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氣節議論文
❶ 求一篇以國人氣節為話題的一篇議論文 800字左右
堅持正義,在敵人或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朝聞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氣節的源泉;「鞠躬盡力,死而後已」,歸納的是氣節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卻是壯游時」,抽象的是氣節的升華。經過世代培育、弘揚、傳承的氣節和信念,是數千年來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復強、衰而復興的靈魂和脊樑。
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一生仕途坎坷,到了不惑之年才出任彭澤縣令。一次,縣里派督郵來了解情況,差役告訴陶淵明要穿戴整齊、恭恭敬敬迎接。陶淵明怒道:「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說完便辭官歸隱,總共上任不到八十天。
陶淵明不願因名利而向別人低聲下氣、阿諛奉迎,這種淡泊名利卻使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缺少像陶淵明這樣的人呢?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一種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俗話說:「錢財乃是身外之物。」那麼名利難道不是這樣的么?名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倒不如像平常人一樣釋懷名利,過著安閑的生活來得自在。陶淵明雖然辭官歸隱,從此斷絕了自己飛黃騰達的仕途,可是他卻歸隱田園,創作了不少萬古流芳的詩句,「採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表明了他安逸自得的生活樂趣。他也因此成為了一代田園著名詩人,受後人敬仰。其實,放棄了名利而選擇了淡泊的生活態度,往往也會得到意外的驚喜。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選擇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早就看厭了充滿名利的社會,大人之間的事情,雖然孩子們並不完全懂得。可誰又能說不會對我們造成負面的影響呢?試問:如果所有的孩子都看著父母在「收禮」、「送禮」中長大,那麼又怎能期望他們長大後做個正直的人呢?因此,我們何嘗不妄想著社會中沒有名利,沒有上級與下屬的關系,斷絕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的惡習?真正的擁有自己,就不用顧慮說的話是否對上級的「貴耳」,也不必考慮自己的做法是否干擾上級的「貴眼」……這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內心的言語、自己認為正確的想法。從放棄名利的那一刻,也就同時徹底地把自己從阿諛奉承的惡習中松釋了出來,生活自當會合自己的意願,摘下了偽裝的面具,迎接生活的也便只是盎然的情趣了。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選擇自尊與自愛的表現。如果「為五斗米折腰」,那麼就是對別人以「卑躬屈膝,點頭稱是」的貶低自己的行為。相反的,選擇了「不為五斗米折腰」,在無形中同時選擇了自尊與自在,在人格上不再會低人一等。雖然俗話說「人在屋檐下,誰能不低頭」可我認為這里指的應該是對待「上級」的態度,而不是指對自己精神的貶低,並非要在上級面前表現得「卑躬屈膝」不可。常言道:「男兒膝下有黃金。」膝雖不能跪,難道就能容得貶低自己的精神么?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是選擇怡然的生活情趣;同時又是自尊與自愛的表現。我們的生活中缺少的正是剛直不阿的真正君子,他們不會為名利而放棄自己,不會「為五斗米折腰」,他們會將這種品質構築成生活中的道德准則。
❷ 有關於尊嚴或氣節的議論文600字左右 急需最好是原創 拜託了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禮貌。當你不小心踩到了別人的腳,一聲誠懇的對不起好似你的尊嚴。你也會讓他人領略到你的尊嚴。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意志。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他的舉動名留千古,他的事跡廣為流傳,他也有他的尊嚴。
尊嚴是什麼?尊嚴是毅力。當你在800米終點不連聲抱怨路程長,那你的尊嚴立即展現。全場對你肅然起敬。
石油大王哈墨有尊嚴,他不白白接受他人的施捨,他靠勞動換來了他的食物,他也換來了他的尊嚴。
你有尊嚴嗎?記住,帶給別人的尊嚴就在一點一滴。
尊嚴是凌雲壯志。雄鷹翱翔,振翅而飛,沖破烏雲,經歷風雨,搏擊長空。風的雕刻,沙的砥礪,雨的錘煉,成就一個不朽的靈魂,鍥而不舍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奮斗—————尊嚴就蘊藏其中。
是做人的基本准則,是為人處世的底線,古往今來,圍繞尊嚴發生了許許多多動人故事,我們應該究竟怎樣對待尊嚴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許多先烈志士,視尊嚴如生命,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千古美談。西漢時蘇武出使西域,身陷大漠牧羊幾十年,但始終心系皇上,忠於漢朝,在威逼利誘之下,不為所動。文天祥面對勸降,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劉胡蘭面對敵人的鍘刀,昂首挺胸,大義凜然,被喻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在他們看來,國家、民族,信仰就是尊嚴,是置於自已的一切利益之上的,千萬不能違反的。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能夠脫穎而出,突顯骨氣,體現了人格尊嚴,繪出了動人的篇章。孫天帥,這個神州大地眾所周知的青年,在韓國老闆大發淫威,責令全廠職工下跪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高高昂起尊貴的頭,寧失工作,不失尊嚴。在他眼裡,一個沒有尊嚴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但也有一些人在名利面前放棄了尊嚴,胡長清,成克傑,程維高之流為了一已私利,出賣人格,出賣尊嚴,全然忘卻了自已做人基本准則,基本底線。李真之流,放棄尊嚴,阿諛奉承,跑官要官,無所不用其極。還有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出現幾十萬仰人鼻息的偽軍,這些都是沒有人格的猥瑣小人,在他們眼裡,名利高於一切。
但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也要靈活處理有關面子的問題,戒急用忍,有時為了更為遠大的理想,暫時委曲求全,將以有為也。
當年韓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麼有後來名振天下的將兵多多益善的淮陰侯呢?司馬遷如果受不了宮刑之辱,怎麼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紀》呢,還有時下一些小青年,一句話不合,就大動干戈,為害他人,這不叫維持尊嚴,是叫顧不必要的面子。我們千成要引以為戒。
中國這個泱泱大國,崇尚尊嚴是人心所向,我們還要大力提倡,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定要保持高貴的尊嚴,這樣,就會使我們社會的道德風尚向好的方向轉化,如果堅持下去,我們的民族幸矣,我們的國家幸矣。
何謂尊嚴?對於「尊嚴」這一詞,詞典中的解釋只有一句話——「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但我並不滿足這一簡單抽象的結論。於是,我帶著疑問,來到歷史的長河尋找更圓滿的答案。
在時間老人的帶領下,我沿著歷史的長河漫步。首先,我看到了一位頭發、胡須都已斑白的老人。他面上、身上掛著霜雪,穿著一身破舊的不成樣子的衣服,手持使節,在寒風刺骨的北海邊上牧羊。「我知道,他就是漢代的蘇武。」我無限敬佩地說。「對 」時間老人說,「他就是蘇武。他在面對高官厚祿時能夠抵住誘惑,拒絕投降;面對生與死的考
驗,他能夠選擇死亡也不辱使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他不屈膝稱臣、堅貞不屈的精神是可敬的,他的行動也讓大漢王朝更有尊嚴。『使於四方,不辱君命』,並且為此敢於犧牲才是尊嚴。」
在時間老人的指引下,我又來到了一個地方。大概是年景不好,那裡到處是飢民,餓殍遍野。我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由於極度虛弱正蜷縮在牆角,他多麼需要一點吃的東西啊 在他的身邊,一位衣著考究華麗的富人手裡正拿著一碗飯,將脖子扭向一邊,以一副救世主的口吻對他說:「喂,來吃吧 」老人頭也沒有抬,有氣無力但又不屑一顧的答道:「我就是因不吃這嗟來之食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的。」最後,老人餓死了。時間老人對我說:「這位老人寧死都不肯接受別人侮辱性的施捨。真正的尊嚴就是在困境中敢說出『不食嗟來之食』這句話的勇氣 」
走著走著,我又見到了清朝末年的一些官員。他們似乎很有「尊嚴」,在人民面前,他們吆五喝六、耀武揚威,顯出一副不可一視的樣子,對飽受戰亂之苦的貧苦勞動人民也不忘記瘋狂的壓榨。可在侵略者面前呢 他們卻又是一副嘴臉,趨炎附勢、諂媚奉承,甚至把洋人看得比自己的爹娘還重要,洋人來了,低三下四招待他們,惟恐侍候不周,惹得他們生氣。我看著他們苟且的樣子氣得咬牙切齒。時間老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些人面對侵略者非但沒有一點反抗精神,反而百般討好,沒有一點氣節,即使活的風風光光也不能說是活出了尊嚴。『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反侵略精神才是真正的尊嚴。」
跟隨著閱歷豐富的時間老人,我接觸到了歷史上許多的人和事,對「尊嚴」也不斷的有新的認識。最終,我明白了「何謂尊嚴」。
它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出賣的、無論如何都不能喪失的氣節、品質
❸ 求一篇以氣節為題的議論文,謝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這是我很久以來一直非常喜 歡的一句詩,他的精神意義想必大家 都和我一樣清楚——個人的氣節組成 民族的氣節,所以它是一個民族傲立 於世的精神支柱。
氣節是人的一種可貴的精神力量 。齊白石老先生是是我國現代的國畫 大師。1937年日寇佔領北平時,他 已70高齡,他憤然辭去北平藝專教授 職務,閉門謝客,表示不與敵偽合流 。冬天寒冷,全家寧願受凍,也不領 敵偽的施捨,拒絕買畫給敵偽人員。 為了擺脫他們的糾纏,他先後在門上 貼上告示:「白石老人心病發作,停 止見客」「切莫代人介紹,心病復作, 斷難報答也。」「畫不賣與官僚」後來干 脆寫「白石已死」。
白石老人的高風亮節一直被後人 稱道。可見氣節是一個人品質的最完 美展現。
氣節,威武不移。1941年1月, 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 民黨反動派逮捕,敵人軟硬兼施,企 圖制服他。但是葉挺威武不移,堅持 斗爭,表現了一代革命者的崇高品質 。他在獄中還寫下了大義凜然的《囚 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 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軀哪能 從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 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 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記生!」
可見,葉軍長的氣節是多麼堅定 ,他的所作所為不得不被後人所贊嘆 。
朋友,在這個新時代,有了氣節 才能行的端,才能坐得住。有了氣節 才能面對困難,沖鋒陷陣,面對誘惑 心如止水,面對名利泰然坦盪,有了 氣節,才能正視人際現實,才能非分 明,明事理,才能讓陽光照耀心靈。
❹ 關於氣節的作文素材
氣節是一種人生准則,一種道德修養,體現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和人生的各個方面。守節者,誠信無欺,見利思義,將節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更不要說生命之外的金錢、財富與虛名了。「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出」是守節者的行為標准。有一種人,見利忘義,先已後人,凡事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得失,考慮的是生命的保全。只要生命不受危害,只要個人能撈取好處,靈魂就可以出賣,至於氣節,他們往往看得很淡很輕,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失節者。普通的時候,平常的日子,也許不易區分出氣節的高下,然而在逆境中,在危難中,在權錢的誘惑面前,一個人的氣節就高低分明了。劉胡蘭寧可死在敵人的鍘刀下,也不背革命,也不出賣同志,受到世人永遠的景仰;汪精衛賣國求榮,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漢奸,則,受到世人永遠的唾棄。
❺ 以「氣節」為話題 寫議論文
氣節
對於一隻蚌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珍珠。失去了珍珠,蚌活著就失去了意義。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氣節。失去氣節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失去氣節的人,往往被人們痛斥為「軟骨頭」和「漢奸」、「賣國賊」。氣節是一個靈魂的外在表現。許多人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就是為保持自己冰雪般的節操。古有不食周粟,餓死首陽的伯夷;有嚙雪吞氈、牧羊北海的蘇武;有文天祥列舉的「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等人。他們表現出的「威武不能屈」的凜然正氣,都永垂青史,成為後世的楷模。更有無數平民百姓,深知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渴不飲盜泉水,餓不吃嗟來食。這與那些奴顏卑膝、賣國求榮的叛徒相比,真是判若雲泥!
古人的氣節深深感染了近、現代的人們。革命先烈面對高官厚祿毫不動搖、慨然赴死,因為他們懂得氣節比生命更寶貴。普法戰爭期間,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退還了柏林大學寄來的學位證書,因為他知道「科學雖無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抗日戰爭期間,京劇大師梅蘭芳蓄須明志,拒絕為日本侵略者演出,因為他明白,浩然正氣比什麼都重要,生死又安足論!前兩年珠海經濟特區的韓國女老闆命令中國員工向她下跪時,不是也有幾位熱血青年昂首而立嗎?有人想不就是一個「屈膝」的動作嗎?值得因為不下跪而丟了飯碗嗎!我認為,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面子」問題。在這幾位熱血青年身上正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氣節。「男兒膝下有黃金」,輕易下跪,就會在瞬間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氣節,失去了靈魂。這就好像蚌失去了最寶貴的珍珠一樣。「取義成仁」體現了氣節。「蓄須明志」和「決不下跪」也一樣體現了氣節。
人們常說「時窮節乃現」。「時窮」時一個人能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往往是他平日思想錘煉的必然體現。其實,「時窮」乃是一種條件,它強調的是平日的思想基礎。這是十分重要的。孟子說:「養吾浩然之氣」。平時能夠剛直處事者,往往都能「清操厲冰雪」。氣節是最寶貴的,我們不僅要保持它,還要培養它,小事做起,艱苦中磨煉。保養好蚌殼中那顆寶貴的珍珠!
氣節
在平時能安貧樂道,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富貴榮華的誘惑之下能不動心志;在狂風暴雨襲擊之下能堅定信念,而不驚慌失措,以至於「臨難毋苟免」,以身殉真理。
這種精神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成的,它需要培養!然而這培養又不是「修心養性」,用主觀的「毅力」,「決心」之類來駕馭自己的行為所能辦到。因為氣節並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上。
人總不免有個人的生活慾望、生存慾望。情感是趨向慾望的,當財色炫耀在你的面前,刑刀架在你頸上,這時你的情感會變得脆弱無比,這時只有高度的理性,才能承擔得起考驗的重擔。
歐洲文藝復興的前夕,羅馬教皇把伽利略召到「宗教異端裁判所」嚴刑審訊,要伽利略承認「哥白尼的地動說是錯誤的。地球是如《聖經》所說,不動的。」然而伽利略忍受了刑笞和終身監禁,卻始終堅持地說:「地球還動著呵!」
伽利略的倔強,並不由於他的性格使然。在他被審訊的時候,已是一位六十多歲、心意平和、氣力微弱的老頭兒了。他那堅強而執拗的意志,完全產生在高度理性的基礎上的。
是什麼高度的理性呢?
——那就是對世界、對人生的一種正確、堅定而深徹的認識。不讓自己的行為違悖自己這種認識,而且能堅持到最後,這就是值得崇尚的、一種真正偉大的氣節。
❻ 關於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品質看法的議論文
晉中之窗030600.net提醒您:「大丈夫不為五斗米折腰!」
氣節,多麼尊貴而不可玷污的一個詞語,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子漢大丈夫,最重要的不過就是氣節了。於謙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有氣節的話:「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人得氣節就體現在粉身碎骨渾不怕,都要留下一絲清白在人間。
氣節像一種人生准則,有了它,一個平庸之輩,便可以成為一個君子,成為一個nationalhero(民族英雄),就如同魯迅,如同陶淵明,甚至是一個我們甚至的少年英雄:「王小二。」他們都是有氣節的人,同樣的,他們也曾平庸過,也曾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一個只會在大難臨頭是,捲起鋪蓋逃跑的路人甲,但是,他們有了氣節,從那一刻起,他們已不再是平庸之人了,他們就成為了真正的民族英雄在平時能安貧樂道,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富貴榮華的誘惑之下能不動心志;在狂風暴雨襲擊之下能堅定信念,而不驚慌失措,以至於「臨難毋苟免」,以身殉真理。
這種精神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成的,它需要培養!然而這培養又不是「修心養性」,用主觀的「毅力」,「決心」之類來駕馭自己的行為所能辦到。因為氣節並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上。。
東晉詩人陶淵明在彭澤做一個小縣令的時候,有一次督郵來檢查工作,說要是陶淵明低頭哈腰的服侍好,便可以得到五斗米的報酬,但陶淵明毅然脫下官袍,一句「大丈夫不為五斗米折腰」震天動地,他立馬辭職回到家。
在這一則材料中,我們發現,陶淵明是極有氣節的。五斗米在當時看來是多麼棒的報酬啊!但陶淵明為了自己的尊嚴與氣節,沒有接受這種低聲下氣的工作,這是君子的一種勇氣,一種潔身自好的精神,不為人玷污的高貴氣節,在當今社會呢?我們能做到嗎?20世紀40年代,日本人想要齊白石先生為他們畫一幅畫,但是齊白石先生毅然拒絕了,這也是一種氣節,冒著生命危險,面對日本鬼子惡狠狠地逼問,齊白石先生硬是不肯低下頭,對一個可惡的鬼子。
白石老人的高風亮節一直被後人稱道。可見氣節是一個人品質的最完美展現。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我們不能讓比我們富有的人踐踏,就算是自己貧窮也不能沒有氣節,威嚇和武力不會讓我們屈服。因為我們有氣節,我們有尊嚴,我們有自己的原則,任何人不能改變我們,不能向別人低頭「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陳毅。就算有大雪將青松狠狠的壓將下去,青松會挺直腰板,不會被大雪所壓垮,等到大雪化掉的時候,不然它就會一直挺立在那裡,永遠不低下自己的頭,大雪就像惡勢力,而青松則像有氣節的君子,永遠不向惡勢力低頭。
跟隨著閱歷豐富的時間,我接觸到了歷史上許多的人和事,對「氣節」也不斷的有新的認識。最終,我明白了「何謂氣節」。
它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出賣的、無論如何都不能喪失的尊嚴、品質
❼ 寫一篇關於氣節的議論文
氣節
對於一隻蚌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珍珠.失去了珍珠,蚌活著就失去了意義.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寶貴的莫過於氣節.失去氣節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失去氣節的人,往往被人們痛斥為「軟骨頭」和「漢奸」、「賣國賊」.氣節是一個靈魂的外在表現.許多人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就是為保持自己冰雪般的節操.古有不食周粟,餓死首陽的伯夷;有嚙雪吞氈、牧羊北海的蘇武;有文天祥列舉的「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等人.他們表現出的「威武不能屈」的凜然正氣,都永垂青史,成為後世的楷模.更有無數平民百姓,深知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渴不飲盜泉水,餓不吃嗟來食.這與那些奴顏卑膝、賣國求榮的叛徒相比,真是判若雲泥!
古人的氣節深深感染了近、現代的人們.革命先烈面對高官厚祿毫不動搖、慨然赴死,因為他們懂得氣節比生命更寶貴.普法戰爭期間,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退還了柏林大學寄來的學位證書,因為他知道「科學雖無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抗日戰爭期間,京劇大師梅蘭芳蓄須明志,拒絕為日本侵略者演出,因為他明白,浩然正氣比什麼都重要,生死又安足論!前兩年珠海經濟特區的韓國女老闆命令中國員工向她下跪時,不是也有幾位熱血青年昂首而立嗎?有人想不就是一個「屈膝」的動作嗎?值得因為不下跪而丟了飯碗嗎!我認為,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面子」問題.在這幾位熱血青年身上正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氣節.「男兒膝下有黃金」,輕易下跪,就會在瞬間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氣節,失去了靈魂.這就好像蚌失去了最寶貴的珍珠一樣.「取義成仁」體現了氣節.「蓄須明志」和「決不下跪」也一樣體現了氣節.
人們常說「時窮節乃現」.「時窮」時一個人能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往往是他平日思想錘煉的必然體現.其實,「時窮」乃是一種條件,它強調的是平日的思想基礎.這是十分重要的.孟子說:「養吾浩然之氣」.平時能夠剛直處事者,往往都能「清操厲冰雪」.氣節是最寶貴的,我們不僅要保持它,還要培養它,小事做起,艱苦中磨煉.保養好蚌殼中那顆寶貴的珍珠!
氣節
在平時能安貧樂道,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富貴榮華的誘惑之下能不動心志;在狂風暴雨襲擊之下能堅定信念,而不驚慌失措,以至於「臨難毋苟免」,以身殉真理.
這種精神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養成的,它需要培養!然而這培養又不是「修心養性」,用主觀的「毅力」,「決心」之類來駕馭自己的行為所能辦到.因為氣節並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上.
人總不免有個人的生活慾望、生存慾望.情感是趨向慾望的,當財色炫耀在你的面前,刑刀架在你頸上,這時你的情感會變得脆弱無比,這時只有高度的理性,才能承擔得起考驗的重擔.
歐洲文藝復興的前夕,羅馬教皇把伽利略召到「宗教異端裁判所」嚴刑審訊,要伽利略承認「哥白尼的地動說是錯誤的.地球是如《聖經》所說,不動的.」然而伽利略忍受了刑笞和終身監禁,卻始終堅持地說:「地球還動著呵!」
伽利略的倔強,並不由於他的性格使然.在他被審訊的時候,已是一位六十多歲、心意平和、氣力微弱的老頭兒了.他那堅強而執拗的意志,完全產生在高度理性的基礎上的.
是什麼高度的理性呢?
——那就是對世界、對人生的一種正確、堅定而深徹的認識.不讓自己的行為違悖自己這種認識,而且能堅持到最後,這就是值得崇尚的、一種真正偉大的氣節
❽ 以氣節為話題的作文 800字
民族氣節
頒獎儀式上,族長邁著穩健的步伐向我走來,他來到我面前,鄭重無比地將寫著民族英雄的獎牌掛到了我的觸角上。而我身邊站著幾只羞愧地低下頭的蟑螂。
想必,到現在,他也了解了。我是一隻小蟑螂,叫清。幾天前,我們的家族開始鬧飢荒,因為這間屋子的主人新聘了個勤快的保姆,本來在地上我們能尋到許多能吃的人類所謂臟兮兮的食物殘渣,可如今地面光潔如新,我們便只能餓肚子了。
都一個月了,我們沒吃一點兒東西。別驚訝於我們頑強的生存能力,若不這樣,我們怎能被稱小強呢,哈哈。言歸正傳,因為我們太餓了,族長毅然挑選了四隻強壯的大蟑螂,據說他們曾為保衛民族作過巨大貢獻,有著極高尚的民族氣節,族長令他們出去尋找食物。作為小蟑螂,我自然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要求一起去,族長見我有這般膽識,便讓我為他們拿上用來裝食物的空袋子,和他們一同出發。
路上,四個大蟑螂對我可謂是冷嘲熱諷,這只挖苦我,那隻嘲笑我。他們還在路上不斷地提起自己當年為蟑螂家族做出的貢獻,不斷攀比著,也不知真的假的。不是說英雄不提當年勇嗎?我不禁懷疑他們的民族氣節了。
突然,似乎一個小女孩發現了我們,大叫著:媽媽,有蟲啊!快來啊!我被驚住了,但很快清醒過來,對身邊的大蟑螂說:我們不能半途而廢,應先躲一下子,呆會兒再走。可他們四個卻堅決地往回走,丟下我,奔回家族。我決定不走,擔當拯救家族的大任。
就在此時,小女孩的媽媽手握蒼蠅拍,出現在了我的視野中。我閉上了眼,在心中與親人們告別,小小的淚滴溢出了我的眼眶,濕潤了我的臉頰。只是用蒼蠅拍擊打蟑螂也太殘忍了吧!
啪一聲在一片寂然之中蹦了出來。我用觸角碰了碰腳,又碰了碰眼,啊!我居然還活著。向前一望,一隻蒼蠅筆直地墜了下來。
不知為何,我總覺得好像有些對不起這只蒼蠅
我歷盡了險阻,來到飯桌前,我欣喜地將西紅柿炒蛋碎沫使勁兒塞入嘴中,再次流下感動的淚。
我望見了袋子,對!我還要裝好東西給蟑螂吃。我大把大把地裝著各種食品,幾乎將所有殘渣都裝盡了。於是,之後,我小心翼翼地將食物帶回了家族。望見家人族人狼吞虎咽,我又流下了淚。
那四隻大蟑螂對我的眼神中,有歉意,有感激,還有種羞愧。
於是,我便站在了領獎台上。可抱住獎牌了,我仍不解:為什麼沒有民族氣節的人要丈著它耍威風,反而欺負族人們,難道民族氣節是一種可以利用的工具嗎?它應該用來引以為傲嗎?
望著感激的四隻大蟑螂,他們向我左握手,右點頭,一改當初戲弄我的丑惡面貌。
我作為一隻有民族氣節的小蟑螂,對於民族氣節的認識,更加迷茫了。
❾ 求一篇關於氣節的議論文 六七百字左右
氣節 氣節是一種人生准則,一種道德修養,體現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和人生的各個方面。 守節者,誠信無欺,見利思義,將節操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更不要說生命之外的金錢、財富與虛名了。「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出」是守節者的行為標准。 有一種人,見利忘義,先已後人,凡事首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得失,考慮的是生命的保全。只要生命不受危害,只要個人能撈取好處,靈魂就可以出賣,至於氣節,他們往往看得很淡很輕,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失節者。 普通的時候,平常的日子,也許不易區分出氣節的高下,然而在逆境中,在危難中,在權錢的誘惑面前,一個人的氣節就高低分明了。劉胡蘭寧可死在敵人的鍘刀下,也不背革命,也不出賣同志,受到世人永遠的景仰;汪精衛賣國求榮,甘心做日本人的...
❿ 關於氣節的議論文閱讀理解 氣節是什麼
氣節是指堅持正義,在敵人或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朝聞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氣節的源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歸納的是氣節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