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昂治安
Ⅰ 法國魯昂高商附近環境怎麼樣
魯昂的治安非常好的。魯昂高商真實位置在魯昂市郊的一個山上,學校周圍有家小超市,做公交可以到一家很大的家樂福,留學生周末都會到這里采購。去市區也要做公交的,班次不是很多,但時間比較固定。
Ⅱ daily report英國歷史簡介
英國的建立-- 羅馬人的入侵-- 盎格魯-撒克遜人和丹麥人的入侵-- 諾曼征服 中世紀的英國-- 諾曼王朝的結束和金雀花王朝的開始-- 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 黑死病1348--1350 中世紀英國的結束-- 玫瑰戰爭--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 伊麗莎白一世的宗教和解與海外貿易 羅馬人的入侵 凱撒入侵 公元前55年和前54年,羅馬的凱撒大將Julius Caesar,公元前101 一前44從高盧Gaul,現在的法國,當時是羅馬的外省渡過英吉利海 峽,兩次入侵不列顛。 羅馬人撤離不列顛 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並不鞏固。到公元5世紀,凱爾特人的;反抗斗 爭日趨激烈,加上羅馬帝國本身的衰落,羅馬駐軍被迫於公元410年撤 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隨之宣告結束。盎格魯-撒克遜人和丹麥人的 入侵 盎格魯一撒克遜人的入侵 羅馬軍團撤離後不久,不列顛又遭到屬於日耳曼部族的盎格魯 人Angles、撒克遜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的入侵。盎格 魯人原居住在丹麥南部、撒克遜人原居住在德國北部、朱特人原 居住在日德蘭半島Juteland,由於匈奴人侵入歐洲,他們匯成 盎格魯一撒克遜入侵者,乘船渡海向不列顛進發。 在公元450年後的50年間,盎格魯一撒克遜人分批涌進不列 顛,建立殖民地。由於凱爾特人的頑強抵抗,征服的過程持續了 一個半世紀之久。凱爾特人有的被殺害,有的成為奴隸,有的被 趕進北部和西部的山區,有的被入侵者同化。 七國時代 到公元七世紀初,入侵者建立了七個王國,史稱「七國」theHeptarchy。其中 較小的四個是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肯特Kent、埃塞克斯Essex,即東撒 克遜和蘇塞克斯Sussex,即南撒克遜。另外三個大國是諾森布里亞 Northumbria、麥西亞Mercia和威塞克斯Wessex,即西撒克遜。這七個王 國互相爭雄,在丹麥人the Danes入侵前的200年間戰爭不斷。 基督教約在「七國」時代傳入不列顛。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Pope Gregory I, 540--604於公元596年派聖奧古斯丁St.Angustine605/606率領由40名 修士組成傳道團到英格蘭。聖奧古斯丁等一行於597年到達肯特的坎特伯雷 Canterbury傳教並建隱修院。他後來就任英格蘭大主教後建造了坎特伯雷大教 堂。另外,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最初也是在這一時期由東撒克遜的第一個信奉 基督教的國王始建的。基督教的傳播得到盎格魯一撒克遜國王的支持,因為他們 認為基督教能鞏固他們的王權,並能為他們造就有學問的朝臣與顧問。 丹麥人的入侵 丹麥人入侵不列顛始於8世紀末。在將近 300年的抵抗丹麥人的斗爭中,英格蘭逐漸成 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這里所說的丹麥人指的是 威金人the Vikings,UPIL歐海盜。最初他 們只是襲擊沿岸,進行搶劫性的遠征,公元 856年卻大舉進犯諾森布里亞和東盎格利亞, 在那裡建立丹麥殖民地。他們攻打蘇格蘭,甚 至連羅馬人和撒克遜人足跡未曾到過的愛爾蘭 也遭到襲擊。 艾爾弗雷德大王 公元870年丹麥人進攻威塞克斯。威塞克斯的國王艾爾弗雷德大王Alfred the Great,849-899有效地抵抗了丹麥人的進犯。他用游擊戰與陣地戰相結 合的策略使丹麥人大敗,作為緩兵計,他於878年迫使丹麥人簽訂埃丁頓和約 Peace of Edington,根據和約條款,撒克遜人和丹麥人劃分地區,將東盎格利 亞和諾森布里亞的一部分劃為丹麥區Danelaw,即施行丹麥法的地區,把丹麥 佔領區限制在英格蘭東北部。公元886年艾爾弗雷德進占倫敦,不接受丹麥統治 的所有英格蘭人都擁戴他為國王。 l 艾爾弗雷德大王是盎格魯一撒克遜時代最偉大的歷史人物。 他除了武功外 還注意文化建設。他曾將麥西亞、威爾士和歐洲大陸的學者邀至宮中建立貴族子 弟學校。他還親自將拉丁語著作譯成古英語Old English。 公元892年一支丹麥大軍由歐洲大陸進攻英格蘭,艾爾弗雷l德予以迎頭痛 擊。公元896年丹麥軍停戰,撤回大陸。以後艾爾弗雷德的威塞克斯王朝House ofWessex逐步收復了丹麥區。公元973年艾爾弗雷德的孫子埃德加Edgar, 943--975fl冕,成為統一的英格蘭國王。 丹麥人的再入侵 11世紀初,丹麥人又入侵英格蘭。丹麥 王卡努特Canut,l一1035和他的兩個 兒子先後統治整個英格蘭達25年之久 1017 l-1042,由於丹麥王國內部發 生叛亂,才結束了丹麥王朝對英格蘭的 統治。1042年,艾爾弗雷德大王的後裔 愛德華Edward1003--1066即位,恢復 了威塞克斯王朝的統治。 英國封建化的開始 上面所說的一些盎格魯一撒克遜王國是社會出現階級後的產物。世襲 的國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全國政治、經濟的最高統治者。國王和 賢人會議witen,即由貴族代表組成的諮議會共同實行統治,貴族下面 還有武士,這些都是統治階級。廣大的自由民freeman、自由農民、 農奴和奴隸是被壓迫、被剝削的階級。 貴族領主被認為是普通人的「保護者」,每一個人,無論他是自由民還 是農奴,都必須依附於一個領主。自由民是以服兵役或其他勞役為條件 而領有土地的人,他可以離開他的土地到別處去,或連同他的土地去依 附於另一領主。農奴則束縛於土地上,不得離開。至於奴隸,則僅是財 產而不算是人。 從以上所述,可見盎格魯一撒克遜王國是維護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封 建國家,世襲的國王已是封建性質的君主,但當時封建化的過程比較緩 慢。 諾曼征服 諾曼人的來源 征服英格蘭的諾曼人the Normans原是北歐威金人的一支, 他們與公元8世紀末入侵不列顛的丹麥人同屬一個民族。諾曼人 於公於9世紀侵入法國,841年洗劫諾曼底的重要城市魯昂 Rouen,4年之後洗劫巴黎,後來又在諾曼底建立永久殖民地。 10世紀初法國國王查理三世CharlesⅢthe Fat,即胖子查 理839--888同諾曼人簽訂條約,承認諾曼底為公國,諾曼底 人承認對法國的附庸關系。諾曼底的威金人在911年至1066年之 間,接受法國的宗教、語言、騎馬作戰的技藝和各種社會習俗, 到他們征服英格蘭時,已經幾乎和法國人毫無差異。 諾曼征服 在諾曼征服的前夕,英格蘭的國王是愛德華,他的母親是諾曼底的愛 瑪Emma of Normandy。公元1066年愛德華去世,沒有子嗣。賢人 會議推選哈羅德HaroldⅡ,約1020---1066繼承王位。哈羅德是個 強有力的統治者和卓越的將軍。他是英格蘭的最後一個盎格魯一撒克 遜國王。哈羅德1066年登基後,立即受到諾曼底的公爵威廉Duke William of Normandy,1028--1087要求王位的威協。威廉認為他 死去的父親是愛瑪的哥哥,因此他有權繼承英格蘭王位。正當哈羅德 動員艦隊和軍隊准備抵禦威廉即將進行的進攻時,挪威國王的艦隊入 侵英格蘭東部,並佔領了約克。哈羅德只得用急行軍的辦法迎戰兩股 敵人。他揮師北上奔赴約克,因此1066年9月威廉率領大軍入侵時沒 有遇到抵抗就渡過了英吉利海峽,登陸後直接向黑斯廷斯Hastings 進發。哈羅德在約克附近擊潰挪威大軍後,隨即率領無暇整休的英軍 匆匆南下迎戰威廉。10月14日哈羅德在黑斯廷斯附近向威廉進攻。威 廉用騎兵沖鋒,並命令弓箭手向英軍萬箭齊發,英軍逐漸不支。在長 達一天的戰斗中,哈羅德和他的兩個弟兄以及其他將領全都陣亡。於 是威廉進軍倫敦,沿途劫掠破壞,製造恐怖,英格蘭的主要領袖紛紛 向他投降。1066年聖誕節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登上王位。 不久,漢貝河以南的英格蘭各地承認威廉一世William I,1066-- 1087為王,可是威爾士邊界地區,埃克塞特,諾森布里亞等地紛紛 起義,但都遭到無情的鎮壓。直到1071年英格蘭才完全被征服。 中世紀的英國 1.諾曼王朝的結束和金雀花王朝的開始諾曼王朝的結束 威廉一世於1087年死於諾曼底。威廉有三個兒子,他死後長 子羅伯特RobertⅡ,約1054一l 134成為諾曼底公爵。次子威 廉繼承英國王位,成為威廉二世WilliamⅡ,約1056-1 100。 威廉認為自己應該統治他父親的全部領地。於是這兩兄弟自 1089至1096年間一直交戰不休。威廉二世l 100年在一次狩獵中 被流矢射中身亡,他的弟弟亨利繼承王位,成為亨利一世Henry I,1069一1135。亨利一世於l 106年戰勝他的長兄羅伯特,並 將他終生囚禁在英國。因此亨利一世像他的父親征服者威廉一 樣,統治著英格蘭和諾曼底兩地。 中世紀(約395~1500) Middle Ages 西歐歷史上從 5 世紀羅馬文明瓦解到人文主義者 正在參與的文明生活和知識復興的時期。15世紀後 期人文主義者首次使用「中世紀」一詞。羅馬帝國的北 部邊境於 3 世紀時受到日耳曼各部落的沉重壓力 , 5 世紀時全線崩潰,相繼出現一批蠻族國家。其中只 有法蘭克人和盎格魯撒克遜人諸王國長期存在。 800 年 ,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加冕稱帝,在歐洲建立 中世紀的帝國 。北歐的斯 堪 的納 維亞人則向各方面 擴張。查理曼帝國分裂後,962年又出現了德意志的 神聖羅馬帝國。在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及其繼承者領導 下,羅馬向皇帝及一切世俗統治者挑戰,爭取在基督 教社會中的突出地位。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占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 金雀花王朝的開始 亨利一世死於1135年,因無子嗣,王位由威廉 一世的外孫斯蒂芬繼承Stephen,約1097一l 154。1 154年斯蒂芬去世後,王位由亨利一 世之女瑪蒂爾達Matilda,1102-1 167和安 茹伯爵傑弗里Geoffrey,Count ofAnjOU, lll3一1151的兒子亨利繼承。亨利二世 HenryⅡ,1133一l 189是安茹王朝的第一個 國王。他的紋章以金雀花為圖案,又稱金雀花 王朝。 亨利二世 HenryⅡ,1133一l 189 阿爾弗烈德大王/征服者威廉 憲法基礎的設立:無政府狀態;通常法 (法律本身)/羅馬帝國民法(君的意 志) 語言龐雜 黑死病1348--1350勞動力減少 橫掃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即淋巴腺鼠疫,於1348年 8月在英國爆發。病菌是由外國船舶上黑鼠身上的跳 蚤帶來的。黑死病的來勢異常迅猛,使英國人口突然 減少三分之一,勞動力也隨之減少二分之一至三分之 一。存活下來的農奴不足以從事庄園勞動,因此庄園 主不得不以較10年前增漲一倍的工資僱傭臨時工。另 外,原來縛束在土地上的農奴,現在可以逃離庄園, 在工資較高的庄園順利地找到工作。 牧羊代替耕種 –百年後驅逐新增人口;羊毛消費 亨利八世與英國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雖然聰明過人,但性情乖 戾、殘忍、狡詐多疑。他即位時年19歲,和他24歲的寡嫂阿拉 貢的凱瑟琳結婚。指望通過軍事冒險來和西班牙、法國爭霸,但 軍事行動未給英國帶來任何實際的好處。 以莫須有的叛國罪名將忠於他父親亨利七世、嚴厲執行政策、以 致不得民心的大臣恩普森Richard Enpson,一1510和達德利 EdmundI Dudley,1462一1510處死。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1477一1535,因對亨利八世離婚案持異議並在教會政 策問題上與國王意見分歧,於1534牟被誣陷入獄,1535年被處 死。1540年主要謀臣托馬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 1485-1540因他的敵人說他是叛國者就被逮捕,未加審訊即行 宣判,隨後處決。 盡管亨利八世曾設立比較完善的政府機構樞密院Privy Council,並開始實行宗教改革,但是很難說他是個偉大人物。 樞密院於1540年正式設立,由政府主要官員 組成,與現代的內閣稍有相似,不同之處在於 樞密院不對議會而對國王負責。樞l密院可設 置一系列的專門委員會committees for special purposes,有些常駐在威斯敏斯特, 有些在國內各處巡迴。在樞密院認真指導和控 制下進行工作的是一批來自小地主階級的治安 法官Justices of the Peace,他們實際上是 政府的執行部門,是一批不領工資的文官。 瑪麗一世 鎮壓新教徒 愛德華死後,王位由亨利八世與凱瑟琳所生之女瑪麗一世MaryI,1516一1558繼承。瑪麗一世篤信天主教。她承認羅馬教 皇權威,大肆鎮壓新教徒,估計作為異教徒被燒死的在300人以 上,婦孺老幼概莫能免,其中包括倫敦主教、約克郡主教和坎特 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默Thomas Cranmer,1489--1556,因 此被稱為「血腥的瑪麗」「Bloody Mary」。1 553年她和西班牙國 王腓力二世PhilipⅡ,1527一1598結婚,參與西班牙對法國的 戰爭1557一1558,喪失了英國在法國剩下的唯一領地加來 1558年1月。1558年11月瑪麗病死,王位由她的同父異母安 妮博林所生的妹妹伊麗莎白一世繼承。
Ⅲ 勒阿弗爾的城市評價
這應該是阿基·考里斯馬基最溫情的一部電影,滿是陽光和可愛的心靈,老導演總算沒有再憤世嫉俗,就連最後妻子的小懸念都是悲觀後的圓滿。依舊無產階級的故事,依舊是敏感的社會問題,只是這一次你只需要敞開心扉享受那份老導演帶來的難得的溫情就夠了。★★★★
Ⅳ 法國魯昂有哪些學校可以供留學生選擇
魯昂的治安非常好的。魯昂高商真實位置在魯昂市郊的一個山上,學校周圍有家小超市,做公交可以到一家很大的家樂福,生周末都會到這里采購。去市區也要做公交的,班次不是很多,但時間比較固定。
Ⅳ 聽說魯昂特別亂
對的,關鍵是搶劫犯不分黑人、白人、阿拉伯人,都喜歡搶中國女生。
而且學校專地理位置很偏,屬中國女生又特別多,大家習慣買蘋果系列,帶現金,而且不愛報警,所以他們就集中盯上了咱。
兩個月一共搶了15起,還有兩個姑娘受了輕傷。前幾天據說終於抓了一個,可是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慣犯。
魯昂實在太小了,又荒涼。建議去法國前五,或者英語國家。 這邊的治安差,人傲嬌,語言不熟悉特別痛苦。班上幾乎都是中國女孩子,溝通都用中文,外語得不到快速提升。
Ⅵ 法國魯昂高等商學院讀研究生需幾年
分兩種,MSC一年半,GE兩年。
後者屬於法國傳統教育項目,質量更高,就業在法國更受企業青睞。
不過地處山上,較為偏僻,周邊是大片的樹林和草地,生活不是很便利,治安也很差,這兩個月一共發生了15起針對中國女學生的搶劫事件。黑人、阿人、白人都有。戰法網上有詳細記錄可以去看看。
另外,MSC很多中國班,特別是French excellence marketing 專業。中國人確實在世界各地都很多,但是一個班上4/5的都是中國人還都是女生也太誇張了。建議去法國前五,或者排名稍後的GE.
Ⅶ 有沒有特別了解歷史的,幫我說說1987年都開設了些什麼節日
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正式施行。
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條例》開始實施。
1月5日,在內蒙古發現巨型隕石坑。
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決定,同意胡耀邦辭去黨中央總書記職務的請求,推選趙紫陽代理黨中央總書記。10月20日,中共十二屆七中全會確認了這兩項決定。
1987年2月
2月6日,鄧小平在同幾位中央負責人談話時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發展生產力的方法。現在不要再講計劃
2月23日,觀測到超新星1987A爆發。
1987年3月
3月26日,中葡兩國政府草簽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4月13日,兩國政府總理在北京正式簽署這一聯合聲明。1988年 1月15日,兩國政府互換批准書,中葡聯合聲明生效。
1987年4月
4月30日,鄧小平在會見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副總書記、政府副首相格拉談話時,完整地闡述了中國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
1987年5月
5月6日—6月2日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發生特大森林火災。這是建國以來最大、損失最嚴重的森林火災。5月18日—24日,第5屆 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行中國隊囊括男單、男雙、女雙、女單、混雙全部冠軍。
5月28日,魯斯特駕駛一架小型飛機降落在莫斯科紅場。
5月30號,劉敏,八號倉庫COO出生。
1987年6月
6月12日,鄧小平在會見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聯盟中央主席團委員科羅舍茨談話時指出,幾年的實踐證明,我們搞改革、開放的路子是走對了。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快一點改革、開放的步子。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相應的其他各個領域的改革。開放是對世界所有國家的開放,對各種類型的國家開放。
6月13日,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組新政府。這樣,他成為英國戰後連任時間最長的首相,而且是160餘年來第一位實現三連任的首相。6月20日,愛新覺羅浩(溥傑妻)與世長辭,享年73歲。
6月27日,一艘巴拿馬注冊的16000噸油船「維多利亞」號在法國
魯昂附近的塞納河上與一艘滿載油頁岩的11000噸的日本油船相撞。
1987年6月,南韓百萬人走上漢城街頭要求改憲。軍隊已經無法再壓制民主運動。 全斗煥軍政府在內外壓力下,被迫接受憲改方案,採用總統直接選舉制,獨裁統治在韓國終結。
1987年8月
8月17日前納粹黨副領袖魯道夫·赫斯自殺於柏林施潘道軍事監獄。
8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國際住房年》紀念郵票,全套1枚,面值 0.08 元
8月25日,道瓊斯指數達到了頂峰,隨之而來的是又一次股市崩盤。盡管這一次股市崩潰來勢兇猛,而且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其他金融市場也受到波及,但是人們的命運卻並沒有那麼悲慘,與六十年以前的人們不同,他們已經實踐了分散投資的原理,在股市中的投資只是他們資產組合中的一部分。
8月29日,鄧小平在會見義大利共產黨領導人約蒂和贊蓋里談話時指出,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麼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
8月29日,南朝鮮發生一起與邪教有關的「集體自殺」大慘案,在這起駭人聽聞的案件中,31名男女在「女教主」朴順子自殺身亡後也服毒追隨她「升天」。
1987年9月
9月14日晚,在北京車道溝10號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的一棟小樓里,13位中、德科學家圍在一台西門子7760大型計算機旁進行電子郵件的試驗發送。
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維納·措恩在接收郵件的地址里輸入了包括自己在內的10位德國科學家的電子郵箱地址。郵件的內容是由英文和德文兩種文字書寫的,內容是李澄炯教授提議的 「越過長城,走向世界」。維納·措恩敲下了回車鍵開始發送。他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地等信號,可是怎麼等,也沒等回來。大家開始重新檢查計算機軟體系統和硬體設施,後來發現是一個數據交換協議有點小漏洞,導致郵件未發出去。於是他們又用了一周的時間解決了這個問題, 1987年9月20日20點55分,發送鍵再次按下,與上次相比這次大家都很緊張。過了一會兒,計算機屏幕出現「發送完成」字樣,眾人鼓掌慶賀。
9月23日在中國境內可以看到一次機會相當不錯的日環食,上海天文台組織了兩個觀測小組,分別監測環食帶的兩處邊緣。精心的觀測以及後來將結果與美國海軍天文台等一起合作歸算,得出本次日食時的太陽直徑改正數為—0.22角秒,比先前的一些觀測要精確得多了。
1987年10月
10月15日布萊斯·孔波雷成為
布吉納法索總統。
10月21日何應欽病逝於台灣,享年98歲。
10月25日—11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趙紫陽作《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報告。報告闡述了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制定了到下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並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大會通過了關於黨章部分條文修正案的決議。
1987年11月
11月2日,十三屆一中全會選舉趙紫陽、李鵬、喬石、胡啟立、
姚依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趙紫陽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鄧小平為中央軍委主席,批准陳雲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喬石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11月12日,中國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北京前門開業。
11月18日,倫敦國王十字車站發生大火。
1987年12月
12月19日,著名歌手王傑在台灣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