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堅守觀點

堅守觀點

發布時間: 2020-11-28 18:37:23

㈠ 議論文的提綱

議論文的結構與議論文寫作技巧
根據筆者近兩年參加高考作文閱卷的體會,發現這樣兩個有意思的現象:一是絕大多數考生寫的是議論文,二是絕大多數的議論文不像議論文。主要表現是:1、議論文結構不合體。如開頭不提出論點,中間只寫幾個論據,而不分析,更沒有分論點;甚至在列舉論據時,還出現了大量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2、思路不合邏輯。如開頭提出的議論文論點是「干什麼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邏輯思路,接下來的論證應主要圍繞「為什麼要三思而行」來展開,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夠帶來的好結果;但是有的學生卻重點在寫「三思而行是什麼」或者「怎樣三思而行」,讓人感到別扭。3、議論文論點和議論文論據之間缺乏必要的粘連,即通常所說的有述無論,有據無析。為此,筆者認為高中議論文,必須走好以下三步,即結構合體,思路入格,粘連有術。

一、議論文的結構合體

,分析事實,論證道理,當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維規律;這種思維規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態上,就是具有一定體式的文章的結構。怎樣寫議論文才算「合體」呢?

一是根據議論問題的一般思維模式,應當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或曰「引論」、「本論」、「結論」) 三大塊構成。「提出問題
」即在議論文開頭一般要鮮明地提出中心論點,「分析問題」即在文章的中間要圍繞中心論點展開分析論證,「解決問題」即在文章的結尾部分或者得出綜合性結論,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這一點,眾所周知,茲不贅述。

二是分析問題即本論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層展開論述。所謂「向度」即論述展開的方向。這個「向度」有四個: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何果。一般情況下,
一篇中學生議論文作文,其本論部分只要從這四個向度中選擇一個或者兩個展開即可。但無論是從哪個向度展開,
其分論點之間都要形成一定的聯系。一般來說,有並列式、遞進式和對照式三種。

所謂並列式,就是圍繞中心從同一個向度列出幾個分論點,逐一論證。如果僅僅圍繞一個向度寫,那麼幾個分論點之間的關系大多是並列關系


遞進式同並列式結構相比,除了論點之間的意義聯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結構模式與並列式相同,就不再說了。

所謂對照式,就是從論題的正反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正反對比論證得出結論。其優點是結構簡潔,論證充分,容易上手。最簡單的對照式是在提出觀點後,一段從正面論證觀點,一段從反面論證觀點,最後得出結論。還有一種對照式結構是在正面進行論述或者擺出論據後,緊接著用轉折或者假設的方式從反面展開論述。

二、思路入格

議論文是論述問題的,當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議論文各部分之間要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我們知道,議論文是論證問題的,你在提出議論文論點後,就要擺事實,講道理,讓你提出的論點令人信服地確立起來。因此,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就應當是因果聯系,即中心論點是「果」,分論點是「因」。這個因果聯系就是議論文的思路之「格」。

作為一個高中生的議論文作文,最起碼要做到在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 ,論點和論據之間要有一定的因果聯系。

學生提出中心論點後,只要圍繞中心論點問一個「為什麼」,就能找到提出分論點的方向。如中心論點是「只有堅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華,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稍加分析,就可發現這個觀點是在說「堅守」的重要性,於是,分論點就要回答「為什麼堅守很重要」這個問題。那麼就可從「為什麼」和「何果」這兩個向度來立分論點。如「堅守是一種執著,使絕望變成希望」,「堅守是一種信念,使普通變得高尚」,「堅守是一種職責,使平凡變得偉大」。如果我們要檢驗這三個分論點和中心論點之間有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的話,只需在這三個分論點之前加上「因為」,在「堅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連起來念一下即可。

同樣,分論點和議論文的論據之間,也應當是因果聯系。如在「堅守是一種職責,使平凡變得偉大」這個分論點後面,就可這樣展開論述:「邊防戰士的堅守,使國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師的堅守,使桃李滿天下;白衣天使的堅守,使病魔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飛」這個分論點下可以這樣展開論述:「行動可以受制於客觀現實,思想卻永遠享受絕對的自由。有了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與浪漫於一身的詩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還在感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後主李煜;才有了嚮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天才詩人海子。總之,因為這份思想的自由,社會才會在其牽引之下不斷地進步,才會創造出一個個永載史冊的人類奇跡。」

三、粘連有術

一篇像樣的議論文,除了議論文的結構合體、思路入格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論點的恰當闡述和對論據的中肯分析;沒有這樣的闡述和分析,議論文論點論據就不能粘連起來,而這個粘連是有「術」的。

(一) 觀點+過渡+事例+分析

這個步驟

㈡ 作文(堅守自已的原則) 開頭要是名言+論述+觀點的 我只要一個好的開頭!!!!!

萬事開頭難。其實一個頭開了作文就好寫了!

㈢ 以堅守為話題的議論文分論點怎麼寫(三個) 還有一個詳寫的事實論據

論點,又叫論斷,是作者所持的觀點,在邏輯學上,論點就是真實性需要加以證實的判斷。它是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提出的見解、主張和表示的態度。它是整個論證過程的中心,擔負著回答「論證什麼」的任務,明確地表示著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它是一個意思明確的表判斷的陳述句。出自梁啟超 《答某報第四號對於新民叢報之駁論》:「然以為彼既敢於強辯,則必能將本報重要之論點,難倒一二。」

㈣ 孟子的核心觀點是什麼強勢人格的三個層次是什麼

《孟子》真正的魅力在於他所倡導的強勢人格。

強勢人格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自強不息:

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就是高調做事。就像揚帆出海,高起點,高標准,高效率;只有強勢人格才可具備強勢的能力。

一個氣球能夠升騰是因為它裡面充滿了氫氣,一個人能夠升騰是因為他具有自強不息的強勢人格。這種強勢人格不一定表現在外部,而是內化為數十年自強不息的堅持。因此,具有這種強勢人格就會有一副傲骨,而不是傲氣。

第二層次:堅守本心:

在孟子看來,低調做人,返璞歸真,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強勢人格。

社會從來都以它的強勢引領著人們,只有用超常的性情和意志去抗拒世俗社會的復雜和醜陋的誘惑,堅守善良的本性,才能保持人的善性。而這,就需要「仁」和「智」,二者之結合,才能達其極境即「聖」。孟子:「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孟子"公孫丑上》)。這種智慧,就是做人的智慧。

所以,強勢人格決不是盛氣凌人,相反,強勢人格需要的是低調做人。

有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他的存在讓你感到壓力,他的行為讓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論讓你感到渺小,他的財富讓你感到憤怒;一句話,他的自我使別人無處藏身。這不是強勢人格,這是以強凌弱。

強勢人格在堅持自強不息之時,同時也要堅守善良的本性。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隱」。「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大隱」不同於「中隱」、「小隱」,就在於「大隱」不依賴環境,「大隱」更多的依靠自我的堅守。

要成就一個理想的人格決不可期待於其自然的生成,它需要的是清除在「己」「我」之內不斷地滋生著的形形色色的趨惡的力量,這個過程就是堅守本心。

我們在電視上看見過小狼、小豹、小虎、小獅,都可愛極了,然而待到它們長大,你就會發現它們目光中的單純和調皮早已被狡詐與兇殘所代替,叫你不寒而慄了。從生物法則來說,這叫生存需要。為了生存,它要吃掉你,而不是要讓你覺得它有多麼可愛。

人在社會上生活,與動物一樣,也有一個生存競爭的問題,因此,人也不可能一味地天真下去。這就決定了本心退化之無奈。但我以為我們應該感到幸運的是:人類社會畢竟不同於動物世界。人類之間有競爭,卻也有協調。這個協調,有法律的力量,更有道德的感化;這種道德感,就是強勢人格打造的「仁者愛人」就決定了人的本心不致消亡。

有句時髦的話:除了誘惑,我什麼都能抵抗。你能抵抗什麼?你能見到權勢者而不露出諂媚之色嗎?你能看到富貴者不起嫉恨之心嗎?援助弱者而不居施捨之功?受人幫助而不露愧顏?面對不合理的好處,你能夠內心平靜,選擇放棄嗎?面對不公平待遇,是沉淪,是抗爭?

所以,孟子堅持民本思想,提倡「仁政」;體現在我們的處世之道中,就是低調做人,「善」無處不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然而,沒有行為的積累,哪有人格的提升?沒有內力的修養,哪有環境的和諧?

第三層次:包容化育:

包容化育是強勢人格的最高層次。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孫丑》)這就是說,具有強勢人格的人能夠感召眾人,能夠圓融外界的紛爭、污染

這一層次,你不再感覺自己在用內心的定力去抗拒外界的誘惑,而是對外在世界的理解和包容。

酒精消毒,什麼濃度為好?大家很可能想當然地認為,當然是越高越好啦!但是我聽說,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後續的酒精就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後面依然活著。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得柔和些,潤物細無聲,慢慢滲透進去,效果才佳。

我未見包容化育的聖人,但平凡人的瑣細生活,讓我感受到了包容化育的偉大。同事之間,進取的人是強勢,嫉妒的人是弱勢,你怎麼辦?夫妻之間,信賴的人是強勢,猜忌的人是弱勢,你怎麼辦?親子之間,放手的人是強勢,束縛的人是弱勢,你何去何從?上下級之間,溝通的人是強勢,威壓的人是弱勢,你何去何從?

我看到很多人,沒有申辯,沒有憤怒,他們選擇莞爾一笑,這是君子的笑,包容的微笑。人生沒有高下,沒有絕對真理,弱者也有弱者的人格,弱者的空間。我尊重,我理解。

所以,最高的境界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我一生經歷坎坷,早年的鋒芒似乎磨盡,但絕不至於是個「老人精」,也沒有達到包容化育的境界;但是,我學會了不太痛苦地面對人生的不公,學會了感謝生活給我的恩惠。這是《孟子》給我的力量。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能流暢地傳送寰宇。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開始填平心靈的鴻溝。我們的心靈柔和了,就能更准確地表達人與人平等的溫暖信念。

將這一切「生而知之」的修身意識重新撿拾、回歸,打造強勢人格和能力,「推己及人」,就是真正的和諧,是對浮躁之所戒,對生命之呼告;而非無奈的豁達和貧窮的幽默。

就強勢人格而言,自強不息是強調一種精神,但是,這種精神必須能夠對抗外在的干擾和誘惑,必須堅守善良的本心。無論強調自強不息,還是堅守本心,都是一種人為的努力,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人為,而是包容化育。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達到真正的強勢人格。

所以,孟子以強勢人格為核心的處世態度就是,先強勢人格,再強勢能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強勢不等於恃強凌弱,而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善良不等於天真可欺,而是一種超脫的境界和實力,以及具備這種實力後的泰然。

建立自我的同時追求無我,展現一種生活的態度,人生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強勢人格。

對於這種強勢人格,孟子曾不無神氣地說: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這種浩然之氣,最偉大,最剛強,必須用正義去培養它,一點不加傷害,它就會充滿上下四方,無所不在。這種氣,必須與義和道配合。

經典的魅力在於它能內化為一種人格力量,支撐起一個人的一生,更自在、自為地與世界共舞!

每一部經典都有道、器之分。所謂「道」,即是一部經典的精神實質,一部經典的核心內容。所謂「器」,則是一部經典的分枝,是基於「道」之上的枝節。「道」是形而上,「器」是形而下;「道」是整體,「器」是局部;「道」制約著「器」,「器」附著於「道」。

明白了「道」與「器」的關系,自然知道讀經典應當怎麼讀。

所以,我們讀經典首先要學其「道」,即經典真正的內涵;把握了經典之「道」,再逐層深入地研究它的局部,它的細節。

這樣講決不是否定「器」的作用。「器」是小道理,「道」是大道理。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道」決定「器」。但是,「器」又有它的相對獨立性,因此,「器」也可以單獨抽出來講。不了解「道」,只懂點「器」,也行,不過,它顯然比基於「道」的理解基礎之上再理解「器」要略遜一籌。

每一個人、每一部書、每一個企業、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的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它的靈魂,就是它的「道」。

㈤ 用堅守良知寫一篇議論文,800字,不要百度的,

議論文就是一種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寫成的散文,它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個不可分割的要素構成的。論點就是作者的觀點(意見、看法、主張諸如此類),論據就是證明觀點的材料(證據),論證就是運用材料證明觀點的過程。此三者為議論文的三要素。
議論文的寫作,這三個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但議論文絕不是這三個要素的簡單疊加。打個比方,寫議論文有點像數學上做幾何證明題,論點就是需要證明的結論,論據就是一些已知條件和數學公式,論證就是運用已知條件和公式證明幾何題的過程。論證過程最見功力,它能反映你的寫作水平,是作文成敗的關鍵。
當然,論點的確立、論據的選擇也很重要。觀點如果不正確,或者找不到什麼證據來證明觀點,其結果都是致命的。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也有一系列有力證據,可缺乏科學縝密的論證過程,同樣會導致失敗。
不少初學議論文寫作的同學寫出來的作文是「觀點+論據+結論」,或者開頭提出觀點,接下來寫一兩個故事,最後歸納出個結論,可以說,這根本不是議論文。簡單地羅列證據不成其為議論文,這就如同把鋼材砂石水泥堆放在一起不成其為建築物一樣。以講故事來替代議論和論證,是文體趨向不明,是議論文寫作的大忌。
議論文最明顯的特徵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不要記敘,也不要描寫,更不需要抒情,它要的只是科學、嚴密、准確、客觀的論說,展示的是理性。擺事實,講道理,在議論文寫作中是常見的。作為證據在文中引用的事實、材料要概括、要簡捷,無需長篇大論,無需具體生動的細節,只要簡單明了地概述出來就可以了。有些議論文可以寫成諷刺性的雜文,嬉笑怒罵,但也要講究個度,講究個以理服人,讓受諷刺挨罵的人服氣。如果一味地罵大街,那是理屈詞窮的表現,讀者是不會認可的。
議論文是以理性的光輝啟迪人說服人的,它與抒情散文、記敘文以及其他文學類體裁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議論文寫作要特別注意論證過程的邏輯嚴密性,不能出現漏洞,不能以偏概全,不能說過頭話。一旦發現漏洞要及時修補,否則就會影響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嚴重的甚至會招致別人抓住你的漏洞進行反駁。
再說說議論文的寫作步驟或者說主要結構內容。議論文的主要內容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就是擺出自己的觀點;分析問題就是對自己的觀點主張進行解釋說明,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問題,要有過硬的理由;最後要針對問題拿出必要的解決辦法。

㈥ 一直堅守自己的愛情觀點這樣做對嗎

沒有錯。但是不要來因為相貌等條件局限自了自己的選擇范圍。我認為結婚找對象品行好,沒有不良嗜好,是基本要求。聊天聊得來,能互相理解信任,是彼此的第一聊天者和傾聽者很重要。對許多事觀點看法一致,說明兩人人生觀,價值觀相近,這樣當婚後要面臨柴米油鹽,老的老,小的小,總會有事,不會一直鳥語花香,你濃我濃。兩人因價值觀相似,矛盾能夠少一些,也能通過交流化解。外貌不重要的,過得去就行,學識能力品行和大方得體的服飾完全能把外貌掩蓋住。

㈦ 議論文結構

一、議論文的結構合體

議論文,分析事實,論證道理,當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維規律;這種思維規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態上,就是具有一定體式的文章的結構。怎樣寫議論文才算「合體」呢?

一是根據議論問題的一般思維模式,應當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或曰「引論」、「本論」、「結論」) 三大塊構成。「提出問題 」即在議論文開頭一般要鮮明地提出中心論點,「分析問題」即在文章的中間要圍繞中心論點展開分析論證,「解決問題」即在文章的結尾部分或者得出綜合性結論,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這一點,眾所周知,茲不贅述。

二是分析問題即本論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層展開論述。所謂「向度」即論述展開的方向。這個「向度」有四個: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何果。一般情況下, 一篇中學生議論文作文,其本論部分只要從這四個向度中選擇一個或者兩個展開即可。但無論是從哪個向度展開, 其分論點之間都要形成一定的聯系。一般來說,有並列式、遞進式和對照式三種。

所謂並列式,就是圍繞中心從同一個向度列出幾個分論點,逐一論證。如果僅僅圍繞一個向度寫,那麼幾個分論點之間的關系大多是並列關系 。例如:議論文範文1(請點擊瀏覽該議論文範文)

遞進式同並列式結構相比,除了論點之間的意義聯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結構模式與並列式相同,就不再說了。

所謂對照式,就是從論題的正反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正反對比論證得出結論。其優點是結構簡潔,論證充分,容易上手。最簡單的對照式是在提出觀點後,一段從正面論證觀點,一段從反面論證觀點,最後得出結論。還有一種對照式結構是在正面進行論述或者擺出論據後,緊接著用轉折或者假設的方式從反面展開論述。例如:議論文範文2(請點擊瀏覽該議論文範文)

二、思路入格

議論文是論述問題的,當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議論文各部分之間要有必然的內在聯系。我們知道,議論文是論證問題的,你在提出議論文論點後,就要擺事實,講道理,讓你提出的論點令人信服地確立起來。因此,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就應當是因果聯系,即中心論點是「果」,分論點是「因」。這個因果聯系就是議論文的思路之「格」。

作為一個高中生的議論文作文,最起碼要做到在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 ,論點和論據之間要有一定的因果聯系。

學生提出中心論點後,只要圍繞中心論點問一個「為什麼」,就能找到提出分論點的方向。如中心論點是「只有堅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華,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稍加分析,就可發現這個觀點是在說「堅守」的重要性,於是,分論點就要回答「為什麼堅守很重要」這個問題。那麼就可從「為什麼」和「何果」這兩個向度來立分論點。如「堅守是一種執著,使絕望變成希望」,「堅守是一種信念,使普通變得高尚」,「堅守是一種職責,使平凡變得偉大」。如果我們要檢驗這三個分論點和中心論點之間有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的話,只需在這三個分論點之前加上「因為」,在「堅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連起來念一下即可。

同樣,分論點和議論文的論據之間,也應當是因果聯系。如在「堅守是一種職責,使平凡變得偉大」這個分論點後面,就可這樣展開論述:「邊防戰士的堅守,使國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師的堅守,使桃李滿天下;白衣天使的堅守,使病魔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飛」這個分論點下可以這樣展開論述:「行動可以受制於客觀現實,思想卻永遠享受絕對的自由。有了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與浪漫於一身的詩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還在感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後主李煜;才有了嚮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天才詩人海子。總之,因為這份思想的自由,社會才會在其牽引之下不斷地進步,才會創造出一個個永載史冊的人類奇跡。」

三、粘連有術

一篇像樣的議論文,除了議論文的結構合體、思路入格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論點的恰當闡述和對論據的中肯分析;沒有這樣的闡述和分析,議論文論點論據就不能粘連起來,而這個粘連是有「術」的。

(一) 觀點+過渡+事例+分析

這個步驟中最重要的是「過渡」和「分析」。所謂「過渡」就是要在觀點和事例之間,用適當的詞句來勾連,以接通文氣,使觀點和議論文材料在語言形式上暢通無阻。所謂「分析」,就是事例敘述完之後,還必須對事例進行適當的分析評論,指出其本質特點,使事例和論點在內容上聯結在一起。例如:議論文範文3(請點擊瀏覽該議論文範文)

(二) 觀點+過渡+論據+分析+歸納

這種議論文論證方式就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歸納」。所謂歸納,就是從多個事例中提煉出必然性的東西。既然要從多個事例中提煉,那麼,「論據」部分,就應是兩個或三個以上。例如:議論文範文4(請點擊瀏覽該議論文範文)

(三) 一般道理+個別道理

即「演繹推理法」。前面的分析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而演繹推理法是從一般到個別,用普遍性的真理(論據)來證明特殊的論點的方法。例如:議論文範文5(請點擊瀏覽該議論文範文)

㈧ 又有人認為責任在於他本身,如果他堅守自己的善良,就不會變質。你同意哪個觀點,請闡述理由

從你的描述來看。個人認為這句話闡述的非常的正確。責任在於他本身,如果他堅守自己的善良,就不會變質,非常的正確。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道德底線。做正直的人,不做壞事,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㈨ 我和父母最大的矛盾,就是他們始終不肯接受新事物,卻固執地堅守著讓我無法理解的觀點

你要理解下你的父母畢竟他們都這么多年了,你讓他們一下子適應是不可能的,你要好好的溝通一下,就算他們現在不理解,你要慢慢的來,總有一天他們會想通的,要體諒一下,這樣總歸是好的。

㈩ 改變與堅守議論文500字左右

論證
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論證的目的在於揭示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一)議論文的論證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型。
①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
表明自己的態度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這些看法和主張必須是經過認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實踐,確實是自己所獨有的正確的認識和見解,或者是切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張。要使讀者感到有新意,增長知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2)必須圍繞所論述的問題和中心論點來進行論證。開篇提出怎樣的問題,結篇要歸結到這一問題。在論證過程中,不能離題萬里,任意發揮,或者任意變換論題。如果有幾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都要與中心論點有關聯,要從屬於中心論點。所有論證都要圍繞中心論點進行。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論點和中心論點。議論文的邏輯性很強,論證必須緊扣中心,首尾一致。
3)「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礎之上。在立論的過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錯誤的見解和主張,加以否定和辯駁,以增強說服力,使讀者不會誤解自己的觀點。
②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有三種方法: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也就否定了論點,與直接反駁論點具有同樣效果。一篇駁論文可以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說服力。
1)反駁論點,即直接反駁對方論點本身的片面、虛假或謬誤,這是駁論中最常用的方法。
2)反駁論據,即揭示對方論據的錯誤,以達到推倒對方論點的目的;因為錯誤的論據必定得出錯誤的論點。
3)反駁論證,即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如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矛盾,對方各論點之間的矛盾,論點與論據之間矛盾等等。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