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堅守與堅持

堅守與堅持

發布時間: 2020-11-24 08:35:30

⑴ 在逆境中堅守的事例

彎腰拾起的尊嚴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流到法國,他要報考巴黎音樂學院。考試的時候,盡管他竭力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到最佳狀態,但還是未被錄取。
身無分文的青年男子來到學院外不遠處一條繁華的街上,勒緊褲腰帶在一棵榕樹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無數人駐足聆聽。飢餓的青年男子最終捧起自己的琴盒,圍觀的人們,紛紛掏出錢來,放在了琴盒裡。
一個無賴鄙夷地將錢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青年男子看了看無賴,最終彎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您的錢丟在了地上。」
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對他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您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彎腰為您撿起。現在我的錢掉在了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
無賴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舉動震撼了,最終撿起地上的錢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
圍觀的人群中有雙眼睛一直默默關注著青年男子,就是剛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將青年男子帶回學院,最終錄取了他。
這位青年男子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為挪威小有名氣的音樂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當我們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時候,往往會招致許多無端的蔑視;當我們處在為生存苦苦掙扎的關頭,往往又會遭遇肆意踐踏你尊嚴的人。針鋒相對的反抗是我們的本能,但往往會讓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我們不如理智去應對,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展示並維護我們的尊嚴。那時你會發現,任何邪惡在正義面前都無法站穩腳跟。
有的時候,彎下的是腰,但拾起來的,卻是你無價的尊嚴!

在逆境中成長的事例二:沒什麼能阻擋你成功

他很不幸,出生剛剛8個月,就因一場疾病失去了光明,使自己徹底陷入了黑暗的世界,以至於長大後,在他的腦海里竟沒有一絲影像和顏色的記憶。除了無邊的黑暗,他什麼也看不見,不知道世界是什麼樣子,不知道花兒有多美麗,甚至連看一眼自己的媽媽都成了平生最大的奢望。
他的童年是苦澀的,沒有人能體會他的內心有多麼自卑,有多麼脆弱,有多麼痛苦。他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最不幸的人,別人一生下來,就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就可以看見世上的一切,而自己連爸爸媽媽長什麼模樣都不知道。因為看不見,他常常被碰得鼻青臉腫,常常被摔得頭破血流,常常被別人嘲笑和欺負……他不知道自己將來還要面臨多大的痛苦和磨難,未來對他來說實在太可怕了,他的眼裡一點兒希望也沒有。
每每看到他孤獨、絕望、無助的樣子,母親的心就碎了。從內心講,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呢?可是,既然已經這樣了,那就只能接受現實,揚長避短,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能夠獨立生活的人。母親忍著眼裡的淚水,鼓舞他說:「孩子,雖然你看不見陽光,但你可以讓自己的心裡充滿陽光;雖然你不幸失去了光明,但你還有雙腳、雙手、鼻子、耳朵和嘴巴,更重要的是你還有一顆聰慧的腦袋,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甚至取得事業的成功。」
媽媽的話讓他幡然醒悟,盡管他看不見任何東西,但他的觸覺和聽覺非常好,記憶力也相當不錯,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長處,過跟正常人一樣的生活。於是,他開始主動配合媽媽,跟著她學穿衣服,學走路,學煮飯,學做家務,學讀書,學寫字等。雖然他付出了常人數倍的努力,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但他最終學會了行走和照顧自己,他非常開心,也漸漸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在母親的教育和引導下,他的性格變得樂觀而堅強。有一次,他跟著奶奶到外地去玩,一群不懂事的小孩追著他喊:「小瞎子,看不見!小瞎子,沒出息!」奶奶聽後心裡十分難受,想找那些小孩的家長算賬,但他微笑著對奶奶說:「奶奶,算了吧,我本來就是瞎子,他們沒有說錯,就讓他們這樣叫好了!」
8歲那年,父親給他買了一台電子琴,他歡喜異常,愛不釋手,每天都要彈上好幾個小時。他的音樂天份極高,一首曲子練習幾遍,就能准確地彈奏出來,並且還能彈出從收音機里聽來的歌,音符和節奏都很到位。母親十分高興,還專門給他請了一個音樂老師。但是,隨著課程的繁復,學習的深入,難度的增加,他開始懈怠了。畢竟練琴是辛苦的,枯燥的,泛味的,更何況他還只是一個幾歲大的孩子。
見此,母親問他:「你喜歡練琴嗎?」
他點點頭說:「喜歡。」
母親說:「既然你喜歡,就應該堅持到底,做到有始有終,不要一遇到點困難就想到退縮放棄。如果你不能堅持,怕苦怕累,那你做別的事情也會如此。這樣下去,你就會一無所長,那將來能幹什麼呢?」
他聽後,慚愧地拉著母親的手說:「媽媽,對不起!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從那以後,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始終如一地做一件事情。十幾年後,他終於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成了一個舉世矚目的明星。
他就是集作詞、作曲、演唱、樂器、模仿、主持等眾多才藝於一身,被譽為藝界奇才的盲人歌手楊光,2007年他獲得了《星光大道》的年度總冠軍,2008年他受邀參加了北京殘奧會開幕式演出,同年還參加了春節聯歡晚會演出,2010年他又參加了廣州亞殘會開幕式演出。一路走來,楊光用歌聲告訴大家,雖然他看不見陽光,但他的心裡充滿了陽光,只要自己不拋棄、不放棄,沒有什麼能阻擋你成功。

在逆境中成長的事例三:一個格外芳香的蘋果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他的到來不僅沒給家裡帶來歡樂,反而給父母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家裡人對他的未來充滿了憂慮。因為他患上了罕見的「成骨發育不全症」,這種病人體內鈣質無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頭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稱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親擅長吉他和電子風琴,受家庭的影響,他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對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7歲那年,他在電視上看了一場鋼琴音樂會,著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向父親提出自己也想要一台鋼琴,父親滿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一個手腳無力,行動不便的人,要想學習鋼琴談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別人抱著才能上下鋼琴座。有一次,父親剛把他抱上座位,有事臨時出去了,他一不小心,從座位上摔了下來,腳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他的父親建議他學點別的,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認定了鋼琴。無奈之下,父親想出辦法,在琴上安裝了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使他的腳較容易牽動鋼琴踏板。雖然如此,他還是在練琴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意外的情況,以致於經常往返於醫院和家之間。但他卻不管不顧,憑著頑強的毅力,近乎瘋狂地練琴,這一練就是五年。
他13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父親獲悉一個劇團急需招聘一個丑角兼配角,覺得他很適合,於是送他去了。劇團內有一個名叫布魯內的小號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幾次之後,發現他在鋼琴方面有著特殊的悟性,就推薦給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重點培養。在兩位音樂家的悉心培養下,15歲時,他推出了個人的第一張專輯《閃光》。優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轟動法國音樂界,使他一夜之間成為「巨星」。
他第一次公開演出時,先是在台前離觀眾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鍾。最後,他笑著問:「都看夠了吧?」在全場發出會意地笑過之後,才開始表演。聽完他的演奏,觀眾被他的音樂震憾了,先是短暫的沉默,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先站三分鍾,他說:「很多人是因為好奇我的身材才來的,先讓他們看個夠,才會仔細聽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靈魂的高度。」
置身於神奇的音樂世界中,他忘卻了殘缺肢體帶來的痛苦,變得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對於取得的成績,他仍然不滿足,堅持每天練琴的時間增加到11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有時,超負荷的訓練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斷,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鋼琴越彈越好,名氣越來越大。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張專輯《樂曲》,成為他音樂行程中決定性的轉折,讓成為世界級鋼琴大師,他的足跡遍及紐約、米蘭、東京、巴黎等著名音樂城市。所到之處,都是一片贊譽之聲。這時,所有人都已經不再對他的奇特身材好奇了,而是帶看欽佩的心在仰望他靈魂的「高度」。
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時。自《樂曲》出版後,他的事業開始落入低潮,因為焦急,有一次甚至暈倒在酒吧的階梯上。蘇醒過來後,他說:「我的骨頭那麼脆弱,這次卻竟然一點傷都沒有。我告訴自己:時間還沒到,上帝還不想讓我去死。」
樂觀的心態讓他對未來仍充滿信心,堅持每天練琴11小時以上。果然,過了不久,他的事業又迎來了輝煌的時刻,不僅簽約了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廣受歡迎。尤其是與另一名法國爵士樂手格拉貝蒂合作的唱片銷售量突破10萬張。
有人曾經問他成功秘訣,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話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優秀和缺陷並存。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上帝特別偏愛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個格外芳香的蘋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於紐約,年僅36歲,他留給人間最後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世界鋼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一個樂觀向上,勇於接受命運的挑戰,克服身體的巨大障礙,奏出人間最美妙樂章的殘疾人。他的身材雖然矮小,但他靈魂的高度,足以讓世人仰視。

在逆境中成長的事例四:諾貝爾獎得主是差生

他學習成績很穩定,從上學第一天開始,總是在倒數幾名徘徊。
整個小學生涯,都沒有特別擅長的科目,以致於今時今日采訪他當年的同學,大多數人對他都沒什麼印象,太普通了,成績也不好。好在有一個同學還記得他——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他的臉上都是陰天。
小學的幾年中,他被生物學深深吸引,甚至在學校養過上千隻毛毛蟲,看著它們變成飛蛾,這算是他給人最特別的記憶,只因在當時引起老師同學的強烈反感。
15歲時就讀於伊頓公學,如願讀上生物課,這是他最喜歡的課程,但是,他的生物課成績在250個男學生裡面排名倒數第一,其他理科成績也牢牢墊底,被同學譏笑為「科學蠢材」。當學科的成績是最後一名的時候,還夢想將來要做這個學科的科學家,確實讓人覺得荒謬可笑。
他的老師加德姆寫了一份報告:「我相信他有成為科學家的志向,但以他現在的表現來看,這真是萬分的荒謬可笑」。這位教師還覺得他「無法明白最簡單的生物學事實」,繼續教他「簡直是浪費彼此的時間」。
盡管自己成績很差,老師也認為堅持下去沒有希望,但他自己沒有放棄,繼續自己的想法,他覺得哪怕不能成為科學家,也要滿足自己的愛好。
中學畢業申請牛津大學時,由於成績不佳,他被古典文學研究系錄取。招生主任找到他,跟他說,牛津可以錄取你,不過有兩個條件:第一,必須馬上來上學;第二,你不要學習入學考試的科目。
也就是說,牛津大學錄取他的條件,是不允許他研究生物專業,或許在老師看來,以他的成績,真的不適合做科學家。不如去學習他所有成績中看起來相對還不錯的古典文學,這或許是老師對一個孩子的關心,堅持固然重要,但錯誤的方向,只會讓人離成功越來越遠。
但是,他仍然對生物學情有獨鍾,在牛津大學學習一年的古典文學後,他申請轉入生物系,再次被老師拒絕,老師聽聞過他的生物成績,不願意他的加入。盡管不被人們相信,他還是堅守自己的愛好,曲線選擇了動物學研究,這跟生物學,有莫大的關系。
這一次,不僅僅是老師,連一直支持他的母親,也反對轉系,在母親看來,英國的古典文學,是世界出名的專業,放著這么好的課程不學習,選擇一個冷門的動物學,還是他成績很差的專業,簡直是一件瘋狂的事。
他有點倔強,一如既往堅持自己的意願,拗不過的家人,只得放任他的選擇,如願所償,他終於開始自己喜歡的科研生涯。此後的時間,他把所有精力交給了生物研究,可是,他還是「太笨了」。一批的同學,有的生意興隆,有的出版了小說,甚至在生物研究的專業也有同學出了成績,只有他,還是默默無聞,不知道在折騰些什麼。
喜歡的興趣,而不是成績的指引,讓他能頂住所有的壓力,最終在生物學領域「化繭成蝶」,1958年,在完成博士學位時,他從蝌蚪細胞提取出完整細胞核,成功克隆了一隻青蛙,一舉成名,被稱為「克隆教父」。在牛津讀完博士後,他又在加州理工學院完成博士後研究,從1971年開始,他一直在劍橋大學工作,如今,79歲的他現在仍堅持全職工作。2012年,他以在細胞核移植與克隆方面的先驅性研究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
約翰·伯特蘭·格登,曾經最差的學生,64年以後的今天,成為公認的同時代最聰明的人之一,在他現在工作的劍橋大學辦公室,還掛著當初老師給予的那份最差報告,他用此告訴自己:面對愛好,即使失敗也不要放棄。
喜歡,就堅持奮斗下去,哪怕你是最差的那一個,無關成功,因為喜歡,便是最好的理由。

在逆境中成長的事例五:一根大頭針把他送上了銀行家的寶座

一位哲人說得好:「小事永遠是大事的根,每一棵生命之樹的衰榮都可以從它的根上找到答案。」細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只看見大事而忽略小事的人是無法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的。
法國著名銀行家恰科生前常向年輕人回憶過去,他的經歷總是令聞者沉思起敬。
早在讀書時,恰科就立志要當一個銀行家。開始時,他鼓起勇氣到巴黎一家最有名氣的銀行去碰運氣。結果吃了一個「閉門羹」。但這個年輕人並不氣餒,他又去了其他幾家銀行,都被拒之門外。幾個月之後,恰科又去了開始的那家銀行,並且有幸見到行長,再次遭到拒絕。當他慢慢地從銀行大門出來時,突然發現腳邊有一枚大頭針。想到進進出出的人可能會被大頭針扎傷,小夥子馬上彎腰拾起了大頭針,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旁邊的垃圾桶里。
到家後,奔跑了一天的恰科躺在床上休息。他先後求職52次,可連一次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盡管命運對自己這么不公,可第二天恰科還是准備再去碰運氣。在他離開住所關門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信箱里有一封信。拆開一看,天哪!原來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銀行寄來的錄取函。原來,恰科昨日拾起大頭針的一幕被行長看見了。他認為精細小心正是銀行職員必須具備的素質,於是改變了原先的想法,決定錄用這個小夥子。憑著這枚小小的大頭針,恰科走進了銀行的大門,憑著一顆對一根針也不會放過的心,漸漸得以在法國銀行界平步青雲,後來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在人生的道路上,千萬莫忽視瑣碎的小事!
望採納,謝謝

⑵ 堅持和堅守怎麼區分

堅持是去做某事,堅守是守候屬於自己的,

⑶ 堅持跟堅守怎麼區分

堅守還有一層守護某樣東西的意思,例如可以說堅守崗位,但是不能說堅持崗位。。。堅守後面一般都是要加一個要堅持守護的東西的

⑷ 如何做到堅持,如何堅守信念。

首先你要認識到,這不是你一個人面對的問題,所有的人都會有這樣困難,因為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很多人與天斗,與人斗,掙扎一生,斗爭一生,其實斗來斗去都是在與自己爭斗,這是一個人需要用一生來理解,體會的事,尤其是自己內心的信念與自身的軟弱,懶惰等等一些因素做的斗爭,是一場最艱巨的斗爭。我對你說這些就是希望你目前不要太在意這件事,因為這也不是一朝一夕,想要實現就能達到的,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欲速則不達。
放下心中的包袱後,你可以試著多參加一些磨練意志的活動,一開始可以先從比較簡單的,你比較熟悉的入手,我覺得你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以你要多做一些事,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事,積少成多,給自己增添信心。
還有就是你現在也許陷在了一種思維定勢中,就是總認為自己會輸給自己,我的建議是,你每天可以最自己提出一些挑戰,同樣的道理,一開始不要定太大的目標,比如說你每天早上八點起床,那麼你可以在睡覺前告訴自己我明天要七點起床,相信你會很容易就做到,然後你可以在對自己說我要這樣堅持一個星期,記住要慢慢得給自己制定目標,如果你真地認為在自己的能力以外,千萬不要強求自己去完成,因為失敗的結果會給你的信心帶來致命打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逐步將你的定勢扭轉過來,形成只要我下定決心的事就一定會做到這樣的潛意識。你也可以適當的給自己一些獎勵,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最後要說的是你做這些是之前是在內心希望自己的信念堅定,你確定你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努力。還有就是,真正堅定的信念是在不斷的失敗,磨練中通過實踐打造出來的,所以還需要多參加實踐活動,失敗是一所很好的學校,祝你成功

⑸ 高中作文《堅持與創新》

近年來,「創新」已成為一個流行話題,書刊上、報紙上、電視上、網路中無所不在。
蘋果公司已故前總裁喬布斯通過創新,不僅使得蘋果公司起死回生,而且蒸蒸日上,其產品ipone系列已成了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焦點和心儀的寶貝,引領著現代高科技產品的發展潮流。由此可見,創新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動力,更是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其實,不只是現在,不僅在科技界,無論何時何領域,創新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還記得小時候聽過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人們總是誇贊司馬光的冷靜、機智。而我覺得他的創新精神才是最值得褒獎的。若只是處變不驚,沒有創新思維,他便無法想出那樣聰明的主意。若循規蹈矩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那位同伴的性命怕也不保了。正是因為有了創新意識,才使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歷史傳說中占據一席之地,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古今中外,懂得創新的人遠不止司馬光一位。因為創新,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照亮了世界;因為創新,麥哲倫環遊了地球,使世界連成了一體;因為創新,袁隆平培育了雜交水稻,為人類戰勝飢餓帶來了綠色的希望……就連流傳數千年的文學也離不開創新,因為創新,文學才得以保持其生命力,代代相傳——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生產力的提高,沒有創新就沒有社會的發展,沒有創新人類社會將會是一潭死水。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創新那麼重要,我們還要堅守什麼呢?還記得當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那麼多廠家不約而同地走這一條「創新」之路——向奶粉、鮮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氮的含量。不得不承認他們很有「創新」能力,然而這種「創新」卻危害了人們的健康,使許多無辜的兒童患上了腎結石、腎衰,甚至死亡,給無數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這種「創新」喪失了道德的底線,給人類帶來的是深深的傷害,給社會帶來的是一場災難。
面對日益發展的科技、五花八門的誘惑,我們應該學會堅守——堅守公民的道德底線,堅守古人留下的優良傳統,堅守一個人最起碼的良心,堅守我們心中的一方凈土……堅守不是守舊,不是循規蹈矩,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創新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自律的行為。只有將創新與堅守結合起來,才能促進社會和諧地發展。
堅持創新,不忘堅守,彼此促進,相互補充——這不是口號,不是政治術語,而是關繫到每個人、每個國家生死存亡的一道最簡單的常識。

⑹ 因堅持而成功的名人事例

1、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

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2、狄更新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 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

這樣,他才在《大衛·科波菲 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為英國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3、司馬光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

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4、包拯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

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5、葉天士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⑺ 堅守和堅持區別!!!!!!!!!!!!!!!!!!!!!!!!!!!!

堅守為一個常用詞語,就是堅決守衛。
堅持也有兩意,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堅決保持、維護或進行;堅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現。堅持常常是成功的代名詞。

⑻ 學會堅守和堅持 作文

學會堅持

還沒有放暑假,媽媽就說「張怡,暑假裡咱們可是要天天早起打羽毛球啊!」「好的!」我信心十足。
暑假第一天,我很早就起了床,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出了門,不怎麼打球的我沒學會技巧,屢戰屢敗,不過早晨的空氣是那麼新鮮,太美了,美得讓人心曠神怡。
今天起床相對難一點兒,不過在媽媽的硬拖下,我還是硬著頭皮起了床,好在一開場幾個成功的扣球給我鼓足了勁,越打越想打,信心倍增,比昨天強多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早晨多美啊!愛睡懶覺的我卻不曾起來鍛煉,錯過了多少次感觸大自然,感觸生活的機會。
我不能保證明天可以早起,因為我喜歡把一些事情放到晚上做,比如:看書,寫日記,會做到很晚,再加上自己是一個沒有毅力的孩子,很多次對自己說:「一定要堅持!」卻常常半途而廢。
不管在書中,或是老師都常說:「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是成功的基本」等等,誰都希望自己做一個成功的人,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每次我不能堅持時,心中就會油然而升一種羞愧、慚愧。我為什麼不能堅持?我不止一次這樣問自己。可我自己也不能給自己一個能感到欣慰、滿意的理由。
從現在起,我就要開始學會堅持,多多磨練自己的意志,從小事到大事,從現在到未來,我不期望自己百分之百成功,卻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讓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更有價值。
堅持「挑戰自我,戰勝自我」。

⑼ 堅持堅守,攻堅攻克!是什麼意思

堅持,即意志堅強,堅韌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堅持意思是不改變不內動搖,始終容如一。堅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現。
堅守:堅決守衛;不離開:~陣地。~崗位。
攻堅:指攻打強敵或敵人的堅固防禦工事。比喻解決某項任務中最難的問題。
攻克:指戰勝,佔領、勝利。古代多用於戰爭,現在其意義拓展到完成一個項目,完成一個難題都可稱之為攻克。

⑽ 堅持與妥協作文素材

素材一

「妥協」一詞似乎人人都懂,用不著深究,其實不然,妥協的內涵和底蘊比它的字面含義豐富得多,而懂得它與實踐更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我們華為的幹部,太多比較年輕,血氣方剛,干勁沖天,不大懂得必要的妥協,也會產生較大的阻力。我們縱觀中國歷史上的變法,雖然對中國社會進步產生了不滅的影響,但大多沒有達到變革者的理想。我認為,面對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他們的變革太激進,太僵化,沖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們用較長時間來實踐,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也許會好一些。其實就是缺少灰度。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但並不是一條直線,也許是不斷左右搖擺的曲線,在某些時段中來說,還會畫一個圈,但是我們離得遠一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是直指前方。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