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治安官

治安官

發布時間: 2020-11-23 19:36:02

㈠ 美國的治安官與警長的區別

美國的郡縣治安官,有時也譯作「警長」。英語為SHERIFF有執法權,但這個崗位並非國家和聯邦政府的雇員,甚至不是州政府的公務員,而僅僅是縣一級的雇員,在所受僱用的縣內行使警察職務。
1、隸屬關系
SHERIFF的上級是縣警察局或者對其實行僱用的鎮居民;POLICE的上級:中央聯邦政府,州政府,城市政府。
2、收入來源
SHERIFF來自州、縣財政劃撥的治安經費,有的源於居民的安保合同;POLICE則是聯邦、州或市政府的治安預算。
3、人員來路
SHERIFF多來自本地居民,一般是退伍戰士居多,含國民警衛隊士兵,無需警校畢業,一般未受系統的警務培訓;POLICE多來自外地,警校畢業,受過系統的警務培訓,屬於職業警察。

㈡ 美國警察中 治安官是個什麼關注 是否屬於地方警察管轄他的工作和普通警察有什麼區別

治安官,有時也譯作「警長」。SHERIFF有執法權,但這個崗位並非國家和聯邦政府的雇內員,甚容至不是州政府的公務員,而僅僅是縣一級的雇員,在所受僱用的縣內行使警察職務。治安官更接近於中國的非正式警察-協警
在更加基層的行政單位——鎮,有的治安官是所在小鎮的居民選舉出來的。治安官本人可以是小鎮居民也可以不是。鎮里的居民集體發給其工資,為小鎮居民提供安保服務,勞資關系類似於我國的經警或者保安員,但許可權和我國的警察並無二至。換而言之,美國的居民可以在政府沒有設立州警察局、市警察局的地方自己花錢僱用自己的警察為自己服務,甚至在州警察局、市警察局服務不能得到居民滿意的情況下,像我國居民更換小區物業公司一樣,更換自己的警察武裝。註:SHERIFF可以持槍。
SHERIFF的上級是縣警察局或者對其實行僱用的鎮居民;POLICE的上級:中央聯邦政府,州政府,城市政府。
SHERIFF來自州、縣財政劃撥的治安經費,有的源於居民的安保合同;POLICE則是聯邦、州或市政府的治安預算。

㈢ 騎馬與砍殺:戰爭之風治安官、管家、總理大臣的問題

問題1:稅收非常低和封地的關系每周增加1-2點, 低收入少而已,高減關系、繁榮度。非常高減關系(1-3)繁榮度大大下降。


問題2:開發領地就是 管理領地的意思,比如說修建水車 可以增加繁榮度,學校增加關系,驛站可以在敵人掠奪村子時延長掠奪時間,讓樓主有時間反應救援,提高村子的偵查范圍。


問題3: 提高親衛的屬性用傳奇印記和榮譽勛章、勝利之證 戰利品才能提升! 戰利品獲得方法:S/L 法 兩個勢力在互掐的時候 樓主上去幫助有利的一個 坐鎮指揮, 不要突入敵陣! 這樣獲得的幾率比較大, 不得讀檔再來 如此反復 就可以了。


問題4:訓練軍隊招募軍隊 樓主應該懂 不多說。


問題5:巡邏隊顧名思義,在某個領地周圍不間斷巡邏,打擊不法之徒,可以提升領地的繁榮度。


問題6:這個國內政策其實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要動。無論動了那一項國內政策都會有不良的影響。。。
比如:加強中央集權,雖然有利於管理和稅收,但會減和封臣之間的關系。。。
再比如,平民組成,奴隸太多的話,會減和封地的關系,但自由人太多,就會導致士兵徵兆人數的減少和稅收的降低。。我一般都只變動最後一項政策,即對於商業的政策,這個很好理解的。。(好吧 我度娘了一下)


問題7: 把我難住了..... 應該是 領主對封地的意見吧,給多給少的事情...


問題8:關系不夠好時領主會拒絕... (10點以下吧) 領主被俘虜,或者擊敗 暫時出現不了


問題9:送給領主禮物增加關系,定居點是送給女朋友(妻子)的 增加關系。


問題10:沒遇到過,歡迎各位汽油補充。


問題11:跟領主說 不需要他了, 領主就會走 再上去命令他,有一定幾率會真的走..... 有時候領主會回領地休息 才能再命令他。


問題12:樓主去的是城堡么?有可能是建築物已經全部修建完成, 好吧 我沒遇到過這種問題。


問題13:推薦使用火器, 一大袋精緻雙管燧發手槍 威力85 精度85 速度65(速度忘了) 三發子彈樓主火器熟練度高(200以上) 可以快速發射子彈了。


神器:奇怪的手槍 六連發 最強火器



如果有什麼錯誤,不正確的地方 請您提出來。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祝樓主游戲愉快,新年快樂~

㈣ 魔獸世界閃金鎮治安官在哪裡要坐標

治安官杜漢出現地點:<42,66>,<43,66>,<43,67>,<42,67>,<43,68>,<42,65>,...

㈤ dnf榮譽治安官之星屬性怎麼樣

榮譽治安官之星獲得方法:

購買2018年4月26日開始出售的五一套荒野迷情禮包268版,可獲得荒野迷情裝備禮盒,打開即可獲得1個榮譽治安官之星快捷欄裝備。

本次五一套除了技能稱號沒有什麼亮點,雖然時裝還是很不錯,很有特色的。

這個快捷欄裝備屬性一般般,地下城刷怪經驗+50%,對大號用處不大,可以買一套給小號,然後技能稱號萬一弄了個BUFF+2就美滋滋了

㈥ 魔獸世界治安官哈迦德的徽章在哪啊10級戰士任務

從接到任務的地方向南走,
穿過大路,路南是「山巔之塔」,塔北邊一點的地方就是「蛀牙的營地」,徽章就在那裡的一個箱子裡面。

㈦ 美國警察中治安官是個什麼職位是否屬於地方警察管轄工作和普通警察有什麼區別

治安官,有時也譯作「警長」。SHERIFF有執法權,但這個崗位並非國家和聯邦政府的雇員,甚至不是州政府的公務員,而僅僅是縣一級的雇員,在所受僱用的縣內行使警察職務。治安官更接近於中國的非正式警察-協警
在更加基層的行政單位——鎮,有的治安官是所在小鎮的居民選舉出來的。治安官本人可以是小鎮居民也可以不是。鎮里的居民集體發給其工資,為小鎮居民提供安保服務,勞資關系類似於我國的經警或者保安員,但許可權和我國的警察並無二至。換而言之,美國的居民可以在政府沒有設立州警察局、市警察局的地方自己花錢僱用自己的警察為自己服務,甚至在州警察局、市警察局服務不能得到居民滿意的情況下,像我國居民更換小區物業公司一樣,更換自己的警察武裝。註:SHERIFF可以持槍。
SHERIFF的上級是縣警察局或者對其實行僱用的鎮居民;POLICE的上級:中央聯邦政府,州政府,城市政府。
SHERIFF來自州、縣財政劃撥的治安經費,有的源於居民的安保合同;POLICE則是聯邦、州或市政府的治安預算。

㈧ 請問美國縣以及鄉村治安官職責(Sheriff)

不是Federal(國家)給的,是郡(county)給的,這個行政單位比州小一級。

他們是郡法院的回武裝部分,不屬於警局答。

在市區,他們的權力限於監管郡監獄,法庭安全,運送犯人,執行逮捕命令,執行由警局下達的命令等等范圍。

他們在城市界限之外(郊區)巡邏的時候,權力等同於警察。

他們可以抓殺人犯,比如現場抓捕,或者有逮捕證的抓捕,其餘情況的抓捕只能由警察完成(detective)

抓到之後,警察沒有權力審判,是否進行審判程序,要由公訴方決定(殺人屬於felony, 受害方已經沒有權力撤訴,公訴方一定會起訴。)。

㈨ 求古代州級治安官名

按照你的說法應該是省級,-按察使。宋代稱:巡檢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古代官職一覽: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遷常用以下詞語: (1) 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 (2) 除。拜官授職,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 擢。提陞官職。 (4) 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 (5) 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 (6) 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 (7) 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 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於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明清時指縣長。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
【刺使】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極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後宮官職:
王後以下定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魏文帝時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時又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省除順成,這樣在皇後以下定製十二等級:
1)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
2)貴嬪,位次皇後,在夫人下,爵無所視;
3)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4)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
5)昭儀,爵比縣侯;
6)昭華,爵比鄉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儀,爵比關內侯;
9)婕妤,視中二千石;
10)容華,視真二千石;
11)美人,視比二千石;
12)良人,視千石。
上古時期的官吏和設置
1、遠古堯時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築的官員
後稷掌管農業的官員
工師掌管製做器物的官員
虞掌管山澤的官員
典樂掌管教育、音樂的官員
2、秦
郎中令掌管宮殿門戶(秦)
督道倉吏管理官倉內糧食的官員(秦)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員(秦)
3、漢、三國時期
太史令職掌文史、星歷的官員
大農丞管領鹽鐵事務的官員
中郎將統領皇帝侍從的官員
典屬國掌管少數民族各部的事務的官員
大長秋皇後的近侍,用來宣達皇後的旨意以及管理宮中事務的官員
武騎常侍皇帝的侍從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軍事,官階略低於太守,秩比二千石
騎郎將統帥騎兵的將官,秩比千石
驍騎都尉禁衛軍將官
未央衛尉未央宮禁衛軍長官
長樂衛尉長樂宮禁衛軍長官
前、後、左、右將軍職位僅次於上卿
輕車將軍漢時雜號將軍之一
驃騎將軍官位僅低於大將軍
長史大將軍的秘書
建章監監督建章宮羽林軍的長官
騎都尉羽林軍長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員,漢制,侍中是在原官職上特加的榮銜
國相相當於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從近臣,東漢光武帝後都用宦官充任
典軍校尉武官,統領皇帝宿衛兵的長官,漢靈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設置了西園八校尉,。典軍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漢代掌管宮廷藏書之處的官員
蘭台令史在藏書之處典校圖籍,管理劾奏等文書檔案
太守專門治理一個郡,掌握生殺大權
4、宋
通直郎隨奉太子的侍從官
承信郎武職官最後一階,宋武職共有52階。
成忠郎武職官第48階,充左班殿前侍衛官。
秉義郎武職官第45階
武翼郎武職官第41階
宣撫使負責督察軍事的重任,職位高於安撫使。
節級弓手班頭,統制弓手,聽命於縣尉。
巡檢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權和知州(知府)共同處理事務,並監督行動。
士曹參軍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毆等訴訟案。
司錄參軍書寫六曹公文的專職官員。
局務官掌監造鹽、鐵等業的官員。
主簿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等事的縣級官員,官階次於縣丞。
縣尉掌管訓練兵丁、防*禁暴、查緝走私等治安事務的縣級官員。
兵曹六曹之一,置參軍一人掌兵事、緝捕等事。
兵馬都監馬步軍統制官。
都監有兩種,一種是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另一種是州府都監,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監當官州府所設掌管徵收茶、鹽、酒稅事務的官員。
典級掌禮儀制度的官員。
胥吏辦理文書的小吏。
都統制屬於御營使,為監護諸軍將領協同作戰的軍事長官。
同都統制官職相當於副都統制。
御營使統管全國軍事。
保義郎右班殿前侍衛官。
團練使州府一級的常設武官,從五品。
鈐轄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統制官。有路分鈐轄、州鈐轄。
武經郎又稱西京左藏庫副使,即西京(洛陽)供備庫副職武官
朝奉郎又稱左、右司諫,即諫議官,位次於諫議大夫下。
宣諭使、撫諭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處理冤獄,措置營田的監時性官員,即所謂「欽差大臣」。
忠訓郎又叫「左侍禁」即內宮侍衛官。
鎮撫使由中央委派負責一個地區或幾個州府軍事防務的臨時設官。負責轄區軍事防務兼理民政、財政等事務。
宜文字簡稱「機宜」如同秘書或機要秘書。
龍圖閣學士皇帝侍從的榮銜,掌管御書、御制文集、典籍、屬籍、世譜等事。
提舉原意管理,主管專門事務,提舉宮觀,為安置罷退的大臣而設,光領俸祿不管事。
樞密使掌全國軍機、邊備、征戰等事的最高軍事長官。
大理評事簽書判官掌管刑獄的京官。
參政知事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
起居舍人又稱右使,皇帝的近臣,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中書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翰林學士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力極大,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
5、唐
觀察使管理一道或幾個州的地方行政、監察長官
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中央禁衛軍之神策軍的最高將領
禮部侍郎掌貢舉、禮儀的行政長官
京兆尹長安地區最高行政長官
防禦使負責一州或數州軍事的地方長官
招討草賊使專為鎮壓農民起義或討伐逆叛而設置的軍事長官
監軍判官監軍使下的副職
行營都統為鎮壓和討伐而設置的出徵兵統帥
侍御史負責糾察的官
右衛將軍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左神武大將軍中央禁衛軍之軍事長官
校書郎太子東宮所屬學館中校勘典籍的官員
尚書右僕射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的長官
率府率太子東宮侍衛長官
金吾大將軍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尚書左右僕射全面負責行政事務的長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折沖都尉一府之軍事長官。統兵兩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團之軍事長官。有兵三百
隊正一隊之軍事長官。有兵五十
車駕檢校官負責皇帝車駕並開路後保駕安全的安員
轉運租庸鹽鐵使設置造船廠,保證漕運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祿卿主管膳食事務的長官
將作大匠負責營造建築事務的長官
兵部尚書主管全國軍事政務長官
司農卿主管農業事務的最高長官
鴻臚卿負責接待來賓事務的長官
虞部郎中負責山林綠化的官員
民部尚書主管財政的最高政務長官
吏部尚書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務長官
尚輦奉御專管御用車輛的長官
中郎將正四品
郎將從五品,地方府兵將領
子將從五品下
中書令即內史,最高輔政官
右拾遺咨詢建議官員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右補闕咨詢建議官員
前鋒游弈使前哨巡邏官
左散騎常侍議政官之一
6、宋
通直郎隨奉太子的侍從官
承信郎武職官最後一階,宋武職共有52階。
成忠郎武職官第48階,充左班殿前侍衛官。
秉義郎武職官第45階
武翼郎武職官第41階
宣撫使負責督察軍事的重任,職位高於安撫使。
節級弓手班頭,統制弓手,聽命於縣尉。
巡檢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權和知州(知府)共同處理事務,並監督行動。
士曹參軍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毆等訴訟案。
司錄參軍書寫六曹公文的專職官員。
局務官掌監造鹽、鐵等業的官員。
主簿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等事的縣級官員,官階次於縣丞。
縣尉掌管訓練兵丁、防*禁暴、查緝走私等治安事務的縣級官員。
兵曹六曹之一,置參軍一人掌兵事、緝捕等事。
兵馬都監馬步軍統制官。
都監有兩種,一種是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另一種是州府都監,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監當官州府所設掌管徵收茶、鹽、酒稅事務的官員。
典級掌禮儀制度的官員。
胥吏辦理文書的小吏。
都統制屬於御營使,為監護諸軍將領協同作戰的軍事長官。
同都統制官職相當於副都統制。
御營使統管全國軍事。
保義郎右班殿前侍衛官。
團練使州府一級的常設武官,從五品。
鈐轄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統制官。有路分鈐轄、州鈐轄。
武經郎又稱西京左藏庫副使,即西京(洛陽)供備庫副職武官
朝奉郎又稱左、右司諫,即諫議官,位次於諫議大夫下。
宣諭使、撫諭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處理冤獄,措置營田的監時性官員,即所謂「欽差大臣」。
忠訓郎又叫「左侍禁」即內宮侍衛官。
鎮撫使由中央委派負責一個地區或幾個州府軍事防務的臨時設官。負責轄區軍事防務兼理民政、財政等事務。
宜文字簡稱「機宜」如同秘書或機要秘書。
龍圖閣學士皇帝侍從的榮銜,掌管御書、御制文集、典籍、屬籍、世譜等事。
提舉原意管理,主管專門事務,提舉宮觀,為安置罷退的大臣而設,光領俸祿不管事。
樞密使掌全國軍機、邊備、征戰等事的最高軍事長官。
大理評事簽書判官掌管刑獄的京官。
參政知事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
起居舍人又稱右使,皇帝的近臣,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中書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翰林學士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力極大,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
7、明
尚書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一省之民事財務總管。
按察使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揮使一省之兵權掌握者。
殿閣大學士皇帝的顧問人員。以後逐漸權重,成為實際的宰相。
後宮宮女官職
朝沒有明確規定宮女的等級,但是根據她們所服伺主子的等級的高低,宮女的實際地位有微妙的不同,譬如說,皇太後身邊的宮女肯定比答應、常在身邊的宮女更有權勢。要說等級的話,被稱作「姑姑」的,都是資格比較老的宮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新來的和負責雜役的宮女。
嬪妃
中國古代帝王侍妾的統稱。嬪原指女官,妃指地位次於後的妾。據記載,周代的制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 ,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除皇後之外都是妾侍。秦始皇統一天下,盡收六國宮女充實內廷,品級爵位分列8等。漢武帝將妃嬪的等級分為14級,如昭儀、婕妤、?娥等。漢唐的內廷,後妃之下設有宮官女職,常有數百人之多,以供隨侍。明代確立六宮定製並嚴格出入制度,但是後宮妃嬪仍然為數不少。宮人的名號有宮人、選侍、才人、淑女等。明末,內廷宮女多至9000人。清代的妃嬪有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品級。宮女分秀女、官女子兩等 。封建帝王的多妻制是摧殘婦女的罪惡制度。嬪妃一旦失寵就要被打入冷宮。更有甚者,在明英宗以前,皇帝死了,還要嬪妃、宮女殉葬
1、正一品官職名稱:大長公主、長公主、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公主;從一品官職名稱:郡主
2、正二品官職名稱:昭儀、昭媛、充儀、充容、充媛、淑儀、德儀、婉儀、芳林
3、正三品官職名稱:婕妤、良娣
4、正四品官職名稱:美人、良媛
5、正五品官職名稱:才人、承徽、尚宮、尚儀、宮正、女史
6、正六品官職名稱:寶林、司記
7、正七品官職名稱:御女、昭訓
8、正八品官職名稱:采女
9、正九品官職名稱:奉儀
另外不列品級:宮女、民女
宦官,俗稱太監或「老公」。文書上的稱謂很多,例如有閹人、閹宦、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太監、內監等等。這些男子生殖器官被閹割後失去性功能而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這批人是歷代王朝在宮廷內侍奉皇帝及其家屬的奴僕。
據記載,我國先秦和西漢時期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才全部用閹人。這是由於在皇宮內廷,上自皇太後、太妃,本朝後、妃以及宮女等,女眷較多,如果允許男侍出入,難免會發生穢亂宮帷的事。所以絕不允許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宮內當差。
我國歷代宦官的人數以明朝為最,號稱l0萬。清朝改革了明代臃腫的太監機構,並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宮規宮法,將明崇禎末年的9萬多太監,削減為9000人。清朝太監的等級極其嚴格,清朝宮廷內設有管理太監的機構稱「敬事房」,又謂「宮殿監辦事處」。規定在督領侍下面,有大總管、副總管、帶班首領、御前太監、殿上太監、一般太監和下層打掃處小太監之分。發展至清代末期,太監等級更加復雜。在宮殿監中,就有總管、首領、掌案、回事和小太監之分;在各處所中又有首領、大師父、師父、帶班、陳人、徒弟之別等等。如此層層節制,一級管一級.一級壓一級,統治得非常嚴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