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商務部職責

商務部職責

發布時間: 2020-11-24 15:58:33

A. 招標中 商務部門的職責是什麼

6.1.1部門職能
6.1.1.1根據公司的部門職責,負責制訂本部門的管理制度和內部工作子流程,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工作標准,報公司批准後負責具體實施;
6.1.1.2全面負責公司產品銷售、生產計劃的審核及協調。根據市場銷售計劃與產品研發、生產的實際情況,設置設備器材的存量值並定期進行檢查和適時跟蹤;
6.1.1.3根據市場銷售部的備貨信息和研究開發部、產品製造部所提的器材需求清單,及時了解庫存,掌握產品生產周期及外購設備器材的供貨期、技術問題,制定並下達產品的生產計劃和器材設備的采購外協計劃;
6.1.1.4全面負責公司產品銷售合同和設備器材采購合同的技術性審核,把握合同內容合法有效,避免文字差錯、筆誤給我方造成的不利;
6.1.1.5銷售合同簽章生效後,及時掌握和了解對方貨款或定金的到位情況;
6.1.1.6隨時掌握和了解用戶試用樣機、故障頂替備機、故障返修機的發出與回收及其相應的登記、出入庫手續的辦理情況;
6.1.1.7負責對本部門人員的工作指導及業務考核;
6.1.1.8 完成上級臨時交辦的其他工作。

6.1.2任職資格
6.1.2.1教育培訓:◆經濟、物流管理及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受過經濟、物流管理、管理學、管理技能開發等方面的培訓。
6.1.2.2應備技能:◆較強的組織管理、溝通協調的管理能力;◆具有較強的事務分析判斷力,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較強的執行力;◆熟練使用各類辦公軟體,具有良好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6.1.2.3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企業管理工作經驗,由豐富的談判技巧。
6.1.2.4工作態度:◆做事客觀,嚴謹負責,踏實敬業;工作細致認真,具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力

B. 商務部與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的職責分別是什麼

國家商務部
主要職責:
(一)擬訂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起草國內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和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制定實施細則、規章;研究提出我國經濟貿易法規之間及其與國際多邊、雙邊經貿條約、協定之間的銜接意見。
(二)擬訂國內貿易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流通體制改革意見,培育發展城鄉市場,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
(三)研究擬訂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場壟斷、地區封鎖的政策,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
(四)研究制定進出口商品管理辦法和進出口商品目錄,組織實施進出口配額計劃,確定配額、發放許可證;擬訂和執行進出口商品配額招標政策。
(五)擬訂並執行對外技術貿易、國家進出口管制以及鼓勵技術和成套設備出口的政策;推進進出口貿易標准化體系建設;依法監督技術引進、設備進口、國家限制出口的技術和引進技術的出口與再出口工作,依法頒發與防擴散相關的出口許可證。
(六)研究提出並執行多邊、雙邊經貿合作政策;負責多邊、雙邊經貿對外談判,協調對外談判意見,簽署有關文件並監督執行;建立多邊、雙邊政府間經濟和貿易聯系機制並組織相關工作;處理國別(地區)經貿關系中的重要事務,管理同未建交國家的經貿活動;根據授權,代表我國政府處理與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系,承擔我國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多邊、雙邊談判和貿易政策審議、爭端解決、通報咨詢等工作。
(七)指導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常駐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經貿代表機構的工作和我國駐外經濟商務機構的有關工作;聯系國際多邊經貿組織駐中國機構和外國駐中國官方商務機構。
(八)負責組織協調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其他與進出口公平貿易相關的工作,建立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機制,組織產業損害調查;指導協調國外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應訴及相關工作。
(九)宏觀指導全國外商投資工作;分析研究全國外商投資情況,定期向國務院報送有關動態和建議,擬訂外商投資政策,擬訂和貫徹實施改革方案,參與擬訂利用外交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依法核准國家規定的限額以上、限制投資和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及其變更事項;依法核准大型外商投資項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別規定的重大變更事項;監督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合同、章程的情況;指導和管理全國招商引資、投資促進及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批和進出口工作,綜合協調和指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有關具體工作。
(十)負責全國對外經濟合作工作;擬訂並執行對外經濟合作政策,指導和監督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等業務的管理;擬訂境外投資的管理辦法和具體政策,依法核准國內企業對外投資開辦企業(金融企業除外)並實施監督管理。
(十一)負責我國對外援助工作;擬訂並執行對外援助政策和方案,簽署並執行有關協議;編制並執行對外援助計劃,監督檢查援外項目執行情況,管理援外資金、援外優惠貸款、援外專項基金等我國政府援外資金;推進援外方式改革。
(十二)擬訂並執行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經貿政策、貿易中長期規劃;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經貿主管機構和受權的民間組織進行經貿談判並簽署有關文件;負責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商貿聯絡機制工作;組織實施對台直接通商工作,處理多邊、雙邊經貿領域的涉台問題。
(十三)負責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駐外經濟商務機構以及有關國際組織代表機構的隊伍建設、人員選派和管理;指導進出口商會和有關協會、學會的工作。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主要職責是:

1、研究擬定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有關法規,擬定、發布工商行政管理的規章制度。

2、組織管理工商企業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的注冊,依法核定注冊單位名稱,審核、批准、頒發有關證照,實行監督管理。

3、組織監督檢查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依照法律、法規打擊流通領域走私販私及經濟違法違章案件。

4、組織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組織查處市場管理和商標管理中的經銷摻假及假冒產品行為。

5、組織實施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規范管理和監督。

6、組織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

7、組織管理經濟合同,組織查處合同欺詐行為,組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管拍賣行為。

8、組織管理商標注冊工作,認定馳名商標,組織查處商標侵權行為。

9、組織管理廣告發布與廣告經營活動。

10、組織管理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和私營企業的經營行為。

11、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

12、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13、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C. 商務局職能主要有哪些

商務局主要職能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投資促進、國際國內經濟合作、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內外貿易和口岸建設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制定並組織實施商務領域的規章、制度、標准和發展規劃。

(二)負責商務系統涉及世貿組織相關事務的研究、指導和服務工作;組織協調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其他與進出口公平貿易相關的工作;組織產業損害調查,受理並調查處理招商引資、內外貿易、市場流通和飲食服務等商務投訴

(三)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研究制定規范市場體系及流通秩序的政策,促進內外貿結合,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流通管理;研究提出市場供求應急預案,組織培育現代物流方式,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鄉市場共同發展。

(四)調查研究流通和飲食服務行業重大問題並提出政策性建議;負責流通領域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和畜禽屠宰監管,對食鹽、酒類、成品油等重要商品的流通和飲食服務行業進行管理;負責拍賣、典當、實物租賃、舊貨流通等特殊行業流通活動的規劃、監督和管理。

(五)執行國家、省、市制定的進出口商品管理辦法、進出口商品目錄和進出口商品配額招標政策;貫徹執行國家機電產品進出口戰略、方針和政策;統籌管理商品進出口和技術貿易工,負責進出口配額計劃的編報和組織實施及配額、許可證管理。

(六)負責監督外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合同、章程的情況;指導並管理招商引資、投資促進及外商投資企業的備案報批和進出口工作,加強與境外、省外、市外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綜合協調和指導省級、市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有關具體工作;負責省外、境外常駐商務代表機構的設立和管理;負責出國商務考察團組的報批。

(七)負責對外經濟合作工作;指導和監督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等業務的管理;負責對外經濟合作企業的經營資格認定和管理工作,審核或核准市內企業對外投資項目並實施監督管理;管理國際、國內政府機構或組織對我市的無償援助項目及賠款工作。

(八)制定並實施對外開放、招商引資政策;指導和管理招商引資、投資促進及投資企業的審批、備案工作;負責重大招商引資活動和各類商務展會的組織、實施工作;歸口管理各類涉外商務交易會、展覽展銷會、投資貿易洽談會等活動;制定並實施舉辦上述活動的管理辦法。

(九)負責市級商務新聞發布會、信息收集、對外宣傳和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指導並組織實施投資促進、招商引資、對外合作和流通領域的信息網路、電子商務建設。

(十)負責擬定和組織實施口岸發展規劃,管理口岸工作;聯絡協調酒泉海關工作。

(十一)指導縣(市、區)商務(招商引資)工作。

(一) 貫徹執行國家、省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擬訂全市商務

發展戰略和實施規劃;監測分析商務運行狀況,提出流通體制改革建議。

(二)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流通企業改革、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商業發展,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流通標准化和現代流通方式發展,擬訂實施商務領域電子商務發展政策。

(三)擬訂全市內貿發展規劃,促進城鄉市場發展,提出資金投向市場體系建設的政策,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工作,推進農村市場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工程。

(四)牽頭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擬定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指導商務行政綜合執法工作,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台,監管特殊流通行業。

(五)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按分工負責重要消費品儲備管理和市場調控,監管成品油流通。

(六)負責全市商品進出口管理工作,擬訂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政策措施,承擔機電產品進出口及進口國際招標、加工貿易、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規范對外貿易經營秩序,推進貿易便利化,推進出口品牌和出口基地建設,指導貿易促進活動和外貿促進體系建設。

(七)執行國家對外技術貿易、進出口管制以及鼓勵技術和成套設備進出口政策,推進進出口貿易標准化,按分工承擔涉外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依法監督全市技術引進、設備進口、國家限制出口技術的工作。

(八)牽頭擬訂全市服務貿易發展規劃,指導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實施促進服務出口和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服務外包平台建設。 (九)貫徹執行國家多雙邊(含區域、自由貿易區)經貿合作戰略和政策,參與處理國別(地區)經貿關系中的有關事務,發展與國(境)外政府經濟部門的經濟合作。

(十)協調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過渡期地方綜合性應對工作,承擔與進出口公平貿易相關的工作責任,建立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機制,組織產業損害調查,指導協調產業安全應對工作,承辦有關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十一)指導全市外商投資工作,擬訂實施外商投資政策和改革方案;核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外商投資項目合同章程及變更事項;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合同章程的情況,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指導投資促進和外商投資企業審批工作,規范對外招商引資活動。

(十二)負責全市對外經濟合作工作,擬訂和執行促進對外經濟合作的政策措施,監管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境外就業等,核准、報批和監管市內企業在境外投資開辦企業和機構(金融企業除外),負責全市對外援助項目和接受多(雙)邊對我市的無償援助及增款。

(十三)貫徹實施國家、省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經貿規劃、政策,指導我市對港澳台貿易工作,協調港、澳、台商投資管理工作,組織對港澳台的經濟交流和合作活動。

(十四)負責全市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的指導、協調和管理工作。擬訂實施促進開發區建設的規劃、政策,針對開發區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提出處理意見,承擔海關特定監管區域需要協調解決的有關工作。

(十五)負責我市海外經貿網路的建設與管理。

(十六)協調檢驗檢疫、海關、質監、稅務、銀行、外匯、出口信用保險等部門與商務工作有關的事項。

D. 電子商務部門職責

電子商務部門職責:保證提供的商品的質量和可用性、物流的可靠性,並且及時有效的處理客戶的投訴。在網路環境下,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客戶可以獲得遠多於傳統的「磚塊+水泥」的商業環境下關於商家的信息。提供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交易環境。例如利用並行計算、硬體冗餘、失敗處理、信息加密和網路防火牆技術來達到這個需求。

為客戶提供一個方便而且安全的支付方式。信用卡是互聯網上最普遍的支付手段,大約90%的在線支付均使用信用卡的方式完成。在過去,加密的信用卡號碼信息通過獨立的第三方支付網關在顧客和商戶之間傳遞,現在大部分小企業和個體企業還是如此,所以支付的安全環境也是重點之一。

(4)商務部職責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發展歷史

店子商務在70年代的概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初,電子商務意味著利用電子化的手段,將商業買賣活動簡化,通常使用的技術包括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貨幣轉賬,這些技術均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應用。典型的應用是將采購訂單和發票之類的商業文檔通過電子數據的方式發送出去。

電子商務中的「電子」指的是採用的技術和系統,而「商務」指的是傳統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被定義為一整套通過網路支持商業活動的過程。在70年代和80年代,信息分析技術進入電子商務。80年代,隨著信用卡、自動櫃員機和電話銀行的逐漸被接受和應用,這些也成為電子貿易的組成部分。進入90年代,企業資源計劃、數據挖掘和數據倉庫也成為電子商務的一個部分。

E. 商務部是負責什麼的

辦公廳
主要職能: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保密、新聞發布、政務公開、安全保衛等工作;編輯發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文告》。 其他事項: 商務部在大連、天津、上海、廣州、深圳、海南、南寧、南京、武漢、青島、鄭州、福州、西安、成都、杭州、昆明共派駐特派員辦事處16個,行政編制120名。
人事司
主要職能:
承擔機關、直屬單位及駐外機構的人事管理、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等工作。 政策研究室
主要職能: 研究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合作、現代市場體系和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趨勢並提出對策建議;研究擴大對外開放、國內外貿易流通體制改革並就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研究提出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的綜合政策建議。 綜合司
主要職能: 組織擬訂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發展戰略、規劃;監測分析商務運行狀況,研究商務運行和結構調整中的重大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承擔有關統計及信息發布工作。
條約法律司
主要職能: 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提出我國經濟貿易方面的法規之間及其與國際多雙邊經貿條約和協定之間銜接的意見;承擔國際經貿公約擬訂的有關工作;審核多雙邊經貿條約和協定等談判文件;組織經貿領域多雙邊知識產權、投資(保護)協議對外談判;承擔爭端解決有關工作;承擔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辦相關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財務司
主要職能: 研究提出與商務工作相關的財稅、金融、價格等政策建議;承擔商務部歸口的各項業務資金、專項基金、援外經費等的具體使用和管理工作,編報預決算並下達預算;承擔本部門的資產管理、基本建設和內部審計工作。 市場秩序司 主要職能: 承擔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相關工作;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台;參與組織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商業欺詐等工作。 市場體系建設司 主要職能: 組織擬訂健全規范市場體系的政策;推進流通標准化;牽頭組織規范零售企業促銷行為;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推進農村市場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按有關規定對拍賣、典當、租賃、汽車流通和舊貨流通行業等進行監督管理。 商貿服務管理司 主要職能: 承擔商貿服務業(含餐飲業、住宿業)的行業管理工作;推動流通體制改革和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指導社區商業發展、流通領域節能降耗工作,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按照有關規定對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指導再生資源回收工作。 市場運行調節司(國家繭絲綢協調辦公室) 主要職能: 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承擔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相關工作;承擔重要消費品儲備(肉類、食糖、邊銷茶、小包裝食品等)管理和市場調控的有關工作;承擔酒類流通、生豬屠宰管理的相關工作和繭絲綢協調工作。 反壟斷局 主要職能: 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指導我國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工作;開展多雙邊競爭政策國際交流與合作。 其他事項: 商務部承擔《反壟斷法》規定的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具體工作。 對外貿易司 主要職能: 擬訂進出口商品管理辦法和目錄;承擔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編報進出口商品配額、關稅配額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和執行進出口商品配額招標政策;指導交易會、洽談會等貿易促進活動和外貿促進體系建設。 其他事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編制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的進出口總量計劃,商務部負責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確定的總量計劃內組織實施。糧食、棉花、煤炭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商務部在進出口總量計劃內進行分配並協調相關政策。 服務貿易司 主要職能: 牽頭擬訂服務貿易發展規劃;擬訂技術貿易政策和促進服務出口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技術進出口管理、服務貿易促進和服務貿易統計工作。 機電和科技產業司(國家機電產品進出口辦公室) 主要職能: 擬訂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成套設備出口和加工貿易管理政策和有關目錄並組織實施;承擔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貿易促進工作;擬訂進口機電產品招標辦法並組織實施;擬訂並執行國家出口管制政策,依法頒發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出口許可證件。 外國投資管理司 主要職能: 擬訂外商投資政策和改革方案並組織實施;研究外商投資情況並上報動態和建議;審核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其變更事項、重大外商投資項目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別規定的重大變更;依法監督檢查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和合同章程的情況並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指導投資促進及外商投資企業審批工作,規范對外招商引資活動;承擔外商投資統計工作;指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工業園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的有關工作;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並組織實施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規劃、政策,推動服務外包平台建設。 對外援助司 主要職能: 擬訂並組織實施對外援助的政策和方案,推進對外援助方式改革;組織對外援助談判並簽署協議,處理政府間援助事務;編制對外援助計劃並組織實施;監督檢查對外援助項目的實施。 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 主要職能: 擬訂並執行對外經濟合作政策;依法管理和監督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等對外經濟合作業務;擬訂公民出境就業的管理政策;承擔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人員的權益保護相關工作;審核境內企業對外投資開辦企業(金融企業除外)、對外經濟合作企業經營資格;承擔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統計工作。 進出口公平貿易局 主要職能: 承擔進出口公平貿易的相關工作;調查對我出口商品實施的歧視性貿易政策、法律法規及其做法並進行相關磋商談判;建立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機制;指導協調對我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應訴及相關工作。 產業損害調查局 主要職能: 承擔產業損害調查與裁決工作;建立並完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開展產業競爭力調查、產業安全應對與效果評估;指導協調產業安全應對工作。 國際經貿關系司 主要職能: 擬訂並執行多邊、區域經貿政策;根據分工處理與多邊、區域經貿組織的關系;組織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牽頭組織多邊、區域及自由貿易區等經貿對外談判;承擔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對中國經濟技術合作的中方有關管理事務;管理多雙邊對中國的無償援助和贈款(不含財政合作項下外國政府及國際金融組織對中國贈款)。 世界貿易組織司(中國政府世界貿易組織通報咨詢局) 主要職能: 承擔牽頭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多雙邊談判工作;承擔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工作;履行在世界貿易組織中承擔的關於貿易和投資等方面的政策審議、通報、咨詢義務;推進進出口貿易標准化工作。 亞洲司 主要職能: 擬訂並組織實施與所負責國別(地區)經貿合作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建立雙邊、區域政府間經濟貿易聯委會、混委會等機制;組織雙邊、區域經貿談判;處理國別(地區)經貿關系中的重要事務;監督外國政府履行與我國簽訂經貿協議情況並承擔對外交涉工作,協助中國企業獲得外國市場准入;管理與未建交國家的經貿活動。 西亞非洲司 主要職能: 擬訂並組織實施與所負責國別(地區)經貿合作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建立雙邊、區域政府間經濟貿易聯委會、混委會等機制;組織雙邊、區域經貿談判;處理國別(地區)經貿關系中的重要事務;監督外國政府履行與我國簽訂經貿協議情況並承擔對外交涉工作,協助中國企業獲得外國市場准入;管理與未建交國家的經貿活動。 歐洲司 主要職能: 擬訂並組織實施與所負責國別(地區)經貿合作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建立雙邊、區域政府間經濟貿易聯委會、混委會等機制;組織雙邊、區域經貿談判;處理國別(地區)經貿關系中的重要事務;監督外國政府履行與我國簽訂經貿協議情況並承擔對外交涉工作,協助中國企業獲得外國市場准入;管理與未建交國家的經貿活動。 美洲大洋洲司 主要職能: 擬訂並組織實施與所負責國別(地區)經貿合作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建立雙邊、區域政府間經濟貿易聯委會、混委會等機制;組織雙邊、區域經貿談判;處理國別(地區)經貿關系中的重要事務;監督外國政府履行與我國簽訂經貿協議情況並承擔對外交涉工作,協助中國企業獲得外國市場准入;管理與未建交國家的經貿活動。 台港澳司 主要職能: 擬訂並執行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的經貿規劃、政策;牽頭組織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部門和台灣地區受權機構進行經貿磋商;會同有關方面承擔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磋商及實施工作;協調處理對台經貿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擬訂對台直接通商方案;牽頭處理多雙邊經貿領域的涉台問題;管理和指導對台貿易,協調台商投資管理工作。 信息化司 主要職能: 擬訂運用電子商務開拓國內外市場的相關政策、措施;擬訂商務領域電子商務相關標准和規則;建立完善商務信息公共服務體系;承擔部電子政務及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組織進出口預警、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監測體系建設。 外事司 主要職能: 擬訂部外事工作制度;承擔有關外事工作。 機關黨委 主要職能: 負責機關、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局 主要職能: 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F. 請問在IT公司里商務的主要職責范圍和工作流程

本人從事電子商務工作三年了,感觸很多.
商務工作很繁雜,涉及面很廣.具體你可以看看電子商務的職責范圍,小公司分的不是很嚴格,很多時候等同於商務秘書,商務助理.

G.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的職責介紹

(一)擬訂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發展戰略、方針、政策,起草國內外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和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制定實施細則、規章;研究提出我國經濟貿易法規之間及其與國際多邊、雙邊經貿條約、協定之間的銜接意見。
(二)擬訂國內貿易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流通體制改革意見,培育發展城鄉市場,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
(三)研究擬訂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場壟斷、地區封鎖的政策,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狀況,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
(四)研究制定進出口商品管理辦法和進出口商品目錄,組織實施進出口配額計劃,確定配額、發放許可證;擬訂和執行進出口商品配額招標政策。
(五)擬訂並執行對外技術貿易、國家進出口管制以及鼓勵技術和成套設備出口的政策;推進進出口貿易標准化體系建設;依法監督技術引進、設備進口、國家限制出口的技術和引進技術的出口與再出口工作,依法頒發與防擴散相關的出口許可證。
(六)研究提出並執行多邊、雙邊經貿合作政策;負責多邊、雙邊經貿對外談判,協調對外談判意見,簽署有關文件並監督執行;建立多邊、雙邊政府間經濟和貿易聯系機制並組織相關工作;處理國別(地區)經貿關系中的重要事務,管理同未建交國家的經貿活動;根據授權,代表我國政府處理與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系,承擔我國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多邊、雙邊談判和貿易政策審議、爭端解決、通報咨詢等工作。
(七)指導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常駐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經貿代表機構的工作和我國駐外經濟商務機構的有關工作;聯系國際多邊經貿組織駐中國機構和外國駐中國官方商務機構。
(八)負責組織協調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其他與進出口公平貿易相關的工作,建立進出口公平貿易預警機制,組織產業損害調查;指導協調國外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應訴及相關工作。 (九)宏觀指導全國外商投資工作;分析研究全國外商投資情況,定期向國務院報送有關動態和建議,擬訂外商投資政策,擬訂和貫徹實施改革方案,參與擬訂利用外交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依法核准國家規定的限額以上、限制投資和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及其變更事項;依法核准大型外商投資項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別規定的重大變更事項;監督外商投資企業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合同、章程的情況;指導和管理全國招商引資、投資促進及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批和進出口工作,綜合協調和指導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有關具體工作。
(十)負責全國對外經濟合作工作;擬訂並執行對外經濟合作政策,指導和監督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等業務的管理;擬訂境外投資的管理辦法和具體政策,依法核准國內企業對外投資開辦企業(金融企業除外)並實施監督管理。
(十一)負責我國對外援助工作;擬訂並執行對外援助政策和方案,簽署並執行有關協議;編制並執行對外援助計劃,監督檢查援外項目執行情況,管理援外資金、援外優惠貸款、援外專項基金等我國政府援外資金;推進援外方式改革。
(十二)擬訂並執行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經貿政策、貿易中長期規劃;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經貿主管機構和受權的民間組織進行經貿談判並簽署有關文件;負責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商貿聯絡機制工作;組織實施對台直接通商工作,處理多邊、雙邊經貿領域的涉台問題。 (十三)負責我國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駐外經濟商務機構以及有關國際組織代表機構的隊伍建設、人員選派和管理;指導進出口商會和有關協會、學會的工作。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H. 商務部職責

商務部職責:

(一)擬訂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發展戰略、政策,起草國內外貿易、外商投資、對外援助、對外投資和對外經濟合作的法律法規草案及制定部門規章,

提出我國經濟貿易法規之間及其與國際經貿條約、協定之間的銜接意見,研究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合作、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趨勢和流通體制改革並提出建議。

(二)負責推進流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流通企業改革、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商業發展,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流通標准化和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

(三)擬訂國內貿易發展規劃,促進城鄉市場發展,研究提出引導國內外資金投向市場體系建設的政策,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工作,推進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工程。

(四)承擔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責任,擬訂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台,按有關規定對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

(五)承擔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的責任,負責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按分工負責重要消費品儲備管理和市場調控工作,按有關規定對成品油流通進行監督管理。

(六)負責制定進出口商品、加工貿易管理辦法和進出口管理商品、技術目錄,擬訂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政策措施,組織實施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協調大宗進出口商品,指導貿易促進活動和外貿促進體系建設。

(8)商務部職責擴展閱讀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商務部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將商務部對外援助工作有關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將商務部組織實施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I. 商務部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

一、 擬訂部工作制度,負責部政務運轉,督促檢查部年度工作的貫徹執行情況。
二、負責機構職責相關工作,協調部政務,協助部領導了解掌握全面工作情況。
三、辦理黨中央、國務院等上級機關的交辦事項,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
四、管理商務部會議,承擔部黨組會議、部務會議和重要綜合性會議的組織工作,督辦會議議決事項。
五、負責部政務和機要值班;承擔部黨組、部領導的秘書工作和部級老幹部的秘書服務工作;辦理部長接待日有關事宜。
六、擬訂部公文、印章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承擔部公文核稿工作。
七、負責部政務信息工作;編輯、發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文告》。
八、在辦公廳設立商務部新聞辦公室;負責新聞宣傳和新聞發布工作;管理部各類出版物。
九、負責商務部保密、檔案、密碼管理、信訪工作。
十、在辦公廳設立商務部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商務領域應急管理工作。
十一、負責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聯絡工作,承擔部地方聯系機制相關工作。
十二、負責與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履行職責相關的政務工作。
十三、承辦部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J. 商務部的崗位責任制是什麼

  1. 商務文件、檔案的建立與保管。

  2. 商務的後勤工作。

  3. 相關文件的傳遞與發放及記錄。

  4. 傳真機的管理及傳真文件的收發記錄,信函的收發。

  5. 營銷總部各有關文件的列印,校對。

  6. 相關銷售資料、空白合同的准備,保管。

  7. 負責對營銷總部辦公場所5S管理的執行。

  8. 負責CRM的相關信息的錄入工作(定單、客戶信息)

  9. 執行保密制度。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