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鐵路
① 贊美鐵路的詩句
《兄弟姐妹》
鷹廈線,是全國鐵路最彎的一條
兩根鋼軌,銜著眾多河流的名字
披一身青山綠樹,汽笛響處
白雲和飛鳥就有了巢窩,在我心中
鷹廈線是隧道盡頭的光明,我的兄弟姐妹
揮汗如雨,他們搶著把鐵路安全扛回車間
在彎道的曲線里,圍剿暗伏的隱患
他們黝黑的皮膚,流淌咸澀的生活
在沙縣小小的縣城裡,以金屬的品質
奔跑在鐵的隊伍前面
我常將線路工比喻成一根根火柴,在鐵路上
凝聚一起,擦出生命的火花
《相信自己》
天還沒亮,街燈托著上升的黑暗
心裡的黎明是拂曉前的花朵
我不要她們開放,在鷹廈鐵路的中段
汽笛匯集成巨大的水罐,我拒絕抒情
我怕憂傷淹沒互不相乾的兩根鐵軌
我的工友從黑暗中走來,黃色的防護服
映著他們的臉,我能讀懂他們的沉默
比鋼鐵還沉重的品質,正潛伏在他們體內
剔除那些贊美吧,我看見鐵路正向遠方延伸
耳邊的氣笛一寸一寸撕碎眼前的黑
早起的線路工,相信自己
他們看見的明天比黑暗深邃
他們放牧的光線,就是身邊美好的早晨
《自言自語》
穿防護服,勞保鞋
忙碌在鐵路線
沙溪河就在鐵路的岸上
平靜,緩緩展現七峰疊翠
我和汽笛生活了二十二年
在我的書桌前,我用文字
喂養火車,給它們吃黑夜裡的燭光
昏暗的馬燈下,枕木站成一排
漆黑的身體映襯月光的白
這是多少人的夢想
掏空的站台,只有幾盞日光燈
比聲音脆弱,我被誰拯救
我困在居室,像一隻鳥的羽翅
扇動著天空聽懂的飛翔
《路肩》
一排石頭,整齊站成一線,綿延千里
比石頭高的地方,是兩根明亮的鋼軌
比石頭低的地方,是一條平靜的沙溪河
汽笛鳴唱的音符,掉在石頭上
石頭就開出一朵朵的花,很多舞步旋轉著
走出一條路,平滑,光澤,面含紅潤
遠方的信號燈站在石頭上,它的高度
和勞動等值。我常滿含敬畏的贊美:
鐵路啊,屬鐵的品質養育多少鐵路人
路肩成就石頭的暖,站在路肩上
目送列車接近或離去,呼嘯而逝的冷
成了擦肩的風。鐵路啊,那些圍攏而來的事物
聚在石頭上,像一簇簇的紅磷,輕輕一碰
就能燃起火焰,我聽見石頭在說話:
總有冰冷的心被感化,總有溫暖的人成為過去
在小城邊緣,路肩呵護著石頭
勞動的人群換了一茬又一茬,惟有石頭
守著星空,守著歲月,守著野菊吐香
守著亮,守著路肩,守著千山和萬水
守著汽笛聲聲
《替班巡道》
替班巡道 那些背向光明的人
一次次向夜的心臟逼近,一次次
被我的祝福親呢,醒著的人
用燈光和鐵路交談,誰能看見我
堅守風雪陣地,鋪展一席黎明
讓火車在旅客的夢中抒情
除了被鐵的品質消磨殆盡
還剩下什麼能支持我無淚無悔
翻越連綿不絕的枕木溝坎
青春一節節縮短又被鐵路收留
今夜,我用握筆的手擰亮信號燈
誰會堅守的更久,誰會堅持到天明
於是,有一種聲音站在黑暗的身旁
對於蟲鳴,這僅是自然的靜態程序
正像我今生必須走完今夜的道路
無法和身後的陰影堅持到底
守護鐵路
用燈光的腳步演繹一段平仄的詩
我多想走出牆上的制度
陪妻子擁爐於冷冷的道口房
讓溫暖散布鐵路
《晨曲》
凌晨五點,南下火車在鷹廈線中部
追上一陣鳥鳴,兩天兩夜的雨水抬高河床
羽毛上的露水,乘著汽笛的旋律沐浴晴空
鷹廈線,六百公里的鷹廈線有了片刻的喘息
火車的燈光將瘦小的看守房包圍
一顆醒著的心貼在石壁上,一夜的冰涼
瞬間升起一團溫暖。滋養人類的水啊
稍不節制總是製造一些災荒,鋼鐵的物質
脆弱的心靈,隨著火車一節節的滑翔
在黎明的樹梢上梳理翅膀的鳥兒
把一夜的雨水剔除,留在唇邊的一曲歌聲
從一片葉子傳到另一片葉子,滴進我的耳朵
《石頭屋》
一個十平米的空間,將雨水拒之門外
石頭屋,生長在荒郊野外,它的年齡
和鷹廈線的鐵路一樣長,石頭的秉性
融入鋼鐵的品質,蹲著或站著,詮釋
一代又一代的奉獻,一年又一年的風花雪月
汽笛的散落開滿五顏六色的花朵
火車的燈光將它照成一枚醒著的路標
兩天兩夜的雨水從牆根流走,石頭屋
佩戴鮮艷的通行證,給火車指引方向
就要退休的石頭屋和幾位年輕人談古論今
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到電汽化鐵路
它的夢想是鷹廈線的長度,是石頭屋的海拔
《道尺》
一根道尺,丈量鋼軌的軌距
1435毫米,是道尺生活的全部內容
道尺餐風露宿,豎在牆邊
是火車的高度,走在鋼軌上
被一毫米的數量詞檢閱
它和汗水稱兄道弟,用一毫米的陽光
照亮草帽下的陰影,道尺是鋼軌敬仰的神
一根道尺,是鐵路飛奔的脊樑
1435毫米的道尺,穿行於白天黑夜
在鐵路上圍剿水平的高低
經一雙雙大手的撫摸
質地明亮,內心安靜平和
② 鐵路工作中應堅守崗位,嚴禁什麼
嚴禁多了
③ 有關有鐵路人的作文400字左右
我心中的鐵路人
小時候,由於家鄉地理位置偏僻,我沒親眼見過火車、鐵軌是什麼樣子的。我所了解的那些細微鐵路知識。全是來自於別人口中。從他們口中得知火車有很多節,很長很長。一列火車就靠一個火車頭帶就行了;而鋼軌,則是直直的,看不見盡頭。火車可以載很多人,可以去到全國各地。那時候的我覺得火車特厲害,也對開火車的人特崇拜。甚至很多次都夢到自己成為火車司機,開著火車跑遍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身邊的父母,也會經常勉勵我說,「好好學習,等考試拿了優秀就帶你去坐火車」。雖然如此,但小時候坐火車的夢想卻一直未實現,而對火車的那份著迷,卻一直未減。
長大了,要外出讀書。有幸能做火車了。還記得第一次坐火車,在火車上,我一開始寸步不敢離開自己的位置,生怕「犯錯」被乘務員批評。過了幾個小時,漸漸的自己也熟悉了車上的環境,就開始敢在火車上隨意走動。那時座椅、開水房,廁所……當時都讓我「研究」了個遍,當時傻愣愣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後來隨著往返學校與家裡次數多了,對火車上設備的感覺慢慢變淡了。看到更多的是逢年過節火車站,列車上到處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車廂里乘務員來回打掃一遍又一遍,卻總是不能打掃干凈。車窗外穿著黃馬褂的鐵路工人,春夏秋冬風雨無阻的在戶外堅守。那時的我,真心覺得鐵路是個很辛苦行業。
畢業,走上崗位,自己也成為了一名鐵路人。作為一名車務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四班制的輪班。很多時候逢年過節給家人的只有一個字「忙」。剛開始工作我無法適應,甚至抱著抵觸情緒。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打磨,與老師傅交流,責任心的增強。現在的我覺得作為鐵路人,其實我們很光榮,很自豪。,因為我們的堅守為回家心切遊子照亮返鄉的平安路,我們的堅守換來了客貨列車的安全行駛,我們的堅守也換來了祖國的安定繁榮。(原作:http://news.tielu.cn/pinglun/2013-10-19/9700.html)
④ 老乘警為何一直堅守綠皮車
在北京西部山區,有這么一趟列車,平均15分鍾停靠一個車站,這趟綠皮火車也成了京冀晉三地山區百姓出行的「綠色公交」。在這趟綠皮火車上,有這么一位乘警,54歲的他從警35年來,有18個年頭都與綠皮火車相伴。「高鐵需要乘警,綠皮車更需要乘警,看著沿線的居民每天平安到家,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乘警李傑這樣說。
雖說工作條件艱苦,但李傑卻十分樂觀。他說時間長了好像離不開它了似的。車再慢條件再不好也得有人走,走著走著就習慣了,就十多年過去了。也許再過個一年兩年,這綠皮車可能就成為歷史了。
就是這樣,李傑始終以一顆平常心、敬業心,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守護著綠皮火車的安寧。
⑤ 鐵路的詩歌
兄弟姐妹》
鷹廈線,是全國鐵路最彎的一條
兩根鋼軌,銜著眾多河流的名字
披一身青山綠樹,汽笛響處
白雲和飛鳥就有了巢窩,在我心中
鷹廈線是隧道盡頭的光明,我的兄弟姐妹
揮汗如雨,他們搶著把鐵路安全扛回車間
在彎道的曲線里,圍剿暗伏的隱患
他們黝黑的皮膚,流淌咸澀的生活
在沙縣小小的縣城裡,以金屬的品質
奔跑在鐵的隊伍前面
我常將線路工比喻成一根根火柴,在鐵路上
凝聚一起,擦出生命的火花
《相信自己》
天還沒亮,街燈托著上升的黑暗
心裡的黎明是拂曉前的花朵
我不要她們開放,在鷹廈鐵路的中段
汽笛匯集成巨大的水罐,我拒絕抒情
我怕憂傷淹沒互不相乾的兩根鐵軌
我的工友從黑暗中走來,黃色的防護服
映著他們的臉,我能讀懂他們的沉默
比鋼鐵還沉重的品質,正潛伏在他們體內
剔除那些贊美吧,我看見鐵路正向遠方延伸
耳邊的氣笛一寸一寸撕碎眼前的黑
早起的線路工,相信自己
他們看見的明天比黑暗深邃
他們放牧的光線,就是身邊美好的早晨
《自言自語》
穿防護服,勞保鞋
忙碌在鐵路線
沙溪河就在鐵路的岸上
平靜,緩緩展現七峰疊翠
我和汽笛生活了二十二年
在我的書桌前,我用文字
喂養火車,給它們吃黑夜裡的燭光
昏暗的馬燈下,枕木站成一排
漆黑的身體映襯月光的白
這是多少人的夢想
掏空的站台,只有幾盞日光燈
比聲音脆弱,我被誰拯救
我困在居室,像一隻鳥的羽翅
扇動著天空聽懂的飛翔
《路肩》
一排石頭,整齊站成一線,綿延千里
比石頭高的地方,是兩根明亮的鋼軌
比石頭低的地方,是一條平靜的沙溪河
汽笛鳴唱的音符,掉在石頭上
石頭就開出一朵朵的花,很多舞步旋轉著
走出一條路,平滑,光澤,面含紅潤
遠方的信號燈站在石頭上,它的高度
和勞動等值。我常滿含敬畏的贊美:
鐵路啊,屬鐵的品質養育多少鐵路人
路肩成就石頭的暖,站在路肩上
目送列車接近或離去,呼嘯而逝的冷
成了擦肩的風。鐵路啊,那些圍攏而來的事物
聚在石頭上,像一簇簇的紅磷,輕輕一碰
就能燃起火焰,我聽見石頭在說話:
總有冰冷的心被感化,總有溫暖的人成為過去
在小城邊緣,路肩呵護著石頭
勞動的人群換了一茬又一茬,惟有石頭
守著星空,守著歲月,守著野菊吐香
守著亮,守著路肩,守著千山和萬水
守著汽笛聲聲
《替班巡道》
替班巡道 那些背向光明的人
一次次向夜的心臟逼近,一次次
被我的祝福親呢,醒著的人
用燈光和鐵路交談,誰能看見我
堅守風雪陣地,鋪展一席黎明
讓火車在旅客的夢中抒情
除了被鐵的品質消磨殆盡
還剩下什麼能支持我無淚無悔
翻越連綿不絕的枕木溝坎
青春一節節縮短又被鐵路收留
今夜,我用握筆的手擰亮信號燈
誰會堅守的更久,誰會堅持到天明
於是,有一種聲音站在黑暗的身旁
對於蟲鳴,這僅是自然的靜態程序
正像我今生必須走完今夜的道路
無法和身後的陰影堅持到底
守護鐵路
用燈光的腳步演繹一段平仄的詩
我多想走出牆上的制度
陪妻子擁爐於冷冷的道口房
讓溫暖散布鐵路
《晨曲》
凌晨五點,南下火車在鷹廈線中部
追上一陣鳥鳴,兩天兩夜的雨水抬高河床
羽毛上的露水,乘著汽笛的旋律沐浴晴空
鷹廈線,六百公里的鷹廈線有了片刻的喘息
火車的燈光將瘦小的看守房包圍
一顆醒著的心貼在石壁上,一夜的冰涼
瞬間升起一團溫暖。滋養人類的水啊
稍不節制總是製造一些災荒,鋼鐵的物質
脆弱的心靈,隨著火車一節節的滑翔
在黎明的樹梢上梳理翅膀的鳥兒
把一夜的雨水剔除,留在唇邊的一曲歌聲
從一片葉子傳到另一片葉子,滴進我的耳朵
《石頭屋》
一個十平米的空間,將雨水拒之門外
石頭屋,生長在荒郊野外,它的年齡
和鷹廈線的鐵路一樣長,石頭的秉性
融入鋼鐵的品質,蹲著或站著,詮釋
一代又一代的奉獻,一年又一年的風花雪月
汽笛的散落開滿五顏六色的花朵
火車的燈光將它照成一枚醒著的路標
兩天兩夜的雨水從牆根流走,石頭屋
佩戴鮮艷的通行證,給火車指引方向
就要退休的石頭屋和幾位年輕人談古論今
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到電汽化鐵路
它的夢想是鷹廈線的長度,是石頭屋的海拔
《道尺》
一根道尺,丈量鋼軌的軌距
1435毫米,是道尺生活的全部內容
道尺餐風露宿,豎在牆邊
是火車的高度,走在鋼軌上
被一毫米的數量詞檢閱
它和汗水稱兄道弟,用一毫米的陽光
照亮草帽下的陰影,道尺是鋼軌敬仰的神
一根道尺,是鐵路飛奔的脊樑
1435毫米的道尺,穿行於白天黑夜
在鐵路上圍剿水平的高低
經一雙雙大手的撫摸
質地明亮,內心安靜平和
⑥ 鐵路沿線舊車站為什麼還有人堅守
舊車站走的也要通車啊,而且就算已經跑車了,鐵路物資同樣屬於國家戰略資產,需要有人看守的
⑦ 鐵路建設還能堅持多久
根據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鐵路建設要到2020年。2020年之後還會有新的規劃。
⑧ 誰用40年芳華堅守鐵路一線
邰芳鵬,59歲,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庫爾勒電務段的一名信號工。1978年,邰芳鵬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鐵道兵。1984年兵改工,他被分配至南疆線鐵路工作,至今已整整40年。
邰芳鵬工作40年,見證了南疆線鐵路的成長和飛躍式發展,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將積累的工作經驗傳授給年輕人。工作之餘,他最喜歡叫上工區的年輕人聊天,給他們講述自己在工作中總結的好方法和有效經驗。
邰芳鵬每一天的工作都是這些流程,沒有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就是平凡中一天天的堅守,而他一干就是40年。他一路走過的腳印,就像一本沉甸甸的教科書,告訴年輕一代的鐵路人愛崗敬業、挺起脊樑、堅守一線、盡職盡責。這位老鐵道兵、老黨員、老信號工,把他最美好的青春和最充沛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南疆鐵路。回顧40年的工作經歷,邰芳鵬說,「鐵道兵不老松,南疆線上展雄風。」
⑨ 致敬!岳陽鐵路民警除夕堅守工作崗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誰堅守綠皮車
在北京西部山區,有這么一趟列車,平均15分鍾停靠一個車站,這趟綠皮火車也成了京冀晉三地山區百姓出行的「綠色公交」。在這趟綠皮火車上,有這么一位乘警,54歲的他從警35年來,有18個年頭都與綠皮火車相伴。「高鐵需要乘警,綠皮車更需要乘警,看著沿線的居民每天平安到家,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乘警李傑這樣說。
1點30分,檢查完的李傑在列車上短暫休息了三個多小時後,早晨5點他就開始准備返程回京的安保工作。20分鍾後,旅客們在車站職工手電筒的引導下開始進站乘車。開包檢查,上車前的安檢工作,李傑一點都不馬虎。
就是這樣,李傑始終以一顆平常心、敬業心,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守護著綠皮火車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