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堅守讀後感

堅守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0-11-24 15:33:38

㈠ 急求《堅守底線》的讀後感

第一次接觸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仔細瀏覽《堅守底線》這本書,對其從豐富的人生經歷提煉出的做人做事理念而感到心靈上的觸動;同時也讓我對儒教文化圈的鄰國日本又有了重新的認識。眾所周知,儒學對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的社會和文化影響深遠,尤其是日本。在日本明治維新時代,以教育為立國之本,在教育主導思想由歐化主義向「儒教」主義轉化,突出王陽明的儒家精神、孔子思想,並與現代化相結合,實踐出今天的日本國強民富、社會安定、人民康樂長壽,國情國體充滿東方濃厚特色。期間日本著名思想家元田永孚反對專尚西學而輕視儒學,專尚智識才氣而輕視道德仁義,主張以儒教思想作為教育主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盡管首相更換頻繁,但繼續弘揚傳統宗教與文化,不受外來極左極右勢力沖擊、分化和分裂,以及意識形態的困擾,也從未引進外來勢力打自己,所以人民團結愛國。這是最具代表性的利用儒家思想得出來的最佳成果。

中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彷彿一夜之間苦大仇深的民眾被捲入了全民經商、下海的潮流,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股又一股「笑貧不笑娼」、「一切向錢看」、「有錢代表一切」、「讀書無用論」的思潮洶涌而來,席捲整個社會。經濟利益的競爭和追逐也造成了傳統道德的破壞,一些民眾包括企業家群體的心態表現出拜金主義、唯利是圖、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浮躁冒進甚至為了賺錢不擇手段,也因此出現大量弄虛作假、假冒偽劣、以次充好、價格炒作、以權謀私、內幕交易、為富不仁等不良現象。在社會精英群體中,包括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教育領域和社會領域,充斥著全盤西化的思潮,同時妖魔化中國傳統文化,鼓吹和推崇西方各個領域的管理思想和體系,把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幾乎全盤否定,視中華文化(其中包含儒學)為保守、傳統、腐朽的根源。企業界也存在盲目地信任、推崇西方經營管理模式和體系,幾乎很少宣揚和踐行中國傳統文化中管理思想精粹。

在這種社會發展大背景下,閱讀稻盛和夫的《堅守底線》,領會其中的思想和哲學,難免唏噓不已;因為其中的思想本質和根源無疑一脈相承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教,特別是陽明儒學。在當代,日本的儒學已經融入日本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情感方式及生活方式之中,成為日本民族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形態可以用「日用而不知」來概括。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思想文化史專業委員會會長王家驊在 《儒家思想與日本現代化》 一書中充分肯定了儒學對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特別是陽明儒學思想對日本近現代發展包括企業發展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動力。

陽明儒學,簡稱陽明學,是有「大明名儒」之譽的明朝大儒王陽明開創,不僅指導自己一生「立言、立功、立德」取得輝煌成就,也在哲學、教育、政治、軍事、文學、書法等諸多領域頗有建樹,而且成為一個時代的思想文化強音。王陽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世人以陽明為其號,是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生活在社會危機四伏的明朝中期,痛感官方哲學--朱子理學因其思想僵化而無法通過規范社會道德來挽救社會危機,故繼承、發展了南宋大儒陸九淵的「心學」思想,提出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說以及「致良知」論,創立了體系完備的陽明儒學(亦稱「陽明心學」、「王學」等)。其學說克服了朱熹理論中所存在的天理的外在強制性的理論缺陷,將「天理」移入「人心」,強調「天理」一旦轉化為內在的道德意識即能有效地規范主體人的行為,使之棄惡趨善,從而為解決明朝的道德崩潰和社會危機開出了一劑猛葯。

陽明儒學的歷史貢獻突出表現在對儒學的傳承與創化發展,而並不是全盤繼承孔儒之學。陽明儒學主要思想及特點:「一個實質、一個核心、四點精要、三大特色」。

陽明儒學的實質就是新「心學。陽明儒學實質上是在揚棄朱子學、發展陸子心學,重建心學,復興心學,形成新「心學」的過程。陽明儒學講學宗旨即「四句教」:「與朋友講學,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陽明儒學的核心是良知之教。 「良知之教」為陽明學術之魂、之精髓。劉宗周在《傳習錄》之序中高度評價,「良知之教,如日中天」。

陽明儒學的四點精要,是構成其思想體系的基本框架。第一、「心即理」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事、心外之理乎?……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故我說個『心即理』,便要使知心、理是一個,便來心上做功夫,不去襲義於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第二、「知行合一」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有知在」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 「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即便是行了……此是我立言宗旨」。第三、「致良知」說。「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門教人第一義」「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第四、「萬物一體之仁」說。「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 「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鳥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

陽明儒學的三大特色,即傳教性、務實性、平民性。傳教性:講習、宣講、傳播、教化功能性強,是陽明學的最大特色。務實性:經世致用性強,大至精英匡時救弊,中至賢士立身行道,小到百姓日常生活,無不有指導意義、啟迪作用。平民性:把儒學從神聖的殿堂拉回到民間,使之通俗化、大眾化、平易化,成為平民儒學、大眾儒學。

陽明儒學深刻影響中國、鄰邦及東亞數百年近現代歷史發展,其中對日本影響最大。陽明儒學早於明朝中後期便已傳入日本,更於明治維新時期發展為顯學,並成為明治時期日本志士仁人推倒幕府、變法圖新、實現國家自強自立的理論工具和重要思想武器,深刻影響了日本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軍事家、企業家,乃至整個日本社會。在日本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陽明儒學又轉化為工商業精英的經營哲學,成就了一批傑出的企業家和優秀的企業,促進了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日本京都論壇事務局局長矢崎勝彥多年研究「陽明儒學」而作的《良知之道》一書,正是在企業經營中參悟陽明儒學文化,用陽明「心學」來指導現代企業管理。在日本企業界中的陽明儒學忠實信徒有:岩崎彌太郎,世界500強企業,日本老牌工業企業--三菱重工的創立者;澀澤栄一,世界500強企業,日本第一國立銀行創立者;松下幸之助,世界500強,日本松下公司的創立人;稻盛和夫。世界500強,日本京瓷、第二電電公司創始人等等。因此,在《堅守底線》中可以看到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裡面到處是陽明儒學的影子,尤其是「良知」。比如稻盛和夫說,要判斷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邏輯,還應當看它是不是符合人類的道德標准,要思考其與人類價值的相關程度。

因此,在當前這樣社會發展大背景下,在培訓學院本職工作中,歸本溯源,重視和宣導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尤其是陽明儒學,對於企業和員工的發展,特別是中高層管理幹部思想觀念的提高、勝任能力提升,都是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算過分。

㈡ 堅持努力成功讀後感

讀了這篇堅持不懈的文章,猶如在茫茫的大海中夜航時看到了遠方明亮的燈塔。頓時讓迷失航向的人從無 助·彷徨和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和前進的方向。
人生的意義就是奮斗向上,獲得成功的過程。而要實現這個人生大目標,就必須從每一個小目標實現開始。(就像我每天必須接待好每一位來選片的客戶,首先要讓客戶對自己有信任感)雖然小目標實現還不能達成一個整體目標的實現。但是一個小目標的實現就像萬里長征向前邁出了第一步,離成功就進了一大步。要實現一個大目標就要堅持不懈走好每一步。並要把這種堅持修煉成一種品質,一個堅不可摧的信念。我們就能辛勤耕耘,忍受苦楚勇往直前,不再理會腳下的障礙。正確頑強的信念可以移山倒海。
實現人生目標的過程是許許多多優秀者共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優秀者,就像我們公司的領導·還有公司的一批優秀的員工,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堅持,看到了一種信念這一切都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和動力。善於汲取成功者的經驗是我們達到目標的重要保證。他們可以讓我們在前進的路上少走彎路。同時我們也要善於在失敗者身上總結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堅持,會讓我們取得一次次成功,我們要為每一次成功歡呼。但不能因一個小成功而自滿。自滿我們就會停滯不前,還有更大的目標等待著我們去實現。所以我們要善於歸零,把每一次成功當做下一個目標的起點。這樣,我們就會在更高的起點上遠航。下一個目標就會更加精彩。匯聚我們每一位員工的精彩,我們公司就會更加輝煌。我們就能實現人生的崇高目標。堅持不懈,直到成功。

㈢ 堅守你的高貴讀後感

網路一下,你就知道

㈣ 堅守生命讀書筆記,謝謝

趙澤華的一部書《堅守生命》,深深地被她人生的歷程所震撼。通篇,我看到的是「痛」,讀懂的是堅強。她帶著傷殘的肢體,歷經人生磨難,頑強地與命運奮爭,追逐著美好的憧憬,堅守著生命。

19歲,正是女孩青春美麗的季節,她卻遇到一次車禍。當她在昏迷了七天七夜後醒來,發現自己失去了一條腿。面對傷痛,她知道,今後的生活中,要承受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她以頑強的毅力抗爭,立志不虛度自己的生命,一定要讓生命再度健康美麗。在需要家庭溫馨的時候,三位親人又離開了她。她的身心帶著遍體鱗傷,在人生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邁出著堅實步伐。她說:所有的磨難都是命運慷慨的饋贈;都是為了成就我的生命而來,即使它一千次地將我摔倒在地,也是為了讓我在一次次地跌倒和爬起中學會站立和懂得站立的尊嚴。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趙澤華不願意依附於別人而活,她堅定地以自己的方式獨立行走於天地之間。生活的艱辛,就像一座山、一條河,突然橫亘在她的面前,她的選擇是必須跨越。有時,人們認為女性的翅膀不夠強大,天空也不夠開闊,這其中既有歷史的、社會的因素,也有女性自身的局限。但是,這一切,都不是一個女性自甘軟弱、自甘無為、自甘平庸甚至自甘墮落的理由。她獨自承擔所有的苦難;像丹柯那樣,把自己的心高高擎過頭頂,化作黑暗中一支照明的火炬。如她所說,「暴風雨折不斷雄鷹的翅膀」,一條腿,照樣在生命的旅途上大步行走。她出席了黨的十六大,獲得「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在崗位上不停的耕耘,成為殘疾人的良師益友。我理解她,她正如所寫的書名一樣:堅守生命。
現在的青年人,太多愁善感了,生活中的一點坎坷就帶來情緒上的低落,動不動就悲觀失望,甚至感到生命沒有意義。我要告訴青年人的是:如果你讀了《堅守生命》這本書,你就對人生有新的領悟。你就明白:人的一生要有信念,要開闊視野,珍惜自己,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時代的潮流中激起浪花。你就應該展示才華,用自己的人生為這個時代填上絢麗的一筆。

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閻剛先生這樣評論:「纖筆一枝誰與似?直面厄運,體驗危難,超越極限。比起一些被苦水淹到喉嚨眼透不過氣來的苦情書、血淚賬式的傳記文學來,這部作品給人以希望和力量。比起那些閃電式的采訪然後鋪陳其事厚厚的一本食之無味的光榮榜、流水賬式的報告文學來,它更具文學品格。從史、理、文綜合成就方面著眼,趙澤華的這部新作毫不遜色於時下的紀實文學。」

㈤ 《值得堅守一生的承諾》讀後感

誠信,「言」和「成」組成了「誠」,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承諾的事情就得完成,這是一種做人的基本。「人」和「言」組成了「信」,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也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一種心靈信賴。

例如,書中的一篇《說謊的吉姆自食其果》吉姆自私自利,為了佔一個位置而說謊,後來,沒到目的地就被「趕」了出來。說謊的人會受到懲罰的,說一個謊要用千千萬萬的謊來園,謊言的結局是不會美滿的,只會給別人笑柄。說謊很容易成為一種習慣,慚慚地就會禁錮了自已,還不如坦坦盪盪地做人,開開心心地做人。比如《誠信林肯如何走向成功》。

林肯出生在農民家庭,所以沒機會上學,就跟父親去開墾、勞動。而他卻在休息時一邊啃著粗硬冰涼聽麵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誠信是一種境界,在林肯身上體現得更是一覽無遺。他誠信是為了平民百姓,他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看這個世界,不是單純地為了名譽,為了金錢,討人歡心,他心裡裝著平民,體會平民的誠信,「言」和「成」組成了「誠」,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承諾的事情就得完成,這是一種做人的基本。「人」和「言」組成了「信」,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也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一種心靈信賴。

例如,書中的一篇《說謊的吉姆自食其果》吉姆自私自利,為了佔一個位置而說謊,後來,沒到目的地就被「趕」了出來。說謊的人會受到懲罰的,說一個謊要用千千萬萬的謊來園,謊言的結局是不會美滿的,只會給別人笑柄。說謊很容易成為一種習慣,慚慚地就會禁錮了自已,還不如坦坦盪盪地做人,開開心心地做人。比如《誠信林肯如何走向成功》。

林肯出生在農民家庭,所以沒機會上學,就跟父親去開墾、勞動。而他卻在休息時一邊啃著粗硬冰涼聽麵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誠信是一種境界,在林肯身上體現得更是一覽無遺。他誠信是為了平民百姓,他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看這個世界,不是單純地為了名譽,為了金錢,討人歡心,他心裡裝著平民,體會平民的辛酸。
..............................................................................................................

㈥ 相信時間,選擇堅守的讀後感

怎樣寫讀後感:
多看前言,多引用作者的話,結尾用別人的評價.第一段寫故事梗概,後面寫我的感受.還要有自己或客觀的對重要人物或你喜歡的人物的評析.
我的看法:給自己的文章定一個主題,要求深刻又積極向上,思想高度越高越好.主要是你想表達什麼思想感情.寫景的能提升到熱愛大自然,寫情的能提升到.是偉大的,寫人就是.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㈦ 《堅守講台》讀後感

[《堅守講台》讀後感]

拿起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的名字—《堅守講台》,《堅守講台》讀後感。讀之前,我聯想到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腦中浮現出一個承載著春蠶、紅燭傳統美德的老教師的形象,想到了老師的艱辛與奉獻,要不然何談「堅守」呢?

細讀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已近古稀之年的商友敬老師是一個非常樂觀的老頭兒,除了在打躍進年代被趕下講台一段時間外,其餘時間一直站在講台上,快快樂樂瀟灑自如直至今天,因此,它自我嘲道「堅守講台」。作為一名一線的老師,我深深地體會到為了堅守講台所必須付出的努力與艱辛。

可細細的讀者商敬友老師—一個堅守講台幾十年的老者的一些讀後感,一些評論,一些看法,有美學的,哲學的,也有文藝理論方面的,讀書、教書、寫書,將自己一生的真實感受、隨想娓娓道來。我沒有找到堅守講台的艱辛,相反體會到了一個教育者的快樂—為「能讀書,讀自己喜歡的書」而快樂。法國大作家福樓拜說過:「閱讀時為了活著」其實這句話反過來說「活著是為了閱讀」也行。商老師說:「我們教書的人,多讀書,時刻不停地讀書,著才是我們的本分,也是常識性的真理,讀後感《《堅守講台》讀後感》。」我想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吧讀書首先看作是自我修養之事,看作是為了提高自己充實自己,滿足自己甚至是愉悅自己的事。只有在自己修養提高了之後,行有餘力,才能去提高、充實、滿足和愉悅別人。

商老師不僅為能讀書而快樂著,他更為能「說自己喜歡的話」而快樂。教師是吃開口飯的,工作要經常說,對學生說,對家長說,對同事說,其中對學生的說尤為重要。然而,我們對學生說什麼呢?說參考書上的陳言套話?說輔導教材上的標准答案?不,我們要說的是自己的讀書心得,說肺腑之言。正如商老先生所說「教師只有說自己心裡的話,才能引導學生與書本上的作者對話,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才能活起來,學生才能從書中感受快樂,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讀書人。」讀了書之後能想,想了之後能講,講了之後能寫,同更多的人對話交流,這就是幸福。商敬友老師的確很幸福,也很快樂。他站在講台上說自己喜歡的話,怎麼能不快樂呢?這樣快樂的「堅守」,怎麼會「艱辛」呢?

所以,永遠記住了商敬友老師的一句話:教師要在讀書中生存,要處在真正的「讀書狀態」之中。我現在真切的體會到:讀書是幸福的。如果我們超越功利,跨越世俗,不問結果,追求真知,讀書的趣味就會伴我們終生,我們也就擁有平和的心境,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生活。但願我在以後的日子裡,也能像商老師一樣,擺脫浮躁的心境,摒棄功利主義,靜心品讀,堅守講台,堅守屬於自己的崗位。
〔《堅守講台》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㈧ 堅守生命讀後感,讀書筆記

最近,我讀了趙澤華的一部書《堅守生命》,深深地被她人生的歷程所震撼。通篇,我看到的是「痛」,讀懂的是堅強。她帶著傷殘的肢體,歷經人生磨難,頑強地與命運奮爭,追逐著美好的憧憬,堅守著生命。

19歲,正是女孩青春美麗的季節,她卻遇到一次車禍。當她在昏迷了七天七夜後醒來,發現自己失去了一條腿。面對傷痛,她知道,今後的生活中,要承受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她以頑強的毅力抗爭,立志不虛度自己的生命,一定要讓生命再度健康美麗。在需要家庭溫馨的時候,三位親人又離開了她。她的身心帶著遍體鱗傷,在人生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邁出著堅實步伐。她說:所有的磨難都是命運慷慨的饋贈;都是為了成就我的生命而來,即使它一千次地將我摔倒在地,也是為了讓我在一次次地跌倒和爬起中學會站立和懂得站立的尊嚴。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趙澤華不願意依附於別人而活,她堅定地以自己的方式獨立行走於天地之間。生活的艱辛,就像一座山、一條河,突然橫亘在她的面前,她的選擇是必須跨越。有時,人們認為女性的翅膀不夠強大,天空也不夠開闊,這其中既有歷史的、社會的因素,也有女性自身的局限。但是,這一切,都不是一個女性自甘軟弱、自甘無為、自甘平庸甚至自甘墮落的理由。她獨自承擔所有的苦難;像丹柯那樣,把自己的心高高擎過頭頂,化作黑暗中一支照明的火炬。如她所說,「暴風雨折不斷雄鷹的翅膀」,一條腿,照樣在生命的旅途上大步行走。她出席了黨的十六大,獲得「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她在崗位上不停的耕耘,成為殘疾人的良師益友。我理解她,她正如所寫的書名一樣:堅守生命。
現在的青年人,太多愁善感了,生活中的一點坎坷就帶來情緒上的低落,動不動就悲觀失望,甚至感到生命沒有意義。我要告訴青年人的是:如果你讀了《堅守生命》這本書,你就對人生有新的領悟。你就明白:人的一生要有信念,要開闊視野,珍惜自己,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時代的潮流中激起浪花。你就應該展示才華,用自己的人生為這個時代填上絢麗的一筆。

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閻剛先生這樣評論:「纖筆一枝誰與似?直面厄運,體驗危難,超越極限。比起一些被苦水淹到喉嚨眼透不過氣來的苦情書、血淚賬式的傳記文學來,這部作品給人以希望和力量。比起那些閃電式的采訪然後鋪陳其事厚厚的一本食之無味的光榮榜、流水賬式的報告文學來,它更具文學品格。從史、理、文綜合成就方面著眼,趙澤華的這部新作毫不遜色於時下的紀實文學。」

㈨ 堅守,依靠,陪伴 觀後感600

觀《堅守》、《陪伴》、《依靠》有感

今天看了《堅守》、《陪伴》、《依靠》心裡久久不能平息。
堅守:影片中,一位年邁母親的兒子,來家吃飯,吃飯時為了工作需要不得不事先去工作。而母親早已為兒子准備好了出行的衣裳。車開了兒子看到了母親年邁的身軀,走路一瘸一拐的,十分不忍,兒子下了車與母親相擁在了一起……堅守是一種本質,人總得有家,家就是存在,堅守就意味著堅守存在,就意味著擁有了存在,兒子對母親的愛,母親對兒子的愛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是愛,時時刻刻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已經溶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陪伴:一位普通的計程車司機,一個身患絕症的妻子,除了恐懼的等待,他還能做什麼,他做了一個決定:與妻子一起出車,有生之日不再分離。丈夫了解妻子身患絕症的噩耗,一個人在出車時潸然落淚,這一切只得由這個男人,這個丈夫,默默承受。這是義,,它時時刻刻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已經溶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依靠:他的女兒,在他生日的時候給他買了生日禮物,希望他從此戒煙。而他卻誤會了女兒認為她在抽煙,一怒之下扇了她一個耳光,女兒跑了,他急忙去追,他在橋上做了下來,打開盒子,猛然醒悟,這是女兒送他的禮物,他後悔了。而女兒卻出現在了他的身後,兩個人緊緊相擁,頓時化解了一切。我想,父親雖然一開始誤會了她,但是起碼他是愛女兒的希望她好的,兒女呢,她在他父親生日時,送去了合適而又溫馨的禮物,這是孝。它時時刻刻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已經溶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
生命中總有太多令人感動的東西,《堅守》、《陪伴》、《依靠》就向我們傳遞了大愛、大義、大孝這種平凡而又感人肺腑的精神,把這種大愛、大義、大孝的精神融入生命、共同為建設做出貢獻 。

㈩ 四個堅守讀後感國一經典

陽明儒學的歷史貢獻突出表現在對儒學的傳承與創化發展,而並不是全盤繼承孔儒之學。陽明儒學主要思想及特點:「一個實質、一個核心、四點精要、三大特色」。

陽明儒學的實質就是新「心學。陽明儒學實質上是在揚棄朱子學、發展陸子心學,重建心學,復興心學,形成新「心學」的過程。陽明儒學講學宗旨即「四句教」:「與朋友講學,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