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崗位職責
『壹』 教師的根本職責是什麼
1、愛國守法,是襲「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2、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
3、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4、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
5、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6、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
(1)大學教師崗位職責擴展閱讀
教師受社會的委託對受教育者進行專門的具有建設性的教育,執行各項教育政策,維護社會穩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類高素質或實用人才。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他是學生們身心發展過程的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教師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繫到我國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質提高的程度,從而影響到國家的興衰。
『貳』 大學教師崗位說明書
1)堅守工作崗位,搞好本職工作,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堅持內教容書育人,注重言傳身教;
(2)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一個遵紀守法、團結奮進、勤奮學習、朝氣蓬勃的良好班集體;
(3)關心和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情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負責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深入了解學生,鵬程萬里韶關人才網認為堅持由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原則,精講多練,重點突出,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逐步形成個人教學特色。
(5)結合工作需要,要不斷進修,參與科研、培訓,提高教學各方面的水平,無論是德、智、體等方面的教育。
(6)關心和愛護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台和學習平台,讓學生真正去學到東西。
(7)指導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讓學生成為「四有」青年,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梁。
『叄』 講師、副教授、教授的職位等級和其職責各是什麼,還有怎麼才可以達到這樣的職位
一、講師
1、等級:屬於中級職稱,大學教師中的一種職稱,居於助教之上,副教授之下;
2、職責:講課的老師,或特指培訓行業中的授課者,或課堂討論之主持人,有企業內部講師、外部講師之區分,見於企業培訓中常用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中的一種職稱,如高級講師、中級講師。
3、任職基本條件:
(1)大學專科畢業以上,擔任助理講師職務四年以上,能擔任培訓教員工作。
(2)能勝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和全部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教學效果好。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和資料。
二、副教授
1、等級:是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僅低於教授;
2、職責:高校為創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需要一流的師資隊伍,高水平的師資後備力量是一流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速培養造就一批博士後研究人員成為我校師資隊伍的有生力量,學校設立的崗位;
3、任職基本條件:
(1)任講師 5 年以上或獲博士學位後已任講師 2 年以上,且具有本門學科系統、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
(2)能勝任本專業一門或一門以上學科的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成績優良。
(3)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三、教授
1、等級: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
2、職責:在大學里針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開課、或授與學生專業訓練,如科學和文學等領域。另外教授也必須深耕自己專精的學科,以發表論文的方式來獲得商業上的合作機會(包括了政府在科學上的顧問、或是商業發明等),同時訓練自己的學生將來有足夠的能力與他們交棒;
3、任職基本條件
(1)承擔五年以上副教授工作,經考察,表明能勝任和履行教授職責。
(2)認真鑽研教學業務,能擔任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一門應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在教學研究上有較高的造詣。
(3)對本門學科具有系統而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本門學科範圍內的學術發展動態,具有指導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3)大學教師崗位職責擴展閱讀:
大學教師職稱劃分:
大學教師職稱是大學里教師的職稱,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個級別。
其中:助教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教學。講師是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副教授原則上不僅具有開課的能力,對本學科的整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自己主持研究項目,而且能把最新的研究用學術研討會的形式不斷開設成新課。
教授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主導性的工作是由教授承擔的。
『肆』 大學里工程師崗位和教師崗位有什麼區別
大學里工程師崗位和教師崗位有什麼區別?要看學校的崗位和編制。如果教師是事業編,同時是企業編,那麼還是有區別的。
如果都是事業編制,那麼編制上是沒有區別的。
『伍』 應聘大學教師,請問教師崗位和實驗室崗位有什麼區別待遇一樣么
大學教師崗位和實驗室崗位的區別分別為職責、學位要求和待遇上的區別。
1、職責區別。教師崗位,是主要承擔高質量的本科生基礎課程、研究生公共課、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工作,同時承擔教學研究工作的崗位。實驗室崗位,是主要承擔高水平科學研究工作的崗位。所承擔的科研工作任務要高於教學崗位對科研工作任務的要求。
2、學位要求區別。教師崗位一般應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副教授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近三年課程教學工作量必須達到學校規定的要求。實驗室崗位研究員、副研究員崗位的教師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同時,應具有發表高水平論文、承擔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能力。
3、待遇區別。雖然待遇並不只是根據崗位來評定,還要看個人在崗位上評定到的最高職稱。但是,由於實驗室崗位準入門檻比較高,所以起薪普遍高於教師崗位。
(5)大學教師崗位職責擴展閱讀:
大學教師崗位,主要有四種。除了教師崗位和實驗室崗位以外,還有教學科研型、實驗教學型崗位。
教學科研型教師應年均承擔一定學時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理論課程教學工作,考核的重點是高質量教學、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內容。而實驗教學型崗位和教學科研型崗位的要求是類似的。
在大學教師崗位設置上,教學為科研明確了方向,提出了問題,也成為科研成果交流和討論的平台;另一方面,科研則是教學的基礎,來自長期科研工作所形成的科研成果是教學效果的有效支撐,同樣教師扎實的科研功底和深厚的科研底蘊也使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證。
『陸』 教師工作崗位有哪些
教師的職稱比較復雜,要看你教授的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是需要參加職稱評定的。
總的說來分幾個級別:
助理級
中級
高級
小學的分:小教二、小教一、小教高(中級)
中學:中三、中二、中一(中級)、中教高(高級)
大學:助教、講師(中級)、副教授(副高)、教授(正高)
我國高等學校教師的職務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級。各級教師的職責,根據1986年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轉發的《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作如下的規定:
l 助教的職責
1.承擔課程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組織課堂討論等教學工作(公共外語、體育、制圖等課程的教師還應講課),經批准,擔任某些課程的部分或全部講課工作,協助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參加實驗室建設,參加組織和指導生產實習、社會調查等方面的工作。
3.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4.參加教學法研究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
l 講師的職責
1.系統擔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擔任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組織和指導實驗教學工作,編寫實驗課教材及實驗指導書。
3.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參加教學法研究,參加編寫、審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4.根據工作需要協助教授、副教授指導研究生、進修教師等。
5.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6.根據工作需要,擔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和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技術工作等教學工作。
副教授的職責
1.擔任一門主幹基礎課或者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一門應為基礎課,包括專業基礎課或技術基礎課),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掌握本學科範圍內的學術發展動態,參加學術活動並提出學術報告,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根據需要,擔任科學研究課題負責人,負責或參加審閱學術論文。
3.主持或參加編寫、審議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主持或參加教學法研究。
4.指導實驗室的建設、設計,革新實驗手段或充實新的實驗內容。
5.根據需要,指導碩士研究生,協助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指導進修教師。
6.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7.根據工作需要,擔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等教學工作。
l 教授的職責
除擔任副教授職責范圍的工作外,應承擔比副教授職責要求更高的工作。領導本學科教學、科學研究工作,根據需要並通過評審確認後指導博士研究生。
(三)大學教師的修養
教師要加強自我修養。在師德的修養上要高要求,具有高尚的情操與道德品質。能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做到為人師表。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提高馬列主義的理論水平。要努力學習高等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大學生心理學等,提高教育的藝術。還要在深入鑽研本學科的同時擴大知識面,進行語言和文化修養,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五、大學教師的培養與提高
高等學校師資隊伍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關繫到辦好大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問題。從一般的規律來看,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要求大學的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和提高,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現代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出發,必須盡快培養與提高大學的師資隊伍。就我國當前的特殊情況來看,大學的師資隊伍面臨「青黃不接」和「斷層」的情況。因而培養與提高大學的師資隊伍的任務更顯得十分緊迫。
培養與提高的目標,根據對大學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要求,要培養又紅又專,能勝任所在崗位的職責。
根據教師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特點,其成長過程需要若干年的時間。為此,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要抓緊。新分配到教研室的青年教師,教研室必須指定講師以上的教師當他們的指導教師;按照崗位的職責,要求新教師在制訂工作計劃時要同時制訂進修計劃。進修一般以在職為主,有條件和需要時,也可出外脫產進修,應當要求他們進一步掌握好本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學習與研究教學法,掌握教學的原理與方法。
中年教師一般是具有講師職稱以上的教師。對他們的培養與提高,主要是分配給他們新的和重要的教學與科研任務,在教學與科研中做出成績,從而得到鍛煉,提高政治與業務水平。有條件和需要時可安排國內或出國進修,要求他們不斷更新業務知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鼓勵他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成為教學與科研的骨幹。
老教師一般已是教授或副教授,他們有豐富的教學與科研的經驗,但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很快的今天,仍要在教學科研中不斷自我提高。除了完成他們的崗位職責外,還要求他們傳幫帶,指導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總結經驗,著書立說;提供各種咨詢服務。
『柒』 教師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教師在培養人才過程中的實際作用。可歸納為:
(1)傳播和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使之延續與發展;
(2)依據教育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特點,通過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與體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3)宣傳社會思想,發展與創造新的科學文化知識,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4)廣泛為社會服務。
(7)大學教師崗位職責擴展閱讀:
《教師法》第八條對教師義務作了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捌』 大學教師職稱有哪些
我國高等學校教師的職務分為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四級。各級教師的職責,根據1986年中央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轉發的《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作如下的規定:
l 助教的職責
1.承擔課程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組織課堂討論等教學工作(公共外語、體育、制圖等課程的教師還應講課),經批准,擔任某些課程的部分或全部講課工作,協助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參加實驗室建設,參加組織和指導生產實習、社會調查等方面的工作。
3.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4.參加教學法研究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
l 講師的職責
1.系統擔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擔任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組織和指導實驗教學工作,編寫實驗課教材及實驗指導書。
3.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參加教學法研究,參加編寫、審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4.根據工作需要協助教授、副教授指導研究生、進修教師等。
5.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6.根據工作需要,擔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和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技術工作等教學工作。
副教授的職責
1.擔任一門主幹基礎課或者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工作(其中一門應為基礎課,包括專業基礎課或技術基礎課),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指導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2.掌握本學科範圍內的學術發展動態,參加學術活動並提出學術報告,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服務及其他科學技術工作,根據需要,擔任科學研究課題負責人,負責或參加審閱學術論文。
3.主持或參加編寫、審議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主持或參加教學法研究。
4.指導實驗室的建設、設計,革新實驗手段或充實新的實驗內容。
5.根據需要,指導碩士研究生,協助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指導進修教師。
6.擔任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7.根據工作需要,擔任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輔導課、實驗課、實習課等教學工作。
l 教授的職責
除擔任副教授職責范圍的工作外,應承擔比副教授職責要求更高的工作。領導本學科教學、科學研究工作,根據需要並通過評審確認後指導博士研究生。
(三)大學教師的修養
教師要加強自我修養。在師德的修養上要高要求,具有高尚的情操與道德品質。能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時時處處做到為人師表。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提高馬列主義的理論水平。要努力學習高等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大學生心理學等,提高教育的藝術。還要在深入鑽研本學科的同時擴大知識面,進行語言和文化修養,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五、大學教師的培養與提高
高等學校師資隊伍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關繫到辦好大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問題。從一般的規律來看,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要求大學的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和提高,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現代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出發,必須盡快培養與提高大學的師資隊伍。就我國當前的特殊情況來看,大學的師資隊伍面臨「青黃不接」和「斷層」的情況。因而培養與提高大學的師資隊伍的任務更顯得十分緊迫。
培養與提高的目標,根據對大學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要求,要培養又紅又專,能勝任所在崗位的職責。
根據教師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的特點,其成長過程需要若干年的時間。為此,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要抓緊。新分配到教研室的青年教師,教研室必須指定講師以上的教師當他們的指導教師;按照崗位的職責,要求新教師在制訂工作計劃時要同時制訂進修計劃。進修一般以在職為主,有條件和需要時,也可出外脫產進修,應當要求他們進一步掌握好本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學習與研究教學法,掌握教學的原理與方法。
中年教師一般是具有講師職稱以上的教師。對他們的培養與提高,主要是分配給他們新的和重要的教學與科研任務,在教學與科研中做出成績,從而得到鍛煉,提高政治與業務水平。有條件和需要時可安排國內或出國進修,要求他們不斷更新業務知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鼓勵他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成為教學與科研的骨幹。
老教師一般已是教授或副教授,他們有豐富的教學與科研的經驗,但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很快的今天,仍要在教學科研中不斷自我提高。除了完成他們的崗位職責外,還要求他們傳幫帶,指導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總結經驗,著書立說;提供各種咨詢服務。
『玖』 大學老師的職責
1.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致少承擔一門課程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課堂討論、習題課、實驗課或實習等一至兩種教學環節的工作。
3.擔任體育、公共外語、政治理論、制圖等課程的,要求能擔任講課任務;擔任其它課程的,在認真試講的基礎上,經院領導主任批准也可擔任部分或全部講課任務。
4.助教期間,應參加學校組織舉辦的崗前培訓班、馬列學習班,至少有半年以上時間從事實驗建設、社會實踐性工作。擔任班主任工作。
5.在導師的指導下,參加各種教學、科研活動,協助指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6、積極承擔並完成院(部)教研室分配的各項任務。
講師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擔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負責組織與指導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等。
3.協助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或進修教師。
4.重視實踐活動,參加實驗室建設、社會調查等工作,根據需要擔任班主任工作。
5.參加教學改革、學術研究等科研工作,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6.積極承擔並完成院(部)教研室分配的各項任務。
副教授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承擔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其中專業課教師應有一門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任職期間至少開出一門全院或全校性選修課。負責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等。
3.擔任研究生指導教師,或者參加指導研究生、進修教師,承擔研究生某些課程的講授工作。
4.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和本學科的某一發展方向,負責和參加本學科的某一方面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積極撰寫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論文。每年至少作一次全院以上學術講座,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5.認真鑽研教材、針對教學實際情況參與編寫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6.積極參加本學科的學術梯隊建設、實驗室建設,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
7.積極承擔並完成院(部)教研室根據需要分配的各項任務。
教授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承擔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其中專業課教師應有一門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任職期間至少開出一門全院或全校性選修課,負責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等。
3.擔任研究生指導教師,承擔研究生課程的講授工作。
4.把握本學科的發展方向,領導和參加本學科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積極撰寫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論文。每年至少作一次全院以上學術講座,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5.認真鑽研教材、針對教學實際情況編寫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6.負責本學科和學術梯隊建設,實驗建設、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
7.極承擔並完成院(部)教研室根據需要分配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