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熊家長
㈠ 熊孩子愛尖叫家長該怎麼治理
有時候,孩子因為無法順利的用語言來傳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所以,孩子就會利用尖叫的方式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從而向家長傳達自己的情緒。可是,如果長期如此,必然不是個好現象,那麼該如何治理呢?我們來看看過來人的建議:
利用游戲
當孩子尖叫時,家長不妨讓孩子盡情地尖叫,或者和孩子一起尖叫甚至和孩子比較誰的聲音大。家長要把尖叫轉變成一個游戲,而不是發泄情緒的方式。其次,在比完誰的聲音大之後,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較誰的聲音小的游戲,或者和孩子進行模仿的游戲。比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跟著自己蹦蹦跳跳,如此尖叫就變成了孩子玩耍的方式之一了。假如家長和孩子是在公共場合的話,家長可以讓孩子模仿貓咪的聲音,如此孩子就會安靜下來了。
讓孩子了解家長的感受
當孩子尖叫時,家長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要採取平穩的語氣和孩子說話,並且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寶寶,你再等一下,等媽媽忙完了就帶你回家」。如此,孩子就會知道自己並沒有被爸爸媽媽忽視,同時這個方法還可以幫助孩子用語言來傳達自己的想法。
讓孩子也忙起來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做有趣的事情,不要讓孩子感到漫無目的。
1.讓孩子玩玩具
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零食或者玩具,最好不要在孩子尖叫之後再給他。否則的話孩子就會誤以為自己尖叫之後才能獲得這些東西。如此孩子就會忙於玩玩具或者吃東西了,那麼孩子也就不會分出時間尖叫了。
2.與孩子一起玩游戲
家長和孩子一起外出之時,應該不斷地告訴孩子自己現在在做什麼事,周圍有什麼,當孩子大腦在思考的時候,他們都是相對安靜的。當然,家長在和孩子一起購物時,可以讓孩子幫助自己拿貨架上的物品,或者家長可以將今天所經歷的事情編成簡單、上口的兒歌,孩子自然就會在其中獲得樂趣。
當家長也可以訓練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如此,孩子尖叫的次數就會慢慢減少。