面對漁夫的勸導,那句「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坦盪之言,「寧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堅貞胸襟,躍入江水,堅守清白的從容……我分明聽到一聲高呼「堅守我的精神家園!」為了堅守,死又如何,精神家園才是永恆的樂章!
堅守我的精神家園,堅持一份崇高,一份心中的淡泊與清凈。「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聽!是誰在輕唱動聽的歌謠,是那個「性本愛丘山」的靜者吧?是那個「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的悔者?是那個世人稱贊的「五柳先生」?是,是他!為何辭去官職,為何選擇放棄錦衣玉食,享受粗茶淡飯?為何脫離塵網,不隨波逐流?「因為堅守,因我堅守心的從容與舒坦,因我堅守我的精神家園。」堅定而又從容的回答。是啊,「戶庭無塵雜,居室有餘閑」的清凈的精神家園一定是他的嚮往吧!高官厚祿,錦衣玉食,不過是過眼雲煙,精神家園才是壯美的畫面。
堅守我的精神家園,堅守一份從容,一份自然與安詳。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身處床榻,依舊忘不了保衛國土,精忠報國,面對敵人的兇猛進攻,不曾退卻,面對主降派的勸說,不曾動搖,面對一次又一次國土的淪喪,更加激起心中愛國的熱情!為何如此固執,為何如此頑強?「我堅守我的精神家園!」鏗鏘有力的回答震撼人心。「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保衛,堅守是畢生的追求」——是的,精神家園的堅守是最絢爛的心底宣言!
堅守我的精神家園,堅守一份高尚,一份熱情與執著。「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從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執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吶喊;「寧可死也不吃美國救濟糧」的剛毅……一次又一次向我們述說著這個至理名言,堅守我的精神家園。
天空依舊蔚藍,大海依舊澎湃,我心依舊執著,堅守我的精神家園!

2. 我們守望的精神家園寫一篇800作文

個同學丈抄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答得牛頭不對馬嘴.老師頓時火冒三丈,問他怎麼回事.「後面的同學告訴我的」,他解釋道,全班鬨堂大笑,但老師不笑,仍然眉頭深鎖,用箭一樣的目光盯著我們,我們只好馬上閉上嘴巴,正襟危坐.這時,我們多麼希望老師你也能笑一笑啊!這樣,你的不快、同學們的不認真,也許就會在一笑之中飄然而去,我們與你的距離會因這一笑而變得親近起來.
下課了,有很多同學跑上講台,想跟你談談話,可一頭忙碌的你一句:「什麼事?」正欲張嘴的我們不好意思開口了.那時,我們多想你笑著與我們放鬆地聊一聊啊!
「笑一笑,十年少,我們學習會更好;笑一笑,真輕松,苦惱、傷心拋腦後.」我以前也寫過這樣的兒歌或小詩,但都沒敢唱,什麼時候能在你面前開心地唱一唱呢?
最後,老師,我要對你說:新年要到了,祝願你健

3. 以班級為主題的我們的精神家園作文800字

人行走的時間長了,便渴望有個落腳的地方,渴望有人等候、記掛著他。於是人有了一個小小的家。同樣,人的心疲倦了,也渴望有個放鬆、歇息的去處。於是我們便有了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生活中,能帶給我心境平和的、靈魂沉澱的、思維冷靜的不是單純的一樁事抑或是一件物,而是一種復雜而又簡單的狀態——獨處。
其實我並不是那種「孤芳自賞」的人,身邊的朋友過從甚密。可我仍喜歡獨處。
喜歡在六月淅瀝的雨後,翻看親切的書,捧著冒著熱氣的茶,靜享一個人的快樂。於是
精神上的疲倦漸漸退去,生命被還原成當初簡單純凈的模樣。
喜歡在陽光灑滿房間的下午,鋪開雪白的紙,拿起熟悉的筆,寫下心靈的獨語,或是抄幾句新近看到的精彩的詩與文章。於是,心情的焦躁慢慢撫平,思維出人意料地清澈與敏銳。
喜歡在深夜躺在床上,聽著那些舊唱片里薩克斯管的縹緲、小號的詼諧以及黑管的低吟
淺唱。就這樣躺著,什麼都不做,這難得的品味享受。
我喜歡獨處。
生活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城市中,我們忙碌、拼搏,有時甚至忘了自己為何要拼搏、奮斗,只是別人不停地推擠著你,環境不時地提醒著你。我們被動地盲目地前行著,而這種非主觀意願上的行動定會造成精神上的倦怠,生命的意義也被塗抹得面目全非。我獨處,我觀世。只有這時,我才能將思緒沉澱下來,冷靜地審視自己,理解自己,愛護自己,並從別人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對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中獲得力量。這種力量是一種安定,一種放鬆,一種升華。
告別獨處,就好似遊子暫別家鄉,盡管已離開家園,但家的溫暖已深深植入心間,盡管會有一段離別,但終究要歸來。
在獨處的時候,我與別人交流著,通過文字;我與自己交流著,通過心語;或者我與誰都不交流,只享受這難得的空白。那是怎樣的輕松與自由啊!
曾聽說過一句話:眼睛是心靈的缺口,夜晚是,白天的缺口。那麼我想獨處便是精神的缺口。有了這個缺口,我們才顯得真實而可愛,心中潛藏的柔軟部分才得以呈現,被鋼筋水泥固化的性情才得以復甦。從而調動一切感官體會自己,體會生活。這種抽絲剝繭後的袒露才是深刻而冷靜的。
我喜歡獨處,我喜歡看到自

4. 關於「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共建文明精神家園」的作文800字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華夏兒女的根,滋養著民族之魂,引領我們千千萬萬華夏兒女在五千年的歷史中應對各種挑戰、天災人禍以及外來侵略,適應形勢的各種變化,創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物質使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出現了無數偉大的人物。

今日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在社會主義大國。21世紀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社會主義大國。21世紀頭一個十年,我國GDP「趕日超美」,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步提升。今日的中國是東方雄獅,是初升之日。是騰飛的巨龍!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千年文明古國的大國風范。

「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中華民族廣博深厚的精神是我們民族世世代代生存繁洐發展的思想基礎,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維系全體人民的精神紐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正在這種情感上近代歷經磨難的中國至今仍屹立在東方,而不是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歷代以來,中華民族涌現了一大批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懷的仁人志士。宋代「精忠報國」的岳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爾樂」的范仲淹;明代抗擊倭寇的戚繼光;清代從荷蘭殖民地者中誓死守衛,和敵人同歸於盡的鄧世昌;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用筆作抗戰,喚醒民族的魯迅、老舍等人。

新中國成立以後,一大批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建設祖國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航天之父」「箭之王」錢學森。榮獲「2010年度國家科技最高獎」的師昌緒……他們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不朽貢獻,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我們,應該從小樹立愛國意識,銘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這些偉人為榜樣,努力學習,為祖國更美麗的明天作貢獻。

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崇禮重德,尊師重道是傳統美德。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文明用語,禮貌待人,樂於助人,熱心公益。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教導我們首先要注重個人的修養,同時培養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國家就會長治久安,人民就能生活幸福,安居樂業。

「百善孝為先」,生活中,我們要尊敬長輩和長輩在一起時,要禮貌,遇見長輩要打招呼;進門出門時要告訴長輩……這些雖然只是一些小事,但這些點滴小事的背後包含的是你對長輩的孝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沉澱讓中華文明散發著悠久的韻味,有著聞名於世界的科學技術—四大學科。三大技術,四大發明。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經、史、子、集、書、從書。其中著名的有十三經,《史記》諸子百家,《詩經》等。

先祖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足以讓我們受用終生。傳承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不僅要傳承這些文化,更要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創新和發展。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們共築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5. 以堅守精神家園為話題 作文

堅守

古往今來,無論歷史的風塵如何湮滅,無論時間的流水如何洗滌,總有這樣一句話回盪在耳旁:堅守
。 ——題記
蔚藍的天空,白雲依舊流淌;洶涌的大海,礁石依舊站立;紛繁冗雜的塵世,我心依舊堅守,堅守,堅守
,是一份淡泊,是一份寧靜,是一份心底的歡唱。
恢弘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浩瀚的江水滾滾東流,卻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愁,是誰?是誰站立在岸邊?是那個「名余日正則兮,字余日靈均」的他?是那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也」的忠臣?是啊,正是他。面對
的勸導,那句「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坦盪之言,「寧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堅貞胸襟,躍入江水,堅守清白的從容……我分明聽到一聲高呼「堅守我的精神家園!」為了堅守,死又如何,精神家園才是永恆的樂章!
堅守我的精神家園,堅持一份崇高,一份心中的淡泊與清凈。「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聽!是誰在輕唱動聽的歌謠,是那個「性本愛丘山」的靜者吧?是那個「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的悔者?是那個世人稱贊的「五柳先生」?是,是他!為何辭去官職,為何選擇放棄錦衣玉食,享受
?為何脫離塵網,不隨波逐流?「因為堅守,因我堅守心的從容與舒坦,因我堅守我的精神家園。」堅定而又從容的回答。是啊,「戶庭無塵雜,居室有餘閑」的清凈的精神家園一定是他的嚮往吧!高官厚祿,錦衣玉食,不過是過眼雲煙,精神家園才是壯美的畫面。
堅守我的精神家園,堅守一份從容,一份自然與安詳。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
告乃翁!」身處床榻,依舊忘不了保衛國土,精忠報國,面對敵人的兇猛進攻,不曾退卻,面對主降派的勸說,不曾動搖,面對一次又一次國土的淪喪,更加激起心中愛國的熱情!為何如此固執,為何如此頑強?「我堅守我的精神家園!」鏗鏘有力的回答震撼人心。「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保衛,堅守是畢生的追求」——是的,精神家園的堅守是最絢爛的心底宣言!
堅守我的精神家園,堅守一份高尚,一份熱情與執著。「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從容;「

」的執著;「
千夫指,俯首甘為
」的吶喊;「寧可死也不吃美國救濟糧」的剛毅……一次又一次向我們述說著這個
,堅守我的精神家園。
天空依舊蔚藍,大海依舊澎湃,我心依舊執著,堅守我的精神家園!

6. 以《共祝精神家園》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人行走的時間長了,便渴望有個落腳的地方,渴望有人等候、記掛著他.於是人有了一個小小的家.同樣,人的心疲倦了,也渴望有個放鬆、歇息的去處.於是我們便有了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生活中,能帶給我心境平和的、靈魂沉澱的、思維冷靜的不是單純的一樁事抑或是一件物,而是一種復雜而又簡單的狀態——獨處.
其實我並不是那種「孤芳自賞」的人,身邊的朋友過從甚密.可我仍喜歡獨處.
喜歡在六月淅瀝的雨後,翻看親切的書,捧著冒著熱氣的茶,靜享一個人的快樂.於是
精神上的疲倦漸漸退去,生命被還原成當初簡單純凈的模樣.
喜歡在陽光灑滿房間的下午,鋪開雪白的紙,拿起熟悉的筆,寫下心靈的獨語,或是抄幾句新近看到的精彩的詩與文章.於是,心情的焦躁慢慢撫平,思維出人意料地清澈與敏銳.
喜歡在深夜躺在床上,聽著那些舊唱片里薩克斯管的縹緲、小號的詼諧以及黑管的低吟
淺唱.就這樣躺著,什麼都不做,這難得的品味享受.

7. 傳承中國文化,共築精神家園 作文 800字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養育了十三億鬥志高昂的炎黃子孫,經歷了百餘年的磨難,受盡恥辱,受盡嘲笑……今天,終於成就了一條金光閃閃的東方巨龍!
中華文化不計其數。有古色古香的陶瓷,有號稱「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還有遠近聞名的四大發明……
在歷史的長河中,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傳承了許許多多的傳統民俗。而到現在,那些曾讓人期盼的傳統節日卻變得如同白開水,平淡無味。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那一天,村裡便熱鬧了起來,一眨眼的功夫,村子中間的路上便擠滿了人。有舞獅子的,有扭秧歌的,還有一些小商販在街頭叫賣。小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花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玩得不亦樂乎。老人們聚在一塊,紛紛坐在石凳上談論天南海北。
中秋節,爸爸會和家人一起吃香甜可口的月餅,賞皎皎圓月。家人團聚,其樂融融。
如今,西方的愚人節,感恩節,聖誕節逐漸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人們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開開心心過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是隨著潮流,開始熱衷於西方節日。中國代代相傳的傳統節日逐漸被人淡忘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難道就這樣袖手旁觀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去飯店大吃一頓,吃飽喝足後,守在電視機旁邊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唉,怎麼一點兒年味都沒有呢?」中秋節,皓月當空,又有誰還會愜意地坐在院子里,抬頭賞月呢?由此可見,這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正悄悄地向我們揮手告別。
中華文化是無數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我們的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與中華文化貫穿始終。因此,繼承和弘揚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徐多措並舉。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倡議大家為弘揚中華文化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是屬於這個世界。讓我們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吧!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養育了十三億鬥志高昂的炎黃子孫,經歷了百餘年的磨難,受盡恥辱,受盡嘲笑……今天,終於成就了一條金光閃閃的東方巨龍! 中華文化不計其數。有古色古香的陶瓷,有號稱「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還有遠近聞名的四大發明…… 在歷史的長河中,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傳承了許許多多的傳統民俗。而到現在,那些曾讓人期盼的傳統節日卻變得如同白開水,平淡無味。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那一天,村裡便熱鬧了起來,一眨眼的功夫,村子中間的路上便擠滿了人。有舞獅子的,有扭秧歌的,還有一些小商販在街頭叫賣。小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花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玩得不亦樂乎。老人們聚在一塊,紛紛坐在石凳上談論天南海北。 中秋節,爸爸會和家人一起吃香甜可口的月餅,賞皎皎圓月。家人團聚,其樂融融。 如今,西方的愚人節,感恩節,聖誕節逐漸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人們再也不像以前一樣,開開心心過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是隨著潮流,開始熱衷於西方節日。中國代代相傳的傳統節日逐漸被人淡忘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難道就這樣袖手旁觀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去飯店大吃一頓,吃飽喝足後,守在電視機旁邊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唉,怎麼一點兒年味都沒有呢?」中秋節,皓月當空,又有誰還會愜意地坐在院子里,抬頭賞月呢?由此可見,這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正悄悄地向我們揮手告別。 中華文化是無數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我們的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與中華文化貫穿始終。因此,繼承和弘揚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徐多措並舉。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倡議大家為弘揚中華文化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是屬於這個世界。讓我們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吧!

8. 建築精神家園800字作文

精神家園 如果說生命是一種挑戰,那麼精神,便是這挑戰中一道不朽的境界。精神家園,給了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定義。 有一種精神叫不屈。 四面楚歌中,他還是以往的模樣,堅定、坦然。滾滾的烏江盪滌著他孤傲的靈魂,一個不屈的生命從容地選擇了滅亡。寒光閃閃的長劍在他的頸上留下了一抹鮮紅的血色,一段浩盪的傳奇戛然而止,一種精神的守候淵遠流長。「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他的肩上擔負著責任與使命,他的生命,永遠與他的精神相伴。是的,他敗了。然,他敗的有血有肉,轟轟烈烈,那樣的堅韌不屈,那樣的悲壯勇敢。他是草原上的馳騁的烈馬,蒼穹中不羈的雄鷹,他的生命,盪漾著王者的榮光。千年之後,烏江依舊澎湃激昂。斯人已逝,迢迢的歷史長河裡,他不屈的豪情永刻墨青;精神家園里,他將永存。 有一種精神叫信仰。 還記得那個「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的鄭智化嗎?小兒麻痹羈絆著他,或許他的生命註定是個悲劇吧。不!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星星點燈,點燃了微弱火光中他那絢麗的夢想;他是水手,他在暴風雨的打擊下艱難求渡。「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不幸,是天才進步的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巴爾拉克如是說。音樂是他的信仰,而信仰,不只是夢想,他化悲痛為力量,為自己奮斗出了一條流光溢彩的康莊大道。他的蛻變,一種虔誠拼搏的信仰使然。他用精神升華了生命,他向生命發出挑戰! 有一種精神叫執著。 司馬遷,又一個動人的名字。這個名字,凝聚了多少辛酸苦澀?這個名字的主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為《史記》輾轉反側,幾十載的心血融進他一生的悲歡。殘暴的刑罰擺在眼前,他決定執著。不只是執著於他的著作,更執著於他堅定的精神家園。從此,他踏上了一條隱忍的道路。 置身於歷史,他是不幸的;反觀今世,他是何等的傲岸啊!他為生生不息的華夏民族,書寫了兩千年的滄海桑田。他是功臣,功在千秋。他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執著於精神家園的長廊中,熠熠生輝。 你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他用不屈守護了內心深處精神家園的安寧;你看哥倫布一無反顧,他為自己的信仰和那對未知的渴望披肝瀝膽;你看史鐵生病痛中踽踽獨行,依舊筆耕不輟,執著著他所熱誠的寫作。永遠不息的是人世的飛矢時光,永遠不變的是精神家園里他們的璀璨光芒。 歲月以恣意的姿態流淌過這個多元的世界舞台,生命又演繹了多少亘古難忘的傳說?生命終有盡頭,而精神的家園就在那裡,不偏不倚。讓我們的生命住進精神家園里,在風起雲涌的渡口完成平凡到不平凡那一瞬永恆的過度。

9. 作文堅守精神家園

最近,全國各地陸續評選表彰了一批全國道德模範、最美鄉村教師、最美人民警察。這樣的評選和表彰通過新聞媒體的大力宣傳,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遞更多向善向美向真的正能量,帶動和激發人民群眾積極向上的干勁和熱情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筆者以為,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不僅僅是為他們送去鮮花和掌聲,更應該去感受和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去品味和領悟他們的思想高度。因為在他們身上,清晰而鮮明地體現著傳統道德中的某種品質和精神——或堅韌執著,或孝順善良,或甘於奉獻,或淡泊名利,或勇於犧牲。而這種品質和精神才是我們不斷取得事業進步的最大動力和根本源泉。
沒有精神就失去了最堅強的支撐。不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家庭,一個人,在其前進的過程中,都必然會遇到或多或少,或重或輕的困難和阻礙,都必然會經歷挫折、失敗、曲折和坎坷的考驗和洗禮。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有一種「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堅定的信念來支撐,需要有一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勇敢的精神來激發,需要有一種「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壯志豪情來釋放。有了這種信念,這種激情、這種豪情,就能身處困境而不氣餒,面臨失敗而不放棄,取得勝利而不驕傲。這就是精神的力量。試想三國的劉備,以賣草席為生,卻矢志恢復漢室。即使後來被曹軍殺得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兄弟離散、妻子自盡,仍志猶未改。後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建立蜀國,終成三國鼎立之局面。再說中國共產黨,由最初成立時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的6000多萬人,其間經歷了多少的挫折、坎坷、磨難,只有稍懂歷史的人,都能知道其中的過程。如果沒有了精神的存在,古不會有劉備的稱帝,今不會有共產黨的成功。是精神給了他們堅持的勇氣、前進的動力,是精神成就了這一切。
現代世界是商品的世界,我們不能脫離這個世界求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這是一個事實,但不是全部的事實。著名學者周國平說,「在投入現代潮流的同時,我們要有所堅守,堅守那些永恆的人生價值,一個不能投入的人是一個落伍者,一個無所堅守的人是一個隨流逐流者。在喧囂和浮躁的社會環境里,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並堅守到底。反過來看那些道德模範,最美人物,他們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羨慕的成績,最主要的恐怕就在於他們對自己精神家園的堅守了。守住它,就能心如止水,寵辱不驚,進退自如,就能選擇該選擇的,放棄該放棄的,聽從內心真實的聲音,從而做出一番不平凡的業績,寫出一曲動人的贊歌。
世事無常,潮流變遷。願我們投入任何潮流時都永遠保持一種清醒:」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10.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作文,不少於800字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著重說一說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斗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說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歷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篇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裡,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裡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裡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伙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里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篇三:發揮科技優勢 弘揚傳統文化
當書信被電子郵件取代,當腳力被各種交通工具代勞,當傳統文化在瀕臨滅絕的邊緣苦苦掙扎:處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又該何去何從?科技為上,傳統靠邊?還是傳統為要,科技為輔?
在如今紛繁蕪雜的大環境下,科技與傳統文化不可偏廢。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我們的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讓人享受舒適生活:積極發揮科技優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已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便對西方現代科技有一種盲目的恐懼或崇拜,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國門,打碎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在國人心中種下了恐懼而又歆羨的種子。科技強國也被無數國家奉為圭臬。科技霸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代科技的優勢展露無遺。
但我們就該為此放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講究仁義禮智信,中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