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堅守
⑴ 誰是不屈的代名詞,為國堅守,最終只十三將士得以入玉門關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宋代岳飛的這首《滿江紅》讀罷經常能讓人熱血沸騰,多麼的豪情,多麼的狂野。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其實這並不是岳飛的幻想,他寫的這句話在歷史上是有典故和原型的,因為那是一段為國堅守,可歌可泣的英雄往事,故事發生在東漢初年的西域之地。
我不知道史書記錄者記錄這件事時是什麼心情,但當我讀到這段歷史時,眼前浮現的是在茫茫沙漠,幾千漢軍為了那幾十個為國堅守的兒郎,奮力抵抗北匈奴的悲壯場景,那些不屈,那些剛毅的身影鑄就了大漢的錚錚傲骨。漢之所以成為我們漢族的代名詞,他們的表現就是最好的詮釋。
⑵ 我要一首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的詩
[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傑,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
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
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苟且
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
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詩
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
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
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⑶ 談談你對一國兩制的理解以及在實踐中如何堅守和維護
一國兩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回是中國特色答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一國兩制的基本精神,是在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在回歸後的香港、澳門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實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內,不僅旨在旗幟鮮明地重申一國和兩制的關系,更在於斬釘截鐵地表明絕不容忍任何挑戰一國兩制底線行為的根本立場和堅定態度。
(3)為國堅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國兩制要解決的正是實現和平統一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兩岸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和平統一,遇到的、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正在於此。
一國兩制正是直面這個最大問題,在實現祖國統一的前提下,找到了能夠用和平方式解決這個最大問題的最佳方式,即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⑷ 為了堅守國家統一,美國歷史上爆發了什麼戰爭
為了堅守國家統一,美國歷史上爆發了南北戰爭。
1.戰爭的起因:美國廢除奴專隸制度的屬勢力加強,美國共和黨人,林肯雖然不是解放黑奴的倡言者,但他認為蓄奴不人道,反對擴大蓄奴,因此南方仇視他。1860年,他當選總統,對南方而言,無異聯邦向蓄奴制宣戰,南卡羅來納州在1861年首先宣布退出聯邦,並用武力將駐守在那裡的美國軍隊驅趕,打響了內戰的第一槍。隨後,其他的一些南方州也退出聯邦,建立美國南方邦聯,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開始。
2.戰爭的結果:1865年,北方收復了南方大部分地區,南方軍隊由於補給不足,許多士兵餓死。最後羅伯特·李向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請降,南方邦聯瓦解,戰爭以國家重新恢復統一而結束。
3.戰爭的影響:南北戰爭給美國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它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並讓美國人吸取教訓,更加團結了,此後美國一直沒有發生內戰。
⑸ 堅守在祖國邊防一線,邊防戰士有多偉大
中國有著龐大人口基數,也有著百萬陸軍部隊,在這百萬部隊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行走在我國邊境線上,他們就是我國邊防部隊,他們任務就是沿著我國的邊境線巡邏,不論是什麼季節,在邊境戰時他們還要接受訓練,我們經常在網上看見站在我國邊境碑旁戰士,行走在雪山上的戰士。
他們為了人民,為了祖國的安全著想,堅守在自己崗位上,他們有的已經很久沒有回家一趟了,因為工作特殊性,他們失去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
堅守在祖國邊防一線,他們不得不拋棄自己的家人,他們拋棄了自己人身自由,為祖國人民做出巨大貢獻,他們是我們的英雄。
⑹ 為了我的國堅守我的崗,對於大學生有什麼感悟
對於很多即將步入職場或者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面對「如何選擇和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個問題,經常會比較迷茫。我之前在一些高校做分享時,經常會被問到:學什麼樣的專業會比較好找工作?什麼職業收入會比較多?其實所謂的「好工作」和「好收入」,並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標准和初衷。職業生涯規劃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段,並沒有可套用的模板,但是在規劃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想清楚:你喜歡做什麼?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然後想法讓別人為你喜歡做的事而付錢,從而開啟和建設自己的職業生涯。我們當前所處的生活環境和商業環境,精彩、豐富,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特別是中國經濟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誕生了很多令人目眩的商業成功案例,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成為企業家、創業家。畢業之後進入職場,成為一名職業人,仍然是絕大部分年輕人選擇的道路。而做一名成功的職業人,沒有捷徑,的是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歷練。對於職場新人來說,不論是什麼行業、什麼崗位,成功都離不開以下核心要素。敬業精神當你走上工作崗位,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尊重自己和自己的選擇,認真對待這份工作,具備敬業精神。敬業可以從很小的地方開始,包括選擇和你的職業相符的發型、著裝。很多年輕人追求時尚和個性,希望在服裝、發型上彰顯自己,但在職場中,美好的職業形象是成為一個合格職場人的前提。我至今還記得,幾年前我曾面試過一位簡歷看上去很優秀的年輕人。面試當天,我第一眼看到他就驚呆了――他留著一個韓國式的爆炸頭。接下來的整場面試,不論他的陳述內容是什麼,似乎都很難讓我滿意,可以說這個和應聘崗位格格不入的發型將他擋在了門外。麥肯錫公司的創始人曾經說過:「做專業顧問,最典型的穿著是偏保守的,我不希望我的客戶因為我的發型、穿著而分散注意力,最後忽略了我的觀點、建議。」注意細節進入職場之後,會有非常多的場合需要你向客戶、上司、同事做文字或口頭的工作匯報及演示。這時候一定要注意細節,事實上你花了多少心思和功夫,大家是一定能夠感受到的。而一個注意細節的人,會得到大家的尊重,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在此分享我的一段經歷。我29歲剛到美國時,被推薦去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實習。被分配的第一項工作,是將十幾頁的退休員工詳細信息錄入到系統中。由於當時自己的能力還做不了其他工作,因此非常珍視此次機會。後來HR部門的同事一起開例會,HR主管當著所有人的面介紹我:「這是我們新來的實習生,十幾頁的員工信息簿錄入工作,居然沒有一個信息和電話號碼是錯誤的,非常驚人。」就這一件小事,讓我一下子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之後的很多機會都由此產生。大家願意和我合作,願意分配給我任務,因為我值得信任。初入職場,不要怕事小,不要怕瑣碎。將小事做得精彩,往往會為你的職業生涯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專注現在的外部環境容易讓人變得浮躁,在職場上也是如此。我的一位外國同事曾經這樣形容中國職場的現狀:工資和頭銜通脹。很多人耐不住性子,總覺得我在一家公司幹了5年了,居然還沒得到一個總監的位置,和我同學比簡直太屈了,於是不停地換工作。這樣對職業發展是沒有好處的。不能沉下心來做事,以致缺乏積累和沉澱,是非常危險的。專注,有耐心,有積淀,才能成為優秀的職業人。什麼是professional?就是必須有一定的技能,對一個行業和專業有深刻的了解。如果讓我用畫面來形容,就是《動物世界》裡面獅子在追獵物時的眼神,它目不轉睛地盯著獵物,沒有準備大餐一頓的狂喜,沒有追逐中的焦躁、猙獰、憤怒,甚至完全忽略周圍其他掠過的動物身影,只有專注,直到成功追捕到獵物。這就是professional,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要帶著激情工作雖然都是鑿石頭的動作,你可以是石匠,也可以是建造世界上最雄偉建築的藝術家,就看你怎麼去想、怎麼去看。帶著熱情和激情去工作的人,工作也會帶來相應的回報。現在的人都很聰明,聰明太多就開始斤斤計較,計較太多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你的用心和有激情,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聰明的投機是一時的,持久的成功需要的是踏實和投入。主動擔當進入職場之後,每個人都會被授予工作任務,而敢於擔當的人,往往會贏得機會。1997年的時候,我當時所領導的公司剛剛進入中國,客戶還不多,大多數在一、二線城市,咨詢團隊規模也不大。有一次我們接到一個黑龍江的項目,地點比較偏遠,環境艱苦,大家都不願意去,這時有個年輕的顧問站出來說願意去做,甚至沒有其他同事的協助,她就一個人就去了客戶現場。後來這個項目做得非常出色,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而她職業生涯的晉升速度也比同時進來的同事要快。做事超出客戶、領導和同事的期待同樣的一件事,有的人做到八成就止步了,有的人做到十成就覺得很好了,而成功的職業人做事會超出客戶、領導和同事的期待。我在美國做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時候,有個同事是個年輕的黑人,父母都是清潔工,他自己賺錢讀的大學,非常聰明。他一直對我說,做事要超出客戶、領導和同事的期待,而他也是這樣做的。我記得一次開會的時候,領導交代他一件事,和他的想法不太一致,但是他表示: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你是我的領導,如果你認為這件事必須做,那我一定會做好。後來他果然把這項工作做得非常出色,絲毫沒有因為觀點不一就應付了事。20多年過去了,前幾天我在Linkedin上找到了他,他已經是一家非常知名集團的ChiefPeopleOfficer。我想看看還有什麼人看過他的資料,會不會找到其他的昔日同事。結果我發現前一個瀏覽他簡歷的人是奧巴馬。一定要學會和團隊工作團隊工作在現代職場中非常重要。柳傳志曾說過: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所謂「沒有豪傑,不能成就壯舉,沒有偉大的組織,不可能有成功的事業」,一個成功的職業人必須學會在組織中與團隊配合。團隊工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輕易抱怨。抱怨是令一個團隊分崩離析的最快法,而且抱怨會成為一種習慣,影響他人的情緒和破壞團隊關系。其次團隊工作要有擔當。統一作戰,最怕有人不能堅守自己的崗位,承擔自己的職責,一個人的失誤會導致整體功虧一簣。這在職場中也是一樣:一個大型的項目,一件流程化的工作,在團隊中每個人都很重要,都必須要承擔起自己崗位的職責,才能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此外,在團隊工作中要尊重不同的觀點。我們每個人由於生活閱歷、思考方式不同,面臨同樣的事情難免會有不同的觀點,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用一個小例子來詮釋:2003年公司組織大家一起出遊,到達景區之後,大家便下車稍事休息,我和一個同事談話興致正高,一個乞丐走過來乞討要錢,大家都沒有過多理睬。不一會我的兒子跑過來對我說:「爸爸,那個人非要把錢給我,我說了我不要,他還舉著碗非要給我。」我一下子很有感觸,乞丐碗里放著錢,成人看是乞丐向我們要錢,孩子看是乞丐給他錢。所以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問題、場景,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不要絕對地認為對方是錯的,自己是對的。學會競爭,喜歡競爭,尊重自己的競爭對手讓我們成長最快的,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一個行業或領域中領先的企業往往都是雙生雙伴的,在中國也是如此:深圳的華為和中興通訊;長沙的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山東的海爾和海信。其中一位企業老總和我說:真無法想像沒有了他們(競爭對手),我們企業未來的發展會怎麼樣。正是由於競爭對手的存在,我們才會備感壓力,不停向前跑。人的一生面臨很多選擇,在職場中更是如此。職場的成功不是百米賽跑,更像是馬拉松。對於各位即將步入職場的年輕朋友,希望大家能夠盡早明確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過的生活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平台。
⑺ 談談國家提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是基於我國怎樣的國情
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中國房價高漲的罪魁禍首。要降低房價就是要加大樓市的供給,首要就是加強土地的供給。我認為應當廢除18億畝耕地紅線,因為為了保證18億畝耕地,導致房地產市場開發土地的供應不足,是中國房價高漲的罪魁禍首。廢除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不會引起糧食危機的,即使未來會發生了糧食危機,最大的原因是沒有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而不是18億畝耕地紅線被突破。即使未來某年發生糧食危機,國家擴大糧食進口,全世界首選餓死的是出不起高價錢的非洲,中東人,東南亞人。絕非中國人。況且現在中國糧食價格約為國際糧食價格的兩倍,即使糧食價格漲三倍我都可以接受,但是不能接受房子要賺10輩子的錢才能買的起。依賴進口解決我國近14億人民的基本糧食問題,即現實也安全。糧食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中國在2020年後是高收入國家,現在我國糧食價格是國際價格的約兩倍。即使那一天,發生糧食危機,國際糧價漲10倍(相當於我國價格漲5倍)我國也可以承受,糧食價格漲10倍後,落後國家(非洲,中東,東南亞,南美洲)原來進口的糧食的市場份額都可以被我國買到,況且他們沒有計劃生育,一個家庭生10個小孩,養不起餓死也是活該
⑻ 你認為應該怎樣堅守中國的漢字
不讀《老子》、《莊子》,不讀宋代理學《朱子近思錄》、《周子通書》等,不讀宋代的《河洛真數》、《紫微斗數》等古典的,近乎玄的一些著述,你永遠不知道中國文字,有多美!古文化的書堆里,言辭華麗、瑰麗、雋永的,我想,用無量億來形容,一點不為過,道家、儒家,還有佛家,還有無量書堆,華美言辭,佛教經書浩如煙海,有萬卷之多,言辭很是優美。這些書的文學價值都很高。可以讀讀。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漢字語辭之豐富,我想「無量億」可以形容得了。
⑼ 《好男兒為國效力,堅守邊疆保家園》》猜一種動物生肖
單身好多年了 不知道該如何去找一個男朋友 所來來 蒸一個 看看能合適自己么
⑽ 近年來黨和國家為確保糧食安全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求堅守()億畝耕地紅線
要求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土地是我們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是十分寶貴的資源和資產。隨著人口的迅猛增長,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總體質量差,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現實問題日益顯著,也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當前,我國的耕地保護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全國耕地總面積僅剩18.27億畝,人均佔有耕地面積只有1.39畝,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同時每年還有1億畝左右的耕地不能得到灌溉,有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侵害。根據中國「十一五」規劃綱要,到2010年末全國耕地面積必須確保不低於18億畝,這是一條直接關繫到13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底線。加強耕地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一、我國耕地的現狀
與世界上其他各國相比,我國的耕地具有如下特點:人均佔有耕地數量少。1996年底我國耕地統計數為 14.32億畝,人均耕地為 117畝,不及世界人均耕地 3 75畝的 1/3,而且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人均佔有耕地的數量要比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人均佔有耕地的數量要低。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1.耕地總體質量差,生產水平低。從全國范圍來講,我國的優質耕地少,抗自然災害能力差.耕地中還有近億畝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質量差和耕地與水資源分布不均勻造成我國耕地的生產水平較低,與世界發達國家或農業發達國家相比,糧食單產相差100公斤以上。
2.耕地退化嚴重。我國許多耕地處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受到荒漠化的影響。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40%的耕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全國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3.耕地資源貧乏。據統計,我國耕地後備資源即使全部開發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畝,而且建國以來,經過長期開發,剩餘的後備耕地資源大多為質量差、開發難度大的土地。 因而,我國必須要保護耕地。切實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是耕地保護的基本原則。
二、我國為什麼要大力開展耕地保護
1.我國的確實現了農產品嚴重短缺到供求總量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跨越,並不意味著我國的糧食安全可以高枕無憂。農業仍然是我國保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仍然要始終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要位置,仍然要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在21世紀,保障糧食安全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任務。人口與耕地、糧食矛盾是農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最大障礙。我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糧食生產將仍然是農業的主體,農業現代化進程包含著糧食安全水平的提高,糧食安全水平的提高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沒有國家糧食安全及其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實現農業現代化。糧食安全水平是衡量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2.嚴格保護耕地是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說到糧食,必須以穩定一定數量的耕地為保障。
耕地是人類獲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維護耕地數量與質量,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我國明確規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要求在有限時間內,建立耕地保護制度,保護基本農田。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保護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農田保護好,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保護耕地特別是保護基本農田,是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前提。耕地問題的實質是農業問題特別是糧食問題。
三、中國耕地資源保護面臨的困難
耕地是土地的精華,是農業最為基本的生產資料。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穩定及健康發展都離不開耕地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尤其是像我國這樣一個典型的對土地高度依賴的農業大國,耕地的地位與作用就顯得特別重要。黨中央、國務院對耕地管理工作高度重視。中央領導反復強調,要珍惜每一寸土地,實行世界上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強調保護耕地對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基礎作用,對億萬農民的生計具有保障作用,對農村乃至全社會具有穩定作用。進入新世紀,中國將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國家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經濟社會的新變化新要求,使中國耕地資源保護與食物安全保障面臨不少難題。」
1.人口增長、耕地消失、糧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問題比較突出
農產品穩定供給的任務越來越艱巨。隨著人口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後每年中國糧食消費還要增加50億公斤左右,非糧食食物的需求也會不斷增長,食物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但由於糧食生產必需的耕地和水資源數量難以增加,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難度越來越大,糧食和農產品供給始終面臨著嚴峻挑戰和巨大壓力。耕地資源急劇流失,最大的影響就是使我國由於人口迅速增長而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